刘邦起用韩信,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关中,雄心勃勃。他任命萧何镇守关中,就要出函谷关与项羽一决雌雄。韩信连忙劝道:“安内才能攘外,章邯占据废丘,此獠不除,终是心腹之患。”
废丘在咸阳的西南方,南濒渭水。废丘城傍山而建,三面临山,只有南面三座城门,易守难攻。废丘城外七八里处有一座山峰,陡然屹立,章邯派其弟章平率五千兵马驻守,与废丘成掎角之势。
韩信率领大军进军咸阳时,刘邦令樊哙周勃率二万兵马进攻废丘,被章邯打败,刘邦再令曹参率二万大军支援,这时相持不下。
刘邦说:“樊哙曹参四万大军把废丘团团围着,城破是早晚之事,大将军何须放在心上。”
“废丘地形奇特,易守难攻,我看樊哙曹参不会轻易得手。我们现在出关逐鹿中原,必然要集中兵力,只能留小量军马监视废丘。章邯一代名将,千万不能小觑,若他趁我们不在,击败我们监视的部队,咸阳难保,这是兵家大忌。”
刘邦见韩信说得有理,就说:“大将军说得对,争天下也不在一时半刻,你率本部军马与樊哙曹参攻陷了废丘,我们才去找项羽算账。”
韩信和孔氏兄妹率领本部兵马来到距废丘二十里处,与樊哙曹参两军汇合在一起。樊哙曹参对韩信已心悦诚服,他们把与章邯作战的情况向韩信禀报。樊哙说:“我第一次攻废丘,由于不了解情况,让章邯和章平前后夹击,幸好我进兵前在这里扎下大营,才不致大败。”
曹参接着说:“我受大王之令支援樊将军,虽然了打退了章邯的进攻,却没办法攻破城。废丘城和城外高山成掎角之势,我们屡攻不下,只能在这里困住他们。”
这些韩信已略知一二,便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两位无须放在心上。我们要与项羽争天下,必须把章邯灭了,才能出关。明天我们一起进兵,看一看废丘如何固若金汤!”
章邯曾放出豪言,说废丘城是铜墙铁壁,刘邦就是全军尽出,也难撼废丘分毫。
第二天一早,汉军饱餐一顿,天一亮就推进到废丘城外的山峰下。韩信抬头望去,这山峰确实奇特。山的东边与连绵起伏的群山相连,左右两边是悬崖峭壁,西边是一个缓缓的山坡。说此山峰特别,特别在西坡的中段天然形成一段悬崖,就像被刀削一样,过了这段悬崖又是一段缓坡。雍军在山上堆放了大量的擂木滚石,汉军若从西坡上攻,到了悬崖处就成了擂木滚石的靶子,根本攻不上去。
韩信暗自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山势,他也无计可施。韩信留下一万兵马守在这里,挥军直叩废丘。
章邯已收到韩信来攻的报告,他在扶风领教了韩信五行梅花阵的厉害,不敢出城迎战,指挥雍军在城上严阵以待。
韩信来到城下,见废丘城高大坚固,城上遍插旌旗,城头上密布强弓硬弩,雍军士气很旺。韩信孰视良久,下令后队作前队,全军撤退。
“大将军”樊哙不解地问:“我们已备好了攻城的器械,为何不攻城就撤军?”
“我今天本无攻城的打算,只要探探雍军的虚实。”韩信看了樊哙一眼说:“樊将军看过孙子兵法吗?”
“我大字不识一筐,看不懂,不过曾听师傅说过。”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韩信解释说:“孙子的意思是能够不打仗,用智谋就达到目的,这是最好的;通过战争获得胜利已是再次,要通过攻城才取胜,是最差的办法,是迫不得而为之。现在攻城,我军没有胜算,我们还是想别的办法。”
章邯在城上见汉军不攻城就撤退,怕韩信有诈,不敢出城追击。韩信就指挥汉军退回大寨。
经过这次进攻,韩信才知道章邯为何敢夸下海口,废丘这样的地形要攻下它确实很难,长期围困,使他们断粮再攻是唯一的选择。但汉王要与项羽争天下,时不我待,怎能在这里耗费时日?
韩信思量半宿,第二天一早,把军队交给樊哙曹参指挥,嘱咐他们坚守大营,等他们回来再出战。他和孔氏兄妹换了便服,悄悄离开大营,想去找一条绕到废丘城后的小路,前后夹击攻下废丘,这是韩信想到攻下废丘的唯一方法。
韩信三人来到废丘城的侧后方,一边寻路一边向樵夫猎人打听绕到废丘城后的小路,问了十多人都说没有。孔尚武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韩兄,这样瞎找,我看不是办法。”他指住远处最高的山峰说:“我们登上此山,再瞄着废丘城下去,或许能找到路。”
有道是望上跑死马,韩信估计以他们的身手,没有四五天登不上这山峰,“好吧”韩信感到再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回去准备准备。”
他们回到军营,令樊哙曹参高挂免战牌,带上干粮和军毡,第二天一早就向这山峰走去。三人翻山越岭,在林中一边寻路一边往上走。第二天黄昏,他们登上一个山峰,正要找地方宿营,孔尚文指住山腰处的一缕炊烟说,“韩兄,这是什么?难道下面有人家?”
这深山之中竟有人家,三人奇之,便寻路下去。走了不远发现有一条小路,耳边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小路两旁出现了人栽的苍松翠柏,三人拐了一个弯,眼前一亮。
在茂密树木掩映下,一条清澈的小溪把一座小庄院三面围绕,溪边栽满奇花异草,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一座别致的小桥架在小溪上,连接着庄院的木门。
三人大喜,今晚不用露宿荒山了。韩信走过小桥,轻叩木门,木门“吱”一声打开,一名道童拱手说:“韩将军请进。”
三人不禁讶然,屋里是何方神圣,怎会知道是他们?怀着满腹狐疑三人随道童走进屋子,一名鹤发童颜的老翁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见他们走进来拱了拱手说:“有朋到来,不亦悦乎,三位将军,请坐。”
韩信三人谢过,道童献上清茶,韩信抬头四看,屋子里摆设简朴,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卷画,画的是老子骑着青牛走进函谷关。画两边是一副对联。上联是:紫气东来函谷关;下联是:山青水远神仙谷。
“三位将军,老夫的清茶如何?”
韩信只觉清茶入口甘甜无比,沁人心脾,顿觉神清气爽,不禁赞道:“妙极!老神仙的茶使人尘缘尽忘,实是茶之极品。”
老翁手捋白须,不无得意地说:“这茶叶我在日出前采集,三炒三凉,用木炭和山上最好的甘泉烹煮。我祖上二佰年前就隐居在这里,你们是我们的第一批贵客,怎能不竭诚款待。”
韩信谢了,拱手说:“老神仙,我有一事请教……”
“哈哈哈!”老翁打断韩信的话说:“我不是神仙,韩将军是问我为何知道你吧?大千世界万物纷杂,其实都因果相连。老夫与韩将军所习的气功同出一源,真气练到极处,就能驰骋于天地之间,无有入无间。我一发功就感应到世侄,不过如此。”
“这么神奇?”韩信似信非信,见孔尚武向他示意,就趁机问道:“世伯,您世居这里,知不知道去废丘城后的小路?”
老翁在三人脸上扫了一圈,目光最后停留在韩信脸上“先祖曾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路就在你的脚下,何须四处寻找?”
“小侄愚昧,请世伯明示。”
“这是天机,有缘自明。世侄这次出山,定能创旷古烁今的功绩,成为一代名将。”老翁略一沉吟:“我刚才与你起了一卦,九年后你将有一劫,非常凶险,到时若山重水复,来找老夫,我或许能帮你化去此劫。”
韩信谢过,心想九年以后的事,谁能预知。虽然感到这老翁不是凡人,但说话隐晦,也不放在心上。
当晚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道童送来了早饭,吃完早饭,老翁也不来相送,三人请道童向老翁致谢,离开小庄,继续向高峰走去。
韩信一边走一边想起老翁的话,心中一动,他看过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这分明是老子的话,这老头却说是先祖说的,难道这老翁是老子的后人?他又说他的气功与他同源,田家的气功得自一老道,难道老子进函谷关后就隐居在这里?这怪事扑朔迷离,一时间很难搞清楚,韩信也不再深究。
两天后的下午,韩信三人终于登上了山的最高峰,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三人极目远眺,大地都在自己的脚下延伸,低头一看,废丘城就像一堆积木;城外的山峰和汉军的大营,就像棋盘的一只棋子。再往前看,渭水像一条白带,自西向东奔流而下。
“哎哟!”韩信蓦地叫道:“有办法了!”
“有什么好办法?”孔氏兄妹同声问。
“你们看,废丘城原来建在洼地上。”
孔尚武取笑说:“建在洼地上又如何?韩兄,你是不是能使妖法,把山劈开,把废丘城埋了!”
“埋了它,太费事。我能借来百万雄兵,废丘城何愁不破!”
“嘻嘻!”孔尚文笑着说:“韩兄,你从何处借兵,还有一百万,你真会编。”
“天机不可泄漏,这是谷中的老神仙说的。他说得对,路就在我们脚下,何须四处找寻。我们快回去,废丘城破了!”
三人回到大营,韩信下令收集渭水上的船只,扎造木排,把住在洼地上的乡民迁走。樊哙曹参不明缘由,多次询问韩信,韩信总笑而不答。二人私下议论,韩信是不是上山中了邪,两军交战,哪能如此儿戏!
这时渭水上游连降大雨,渭水大涨,韩信升帐,发出将令,樊哙曹参才恍然大悟。韩信下令五万大军全登上战船或木排,堀开面向废丘城的一段河堤,滔滔洪水顿时向废丘冲去。韩信分兵两路,一路由曹参率领进攻城外的山峰,自己率领樊哙孔氏兄妹直扑废丘城。
章邯听说渭河决堤,连忙来到在城头上,眼见洪水奔腾而来,眨眼间就浸到女墙,城中已积水三尺。战鼓声中,无数汉军的战船顺水冲杀过来,心知大势已去。想起二年前率领二十多万秦军降楚,被项羽全部坑杀,已经罪孽深重。今天再降,有何脸目见秦国的先人,祖宗的面子都丢光了,长叹一声,拔出佩剑一抹脖子倒在城头上。
雍军将士见章邯自尽,纷纷抛下武器投降,韩信依靠洪水这百万大军,兵不血刃一举攻克了废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