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5377100000008

第8章 如何用小投入换大回报——社交中的经济学常识(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农耕经济对应的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社交圈的交往形式已经开始改变,与陌生人交往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社会资本积累的需要,它可以让人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资本的积累越多越好。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同样会显现出经济人的自利天性,努力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懂得社交中的经济学常识。

省时省力的秘诀——优势富集效应

如果你曾经听说过“马太效应”或“首因效应”,那么对这个“优势富集效应”就不难理解。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起点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

比如,第一名与第二名相比,可能只有1%的优势,但第一名获得的机会比第二名多百倍、千倍、万倍。第一名因为自身的优势导致巨大的资源富集到其身上;有了巨大的资源,就更容易获得更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又能让你获得更大的机会……如此循环,最后,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将由原来的1%变得难以估量。优势产生更大的优势,滚雪球似的发展,产生优势富集效应。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北大、清华是全国的名牌大学,它们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确实不错,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不在这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优势富集效应,全中国的顶尖人才都聚集在这里,还有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所以说,在一个起点上超出一步,后面就会有更大的效应、更多的机会出现,这就是优势富集效应。

根据这一效应,你可以领悟到一种生存及发展策略:一开始,就要在同类中通过各种方式凸显出来,从而被认可并形成优势。凸显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特色”,另一种是“速度”。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你通常需要做到的是展示“特色”,这样,在起点上就能得到优势。

其实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你看他一眼,就会在心里判断他的性格等特点,并在心里形成一个轮廓。而且这种轮廓不管是不是真实的,在以后都很难改变,而且你会不自觉地为自己的想法寻找各种依据去支持。

不可否认,所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便不正确,也都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生活节奏如同飞快奔驰的列车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印象的人。要明白,你给别人的最初印象是难以改变的,而人们主要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给自己形成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美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常来说,你给人最初的印象主要体现在衣着穿戴方面,其次才是言谈举止。有的人生性散漫,懒得花时间去在意自己的服装。有时,一件外套一穿就是一个月,袖口和领子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污垢,自己也习以为常,照样穿着出门、上街、会朋友甚至出席宴会。他们认为,服装不过是遮体御寒的工具,没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去侍候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一个人的着装反映着个人的形象,别人可以通过这个人的穿戴来推断当事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等,切不可等闲视之。

美国一家调查公司发现,那些注重着装,职业形象较好的人,其工作的起始薪金要比其他人高出8%~20%。事实上,我们并不追求奢华的服饰,最基本的要求是衣着整洁大方,打扮得体。如果过分地修饰,有时反而给人轻浮浅薄的印象。

经济学笔记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尤其是有许多陌生人的场合,我们一定要注重仪表,要充分利用“优势富集效应”来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要明白,在给别人留下的最初印象中,你比别人凸显出的那1%的优势,可能会产生十倍、百倍的差距。

经济学视角下的“傍名人”现象

经济最伟大的作用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市场,让我们彼此能够互换有无。比如,商品市场满足了我们的吃穿等基本生活需求,只要有钱便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再比如劳动力市场,让我们可以通过付出自己的脑力或体力来获得报酬,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金融市场,可以让有钱人把钱贷出去生息,而没钱的人也可以暂时借钱渡过难关,或者借鸡生蛋。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个市场。在这里,有钱就可以投资,有技术就可以做产品,有名气就可以做品牌,做一个招风的大树。如果你想做好生意、做大事业,已经有资本、有技术,那么就需要借助名人来充门面,借助名人的影响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在现代社会,借势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巧借名人之“势”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身影响的策略和技巧,如请社会名流题词,请专家教授为新书作序等。

美国一位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借总统之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知道了上次的事情,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起了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于是出版商的广告词说:“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书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却因善借总统之名而大发其财。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打好名人这把“伞”,巧用名人效应改变自己的事业轨迹,其实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看你会不会把握时机,让别人的名气为你所用。

那么,“傍名人”为什么管用呢?根据感受经济学理论,人类一直生活在感受中,其过程是“刺激→反应→归类”。这个归类很重要,它能使我们迅速决策,大大提高做事效率。名人往往是成功者,于是人们往往就向成功者靠拢,希望自己也能“归”到那一“类”里去。同样的道理,人们总是会认为名人身边的人很了不起,否则他怎么能认识名人呢?名人怎么肯和他来往呢?比如,要是你站在比尔·盖茨身边,人们便会对你的身价、能力重新做出估量。虽然这一切都是人们的主观判断,没有事实依据,但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判断和归类深信不疑,事情就是这样。

在社交活动中,推销自己其实就和在市场上卖东西一样,适当地抬高自己是完全必要的,过分的谦虚实际上就像把自己低价处理,反而让人认为你是假冒伪劣。所以,还不如借助名人的影响力,让人们主动把你归入“有能力者”的范畴。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傍名人的行为的确是人们的一种理性选择。经济学家眼里的人都是理性人,也就是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俗话说,鸟择良木而栖,士选贤主而投。一个人为了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傍名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对,而且是一种明智之举。

从实际情况来看,名人也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实际的收益。如果你和哪个名人见过面,合过影,那便成为你荣耀的一种资本,别人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你在别人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形象也会得到迅速提升。如果名人对你的某些行为作出肯定,还会增加你的自信心。另外,名人掌握的社会资源多,可以给你带来许多直接的好处。

同时我们要知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与他们自身的努力程度、个人的品质素养、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分不开的。我们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会让人在无形中受到感染。所以说,傍名人并不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只要傍得正当,就尽可以去傍,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学常识的行为。

当然,有时候你还需要变通一下,因为能够给你遮风挡雨的不一定只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知名的企业、知名的机构。许多年轻人毕业后都喜欢去跨国企业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大的、知名的机构不仅稳定,还在于它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从这里面出来的人无疑具有更高的平台。

曾经获普利策奖的记者伍德·沃德是知名人物,可是谁想得到,他当年差点连进入新闻界的机会都没有呢?

当他刚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就一心想进入《华盛顿邮报》做一名记者。当时,主管编辑部工作的喻利实在看不出这个小伙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就让自己的助手先安排他不带薪水实习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伍德·沃德虽然干得很卖力,但写的17篇稿子一篇也没见报。于是他没能被报社录用。

无奈的伍德·沃德只得在华盛顿附近的蒙特哥莫瑞找了一份工作。他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被这两个星期的试用扼杀,没多久,他开始频频给喻利打电话,希望再给他一次机会。一次,正在度假的喻利又接到伍德·沃德的电话,他不堪忍受纠缠,忍不住大发脾气,倒是他的妻子冷静地说:“你难道不认为这正是一个好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吗?”喻利是明智的,他听了妻子的话,让伍德·沃德回到了《华盛顿邮报》。

后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使得伍德·沃德成为家喻户晓的记者,可是倘若他在最初被《华盛顿邮报》拒绝之后就不再涉足新闻界,倘若他在离开邮报之后不再努力追逐自己的新闻梦,那么新闻界将永远不会留下这个传奇的名字。

事实证明,伍德·沃德是一个聪明人,他执着地选择了《华盛顿邮报》这棵大树,即便被拒绝也百折不挠,终于如愿以偿。倘若他当初气馁了,那么也就没有日后获得普利策奖的机会了。

一个人要想成长、发展,应该利用众多名人联合起来的效应,利用知名机构的平台效应,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形成属于自己的雄厚的资本。

经济学笔记

对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来说,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傍名人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话题,如果能瞄准目标、精确出手,借助名人的知识、人脉、视野,必然可以让别人刮目相看,让自己脱颖而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可以借鉴的。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经济学分析

根据边际效应的概念,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的需要成正比。例如,一个饥寒交迫的人得到一块面包和一筐炭的效用,远远比一个丰衣足食的人得到一匹绸缎大得多。所以,适时地“雪中送炭”所起的效用比其他人的“锦上添花”更有意义。

然而,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里,要做到“雪中送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往往涉及的是经济学问题。比如说,你给一个乞丐100块钱,有可能救他一命。而若将这100元送给一个富翁,可能他根本不屑一顾。

既然“雪中送炭”这么有价值,那为什么这个世界中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于用钱去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呢?这也是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因为,作为一个追求利益的经济人,如果给了乞丐100块钱,或许会得到“好心人”的称赞,但是对于个人而言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而这100块钱如果给了“富翁”,虽然他不屑一顾,但他有可能给予对方的回报会大得多。所以,很多人都在忙着“锦上添花”,而不肯“雪中送炭”。

不过,我们不要忘了最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供需。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讲供给和需求的,这在现实的市场上表现很明显——如果一种产品生产多了,又没有那么多需要,那么价格自然就下跌了。在社交场合中,也是讲究供给和需求的。有人遇到了麻烦需要帮助,有人有可能正好可以助一臂之力,这就是典型的供求关系。不过,社交活动的供求还要复杂一点,因为这里面涉及了供给和需求的时间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帮助别人、结交别人,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在社交场上供给什么;其次,有些人很势利,他们只愿意接近那些正红得发紫的人,根本不愿意理睬那些失意的人。这就犯了大错,很可能会错失良机。如果以后那些人发达了,一想到以前你根本不理人家,他怎么会反过来帮助你呢?

在关键时刻,在个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不妨拉人一把,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给别人一根火柴,自己的心也会亮起明灯;向别人伸出双手,就等于是给了希望帮助者一片蓝蓝的天。如果我们用友好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往往会得到同样友好的回报。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很差,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寒暄之后,周瑜就直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看到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所以他并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石,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给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雪中送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还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容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这就是为什么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败可以考验朋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