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诗人之祖——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幼时聪颖好学,稍长就满腹经纶,熟悉各国形势,很懂得治国兴邦的道理。20岁时,参与楚国朝政,官为“左徒”(仅次于宰相)。他希望能通过辅佐楚怀王来实现革新政治的主张,在内政上举贤任能,彰明法度,外交上东联齐国,西抗强秦,让楚国强盛起来,从而实现国家的统一。
当时,有秦、燕、齐、楚、赵、魏、韩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
由于楚国统治集团中顽固保守的势力比较强大,政治腐败,楚国的国势由强变弱。屈原革新政治的正确主张,曾一度得到政治上摇摆不定的楚怀王的支持。然而,腐朽没落的贵族官僚反对重用屈原,想方设法挑拨离间,并多次觅机进谗言想陷害屈原。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楚国顽固保守势力头子上官大夫趁屈原不在场的时候,竟无中生有地对楚怀王挑拨说:“大王你叫屈原草拟国家法令,这是大家知道的。但每个法令公布后,屈原都说是他的功劳,并说楚国没有他谁也不行,根本未把大王你放在眼里!”这时,怀王的幼子子兰也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昏庸无能、轻信多疑的楚怀王听后,对革新事业动摇了。屈原据理力争,楚怀王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发怒疏远了他。不久,屈原的官职由左徒降为三闾大夫,管些无关紧要之事。但屈原仍然关心楚国的前途,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贬官后,楚国的腐朽势力得势了。秦国见有机可乘,就派出宰相张仪携带许多珍宝财货到楚国,贿赂上官大夫、子兰和怀王的宠姬。张仪向怀王建议说:“秦国的敌人是齐国,如果楚能同齐国断绝交往,秦王愿送大王六百里土地。”屈原洞察这是秦国的阴谋,旨在破坏齐、楚关系。他虽已不在其位,但为了祖国的安危,他仍然挺身而出,大声劝告怀王不要上当。可是,被眼前利益迷惑的楚怀王却不以为然,宣布同齐国断交,然后派人到秦国接受赠地。可是等到楚、齐两国断交后,张仪却赖了账,否认要送六百里地给楚国的事。楚怀王闻之恼羞成怒,马上发兵去攻打秦国,结果不但没得到那六百里地,反而将原属楚国的汉中也丢了。怀王后悔不及,于是重新起用屈原,命他出使齐国,商谈重建楚、齐友好关系。秦国害怕了,就主动提出愿退还汉中土地的一半,向楚国讲和。怀王声言不要地,只要张仪的头。
大胆的张仪竟真的送上门来了。张仪用重金收买了贪心的大臣靳尚。
接着又身带珍宝偷偷去拜见了楚怀王最宠信的妃子郑袖。结果怀王稀里糊涂地就把张仪放跑了。等到刚刚胜利完成同齐国谈判任务的屈原回到楚国,得知张仪已被放走的消息时,他痛心地对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楚怀王这才追悔不及。
后来,屈原又识破秦国的另一个阴谋,那就是秦国提议秦、楚两国联姻,并邀怀王到秦国出访,实际上是想扣留怀王做人质。屈原洞察这一切,忠心劝告怀王,不要相信虎狼般的秦国,千万别去。但怀王不听忠谏,去了秦国。
公元前299年,怀王被秦国扣留,并被逼割地,丧权辱国。怀王忧愤成病,不久便死在秦国。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坏人充塞朝廷,屈原终被削职流放到源水和湘水一带。屈原不因自身遭遇流放而叹气,他伤心的是,楚国这样下去,很快便会灭亡。在屈原被流放的二十年,终年漂泊,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但在任何逆境里,他都始终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向腐朽势力妥协。他说:“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漫长的流放岁月里,这位一身凛然正气的爱国诗人,写下了许多光照日月,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二十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两湖,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
他的着名诗篇《离骚》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
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诗,但流传至今的仅有二十多篇。这些诗,是他用血泪谱写的,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记录和艺术结晶;这些诗,直率地表现了他的为人和气质。透过这些诗,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共爱憎的生动画面。屈原的不朽作品,不仅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人民所传诵。
史家绝唱千古传——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卒于公元前87年,终年48岁。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继续跟匈奴作战。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造连发连射的弓箭。于是单于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当时,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于是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于是,汉武帝就把司马迁关进了大牢。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在狱中,司马迁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还有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宿愿,于是他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全书完成,共130篇,52万余言,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为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出生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军功显着,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但其9岁时,家道败落,清贫如洗。陶渊明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陶渊明虽然被誉为我国“隐逸诗人之宗”,但他少年时期也曾有过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正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只可惜世道混乱,加上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备受轻视,因此尽管胸怀救济苍生的大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29岁才做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辞职回家。此后,他也陆续做过一些小官,最后在担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辞官归田,从此不再出仕。
其实,时代思潮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早已让陶渊明同时接受了儒道两家的思想,而在此后的人生中,这两种思想一直在他的头脑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他一生三仕三隐,正是这种矛盾思想的最好写照。最后,他选择了归隐田园之路。然而即便如此,从《咏荆轲》、《读山海经》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中,依然不难窥见那些愤激之情,和他思想中的乐天安命、人生无常等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归去来兮辞》作于归隐初期,正是他对自己这一思想历程的剖析。对于能摆脱“心为形役”的痛苦和浑浊的社会,作者毫不掩饰内心涌动的喜悦之情,并对即将到来的隐逸生活表达了真挚的期待。
陶渊明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二十多首描写的是田园风景和田园生活。当时整个诗坛都被“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的玄言诗(谈玄说理的诗)所笼罩,陶渊明的这些诗则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天地,为田园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后来大部分田园诗人不同的是,陶渊明的诗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既抒发了远离浑浊社会与官场后那份悠然自得的心情,也描写了繁重的农事劳动所带来的疲累,除了自身遭逢乱世的不幸,还详细刻画了农村中“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和刘柴桑》)等种种凋敝败落的悲惨境况,并以此劝勉自己坚持躬耕。
陶渊明的隐居并非完全出世,何况这一决定本身就隐含着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抗争之意。而在长期的劳动中,他越来越了解民生疾苦,在感情上自然也越来越贴近于底层人民,于是在57岁那年,《桃花源诗并记》诞生了,诗人在其中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没有苛捐杂税,每个人都在愉快地劳动,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它虽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与丑恶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现实进行了无情地鞭笞与批判。
尽管只是一个文人,陶渊明却有着宁折不弯的硬骨头。辛勤躬耕并没有让他的生活有所改善,甚至越来越糟,晚年甚至到了“窥灶不见烟”(《咏贫士》)的地步,但他宁可忍受贫病的折磨,也不肯应召出仕,晋安帝义熙(405-418年)末,五十余岁的陶渊明,被征为着作佐郎,他坚持不就,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陶渊明的诗文读来亲切真实,沛然如从肺腑中流出。正是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造就了他恬淡自然的诗风,同时又兼具浑厚含蓄、隽永深长的特点。他的作品都收录在《陶渊明集》中。注本有清人陶澍辑注的《靖节先生集》和今人王瑶、逯钦立分别作注的两本《陶渊明集》最为流行。
盛唐“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祖先在隋末时因罪被流放到碎叶(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当时属唐安西都护府),李白即出生于此。5岁时随父迁回了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开始发愤读书,并在四川度过了少年时代,游览了不少名胜古迹。李白天资过人,他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学习的范围极其广泛。25岁时,李白只身出川,开始了长达16年的漫游生涯。他不想走科举之途,而希望广泛结交朋友,依靠自身才华获得举荐,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但这种“行万里路”的漫游生涯却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友人推荐,李白应召入长安,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他本想趁机大展宏图,怎奈唐玄宗沉迷美色、贪图享乐,早已失去了即位之初那份励精图治的锐气,加上李白性格傲岸,不能见容于权贵,处处受到排挤,仅一年时间就弃官而去,“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政治理想也化为泡影,只能继续漂泊无定的流浪生活。这段经历让李白对朝中的腐败黑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促使他写下了一系列揭露贵族的荒淫腐朽、控诉黑暗现实的诗篇,如《行路难》《梁甫吟》等。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东游齐鲁,最后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游仙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富贵权势的鄙夷,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怀着一腔平乱报国的热忱,加入了永王李瞒的幕府。不幸的是,永王与肃宗发生了夺位之争,结果李瞒兵败被杀,李白也受到牵累,被流放至夜郎(今贵州桐梓)。幸好途中行至巫山时便遇赦返回,名作《早发白帝城》便将他乍获自由时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诗人一直漂泊于东南一带,但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始终不曾改变,多次主动请缨,想要从军出征,却因为衰老疾病不得不作罢。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前往投靠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病卒。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重要代表,豪放飘逸是其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经历等诸多因素之外,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这一风格的重要原因。李白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正所谓“想落天外”,而且他善于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与社会交织起来,再现客观现实。李白笔下的形象并非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主观世界的外化,属于艺术的真实。李白从不在诗中堆砌过多的意象,各意象之间组合疏朗,但每一个意象都鲜明生动,仿佛是洒脱不羁的泼墨写意画。因此,他的诗能充分展现诗人的思想情感,却又不着痕迹,巧妙凝练。
飘逸恣肆的诗风也是他被誉为“诗仙”“谪仙人”的重要原因。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主要有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将比喻和拟人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二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总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虽然想象大胆奇特,却又显得真实可信、不露痕迹,很好地起到了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他有时还会将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巨大的反差来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的诗歌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边塞诗,还是羁旅行役,都写得非常精彩。李白诸体兼善,最擅长的是乐府诗和绝句,尤其是绝句,清新明丽,被誉为唐代“绝唱”,如那首家喻户晓的传世佳作《静夜思》,构思细致而深曲,却浑然无迹,仿佛是脱口而成,朴素清新,明白如话,言简意深,情景交融。李白的诗歌,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令同时代的人万分倾慕、推崇备至,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李白存诗近千首,还有少量的赋和散文,有《李太白全集》传世。过去最流行的注本是清人王琦辑注的《李太白全集》,今人瞿蜕园、朱金城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纠谬补缺,编成《李太白集校注》。
“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初唐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7岁学诗,15岁扬名,却终生不得志。
杜甫35岁以前过着读书与漫游的生活,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
天宝三载(744年),杜甫在洛阳遇上了李白,二人“或饮酒赋诗,或慷慨怀古”,当真是相见恨晚。他在《壮游》中自述这段生活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多描写自然景物,洋溢着少年的豪壮之气。《望岳》便诞生于这一时期,这首诗热情歌颂了泰山神奇壮丽的景色和雄伟磅礴的气象,既抒发了对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