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国学精典
5354500000007

第7章 经学(6)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肋的借字,古字相通),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乾坤之策图

《周易》本质上是一部筮书。古人行筮法时用蓍草,一根蓍草称为"一策"。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大致可以推算出古人行筮的步骤:

第一步,取蓍草五十根。

为何要蓍草五十根呢?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生辰,二十八宿。

一说,太极为北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节气。

第二步,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在行筮过程中不用。

为什么有一根不用呢?历史上也有两种说法:

一说:"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焉。"

一说:"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

第三步,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成两份,左手持一份象征天,右手持一份象征地(分而为二,以象两)。再从右手占卜地盘汉代占卜天地盘是神仙家的占卜用具。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制成的天盘和地盘,代表了汉朝人对天地的认识。天盘可以转动,其正中心为北斗星,内圈刻十二月神,外圈刻二十八星宿。地盘内圈刻天干、地支,外圈刻二十八星宿。的蓍草中任意取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挂一,以象三)。这时,以四根蓍草为一组,先数左手蓍草,再数右手蓍草,以象征四季(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数到最后,两只手中的蓍草必有余数。

第四步,将左手余下的蓍草夹在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将右手余下的蓍草夹在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以象征积余日而成闰月(归奇于才力,以象闰)。这时,加上原来那根象征人的蓍草,必定是五或九根。

伏羲画八卦图绢本设色

传说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砚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作为抽象的表意符号,融自然物、空间与时间于一框架体系中。与四正四维相对应的是八节,八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八风。经过以上四步,完成了"一变",然后进行"二变"。

"二变"是将余下的那五根或九根蓍草除去,然后将另外四十根或四十四根蓍草合在一起,再任意分成两份,置于左右手,重复"一变"的三、四步,最后余下的数必定是四或八。此为"二变"。

"二变"完成后,再进行"三变"。这时,余下的数只有三种情况:

一、余四十根;

二、余三十六根;

三、余三十二根。

"三变"是将余下的上述三种数字中的一类数字的蓍草合在一起,再任意分成两份,置于左右手,仍从右手取一根蓍草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再四根一组地分数,最后必余四根或八根。去掉这一余数,剩下的蓍草只有四种情况:

秦始皇寿字虫鸟篆书

秦统一文字为小篆,而现存的《今文尚书》传说也就是从秦汉时期留传下来的,并用当时统一后的文字,即小篆书写而成。图中的这个"寿"字既有篆体工整、简洁的特点,又以虫鸟为书,生动形象,反映了秦始皇渴望长生,统治万世的心愿。一、余数为三十六;

二、余数为三十二;

三、余数为二十八;

四、余数为二十四。

再以四除之,一爻遂定:

36÷4=9(老阳,写作×)

32÷4=8(少阴,写作--)

28÷4=7(少阳,写作--)

24÷4=6(老阴,写作∧)

老阳、老阴在变卦中要发生变化,或阴变阳,或阳变阴,而少阴少阳不会发生变化。

经过以上"三变",得到第一爻,如此重复五次,可得到另外五爻;经过十八变,可得一卦。第一个"三变"得初爻,第二个"三变"得二爻,依此类推。

《周易》是中华精神的先知在蛮荒时代"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而创制的不朽经典;它用画卦的形式,对天地、宇宙运动进行了形象模拟,揭示了天地万物的生存之道,被称为"天人之学"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一切学术思桐的源泉。

《尚书》和《诗经》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它最早被称为《书》,汉代被儒家尊为"经",称为《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

宫廷乐歌陶俑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为乐名,被称为中原正声。二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包含有王朝乐宫制作的一些乐歌以及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这些都被纳入了宫廷隆重盛大宴会典礼的礼仪中。图中是战国齐墓出土的一组陶俑,有歌舞女俑和演奏瑟、鼓、编钟、编磬的男俑,此外还有八件陶鸟。由于受春秋时期的影响,从战国的陶俑中我们也能大致看到春秋时期宫廷宴会演奏乐歌的礼仪程序。《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诰和君臣谈话记录。《尚书》记载了虞、****、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春秋经传集解》书影《春秋》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的档案文件。《春秋》曾经孔子整理、增删,后世称为《春秋经》。

此为宋代刻本《春秋经传集解》书影。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用古代文字写成)。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清代乾嘉学派著名学者阎若璩,所著《古文尚书疏正》采用科学的考据方法,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系伪造,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战乱年代的历史记载东周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期,并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在这战乱纷繁的时代,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并在此基础上将各国的档案文件以编年体的方式修整成书,史称《春秋》。图中展示的就是战国时代各国所用的各种兵器,其中铁制的居多。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定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汉代以前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汉代儒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进入了"五经"之列。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订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

《春秋》及"春秋三传"

《春秋》又称"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西周末年以来各诸侯国的档案文件。孔子之前的"春秋"绝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种。孔子称曾见过一百二十国的"春秋",墨子也说"吾见百国春秋"。我们现在所见的"春秋",是经孔子整理过,记载以鲁国活动为主线的各国交争与往来的史实。

"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后因孔子对《春秋》进行了修订、整理,并且把它列为六经之一,因而后世遂将它作为春秋时期鲁国史书的专称。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起,一年不断地编年记事。孔子用鲁国史官所记"春秋",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242年历史,编成儒教经典的《春秋》。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在于正名分,对史实、人物有褒有贬。据说,孔子在修订《春《公羊传》砖拓本汉代《公羊传》是《春秋公羊传》的简称。由于此书传自战国时期公羊家族,因而得名。秋》时,曾经运用一些隐微的言辞,暗喻某种深远的意义,后世儒家学者们把孔子这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称为"微言大义"。

"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经"的书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传为春秋时的左丘明所作,以叙事为主。因是用秦以前的文字写成,故称为古文经传。

子路游学

子路是孔门七十二弟之一,比孔子小九岁。史书上说他勇武好强,为人正派,且性格耿直。孔子在鲁国做司寇时,派他到季孙氏家里去做家臣。后来,他到卫国做官,时值卫国发生****,很多人都逃跑了,他不思回避,勇入险地,结果被杀。临死前,他不忘君子气节,系正衣冠后从容就义。《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传为战国时的学者公羊高和毂梁赤所作,因是用汉代隶书写成,故称为今文经传。《左传》长于叙事,《公羊传》和《穀梁传》主要是解释《春秋》经文。今文经学派认为《左传》没有解经,因而不能称为"经传"。古文经学派认为《公羊传》、《穀梁传》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不少经师的附益,其"解经"的真实性实在大有疑问。

孔子与《论语》

孔子生平孔子是殷商王室微子的后代。微子是纣王的哥哥,历史上是一位贤臣。微子四传至宋湣公,他生了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弗何父,小儿子叫鲋祀。弗何父曾孙叫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嘉是名,孔父是字,因后世以字为姓,故称为孔氏。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父亲的原配夫人姓施,鲁国人,生九个女儿,后又纳一妾,生一男孩,因是"庶出",且又是个瘸子,不能继承家业。此时,叔梁纥已经67岁,于是向颜公求婚。颜公有三个女儿,都没出嫁。颜公深知叔梁纥出身世家,乃名门之后,于是把年仅16岁的小女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并生下了孔子。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嵌错画像壶战国

这一战国时代的嵌错画像壶上,人物主题取代了商代以来以动物为主的装饰。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反映了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和新的价值观的确立。孔子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少年时代开始,就继承了殷商遗民中儒者代代相传的"贱民职业"--帮人办理丧葬事务。孔子在回忆他少年的生活时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鄙事",即他所说的"小人儒"从事的帮人办理丧葬的事务。

大约在15岁,孔子就立志苦学,希望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小人儒"的地位。经过苦学及向前辈贤士请教,孔子在30岁前已具备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因此,他敢于宣称"三十而立"。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招收学生,以学生的"束脩"(即"干肉",十根干肉为一束。学生以"束脩"作为学费)作为生活来源。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其实,这句话在殷孔子讲学图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孔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打破了这种贵族的特权。他自己招收学生进行讲学,不论什么阶层的人,只要交少量的物品作学费,就可以到他那里去学习。孔子向学生们宣扬自己的政冶主张和伦理思想,先后共有三千人成为他的学生。图中的孔子正在向学生传授着儒学精要和治国之策。灭亡后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到孔子出生时,已经五百多年,超过了几十年。民间盼望"王者"出世的情绪变得急迫起来。孔子既是天才又聪慧过人,少年时,民间就纷纷议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今其将在孔丘乎?"三十岁左右,一些贵族权臣在背后议论:殷商灭亡已经五百多年,当今社会必有达者,难道会应在孔丘身上吗?(这也是为什么后代称他为"素王"的原因。)

孔子从55岁离鲁周游列国,至68岁返鲁。在这14年中,他到过十多个国家,竭力推行他的学说。促使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的真正原因是:公元前497年,齐国担心鲁国因重用孔子而强大起来,于是选了80名美女伯牙鼓琴图王振鹏绢本水墨元代孔子在围困于陈蔡两国时,虽饥寒交迫,仍抚琴高歌,以表心中之坦然。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为伯牙所作。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发展,《高山流水》在乐谱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图中描绘的就是伯牙、钟子期因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情景。送给鲁定公和季桓子。鲁定公和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美女之后,整日游乐,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于是他离开鲁国到了卫国,不久,受到卫灵公接见。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做官时,一年拿多少俸禄?孔子说,俸粟螺钿筝螺钿是漆器的一种,相传在周代就已流行于琴的装饰。螺钿筝质地光亮,色彩斑斓,明亮如玉套,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六万斗。于是,卫灵公就给孔子每年六万斗的优厚待遇。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邑时,因孔子长得像匡人的仇人阳虎,于是匡人就把孔子给拘禁起来,关了整整五天。弟子们都担心老师的安危,但孔子却谈笑自若。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文化遗产都在我这里。老天如果要灭亡这些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老天若是不灭亡这一文化,那匡人也不会把我怎样。最后,匡人经过审查,终于把孔子放了。孔子决定返回卫国。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弟子群起反击,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最后达成协议,只要孔子不到帝丘去,就可放行。孔子同意了。出蒲门,孔子就嘱咐弟子们北上,直奔卫国。子贡问老师:我黑陶鸭形尊战国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逐渐走向衰落,反而陶制礼器被大量使用,并在王室中特别流行。此器为泥制黑陶制成的酒尊,是中山国国王的陪葬品。们和蒲人订了协议呀?孔子说,那是强迫我们订的,即使是神灵也不会认可,我们还要遵守它吗?

公元前496年,孔子返回卫都,卫灵公亲自到郊外迎接。这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召见孔子,孔子不得已去见了,南子坐在宫中的帏帐中接见了孔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而孔子认为,见南子并没什么错,只要止乎礼,就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