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成绩单以后,父母这回再也不对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抱任何希望了,他们无奈地摇摇头:“没治了,没一点希望了。”这一回,父母都劝他:“你就彻底死了这条心,安安稳稳做个临时工,学点手艺吧。”
然而,马云却毫不甘心,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反而让他越挫越勇。由于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马云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于是,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马云白天打工,晚上念夜校。为了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鼓励自己一下,每到星期日,他就早早起床,赶到离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复习。
由于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学生很多,座位根本不够用,只能遵循“物竞天择”这种最古老的竞争法则——谁来得早谁有座位,谁抢得上谁坐。
常言说得好,“不打不相识”。有一次,在抢座位的“争斗”中,马云意外遭遇了5个大个子“死党”。后来,在双方交手几个回合之后,志趣相投的他们竟然奇迹般地成为生死之交的“铁哥们儿”。于是,在一个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在浙江大学美丽、宽阔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6个年龄相仿的落榜少年,毫无顾忌地躺在那翠绿的大草坪上,对着蔚蓝而空旷的天空大声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20岁那年,马云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在走进考场前的一天,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告诉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后,马云和同学核对数学题的答案,然后马云就很自信地说:“这次肯定能及格了!”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79分(那时,数学一科满分是120分)。
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后,数学课虽然“超长发挥”并破天荒地考了个79分,但若以总分计算,他的成绩仍然在本科线之外,差5分。不过,马云似乎已经很知足了,他倒是心安理得:就我这水平,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什么专科、本科!
令人惊喜的是,就在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学院读专科时,天上居然掉下了个硕大无比的“馅饼”。由于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刚刚升级到本科不久,在马云报考英语专科的那一年,本科专业居然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意外情况。于是,为了完成计划,外语系的领导们破例作出了让部分成绩优秀的专科生“直升”本科的特殊决定。就这样,在专科生里英语成绩最好的马云,摇摇晃晃地被调配到了本科专业,捡了一个“馅饼”!
二、风雨马老师
今天,当镁光灯聚焦在马云身上,闪耀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顶时,他经常提醒人们:“我是教师出身,曾经教过六年的书。”
那六年,他收获了最诚挚的友情,并为日后走上创业之路、成功之路积累了最宝贵的财富;那六年,他收获了最纯美的爱情,实现了日后为人所称颂的“人生伴侣+创业伙伴”之美丽梦想;那六年,是海博翻译社的磨难,让他一生都信奉四个字:永不放弃。
上天待马云总算不薄,终于在其接近而立之年时,为他绽放了命运的第一缕阳光……
1.象牙塔里的幸福生活
1984年,20岁的马云终于以阿甘般的傻劲,跨进了大学的校门。从这时起,命运之神也开始眷顾他。
大学校园里的马云,如鱼得水。“并不十分用功”的他,却能稳坐英语专业的前五名。于是,他把更多心思花在学业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
到1985年的时候,马云已经读大学二年级了,在六年前结识的那对澳大利亚夫妇的邀请下,他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到他们家里访问。而正是这次到国外的机会,真正改变了马云的观念。从那以后,那对夫妇几乎每一年都要到杭州来玩,在马云家里住上一到两个月,并把马云当做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仅如此,在马云念大学那几年,家里经济条件是很差的,而那对夫妇则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资助马云读完大学。
入学后不久,他就参加了学生会。结果,将往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气魄用于工作中的他,竟在学生会中名气大震。这名气,甚至扩大到杭州师范临近的高校中。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马云当选为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再过不久,他又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
当然,大学四年里,最让马云欣慰的,或许是在那方纯净的象牙塔里,他找到了可以与自己相守一生的人,也就是他日后的同事、人生伴侣兼创业伙伴——张瑛。
马云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张瑛,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两人共同走过了相濡以沫的日子。多年以后,张瑛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鼓励着马云,并最终与他相依相伴,成了他忠实的人生伴侣和得力的事业伙伴。毕业之后,他们很快就领了结婚证。
张瑛在后来曾这样回忆道:“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许多年以后,马云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彼时的他,不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家,还是母校的特聘教授。
面对自己曾经熟悉的老师和不熟悉的师弟师妹,他动情地说:“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可是我创建阿里巴巴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经验教给学生。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学习的不光是学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创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一些经验。”
如今,马云的学弟学妹们常常这样感叹:“想当初,那赫赫有名的马云还在我们楼下的食堂待过,我们还躺在马云昨天的校园里睡觉呢!”
2.意外惊喜
光阴似箭,岁月无情,大学四年在弹指一挥间,转瞬即逝。1988年,24岁的马云,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顺利毕业。
此时的马云,已经不是五六年以前那个高考考场上的“常客”,也不是十几年以前那个因打架而让老师头疼的“差生”了。大学四年的潜心“修炼”,早已经让这个昔日的懵懂少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现在是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不过,24岁的马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毕业之后,出路在哪里呢?
1988年,改革开放的歌声已经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唱响十个年头了 。但是,这声音还是不够响亮,改革的步子迈得也不够大,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轨,尚需时日。在那个年代,国家一手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只有一个选择: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那一年,和马云同一届毕业的同学、校友,出路大致相同。他们既没有双向选择的意识,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利,清一色地服从国家统一分配。那一年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500多名本科生,几乎清一色地被分配到各自家乡所在的中学去任教。
然而,24岁的马云,却在他的本命之年,得到了命运之神又一次无比慷慨的恩赐,他接到了一个无比意外的通知:经领导研究决定,拟分配马云同学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
这是一个足以让他的所有同学都羡慕得流口水的消息,即使对他自己来说,这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这真的是天上无端掉下来的馅饼吗?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就在马云的派遣证发到手以后,院长亲自找到他,语重心长地说了一段话:“马云啊,你这个机会可是来得不容易啊,为了你的分配,我们可是没少费心哪。如今这个时代,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什么‘下海’经商,我希望你可不要随波逐流啊。你可要记住了——你肩上扛着的是我们杭州师范学院的牌子,你一定要给我好好扛下去,至少五年之内不能倒下!”
此时的马云,也许不会想到,为了遵守校长定下的这个“规矩”,他将在一方神圣的象牙塔下潜心“修炼”一个又一个春秋……
3.海博翻译社的艰苦岁月
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期间,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和社会活动能力,马云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然而,他的骨子里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也不可能安于一辈子做个围着三尺讲台转的教师。教师的确是个很伟大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马云觉得,“年纪太轻当老师不好,没有生活经验”。
对马云来讲,教师这个行当虽然不是心中所愿,他却也干得有滋有味。当然,他一方面是为了遵守自己与校长那个“君子协定”,另一方面也是“在其位,谋其政”的基本使命使然。
不甘于一辈子做一个教师,又不能飞出去,不安分的马云开始想办法折腾了。
从小就是在西湖边长大的,也是在那里练就了一口纯正的英语,马云想把这种学习精神发扬光大,推广“全民学英语”的运动。于是,当了老师以后,马云很快就发起了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他自己还经常带领学生到那里“布道”。
而当时的杭州乃至整个国内,都欠缺英语人才,尤其是既懂语言又懂文化、贸易等知识的全能型人才。杭电最优秀的英语老师——马云,显然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那时候,浙江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本来就很多,这些企业的老板,经常特邀马云做他们的专职翻译。但是,马云还有一个“五年的承诺”没兑现,不能离开学校,所以只能兼职去给他们做。
请马云的人很多,有时他一天能接到很多“订单”。渐渐地,马云感觉自己一个人根本做不过来,而同时他又发现了一个现象:自己身边的同事,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教师,在家里闲着没事可干。
马云对自己的老师(有些也是老同事)很有感情,他们退休了之后,整日赋闲在家,不仅心理上感到莫大的寂寞和失落,而且经济上也很拮据,马云那时每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相信他们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细心的马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能不能在杭州市成立一个专业的翻译机构呢?如此一来,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让那些老师或同事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这种想法闪现在马云的脑海之后,他开始感到兴奋,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难能可贵的是,马云不像中国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对马云而言,很多想法是灵光一现,但不是昙花一现。马云一旦想做一件事,那是一定要做成了才肯罢休的。
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在杭州注册成立了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历程中,不是最光辉、最灿烂的一页,却是马云试水商海迈出的第一步。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开始显现“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勇气,正如他后来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创下的许多“第一”一样。当马云的同事安于每月拿着固定工资,白天站在三尺讲台上,回家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稳定生活时,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理想和一颗不安分的心而穷折腾了。
海博翻译社的主要员工,除了马云和他的创业伙伴之外,主要由一些退休的英语老师兼职来做。
仍然是全职教师的马云平时要在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只有在课余时间他才有空打理这个翻译社。于是,在课余时间,马云四处活动,尽可能接更多的翻译业务。
然而,这个新成立的翻译机构并没有迅速为市场所接受。虽然很多场合都需要翻译,精通英语的人也确实有限,但这毕竟是杭州第一家翻译机构,精明的商人是不愿为不了解的公司买单的。因此,成立之初的海博翻译社经营举步维艰。成立后的第一个月,海博的全部收入为700元,而当时仅一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
这时候,周围好心的同事、朋友又开始劝马云“回头是岸”了。有人说:“马云,你真是犯傻了,安安稳稳地当大学老师多好,瞎折腾什么啊?”也有人讥讽和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更要命的是,当初一起合伙创办翻译社的几个朋友这时也开始动摇了,他们甚至开始考虑让翻译社趁早“关门大吉”了。
马云却偏不信这个邪,在内心深处,有一种信念在召唤他,那是一种无比强烈的内心呐喊:一定要继续做下去,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能熬过去,光明一定会来临的……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马云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在那大热天里,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出发,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四处批些小工艺品、小礼品,再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背回杭州……
混在一群小商贩中间,没人能看得出,眼前这个头发凌乱、瘦弱的年轻“小老板”,竟然是一名堂堂的大学教师,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
就这样,在马云的一手操劳和打理下,原本以接翻译业务为主的海博翻译社,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海博杂货店”:从鲜花到礼品,从袜子到内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润的小商品,马云通通背回来卖。
一个堂堂的大学教师,就这样做起了“倒爷”。
此外,马云的“多元化”战线甚至一度拉到医疗领域,销售过一年有余的医药和医疗器材。而当时推销的对象,上至大医院,下至赤脚医生。为了能把货卖出去,他吃尽了闭门羹,遭尽了白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云的“倒爷”生涯持续了整整3年,就这样靠他卖小商品、推销医药赚来的钱,足足养了海博翻译社3年,才让这个原本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翻译社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到1994年时,海博翻译社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1995年,开始逐步实现赢利。在海博翻译社实现赢利、业务开展走上正轨之后,马云就再也没管过它,放手给他那些老师来打理了。日后,凭着这股不怕吃亏、不怕吃苦的“傻”劲,马云的翻译社活了下来,并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社。而且,经营翻译社(其实就是卖杂货)并没有影响他的正业——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马云还是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
如今的海博翻译社,正如马云当年所愿,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时隔十几年以后,海博翻译社现任社长张红女士,在回顾当初的风风雨雨时,依然十分动情:“当大家开始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翻译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了,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许多年以后,对经营海博翻译社的这段心酸经历,马云仍然引以为豪,他不止一次地告诫后辈的创业青年:“真正想赚钱的人,你必须把钱看轻。”而马云那种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毅力,更是被如今的海博翻译社当成了一种伟大的企业精神。当我们登录海博翻译社的网站时,首页上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永不放弃。
这四个字,是马云亲笔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