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发现唐诗之美
5313700000013

第13章 雾里看花,最难懂唐诗的是宋人

东坡对杜甫一联诗的评价令人大跌眼镜。

唐诗很难弄懂,苏东坡、王安石都不懂。

东坡这样的大嘴巴肯定会经常失言的,如他评价杜甫的“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一联。

杜甫的“旌旗日暖”一联,历史上可能只有东坡一个人极口称赞。就好像一个在讲笑话的人,自己捧腹大笑,笑完了发现所有的人都没有笑,东坡夸杜甫这一联,就是这样一种尴尬场景。

当时王维、贾至、岑参、杜甫四个人各写了一首早朝大明宫的七律,杜甫写得最差,众人诗作中的佳句各有千秋,只有杜甫写出了平生罕见的败笔,这败笔就是这“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一联。而东坡却偏偏夸了这一联。

要更深入地理解东坡对杜甫这一联大表赞赏是昏头之举,请细读后面七律的评析中《谁才代表了盛唐》一小节。

我们只能说,东坡诗词写得好,但这不代表他真正懂唐诗,他对孟浩然的高妙之处不理解也就罢了,他极口称赞“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一联,却只能留下被后人诟病的铁证。

其实不但苏东坡不懂唐诗,宋代很多文人都不太懂唐诗,尤其是盛唐的诗。如王安石说:“世间好语言,都被杜甫说尽,世间俗语言,都被乐天说尽。”说得就很是夸张,不符合唐代诗歌的事实。可能宋人距唐朝太近,又受宋诗境界的局限,想看透唐诗反而是最难,这一点,从《春江花月夜》直到清朝才被推崇,便可明白。

如果要以雅俗来给诗人分列的话,杜甫应与白居易分为一列;王维、李白、孟浩然为一列。王、李、孟是典型的艺术派,是雅的一派;杜、白则是实用派,或者说是生活派,是俗的一派。王安石说,世间好语言都被杜甫说尽,只能说明他不懂得盛唐的诗。杜甫的诗,只能算是俗中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