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历史上不讲卫生的物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猪,另一个是思想者。高深的思想者大都蓬头垢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心思用在肉体上,精神上的饥渴使他们忘记了肉体的邋遢。据专家研究说,猪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比海豚还要聪明。他或许知道,自己迟早要被杀,不如趁年轻多吃,至于外表,那是连猪都不如的动物才想的事。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并且可以转化。比如古代有个老头丢失了马,这是坏事,可那匹马发情之下引了好多马回来,这就是坏事成好事。王安石不讲卫生是坏事,但有时候这种坏事往往可以成全一些好事。
当初,王安石在江宁(江苏南京)做提点江东刑狱时,有下级官员送了他夫人一张高品味的藤床。南京那地方是个火炉,这张藤床正好派上用场。王安石提醒夫人,咱们不是狗官,不能随便收人家礼。但夫人也提醒他,一张床也算腐败?
王安石不想在这样的小事上费口舌,他采用的是生化武器战术。有一天,他穿着几个月不洗的衣服躺在上面看书,并且翻来覆去。他的夫人看到这一场景,大惊失色,认为床成了不祥之物,急忙叫人送走。
很多史料都努力使人相信,王夫人是个有洁癖的人。这显然与事实不符,王夫人如果真是有洁癖,王安石这种生化武器早被她凌迟了。
獾子的不拘口味倒和王安石十分相像,王安石这人吃东西很随意。连王夫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吃什么和不喜欢吃什么,似乎只要可以咀嚼的东西,就能成为他的嘴中物。有一段时间,王家的仆人告诉王夫人,老爷喜欢吃獐子肉。王夫人很奇怪。仆人告诉他,最近一段时间,盛獐肉的盘子总是空。据我隐秘的观察,全是老爷吃掉的。
王夫人问,獐子肉放在哪里?仆人回答,离老爷最近的地方。王夫人是个好老婆,下次吃饭时就特意让厨子炒了一大盘放在桌子中央。奇怪的是,王安石一块都没有吃,而他附近的青菜,却被他一扫而光。王夫人这才知道,老公喜欢吃的东西都是离他最近的东西。
某次,仁宗皇帝和一大群官员在御河边钓鱼取乐,王安石也在场。有人发现,王秘书在吃东西,而这东西居然就是钓鱼用的鱼饵。北宋时期,鱼饵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种类繁多,估计是蚯蚓。后来有人因为不敢吃蚯蚓,就批评王安石作秀,违背常理。人在两种情况下会吃难以下咽的东西,饥饿时和思考时。
王安石是个嚣张的思考者,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在地方任职时,某一次被下属请去看戏。高潮时,王安石突然大笑,搞的下属们大惊失色,因为王安石向来是不苟言笑的人。可有位深谙人性的下属知道王安石“醉翁之意不在酒”,经过小心的探寻,王安石告诉他,当时正好思考一个哲学问题,终于想通,是以大笑。
对学术的思考使王安石用尽心力,但对于学术之外的事,他是马大哈。王安石喜欢下棋,但却是个臭气篓子。每当下棋时,他是横冲直撞,从来不动脑筋。有人笑话他棋术太差。王安石却说,我下棋是为了消遣,如你们去澡堂子、看戏、泡妞一样。要是为了赢棋,就必然动脑筋,那就失去我下棋的本心了。
中国历史上,很难再找出像王安石这样有趣的人。他不但对食不讲究,对财色也是提不起任何兴趣来。有人送他一个砚台,是书法家们梦寐以求的那种砚台。王安石只是随意一看,问:“这砚台有什么好处?”
送礼的回答:“您看这石质,又细又密又光滑,不伤笔,又省墨。最奇特之处是,只要呵口气在上,马上就能凝成水珠。”王安石大笑,说:“我还当有什么特别呢!就是呵出一担水来,又能值几个钱!”就这样,他让送礼的把砚台拿走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安石却是另类。他老婆认为老公对着自己这张老脸已经好多年,就想给老公换换口味。所以,花钱买了个妙龄少妇塞到王安石书房。王安石下班回家进了书房,发现一位相貌精致的女人在那里坐着,大吃一惊,急忙问这位不速之客。少妇告诉他,是您老婆让我来伺候您的。王安石不关心这个,问他,想必是我老婆把你买来的吧,你为什么要卖呢?
少妇梨花带雨,讲述说,他的丈夫是个武官,因为从江南运送物资,江水大起,把船打翻,犯了失职罪。皇上要他赔,赔光了家产,所以就把我卖了。
王安石做了快速的调查,情况属实,马上就把少妇送回到他的丈夫身边,那些钱,就当作是王安石的捐款了。
王安石的这些种种高尚的道德品格在京城中迅速流传,但是,儒家系统教育出来的一本正经的那些人却对这位“不近人情”的王安石采取了围追堵截态度。
儒家系统明文规定,吃美食和泡更多的女人是人的本性(食色性也)。王安石恰好触犯了儒家系统的门规,对美食不感兴趣,对女人也不感兴趣。最要命的是,儒家系统的门规规定,人不能有标新立异之言。那位儒家好多年都不承认的荀子就是明证。孔老头说,人性本善,可荀子偏说人性本恶。孟老二说,人只需要谈仁义。荀子就说,义和利是两码事。
儒家思想认为,人应该中规中矩,不要危言耸听,不要鹤立鸡群。北宋的那群老儒说,汉唐两代的“和亲”政策是汉民族的耻辱,把好好黄花闺女送进野人的床上,这种事,真是神鬼皆哭。可王安石就说,王昭君远嫁野人村和被汉武帝关在黄金屋里的小老婆阿娇本质都一样,从功利角度来看,阿娇不如王昭君。王昭君在祖国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到野人村后却受到皇后级别的待遇,王昭君肯定喜欢野人村,不喜欢大汉。
这些奇谈怪论使王安石声名鹊起,如日中天。苏洵最先跳出来,让王安石闭嘴。他的武器就是《辨奸论》。
。苏洵最先跳出来,让王安石闭嘴。他的武器就是《辨奸论》。
苏洵说:“人不可貌相,外表与内心是很难一致的。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洞察,即使很聪明的人也很容易上当受骗。只有冷静地观察和分析,才有可能看清一个人的真正品质。”这当然就是在映射王安石,因为王安石长的很黑,相貌的确不怎样。
苏洵接着就把王安石放在了肉板上,“这种人能言会道,甚至可以骗取最英明皇帝的信赖,然而一旦得势,肯定会给国家和朝廷带来极大祸患。”为什么呢?因为“蓬头垢面是人情所厌恶的,可某人却活的像个野人,这就是不近人情,凡事之不尽人情者,很少有不是大奸的人。”
后来反王派把苏洵的这篇文章强烈置顶,认为苏洵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预言家。反王派后来狂咬王安石的所有攻击思想都没有脱离苏洵发这篇文章的主旨。
濮议之争
王安石担任皇帝秘书(知制诰)的第一年,也就是1061年时,他的好朋友司马光被任命为谏议都察院院长(知谏院)。当时,宋仁宗精神偶尔会萎靡,身体状况表现不佳。司马光劝宋仁宗应该早立接班人。这是宋仁宗有生以来最大的困难,因为他没有亲儿子。多年前,他把兄弟的儿子硬要过来充当皇子,这个小皇子在本年被立为太子,名字叫赵宗实。即是后来的宋英宗。
两年后,宋仁宗归天。据说当时天下百姓听到老领导去世的消息后,废寝忘食的哭。即使是在深山老林中的山大王也规定一月之内不开工,宋仁宗的确是个好领导,仁宗时代,名臣辈出,除了西夏建国外,没有什么重大世故发生。王安石对宋仁宗的死表现的极为平淡,用人儒家系统门规的话说,这王八蛋太不近人情了。
王安石在等什么,没有人知道。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等什么,因为他看不到希望。龙椅上的宋英宗只是个橡皮图章,真正的大权在曹太后手里。北宋时期的太后****,屡见不鲜。宋仁宗刚登基时,就是刘太后****,后来宋哲宗归天,宋徽宗即位,****的是高太后。
不过,北宋的这些太后们有能力,很神秘,就是不夺权。她们真是为了国家和小皇帝而临时出来客串一下大领导这个角色。王安石在曹太后客串的五个月后,1063年的阴历八月,离开京城回江宁,因为他老娘去世,按儒家规定,他要回家守丧。
王安石的老娘去世的时间真是天降奇缘。如果本年他老娘不去世,王安石必然要在朝中做官,那么肯定就会遇上1065年的濮议之争。
濮议之争的起因是这样的,宋英宗的老爹被封为濮王。1065年,在宰相韩琦等人的帮助下,曹太后的客串角色终结,宋英宗正式****。他****后的第一件事居然就是,征询官员们的意见:该称他亲爹(濮王)为什么。
司马光认为,宋英宗应该称亲爹为大伯父(皇伯),称干爹宋仁宗为老爹(皇考)。但宰相欧阳修则认为,亲爹就是亲爹,干爹就是干爹,不能更改。
宋英宗把这两份意见提交百官讨论。让宋英宗惊讶的是,很多大臣都不想让他承认自己的亲爹是亲爹。和欧阳修同一战壕的宰相韩琦,对百官有这样的反应大为震惊。倘若一个人连亲爹都不认了,那人和畜牲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但反对者们也有自己的理论,司马光就说:只有皇帝的儿子才可以成为皇帝,英宗原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是因为他认了仁宗作爹,所以现在才能成为皇帝;从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来说,必须要把干爹当亲爹,把亲爹当干爹。
司马光所依据的是西周制定的宗法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宗法制。一个地主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生的第一个儿子有资格继承他的一切,第二个儿子就没有权。而小老婆即使生下一条龙,也没有任何资格继承,除非他造反。这就是周公所说的嫡长制。
大老婆的第一个孩子是大宗,其他的孩子和小老婆生的孩子全是小宗。但有一天,这个继承一切的男人没有后代,该怎么办呢,他就要去他兄弟那里——同父同母的同父异母的都可以——领养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他就把一切都交给这个儿子。现在,英宗就是这个儿子。
欧阳修和韩琦孤军奋战,他们敢挑战传统,勇气可嘉。而那些维护传统的人更是阴气逼人。监察院官员贾黯一直身体不好,英宗劝其在家养病。他让人抬着自己去上朝,在朝堂上行将就木,可一听到这么个大事,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两眼放光,精神亢奋。临死前留下遗书,请英宗千万要称干爹为亲爹。
很可能也告诉了他的儿子,干爹变作亲爹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一位同事蔡伉身体很好,也有一副好歌喉,在面见英宗时,长跪于地如同死了亲爹一样,哭得声震屋瓦,仿如雷公转世。他说,亲爹的叫法,关系到国家兴亡。英宗被他哭得六神无主,跟丫同归于尽的心都有了。
大臣们拼了老命一样的哭闹惊动了英宗的干妈曹太后,曹太后知书达理,自然也知道英宗如果真的把亲爹当成亲爹,她太后的名号也必要更改。可曹太后太理解人了,于是,下了一道诏书,让英宗称亲爹为爹。
衮衮诸公,竟不如一个女人识相,诸公真应该称为“公猪”。
皇家内部现在是统一意见了,英宗给亲爹建造陵园。但还是有人维护传统,英宗只好下令将反对派中哭得最凶狠的吕诲等三人贬出京城。要知道,仁义是大宋皇帝一贯的美德,吩咐将他们赶出去的同时,英宗又特地交代:“别把他们搞得太狠。”接着宣布:亲爹就是亲爹!不能因为做了皇帝就连亲爹也不能认了。
反对派的人如雷轰顶,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家嚎啕大哭。
这些嚎啕的人很快又要嚎啕,1067年,宋英宗去世,皇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
封建社会,死去的皇帝都被视为国家的保护神,葬礼一般都会搞得很隆重。当初宋仁宗去世时,花费了银两和绢丝一千一百多万贯、匹,而当时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六千多万贯,仁宗一人的葬礼就去掉了宋朝年收入的六分之一,当时一贯钱可以买三百多斤大米,十五贯就够一户中产阶级的人家一年的花费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仁宗这葬礼搞得确实够让人瞠目结舌的。
相比于仁宗,英宗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宋神宗刚一上任就下令对自己老爸的葬礼费用裁减三分之一,按封建社会的规矩,这已经是极为不孝的事了,但这样仍然没有一个大臣吱声,大家心里都了然,国库里确实拿不出钱来了,因此只有让去世的英宗受受委屈了。
老爸的葬礼没搞好,对宋神宗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所以,他登位以后,王安石变法的帷幕就已经缓缓拉开,各类人物已经就位,只等宋神宗一声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