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524800000020

第20章 养成阅读好书的习惯

第19章养成阅读好书的习惯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我们身处的世界越来越繁华、喧闹,大量的电子产品、广告宣传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当喧闹和繁杂把我们柔软的心房揉搓得倍感疲惫和麻木时,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打开书,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我们顿觉异香弥漫,沁人肺腑,总能感悟些什么。书,使我们缺钙的思想变得坚强!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书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使人充实,可以提高素养、改造思想、增长才能。

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许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会使你顿悟某个伟大的道理,从此思想产生质的飞跃。也或许另一本书,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最终也走向了辉煌。林肯少年时,就因为偶然一次阅读了华盛顿和亨利·克雷的传记,从此立下宏伟的志向,最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

一个好读者能够感觉到读书时妙不可言的乐趣,因而他喜欢读书,最终即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能成为博学的人。

童年的马尔克斯与外祖母、外祖父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都很会讲故事,他们经常给马尔克斯讲述美丽的神话和朴素的民间故事,当地印第安人的历史、地理风俗、方言土语,都通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描述流进了马尔克斯幼小的心灵。所以他从7岁开始阅读,《天方夜谭》等名著他都读过,这一切丰富了他的文学修养与积累,扩展了他的想像力。

在他12岁那年得到一笔去希帕基拉学习的奖学金,那是希帕基拉国的首都。在马尔克斯的记忆里,(初到)这个城市的感觉并不那么美妙。马尔克斯记得自己坐的是下午六点半的火车,火车在这个“僵硬灰暗”的城市停下,进入马尔克斯眼帘的是成千上万的披着斗篷的人来来往往。听不到自然的声音,看不见家乡美丽的风景,只见有轨电车鱼贯而过,街上行走的是年轻漂亮的,衣着考究的小伙子,他们穿着黑色的礼服,手里拿着雨伞,头上戴着圆顶的帽子,蓄着小胡子。这些都是马尔克斯所不熟悉的,没有了家乡的熟悉的感觉,他觉得被抛到了一个孤岛上。他越想越难受,他不由得哭了起来,一连哭了几个小时,直到学监来接他。

看着哭得很难受的马尔克斯,学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不要哭了,来到这里说明了你的进步啊,从今往后就该好好读书,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赶紧擦干眼泪,新的生活快开始了,不要带着眼泪走入新生活啊。”在学监亲切的话语中,小马尔克斯渐渐平静下来,跟着学监走进了自己的宿舍。

马尔克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一有时间就出去玩,他总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在宿舍里看书,在教室里看书,在图书馆里看书,喜欢文学的马尔克斯几乎把自己能找到的文学名著都读完了。大量的阅读丰富了马尔克斯的内心世界,扩大了他的知识面,同时马尔克斯在书里学到了解脱忧伤的方法。

成年后的马尔克斯自己说:“如果没有这些阅读,没有石头与天空的诗歌影响,我不敢说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

可见,如果你不读书,那么在你成才的道路上,就只能用一条腿蹒跚而行。

书,好比是知识的宝库。而读书,则好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之中,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巨大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知识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人类已越来越显得珍贵。

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说:“书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大学。”读书不但可以获取知识,而且可以懂得做人的道理。但是,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书,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好读书与生活、学业的关系,这些问题要是解决不好,可能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整个人生带来不良影响。我们不但要重视阅读,还要做一个聪明的阅读者。

可是,很多中学生朋友却不是一个“聪明的阅读者”。很多人现在不再喜欢看书了,他们宁可把时间花在玩游戏上,或者就是睡大觉,他们的语录是:“现在每天都在看书学习呀,好不容易下课了,难道还要抱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书吗?考试又不会考,浪费时间。”难道看书,阅读更多的课外所不能学习到的知识就是浪费时间?那么,这样下去,他们只会变成一些平庸的人。

正如亨利·福特所言:“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进入老年,无论在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地阅读书籍,因为这是一个人生活上不可欠缺的知识来源。

1培养自己喜欢阅读的习惯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要在一点一滴的空闲时间上下工夫。

2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的、有价值的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浏览有关的报纸杂志;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阅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味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甚至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3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对书的内容作一般性的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

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浏览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

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4配合看一些名作来提高欣赏水平

在看了一定量的名著后,我们可以看一些名作欣赏作品,看看别人对名著的评价是什么。跟别人一起聊聊,思考一下看过的书都有哪些特点,这样我们就会慢慢提高欣赏水平。

5学会选择好书

教育学家认为,我们需要那些与我们的年龄、兴趣及能力相适宜的图书,我们也喜欢图书题材的丰富色彩。所以专家建议,我们可以多接触不同方面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乃至街头标语广告、商品包装,等等。这些文字读物让我们懂得:语言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6记好阅读笔记

记笔记的好处很多。

(1)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2)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

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掌握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同学们,最后要告诉你们的是,“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腹有诗书气自华,滋润灵魂的精神食粮,永远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