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21章农业的天敌——干旱
长时期的缺雨或雨水不足,从而引发水分严重不平衡,造成缺水、作物枯萎、河流流量减少
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水分枯竭。当蒸发和蒸腾(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植物进入大气)长时期超过降
水量时,即发生干旱。对于世界上的所有地区而言,干旱都是农业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气象上通常将降水量的多少作为干旱的标准。其中,常用的是降水量距平百
分率来表示某地某时段内降水量与常年的偏离程度,并以此衡量干旱是否发生及干旱程度。
在气象部门日常业务中,干旱标准如下表所示。
旱灾记录
1992年我国东部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伏
秋旱重。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49亿亩,其中成灾面积25亿亩,绝收3 800多万亩。
1994年,北方地区春末初夏旱、秋旱;夏季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发生严重伏
旱,其中江淮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中旬总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偏少5~8成,四川盆地及
陕南、关中、陇东、陇南等地7月中旬至8月中旬总降水量为50~100毫米,偏少5~7成。该
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45亿亩,损失粮食262亿公斤。
1997年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北方大部地区夏季持续
少雨高温,6~8月降水量一般为150~300毫米,偏少2~4成,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偏少达
5~7成,夏旱最为严重。该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亿多亩,其中成灾面积达3亿亩。黄河
从2月7日起,多次出现断流,至11月21日累计断流共222天,断流河段曾一度达700多公里。
1999年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北方冬麦区和南方的部分地区发生冬春旱;夏季长江以
北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汛期无汛,季降水量一般偏少2-5成,部分地区偏少5-8成,进
入9月以后,华北、西北东部、黄淮部分地区及鄂北等地降水仍持续偏少,致使上述大部地
区发生了大范围的严重夏秋连旱。该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4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780亿
元。
2000年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北方大部地区春夏大旱,南方部分地区也发生春旱或伏、秋
旱,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6亿亩,绝收面积12亿亩,其中辽、吉、黑、蒙、冀等省区
旱情最重。天津、长春、济南等30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
2001年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尤其北方地区在1999、2000年两年少雨大旱之后,又发生一
次大范围严重干旱。至6月上旬,全国受旱农作物面积达到42亿亩,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同期最大值,并有4 460万人和1 450万头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进入盛夏以后,四川盆地
以东的长江中下游一带持续高温少雨,伏旱严重。秋季,东北、华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
仍有不同程度的干旱。该年全国受旱农作物达57亿亩。
我国干旱的主要特点
干旱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和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战
胜干旱,首先必须认识干旱;只有认识干旱,才能在防旱抗旱中处于主动。
1干旱的严重性
对农业来讲,事实上旱灾要比水灾更为严重,旱灾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的严
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干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洪涝受灾面积。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
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 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干旱受灾面积占干旱和
涝受灾总面积的712%。1991年江淮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但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
高于水灾面积。
第二,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
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2干旱的地区性
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三种,其中土壤干旱是
最主要的。而土壤干旱主要是由于降水不足引起的。
我国南方年均降水量达850~1 800mm,少数地区达2 000mm以上,北方除长白山地区年降水
量达1 000mm左右,其他地区年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50mm以下,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宁夏
、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因此南方干旱程度较轻,
北方干旱程度较重。我国最大的干旱区为黄淮海地区,其干旱发生的次数最多,干旱面积也
居全国之首。
干旱严重程度也与地形地貌有关。南方山丘地区虽然年降水量较多,但因地面坡度较大或植
被较差,土壤滞水保水能力较差,因而干旱威胁也比较严重。
3干旱的季节性与随机性
我国的气候为明显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大,总的说来夏多冬少,但由于夏季
风自南向北推进有一个过程,因此各地雨季到来时间有所差异。一般而言,雨带五月中旬到
达华南地区,华南进入雨季,六月中旬转移到达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流域的梅雨期,七月中
旬梅雨结束,雨带到达淮河以北地区,华北进入雨季,九月上旬雨带开始退至华南,并逐渐
离开我国向东南方向移去。十月初冬季风开始南下,气候变得干燥少雨,次年三月初冬季风
开始减弱,四月初自南向北逐渐撤退。由于上述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形成气候的其他因素
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干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虽然雨季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对于具体的某一年来说,雨季的到达时间和雨量的多少
、非雨季降雨量的多少和时间上的分配,以及年降水总量的大小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
此干旱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总的来说,华南多秋冬旱或冬春旱,个别年份有秋、冬
、春连旱,夏旱很少;两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为伏旱,春旱极少;淮河以北地区以春
旱或春夏连旱居多,夏旱次之,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多冬、春旱,川西北地
区多春、夏旱,川东地区多伏、秋旱,西北地区一般常年干旱。
4干旱的连发性和连片性
与水灾相比,干旱具有更明显的连发性和连片性。干旱的连发性指干旱往往会连年发生
,干旱连年发生的几率要比洪涝连年发生的几率大得多,连旱的年数一般也多于连涝年数。
再就南北方相比较,北方地区干旱连发性比南方地区更为显著。干旱的连片性指干旱的波及
面往往很大。
5干旱的周期性
对历史干旱资料进行序列分析可以发现干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干旱的成因来
看,由于干旱的某些影响因素,如太阳黑痣的变化、日月食的出现和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具有
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干旱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又因为干旱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因而干旱发生的周期不是单一周期,而是复杂的混合周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干旱发生的周期有2~3年、5年、11年、22年、26年、35年和180~200年等,另外不同地
区干旱的周期性也有所不同。
西北干旱气候成因探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干旱气候环境成因已
初步探明。
众所周知,我国西北部气候干旱一直是影响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国
内外学者都做过多次考察研究,但结果并未令人满意。寒旱所范广州博士等人通过长达两年
时间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终于揭开了这一难题。
他们的研究表明,造成我国西北部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海陆分布的作用和青藏高原隆
升。在早渐新世,副特提斯海东南深入我国境内,使周边地区气候比现在湿润,以后迅速萎
缩,至中中新世时,只剩下现代的咸海、里海和黑海相邻地带附近一隅之地。这使亚洲中部
迅速变干,大陆性气候增强,进而使我国西北部降水量骤减、荒漠化显著加速。通过研究,
范广州等人发现青藏高原隆升也是我国西北部气候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之一。隆升的青藏高
原在动力和势力等方面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暖湿的夏季风气流北上,形成了干旱气候。研究还发现,陆地
生态系统也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形成原因的查明,将会对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西部地
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为其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