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只谈花香,不谈悲喜:李叔同的清风明月
5238200000007

第7章 海上风情:浓淡总相宜(3)

天津卫是京城的门户,是一座殉了难的城,这里刚刚经过了战争的洗礼,空气中还弥漫着鲜血的腥气,哀鸿遍野,他仿佛看见在那场战役中,义和团英士、天津的民众以及爱国军官浴血奋战的身影,他们视死如归,与八国的侵略军抗战到底,这是何其惨烈的光荣!

天津,还是城么,没了旧日的城墙,他还是城么,那满眼的乞丐,那一具具倒下的尸体,都在那里,触目惊心的在那里,这一刻,他多想见一见那旧时的朋友,问一问天津城那一桩桩的劫难。

他敲开了姚家的大门,那是二嫂的娘家,姚家兄弟与他素来很是亲厚,一时间,他回来的消息传遍了各处,旧时师友纷纷涌到姚家与他相见,赵幼梅、王襄、王钊、徐士珍……好久未见的师友,再次相见,只觉百感交集,竟有热泪盈眶之感,他们谈着如今局势,谈着天津的沦陷,北方世道的不太平,谈着上海的新思潮,谈着一别经年的日子,想要把那断掉的时光重新链接在一起。

听着那一段饱含耻辱的血泪历史,这个城已历经沧桑,他的心被揪了起来,彼时的泱泱大国,彼时的安详城市,如今却到了如此地步,就如同锦绣罗缎的富庶之人,转眼间成了衣不果肤的街头乞丐,这刺目的反差让他悲恨交加,热血沸腾,“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救这贫弱不堪的国家,将那些可恨的侵略者,赶出神州大地。

他放弃了前往河南看望二哥的打算,北方的整个天空已被黑云笼罩,生于乱世,远行的未知劫难太多太多,他孤身一人,如何周全,几日后,他原路返回,南下上海,那里有妻有母,有属于他属于现在的一片天地。

上海,天津,天津,上海,这一路,他看了太多太多,昔日的大好河山,锦绣繁华,如柳絮般纷飞,国之渐弱,繁华渐褪,满目的苍凉破败,满心的屈辱颠沛,多想,一切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家还是家,国还是国,繁华依旧,锦绣依旧。

只是梦还在继续,满目的疮痍还在继续,还好,他是一位文人雅士,还有诗词解忧,一路上,他写了一首又一首寄予浓浓愁意的诗作,那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自然而然的表达发泄,还好,他是一位文人雅士,可以继续写一首一首爱国的诗作,唤起更多文人骚客的爱国之心。

几日后,他回到上海,回到城南草堂,那里是他安逸的小窝,他挥泪整理思绪,一鼓作气完成《辛丑北征泪墨》的组诗,并特意寄给自己的先生赵幼梅。

神鞭鞭日驹轮驰,昨犹绿发今日须。

景光爱惜恒欷散,矧值红羊遭劫时。

与子期年常别离,乱后握手心神恰。

又从邮筒寄此诗,是泪是墨何淋漓。

这位德高望重的诗人,对弟子李叔同的诗作很是赞赏,也很是欣慰,他长大了,诗中蕴含着成熟的血肉,蕴含着真切的家国情感,他挥笔作了该诗。

5.记·学业有成

【祖国歌】李叔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涨声价。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佛说:地狱苦楚,一旦如实宣说,如实听受,说和听者当下都会暴死。世间的苦难与地狱之苦楚相比,逊色几分无人知晓,但天津一行,李叔同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皆是那战乱劫后的荒凉光景,一路上他真真切切的感受着曾经的道听途说,心灵的震撼更是可想而知。

回到上海后,他想了很多,思了良久,国之危难处,那些儿女情长的醉生梦死颇显幼稚,本就老成稳重的人更加的成熟,他不再一味醉心于诗词歌赋,迷恋于书篆戏曲,他要谋得自身出路,谋一条能够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上天是眷顾他的,他不用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也没有众里寻它千百度,才下眉头,便在灯火阑珊处觅得良缘。1901年,经监督沈子培的提议,盛宣怀在南洋公学特意增设特班,意在科举之外选拔西学人才,以备经济特科之用,成绩优秀者即给予相当于举人、进士的身份。

南洋公学,如今上海交大的前身,1897年是由当地著名的官僚盛宣怀创立,资金来源几乎全是来自盛宣怀创立的铁路、电报、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以教授新学为己任,从师范班到铁路班乃至外语班,可谓面面俱到,是当时中国普及西学最完备的院校,是民族资本家兴新学办校的典范,也是最为人才济济的学府。

那时的李叔同,一心想要报效祖国,他仍自以康君为师,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虽然知晓清政府的荒诞可笑,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国家,他只想用自己的力量感化它、改变它,使它变强变韧变无坚不摧,从不曾想过清政府的腐朽已深入骨髓无药可医,更没想过推翻重建。

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南洋公学特班,每批仅招生二十几人,这是当时清政府选拔人才的最合用途径,带有浓厚的官方气息,但这份气息却带着十足的吸引力,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是一部天梯,一条捷径。

那一年的秋天,风扫落叶,篱笆下的菊花,黄黄白白开了一地,他静静站在堂前,沐浴着秋日的暖阳,遥看外面那一片片金色的田地。又到收获的季节,那田里堆放着一丛丛收割下的稻秸,明日就要参加南洋公学特班的最后一轮考试,可这一次他能收获什么呢,两次科考的名落孙山,这一次,他能否觅到伯乐,赏识自己的才华抱负?

这一次真的不一样,那里有新学派人士蔡元培和张元济先生,他们都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南下上海,想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寻救国兴邦之路。

蔡元培先生,一副大学士的模样,带着圆圆的眼镜,蓄着两撇髭须,一张菱角分明的脸颇具威严,他曾任翰林院的编修,清政府对变法的疯狂打压让他大失所望,一颗心降到谷底,只黯然回乡,后被南洋公学再请出山,作特班中文总教习,至此便一心扑在教育上。

张元济先生,与蔡元培先生经历相仿,他在科举时代中了翰林,在变法时曾多次进言兴办新兴学堂,培养新型人才,那时他意气风发,曾受过光绪帝的亲自召见,变法失败后,他不屑逃跑,在家静等砍头消息,只是他命不该绝,在李鸿章力保下,他南下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

这是一场颇为严肃的选拔,没有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灰暗交易,两位先生秉着救国育人之心,举贤保才,一个人的际遇,影响着他的思想与觉悟,彼国难当头之地,两位先生,皆爱进步向上的有志之士,虽然不知那日李叔同的主考官是哪一位,但无论是谁,他都遇上了命定的伯乐,被录入特班也是在情理之中。

据与李叔同同期参与选拔考试的黄炎培回忆说:“我当时竟被张元济先生问到是否信仰宗教,当听说不信时,张先生很满意”。他是知识分子的进步代表,自是不希望自己费尽心思培育出的杰出人才有朝一日遁入空门,不理世事。

我不知道李叔同是否被问及相同的问题,应该没有吧,从小潜移默化的佛法洗礼,虽然没有唤醒意识,但他自是对佛教有所信仰,只是当若干年后张先生得知他剃度为僧的消息时,会不会后悔曾经教过他?

命运太过复杂,未来事交由未来评说。当下的他,以十二名的成绩成功挤入南洋公学特班,学业小有成就,他自小的寒窗苦读终于盼来一个满意答卷,等着他的,是一片全新的广阔天地。

他立在风中,瘦弱的身躯挺得笔直,门内母亲与妻子正在为自己收拾行囊,他即将独身一人离开草堂搬到学院宿舍,只是这次,他的心被希望填满,不再有寂寥和苦闷。

第一堂中文课,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讲台上,他安静地坐着,嗅着书本清新的味道,等着先生的到来,他知道,这里还有二十几个与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一样的表情,一样的憧憬,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等着先生。

蔡元培先生推开门走了进来,他身着朴素的长袍,一张脸上写满了严肃,他走上讲台,推一推似乎要掉下来的眼镜,扫视下面坐着的每一个同学。看着那一张张写满朝气的脸,心中倍感欣慰,他们是迎着太阳的向日葵,是祖国的未来,是他救国希望的寄托。他迫不及待想要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没有客套,没有介绍流程,直截了当地开始介绍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计划。他说:“特班生可学的门类很多,有政治、法律、外交、财政、教育、哲学、科学、文学、论理、伦理等等,一共三十多门。你们每人可以自定一门,或两门,或三门。等大家各自选定后,我再给你们每人开具主要和次要节目…….老师讲解辅导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次要书目,主要靠你们自己去认真阅读领会……”

这里处处透着新鲜气息,学习渐渐步入正轨,上午英语、算术,下午中文,除此外,还有蔡元培先生要求上交的每天一篇的阅读札记和每月的命题作文。

蔡元培先生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向,每天晚上都会召集三两学生,进行谈心解惑。同学们都盼着轮到自己的那一天,李叔同也不例外,国家时事、学习方式等等,太多太多,他想要一吐为快,也期盼着这位严厉却真心相待的老师为他指点迷津。

为人师表,蔡元培老师注重因材施教,也注重公平,每隔十天半月,每个同学都能谈心一次。那一日下课,他叫了李广平的名字,几天了,他想着,今天终于轮到了他。

他坐在先生的对面,看先生翻开自己的作文本,这一次的命题作文题目是《论强国对弱国不守公法之关系》。面对这样敏感的话题,他的一颗爱国心泛滥着,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全都是刚刚签订的屈辱条约《辛丑条约》。于是他针砭时事,将一腔愤慨倾于笔下:

世界有公法,所以励人自强。断无弱小之国,可以赖公法以图存者。即有之,岁图存于一时,而终不能自立。其不为强有力之侵灭者,未之有也。故世界有公法,唯强有力者,得享其权利。于是强国对弱国,往往有不守公法之事出焉。论者惑之。莫不咎公法之不足恃而与强弱平等之理相背戾。

看到这样的文章,蔡元培先生满心欣慰,这才是堂堂中国男儿,敢想敢为。在温和的灯光下,他的脸慢慢褪下严厉的色彩,连上唇的髭须都柔软下来,他轻声说:“广平啊,说说你作这篇文的触发点吧。”

这时候的他,依旧一心希望通过变法拯救国家,在选择学科时更是不假思索就选了法律。听到先生的话,那些心里激荡太久的言语终于有了出口,他推心置腹,侃侃而谈,谈变法,谈图强,他说:“国家不富强,怎么会有什么国际公法来保护你呢!”

先生一直看着李叔同,仔细聆听,那柔软的目光里有赞许有鼓励,他知道这个学生理性与感性并重,思维极具逻辑,口才也很是杰出,心中暗暗感叹江山辈有才人出,他日后成就必不平凡。

待叔同讲完,他的眉毛已完全舒展,接口说道,“时下我中国备受列强欺凌,自强自立是首要的。不过,你亦晓得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国际上的公法,不了解西洋各国情况,不啻为闭门造车啊。广平,你可以来修筑这座桥梁,将国际上的法学书翻译过来,介绍给国人。”

育人之师,必要言之有物,方能让人心悦诚服。蔡元培先生便是如此,他常常对学生们说,“今日之学人,不但自己要学习新知识新思想,还要用学来的新知识新思想引导社会,开发群众”。

这句话,影响着李叔同的一生,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只有进步思想的富家子弟,而是一个将进步思想辅助行动的有志青年。

后来,蔡元培先生回忆说:“我在南洋公学教过不少学生。在艺术方面成就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培育人才最多者,首推李叔同。在戏剧、音乐、美育等方面均有建树。”

“上下五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1904年,他与同班学生黄炎培一起参加了以兴学和演讲为主要内容的沪学会,沪学会由马相伯和穆藕初组织,那里开设着补习学校,为会员讲学,在那里,天资聪颖的李叔同很快学会了西洋作曲。

他以民间的《老八板》为原型,作了《祖国歌》。“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一句句切入人心的歌词,体现着中华民族昂扬的民族精神。“谁与我仗义挥刀”,琅琅上口的民间曲调,在沪上乃至全中国,传播深广。他不遗余力地传播着进步思想,积极投身于唤醒民众救国兴邦的大业之中。

1906年,李叔同在在日本东京作《音乐小杂志序》。展现出了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和独到见解。

这是一篇优美的小品文,以风雅之文笔,极尽阐发音乐于人之性情的陶冶效用,从此文章中,会让人领略到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闲庭春浅,疏梅半开。朝曦上衣,软风人媚。流莺三五,隔树乱啼;乳燕一双,依人学语。仁下婉转,有若互答,其音清脆,悦魄荡心。若夫萧辰告悴,百草不芳。寒蛋泣霜,杜鹃啼血;疏砧落叶,夜雨鸣鸡。闻者为之不欢,离人于焉陨涕。又若登高山,临巨流。海鸟长啼,天风振袖,奔涛怒吼,更相逐博,砰磅旬磕,谷震山鸣。懦夫丧魄而不前,壮士奋袂以兴起。呜呼!声音之道,感人深矣。惟彼声音,金出天然;若夫人为,厥有音乐。天人异趣,效用靡殊。

这文章之中蕴含一种曲折婉转的美,是由三种迥异的自然景象引起相应的人的情感的发蒙,每种情感都是那般真切、壮丽。

文章的开篇,就如同艳丽的晨光,在风和日丽的光景里荡漾成了一支柔婉的曲调。那些莺莺燕燕欢欣地飞舞着,它们将快乐都写在了翅膀里,仿佛每一寸空气都荡漾着幸福。

当人们沐浴在这柔柔暖暖的曲调中,转而进入了一片凄切之境遇。与之前的温暖柔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秋风呼啸而过,带走了万物的芳华,草木凋零,虫儿凄鸣,杜鹃鸟,悲啼欲绝。寂寥的捣衣石,已经被凋零的落叶散满,每一片枯槁的残叶,都在瑟缩地讲述一个悲伤忧愁的故事。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鸡鸣之声幽幽咽咽,更引起离人乡愁阵阵。“相望不相闻,思妇、游子何不悲泣。”此一句则写尽了天涯人忧伤和苦痛,试问,天下间,谁人不曾经历离别的悲愁。这一部分,文章的笔调已经在一片哀伤惆怅中降到了一个最低点。

然而,下一部分,峰回路转,在柳暗花明中笔调再转。展现出的的是一种宏大的辽阔。在高山绝顶之上,去俯瞰大海湍流,海浪滚滚猛烈地拍打着海岸,也拍动人的心弦。海鸟在冲飞,用坚毅的翅膀,波及海浪。在怒吼的狂狼中,舞出一个又一个壮美的雄姿。汹涌澎湃,惊天动地!足以让懦夫丧胆而退,然而,真正的勇士见到这雄壮的景象则会放声高歌。在一些列情境的转换后,最后由衷叹出:声音,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是如此的动人心魄、感人心扉,唯有那样的天音地鸣、风声鹤峡,皆由大自然产生。

一个简单的序曲,为我们展现出的是的一幅幅美丽的景致和画面。由此可见,艺术的灵魂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了李叔同心里。并且,在后来,李叔同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伯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蔡元培先生是他的良人伯乐,带给他高层面的洗礼。

过关斩将间,他入南洋公学特招班,学业小有成就,先生悉心教育下,他渐渐升华了人生价值观,真正的学有所成,他是低着头的向日葵,太阳出来了,光明闪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