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是从第一杯茶开始的。
很幸运,在我去尼泊尔和印度之前,就知道大吉岭红茶(Darjeeling Tea)了。想到这个,就万分感谢我的老友,曾经和我一起疯过一次的阳朔西街的小群姑娘。在还没有微博微信的年代,朋友们会时常去彼此的博客自留地串门,并且都保留着仔细阅读和回复的好习惯。有一天,我在她的博客里看到她细细地讲述着属于她的那一杯茶,就是印度大吉岭红茶,而这份爱,是她去了印度之后带回来的。
至今我还记得她美好的煽情,如何在家里泡一壶她的茶,如何在沙发上慵懒,如何在茶香里翻开一本好书,如何拥有了一个美妙的午后……我立刻叫着说“我要我要”,而她竟然真的在不多的存货里拿出了一包给我,然后,我自然全面沦陷了。
自以为是爱茶之人,虽不至痴,却是不可一日无茶。我常说,我的一天是从第一杯茶开始的。出远门旅行,哪怕只是三五天的短差,也会带上自家茶叶,哪怕是用酒店随便什么杯子,也一定要喝自己的茶。大吉岭一向有“红茶中的香槟”的美誉,我对自己此前的无知感到羞愧,更欣喜于从此有了最爱。很难形容大吉岭的茶香,光是那氤氲,便是醉人,而茶汤金黄,入口更是醇香绵软,文艺点儿说,便是与唇舌谈了一场美妙的恋爱。再怎么节省,来自老友存货的大吉岭还是喝完了,于是那年在去尼泊尔之前便是好一阵狂喜,原因之一,自然是可以放肆地采购大吉岭。
尼泊尔果然四处都有红茶铺,除了大吉岭,我一概不瞟半眼。他们是有多奢侈啊,连奶茶都用大吉岭来煮。茶叶的包装也特别有趣,都是用锦缎布包,里头放一纸袋茶叶,喝完了,布包还可以放点零钱什么的。我几乎是走一路买一路,想着为自己囤货,送一些给朋友,当然,后来我豪气地给了小群姑娘两大包,作为她之前大方的回馈。记得在尼泊尔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加都的街头漫无目的地晃荡,那已经不是游客聚集的老城区域了,在买了用秤称重量来计费的铜壶铜花瓶后,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间全是当地人在采买的茶叶店。我立刻扑上去,很土豪地跟人家说:“要最好的。”又看到一颗颗大粉粒状的东西,一问才知道那是专门煮奶茶的,便又豪气地买了几大包。
回到广州已是冬天,在寒湿逼人的夜晚,煮一大壶奶茶,和家人一起分享,那是有一种暖到心底的幸福,而口感,我觉得,和在尼泊尔喝的几乎一样。还必须要说一句,尼泊尔的奶茶真的是喝不厌呢,那一年,那么好喝的奶茶,一杯大概是10RS,换算过来,嗯,一块钱多一点。
那以后就特别留意大吉岭,总是妄想着能在广州的茶叶城里寻到,当然没有。传统的茶叶城里更多的是普洱、铁观音、凤凰单枞、金骏眉之类的。大吉岭?大多数茶叶店老板好像都没听说过。再去其他地方旅行,比如欧洲,或是在南极的法国邮轮上,虽然也能看到大吉岭的名字,却是统一的袋泡茶,只得叹口气,将就着把茶叶袋扔进热水里,妄图寻到一丝当年初见的惊艳之香。当然,这只能是妄图。
后来去印度,行前又有了相似的狂喜,当然还是因为大吉岭。原本以为这里一定满街都是红茶铺子,只等着我去买啊买,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北印六城行走的那十几天,竟然极少觅到大吉岭的芳踪。先是在焦特普尔蓝堡的商店看到,便比较克制地买了些,心想等到了最后一城乌代浦尔再放手大买好了。可是当我们在白城乌代浦尔白刺刺的艳阳下四处寻找茶叶铺时,竟是无论如何也找到不着,反反复复寻找未果,又失望又生气,默默地发着誓:以后必须要去大吉岭茶园,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还有,一定要买最好的。
当然,最后总算寻到一家,却存货极少,在店里还被那个大胡子老板挤眉弄眼地轻薄了一小下。想想算了,反正这是一个“不搭讪会死”的国度,看在人家有大吉岭的份上,不计较便是。
只是从此之后,印度东北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便成为了我一定要尽快去的地方。那个紧邻喜马拉雅山脉的小城,据说可以远眺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而且有着大片大片的茶园,还有199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大吉岭喜马拉雅蒸汽火车。看朋友的微博上说,时速15公里的火车慢行在大吉岭的山间,茶香似乎随时都在扑面……是的,我要去大吉岭,什么克什米尔披肩、毛毯、唐卡、牦牛毛衣服,统统都可以不要。我还在想着,一定要在大箱子里套个中箱子,中箱子里套个小箱子,回到广州的时候,你肯定猜到了,所有的箱子里,全部都是珍宝一样的大吉岭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