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饭局门:十张餐桌上的政治大博弈
5194600000004

第4章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专诸刺王僚(2)

一个是没有资格当王,却当了王;另一个是有资格当王,却没有当成王。如今这个没有当成王的要拿回自己的国王资格证书。

专诸马上就想到了公子光对自己的好,当然,他的思维一直是走直线的,他不会想到公子光对他好,是因为想让他去送命,他想的是,公子光对自己这么好,就是把命卖给他,又能怎样呢。

想到这里,他发表看法:“吴王僚可杀也!阿啦坚决站在侬这边!但是,他的两个弟弟和他那个儿子该怎么办。”

公子光哈哈两声:“放心,我会让你没有前瞻之忧的。”

前瞻之忧没有,后顾之忧还是有的,专诸说,“阿啦老母无人照顾呢。”

公子光当即道:“光之身,子之身也!”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献身了,我养你老妈。专诸高声叫道:“好!阿啦这就去拿吴王僚的脑袋瓜子去!”

公子光急忙劝:“侬是去送死不成?如今,谁都无法携带兵器接近他半步,侬不耐了?”专诸不知该如何做。公子光就告诉他,我们这个大王最喜欢的烤鱼,尤其是太湖边上的烤鱼,据说那里的厨子做出来的烤鱼风味与其他地不同。我的意思是,请他来吃烤鱼,然后伺机动手。

专诸第二天就跑到太湖,去学习烤鱼技术。三个月后,专诸出徒。回到公子光家里,寻找机会,搞刺杀。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探讨,专诸知道自己是一个杀人工具,为什么还要充当傻瓜,去杀人?如果我们对其心理动机进行分析,就理解了他的这种行为。

专诸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并不笨。让他做一件事,他必须要说服自己。结果是,他果然说服了自己去送死。

这里有三个因素使他说服了自己。第一:伍子胥一到吴国,就倾心结交他,并将其推荐给公子光;二是:公子光得到他后,像上宾那样养之、敬之;第三,就是公子光的承诺:“我,尔身也”(我就是你,你死后,我将像你那样侍奉你母亲。)

这三条理由足可以让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因为专诸与伍子胥、公子光三方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越了“交换”,而上升为“知己”关系。“士为知己者死”,是刺客行为、处世所奉行的最高准则。所以,他是心甘情愿去送死的。

也有三个因素,让这次刺杀行动困难重重。任何被吴王僚接见的人都不得带兵器,见吴王僚,需要经过三重关,等于是扒了一层皮,即使你把兵器藏在皮肤里,也会被搜出来。第二:吴王僚有三个帮手,就是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儿子。他儿子不比任何一个勇猛之人差,这三个人常跟在吴王僚身边,一般人根本下不了手;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即使近得了吴王的身,也很难下手。因为吴王经常穿三层铠甲。一层铠甲就足以抵挡住当时的普通刀剑,他穿了三层,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一把锋利无比举世无双的兵器才能将他穿透,或者是手枪。

机会虽然很稀少,但终于还是来了。就在专诸在公子光家温习烤鱼时,伍子胥的杀父仇人楚平王死了!吴王僚听得消息,兴奋异常,把两个弟弟送上战场,想趁楚平王新丧占点便宜,吴军和楚军对峙于安徽怀远(出和氏璧的地方),却被楚大兵兜抄了后路,堵在那儿不得回还。公子光趁势建议,让吴王僚的儿子去监军,就能反败为胜了。吴王僚立即反问:“侬不晓得去哇?”

当时,公子光和吴王僚正在骑着马,公子光反应奇快,一个跟头就从马上载了下去,脚受伤了。吴王僚总不至于派一个残废到战场上去,让楚国笑话。只好把自己的儿子也送上了战场。

伍子胥与公子光一商量,觉得此时发动政变,不会引起国内****,而且,吴王僚的三个帮手都不在,正是好机会。

公子光等不及了,一瘸一拐地找到吴王僚。吴王僚奇怪:“阿仔闲得很啊?”

“瞎讲,大王,有一个太湖来的厨师,炙鱼味道老灵得,没人好比。阿拉摆下酒水,请侬来寒舍坐三?”

吴王僚最近总做噩梦,现在又看到公子光的模样,心就突突跳。可太湖烤鱼,那可是人家美味啊,况且,不去的话,公子光会怎么看自己。

他沉吟一下,便答应了。

公子光赶紧回去布置,大张旗鼓准备餐饮之器,给外人造成隆重接待吴王的样子。吴王僚去吃鱼之前,见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很是有头脑,让他小心公子光。因为三个帮手都不在,公子光平时看上去很老实,其实一脑袋坏水。

吴王僚答应了母亲,先把三层铠甲穿上,还没有出发,就派出卫队,先把公子光家的一条街给占了,房子上也战了人,每个人拿着短剑,见到可疑人就扔。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自王宫起,直至公子光家门,排了好几条街,接连不断,剑拔弩张,戒备森严,就差没有建碉堡了。

专诸梦里见过大世面,但现实中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很怕自己接近不到吴王僚就成肉泥了。到了这个份上,公子光让他自己想办法。

前段时间找来的一柄匕首,也没有试过,不知道是否真如卖匕首的人说的那样锋利。专诸是试了,刺鱼很好用。

吴王僚走了进来,公子光与他对面。当时,大家还是如今天的西餐,大家分着吃。中国人的分餐制,历史可以上溯到史前年代,它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而会食制的诞生大体在唐代,说是大体在唐代,是因为当时会食制尚没有真正普及流行,其间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公子光一看当前的形势,果然不同凡响。从台阶以内,到门槛,进堂门,经宴席左右,直到吴王僚身边,全是他的亲戚侍卫,两列排开,横眉立目,手持大长矛,寸步不离。

每一位厨师端菜上来,必须在堂下搜身,要求脱光了衣服检查,换上新的衣服,再跪着以膝盖前行。从左右夹持着上菜人胸口,像夹犯人似的,送上宴席。厨师把菜肴转交给吴王僚亲戚侍卫手中,侍卫最后放在吴王僚面前。厨师再跪行出庭。

专诸在后台看傻了,这如何办?他发现有几个卫兵在检查人的时候,还用叉子叉了几下菜。

倒抽几口凉气后,专诸有了主意。他试着将鱼背上的肉剞出花纹,下油锅一炸,鱼肉竖立起来,烧好后再浇上厚厚的卤汁,将鱼肠剑藏在鱼腹中,浇上卤汁就看不出来了。专诸将其做好后,就等着公子光的暗号。

公子光的暗号就是:噢哟!腿疼得不得了三。

吴王僚正专心吃东西,听得他这么一叫,立刻放下筷子,“侬呵死人喔。”

公子光解释说,前几天从马上掉下来,脚丫子疼,要进去抹点药。

吴王僚亲眼见到他从马上摔下来,觉得不会有诈,便让他去了。公子光转到后面,进了地下室,那里有五百名士兵。就等着专诸得手后,冲出去把吴王的卫队送进地狱的。

专诸在后面听到了吴王僚的暗号,就恭恭敬敬地端着鱼上来了。

按照当时的饮食礼节,上整尾鱼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容易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客人,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部较肥,所以要将鱼背朝客人。

专诸的成功绝对是这些饮食礼节帮的忙,当时正是夏天。所以鱼背向着吴王僚,而匕首就在鱼的肚子里,根本看不到。

当走完了所有程序后,这些程序包括脱了厨师的衣服,换上另外一套衣服,在武士长铍的夹持下跪行到吴王僚案前。吴王僚闻到了鱼香味,那是他从来就没有闻过的味道,他微微闭着眼睛,看了看专诸。

突然,外面一道寒星划过,月光微微荡漾。如我们今天所知,彗星撞地球了。

吴王僚略一惊,就在这略一惊的刹那,专诸已经出手。

鱼腹里的匕首已经在他手中,正向吴王僚的身体里刺过来。

他刺了!并且一击就中。吴王僚能感觉到自己的盔甲一层一层地被插开的声音,然后听到自己的心脏滴出血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