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518600000062

第62章

这门亲事原也是不错的,可惜妾室身份,谁愿意嫁过去呢?但其中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薛宝钗本在安安静静地听妈妈与姨妈说话,此时不经意间缓缓说道:“妈妈、姨妈,女孩子长大了为什么非要嫁呢?若要和三妹妹她们长久厢守在一起该多好。”不易察觉的加重了“三妹妹”的三个字的语气。

王夫人心头一跳,眼皮抬了抬,余光瞥到宝钗。

话点至于此,薛姨妈与宝钗便告辞出来。

王夫人窗外院中秋菊正盛,阳光明晃晃的,亮得晃眼。

却说渐至黄昏,晚霞红似火,云彩晕着鲜红。

黛玉坐于房内看书,暖暖的西照之下,黛玉面上是也是晕起一片红色,竟是“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那一种别致风流,百般难描。

宝玉提衫摆,跨进院门来道:“林妹妹,我回来了。”笑意在面。

黛玉闻言没有动,心中却是百转千回,少不得忍了亲近之心。

紫鹃挑帘子出来拦住宝玉欲进门的身子道:“二爷,我们姑娘吩咐,二爷今后就在院子里说话,二爷要是不答应,就不用到潇湘馆来了。”

宝玉不由想起黛玉那日一声表兄,拉开了宝玉与黛玉的距离,让他觉得好陌生,今日竟不让自己进门,妹妹究竟是什么心意?再想起林妹妹昔日吃了闭门羹,听着宝姐姐在他房内笑言阵阵,只有独自在门外饮泣,赌气几日不理宝玉,难道有谁又给妹妹气受了不成?

如今府里又有谁敢轻慢林妹妹呢?

如今宝玉也尝到了个中滋味?

宝玉瞪大眼睛问道:“妹妹这却是为何?是不是妹妹你人大心大,不把宝玉放在眼里了。是了,妹妹如今再也不是孤苦无依投奔了来的失怙弱女,当然不喜宝玉了,宝玉又算什么?”心中惆怅百结,万分懊丧。

黛玉心里也不好受,明明是互相牵挂,亲如兄妹的两人,却硬生生要疏远起来,以黛玉至情至性的性子,怎么能不黯然心伤。但她不得不这么做,一半是为宝玉,一半是为自己。

放下书,抬眼看宝玉道:“我是那样的人吗?你若真那样想,你我白识了一场。”

紫鹃轻声对宝玉道:“二爷说的是气话,我们姑娘这么做是为了二爷你好。二爷知道避着点,你们还可守得亲情在,二爷若是不依,只怕有人不容姑娘在此了。”

宝玉登时明白其中厉害,心上委屈,暗怨娘亲,竖起了一道墙,把他与相知的那些女子隔开,尤其防着妹妹。才知黛玉一片苦心,心思转回来道:“妹妹,我就在这窗下,隔着窗与妹妹说话,好不好?”

黛玉知宝玉体谅于她,心下稍安,问道:“又从哪里来?”

宝玉掸了衣服道:“烦了那些应酬,还是林妹妹这里静心。我听说元妃姐姐要写曲子,妹妹怎么不写?”

黛玉薄嗔道:“你又不是不知,我是弹给自己听的,从来只凭心。”

宝玉不由痴住道:“好个从来只凭心,宝玉但愿来去只凭心。”

黛玉莞尔一笑,眸含秋水,眼中一片了然,蕴着一丝安慰,娴静安然,罩着晚霞,如一仙子盈盈带笑。

窗外宝玉看去,只觉方才因着交际应酬而生的烦躁,霎时静下心来,生出依恋情愫。

“若得妹妹相伴终生,此生无憾。”宝玉在心里呐喊,话却总没有出口。一旦出口,黛玉必以为他轻薄于她,对他翻脸。

宝玉、黛玉便这样一个屋内静坐,一个窗外倚立,便把那关心之情藏在心底。

“林姐姐,你快去劝劝,探春在那厢发脾气呢。”湘云推门进院,人扑进来。面上惶惶。

抬眼看宝玉在院中,喜道:“二哥哥也在,你快去劝劝太太吧,不要让探春嫁入南安王府做妾。”

宝玉回身道:“云妹妹,你说什么?”

湘云脸儿焦急,跺脚道:“唉呀,去了再说。”拽着宝玉往外走。

宝玉回首向窗内喊道:“林妹妹,我们一同去。”

黛玉轻轻起身,跟上来道:“只怕无从而劝起。必是薛家的主意。”

边走边说了来龙去脉,宝玉气得脸发紫,道:“原来以为我们是以小人之心,防着她们,不想她们终是不能光明磊落。算计起自家人来。宝姐姐不是有青云之志吗?她不是喜欢交际应酬吗,她怎么不嫁,不正是趁了她的心意?”

黛玉云淡风轻般道:“想必是不如意吧,不然宝姐姐怎么不嫁?你自己想去。”

说话间来至秋爽,远远的就听见探春的声音气冲冲道:“这才是现报。”

兄妹三人进得屋来,见王夫人铁青着脸,坐在上首,探春站在地当中,两手掐腰,脸色胀得通红,胸脯一起一伏,怒道:“平日里我敬着太太,也因太太的缘故敬着薛家人,认太太是母亲,连自己亲娘都靠后。总以为太太会疼顾我的,宝姐姐再三再四地弹压我,我也认了,没想到换不来你们真心相待。”

王夫人平缓道:“我养你一场,你自然要听父母的,女儿婚姻自有父母作主。”

探春气道:“这是哪门子婚姻,薛家自已攀了,又反悔,两、三句假话哄太太,太太就让我往火坑里跳,这府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她薛家女儿自己送了庚帖到南安王府,一心以为嫁的是少王爷,做妾也认了。不成想是嫁年事已高的老王爷,又惧老王妃,因而才想着推给林姐姐。林姐姐还有老太太拦着,才免了此祸,她们就又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王夫人心里一惊,原来真是薛家要送薛宝钗入南安王府,怪不得元春说那番话呢。

不由恼起薛姨妈来,她原来一心只望宝钗嫁给宝玉,一方面,亲上加亲,另一方面,她们姐妹可以长久相聚。世上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欺瞒了她。转念一想,也有可能是薛家还是想着宝玉这头,有了南安王家这门好亲事,先想着贾家女儿了。

王夫人发话道:“由不得你,总之十天之后,你要嫁入南安王府。”

说罢不理怒气冲天的探春,起身甩袖离去。

探春恨得咬牙,掩面伏案大哭起来。

宝玉急着搓手踱步,湘云追随着宝玉的身影,只问宝玉有什么好法子。

黛玉并不相劝,此时应让探春哭出心中恼恨才是。

过了片刻,黛玉走来,抚探春的肩道:“三妹妹,哭过了,我们还是想想法子吧。”

探春抬泪眼,伸双手推了书案上纸笔之物,一方砚台也落于地上,墨汁四处泼撒一片。

探春还不痛快,拾起字纸来,狠命一张张扯碎,抛在地上,又踏在上面,狠狠踩下去。屋里顿时狼藉起来。

探春恨恨道:“这是我自作自受,认她做娘,认她为亲。”

湘云担忧地问道:“由不得你,可该怎么办?”

探春站起来道:“要去找爹爹作主,看爹爹怎么说,若爹爹也让她女儿嫁过去做妾,我便认了。”

大步出门,在门外遇见来不及回避的赵姨娘,只见赵姨娘掩面痛苦失声。看见探春出来,回身走开。探春楞在那里,心里一暖,抬步往贾政书房来,随后出来的黛玉、湘云、宝玉不由摇头。

宝玉喊道:“三妹妹,你是糊涂了,老爷这几日早出晚归的,这时不在府内。”

探春顿住在身子,咬牙恨道:“到时我偏不上轿,她们能拿我怎样?”转身回房,跌坐在床上,抬腕从头上取下了那枝凤金钗,沉默不语,只看着那枝钗,不由泪眼朦胧。

黛玉、湘云、宝玉跟进屋来,看着探春呆呆发楞。

良久,黛玉说道:“三妹妹,我想这枝钗该是你娘亲送予你的。”

方才黛玉看到赵姨娘躲在门后,与探春四目相对时,赵姨娘眼里露出天下做娘的都有的温情。

探春点头道:“这是我出生时,爹爹给的四个字,娘刻在了金凤钗上。”其实探春口口声声不认她娘亲,她娘给她的金凤钗,她却是时时戴在头上,生怕遗失了。

探春望了了阵,抬眼看相望的几双眼睛说道:“我想去栊翠庵摇一卦,林姐姐你与妙玉熟识,我们一起去吧。”

薛姨妈又把与南安王府结亲的益处说起,王夫人不由心动,又因宝钗一句不经心的话,王夫人心中有了探春嫁过去的主意。岂知探春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姑娘,立时与王夫人发作,气恼不已。

王夫人丢下一句冷话,走出探春的院落。

探春跌坐在床了伤心了一回,不由也把热泪滚下,她自明白事起,就认王夫人为母亲,这一声母亲叫了十多年,王夫人却不是自己的亲娘,谁家的娘亲会把自己的亲生女儿硬生生往火坑里谁。大姐元春和二哥哥宝玉才是王夫人的亲生,她所做的一切,原是为他们能生活如意。

方才探春看到自己的亲娘赵姨娘倚在门外哭得伤心,那一脸的悲痛,让探春心里不能说不感动。真正心疼她的还是她的亲娘,她的任何苦与痛,都会让娘痛不欲生。虽然赵姨娘身份低贱,一身世俗气,也并不善良,可看到赵姨娘为她而流的眼泪,探春终于体谅她,心里坚冰雪化,轻唤了声娘,可惜赵姨娘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