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518600000045

第45章

黛玉、惜春、迎春忙悄悄避了。心中想着:宝姐姐病中还要出来,真是难为她了。

可怜宝钗,为了薛家能再兴,为了妈妈能有舒心日子,为了哥哥皇商做得长久,压下心中愁闷,展洋大方出现在人前。

几位王妃闪目远看去,乍一看,好一个人间富贵花,眼前女子肌肤白如雪,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园园的脸似银盘,眼若如杏,行动间雍容华贵、大方得体,隐隐中有一分皇室女儿、王家郡主般的优越感。

民间竟出这等女子,富贵中让人惊艳。

但只见薛氏女子天生丽质,杏脸桃腮,粉光若腻,丹唇外朗,皓齿娥眉,鬓影衣香,红唇微启,行动间端庄静娴,举止间贤淑静好,真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好女子。

仔细打量,时宝钗倒有一分宝琴的娇俏,二分黛玉的灵慧,三分元春的沉稳,四分迎春的沉默,三分探春的敏锐,一分凤姐的精明,七分老太君的福寿之相,真是寻常人家难求难得的女子。

南安王太妃与北静王老王妃优雅从容地对视一笑,举止谈笑间自然流露出她们出身皇家,与生俱来的贵族仪容和华贵大器。老王妃们也不由也赞叹薛氏家教,宝钗不只是用金子绸缎堆出来的美人,而是培养出了她可融入贵妇之间的妇德风范。

北静王老王妃略一伸手,让她起身。宝钗抬起头来,目光与三位王妃相对,三人心中一凛,这种稳重风度,面上的不动声色,却是在皇室中常见的,不由一丝遗憾,也是不动声色的把想法隐下心里去。

皇室中长大的女子,哪一个不会识人呢?

原来近看之下,宝钗薄施脂粉,粉面桃腮下,虽遮住了面上的愁容,杏眼上淡淡绘着浅色脂粉,使双眼更圆润,分不出是眼如杏核,还是两只眼皮略有水肿,哭过的眼中没有光彩,瞳仁中却闪着一丝渴望,一丝精光。

南安王妃端庄秀美的面上闪过一丝冷漠,随即换上笑容,对两位老王妃道:“母妃,老王妃,薛姑娘生得富贵相,将来必有好前程的。”

两位老王妃命身后人取了礼,赐与宝钗,宝钗忙不迭地谢过。

宝钗堆起笑容,对南安太妃道:“太妃,王妃,若不嫌弃,我陪您们走走。”

北静老王妃道:“你去吧,有她们两个陪着我们呢。”

三位王妃款款起步,宝钗目送她们走远,方向园子深处走去。

看着前面黛玉姐妹,北静王老王妃与南安太妃不约而同心情稍稍舒展了,林黛玉举手投足间的娴雅灵秀,清幽淡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让人感到她的冰清玉洁,她的纯,她的洁,和她交往,没有负担的感觉。

南安太妃似无意地问湘云道:“方才那位姑娘生辰几何?”

湘云随口道:“你说宝姐姐吗?她的生日是在正月里。”

但见南安王妃面色一凝,冷得如罩了寒霜。

南安王太妃轻拍问南安王妃的手道:“你看她怎么样?”

南安王妃看看湘云、探春在侧,压低一声音道:“艳如牡丹,心深如海。一切但听母妃的。”

南安王太妃也低声道:“还要看王儿怎么说?你也别闷着,你刚刚有喜,别因为这点子事影响了我宝贝孙儿,御医也说不要动气的,你这时最易胡思乱想的。”

南安王少王妃轻叹一声,恰恰探春回头,探春头上的金凤在轻轻点头,明眸善睐,一脸明媚,两眼透出热情,再看湘云也是笑容款款。心中轻叹道:如何能若未嫁呢?何若无情呢?若能无情,即无牵挂,也就没有了患得患失,只守着王妃的位子,寂寞一生。

展眼看已走在前面的黛玉姐妹进了潇湘馆,眼前红灯下一片绿色伸出墙外,北静王老王妃道:“好一个幽静之处。”

南安王太妃道:“倒让我想起外甥儿水溶的梅园,寒日里露出院来的是一片红色。若两处院子在一起,岂不红绿相映成趣。”

北静王老王妃来了兴致道:“何不进去坐坐?”

彼时黛玉、惜春连同迎春,已进了潇湘馆,紫娟、雪雁备上果品、点心,姐妹们看迎春,见迎春依然少言语,却不似前番回来时那般心绪不宁,眼泪涟涟的,也许她已经看淡。迎春端起热茶,品着香气,含笑听着姐妹说说笑笑,偶而也微微一笑。

却听湘云大声道:“林姐姐,有贵客到了。”

紫娟、雪雁闻言,到门前来挑珠帘,见湘云引着南安王太妃与北静王老王妃站在院子里,手扶着青竹,黛玉、惜春、迎春忙出来见了,北静王老王妃笑道:“我们是冲你这一院子的竹子来的。”

南安太妃环视院中,笑道:“你这一院的绿色,想无视都不能。让我猜猜看,这里是林姑娘的住处吧。”

北静王老王妃笑道:“再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这里。来,我们进来小坐一下,听一听竹叶声,闻一闻竹叶香,再看一看小辈们一个赛一个的桃花玉面。”

黛玉掩口笑道:“王妃抬爱了。黛玉这里没有别的,只有一杯香茶待客,恕黛玉怠慢了。”忙吩咐紫娟、雪雁在院中摆了桌椅,斟上茶来。

北静王老王妃笑道:“哪来那么多规矩,要的就是这份随意。你要是去备了,我们反而不自在。”

黛玉淡然一笑,与姐妹们站在一处,陪着几位王妃。

透过茜纱窗,看到黛玉满室书香,北静王老太妃笑道:“你也读这么多书,我还以为是我王儿的书房呢。”

南安王太妃笑道:“看走眼了吧。这女儿我是认定了,过两日就送礼过来。”

看黛玉含笑低头,没有言语,又道:“你不喜欢这我个义母?”

北静王老王妃对黛玉笑道:“她得了你这个女儿可是她有福了,可惜我慢一步,被她抢了先。”

黛玉展眼浅笑道:“黛玉怎么当得起?”

但见院门口走进三人来,走在前的正是端雅万方的薛宝钗,身后跟着莺儿与香菱。

莺儿与香菱的手上端着金灿灿、银闪闪的托盘,一盘里五、六个小玉碟,玉碟里是京城时下难见的江南水果,一盘里是几个翡翠碟,碟里是京城里有名的精致点心。

薛宝钗笑容满面地走到王妃面前道:“今儿有些仓促,没来得及准备多少,只这一些,是我的一点子心意,王妃将就着用些。”

莺儿与香菱将放在桌上,退到后边。

黛玉、湘云、探春面面相觑,眼里露出不屑,惜春面上冷淡,迎春只淡笑着。

南安王太妃与北静王老王妃微笑点头道:“难为你想的周到,也拿一些给东平王太妃与西宁王妃送去吧。”

宝钗堆笑道:“我这就送去。”

说罢出来,不大功夫转回来贞静地立在一旁,陪王妃说话。

那边莺儿走到王妃的侍女跟前,悄悄地与她们攀谈起来。

南安王太妃与北静王老王妃又略坐了坐,便起身离去,黛玉姐妹送到潇湘馆院门,宝钗直把她们送到贾府二门以里方转回来。

夜半时,孙绍祖派来的婆子接走了迎春。

南安王太妃与南安王妃等人到园子里闲步,遇到宝钗,见她端丽中不失美艳,却是沉默少言,心藏万事,不由暗暗叹息。北静王老王妃因见潇湘馆的竹子分外清雅,便提议到院中坐坐,黛玉敬上清茶,宝钗却不请自到,以东道主的身份送上难得一见的水果、点心,不免让王妃们觉得她处事周到,善于人际来往。

王妃等人出了潇湘馆,宝钗那华贵的身影也消失在门外,湘云望着宝钗远去的方向,直直地站在当地,拧眉立目,左手掐腰,右手指着空空的院门,忿气怒声地她,她,她的道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跺脚,甩头气哼哼扭身进屋,猛地坐在椅上,劈手拿过茶盏便仰首而饮,一口将杯中茶水饮尽,又重重地将杯盏放下,气鼓鼓地望着屋外。探春、惜春、迎春、黛玉见状,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裙角依依,缓步入内。

探春望着湘云微红的怒容,忍下心头怒气,叹息一声道:“我和你同感。若不是敬着她的面子,我非当面与她理论。”

唯迎春一脸平和,似没有感受般,黛玉静立在一旁,烟眉淡淡,眸如静水,如同孤身世外凝望凡尘琐事,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里有多酸楚,窗前落了多少泪,如今日般的事,她早已司空见惯,不会像少时般伤心垂泪,甚至逞口舌之利,且与宝玉哭闹了,正如院前的青竹,嫩芽初长时经受不住风雨,终于玉立在窗前时,便无谓风霜了,雨将她洗得更清澈,也更沉静了,那些事、那些言语,她大都看作过往清风了,然而,她的心里自是清楚,府里生着富贵眼的家人怎会不轻视她呢?太太她们又如何不念宝钗的好呢?因思及此,黛玉心头不由涌上酸楚,多年来压在心底的闷也一并涌上,黛玉皱眉,微微别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