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518600000169

第169章

而止桥宛的爹娘想法却不同,他们希望女儿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嫁入王府,能成为人人称羡的水溶的王妃,或者侧室也好。

而止桥宛也知道爹娘的心思,她本喜欢水溶,爹娘又存了这个心思,因而她才把一腔情思全放在水溶身上。曾有一次,她从爹娘的房门外经过,无意中听到爹娘的谈话。那时刻,她的爹娘在谈论她的终身大事。

她的娘亲希望她能嫁一个真心疼她的人,而她的爹爹希望这个人同时对他止家的前程有利,止家的两个儿子不是大有出息的样子,也许女儿的婚姻能为止家的前程带来飞跃。

她的娘亲愁道:“以她娘家势力,攀了高门,女儿势必在婆家没有地位,要受婆婆与小姑的气。若姑爷珍惜女儿还好,若他寻花问柳,女儿只有伏低忍气的份儿。那些纨绔子弟有几个是好的。

她的爹爹叹道:“女儿心高气傲,嫁低了不成,女儿必不甘心,无脸见人。嫁了门当户对的,若姑爷不长进,女儿跟着操心,还是不成。“

她的娘亲与爹爹一阵沉默,忽然同声说道:“远房侄儿才好,亲上加亲,又是少王爷,谁也比不上的。”真是称心如意,十二万分的合适。

她的爹爹又泄气道:“不知你那远房表哥、表嫂可能愿意吗?”

她的娘亲信心满满道:“早年我们把宛儿送进王府,看她极喜欢宛儿的,我们宛儿乖巧伶俐,我那表姐极疼子女,事事凭他们的意愿。若宛儿与侄儿日久生情,她没有不愿意的。”

她的爹爹喜道:“那好啊,我们就送宛儿长住。”

只可惜她的爹娘没有薛家聪明,没弄出金锁来配水溶的玉。

止桥宛虽不完全明白这其中的事,却听从了她爹娘的话,住进了王府。从小她就把表哥当作天人一般,自此就更留了心,要水溶表哥喜欢她,将来嫁给表哥。渐渐长大,她才明白了爹娘的话,原来权衡之后,王府是最佳选择。

虽然可以选择其他王府,可都不如北府才是自家人,对她将来的生活有利。

可所有这一切的梦都破了、碎了,是在那个叫林黛玉的翩然若仙,轻颦浅笑,浑身透着真与灵的女子出现之后。止桥宛的心深深受挫,几度暗夜里泪如泉涌,独自哭泣。

她费尽心机要水溶关心她,留意她,为了水溶,她学诗作赋,勤学女红,苦练琴棋书画,练琴练得手指磨破。她只想亲近表哥,只想表哥的眼中能有她。

回头细想水溶对自己从没有男女之情,表哥与自己总是有礼有距,温和关心中有着淡淡的疏离,是自己自作多情,自作多情的人,总把别人的关心当作是对自己的爱慕。原来表哥心中没有自己,他对自己的疏冷,是要自己早日彻悟,要自己不要存了幻想。

而每当自己身体不适或是心情不佳时,出现在自己身边的永远是卫若兰卫公子。

“为什么?林姑娘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我哪里不如她?她会的,我也会。”她曾经这样问自己,也这样问来安慰她的卫若兰。她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

卫若兰叹息一声,止桥宛心一沉,这叹息声,夜里她总能听到,有着无奈,有着痛惜。

是卫若兰心痛的声音。她的心一震,她开始思索。

她止桥宛也有一腔子骨气,一腔傲气,既然表哥不喜欢自己,自己为什么还要眷恋于她,让表哥看轻自己,为林姑娘带来困扰?

她不得不收回自己的情感,任自己人后悲伤横溢。

卫若兰依然如故,默默关心着她,为她开解心怀。

直到那一夜,皇上驾临了王府,寒风中她久立在院中白雪地上,听着水溶禁园中的琴声与欢笑声,眼中泪不尽。那一夜,她真的病了,她真的看清了表哥的心,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谁才能表哥共度一生。若说原来她的体弱,还说做给表哥看的成分,而这一夜她真的病了。

珠儿去请少王爷来,止桥宛暗自摇头,他怎么会来?他的心在林姑娘身上。只怕就是来了,也是和卫公子同来?她也知道卫若兰对她的用情,可那时他想的是得到水溶的关爱。

果然,半夜里来照顾她的人是卫若兰,卫若兰悉心照料于他,极尽柔情,她才知道,一味的付出没有结果是如何的伤痛,她才知道,卫若兰无怨无悔在她身后默默守护她,为她心痛。他深深地伤害着卫若兰。

她终于想明白,使尽心机想要去抢来表哥的人,却抢不到他的心。即使勉强得到了那名份,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失去,而且那是一份守不住的情,她自己终究是要受情苦的,守着孤苦无望,享受着那名份。

卫若兰对她的无微不至,体贴关爱,她才体会到了被爱的甜蜜,才知道什么是两情相悦,她的心再度温暖起来,接受了卫若兰的情意,她的心完完全全移到了卫若兰身上。

离别,让她懂得珍惜卫若兰的情意,让她体会牵肠挂肚的苦与甜,让她尝到几乎失去的滋味。

她怕失去卫若兰,她怕失去他的关心,失去他体贴的话语,失去他温柔的目光。

卫若兰受伤,止桥宛把妇德规训全都抛开,还顾什么男女大防,还想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心上人的安危才是最紧要的。止桥宛衣不解带守护卫若兰,几日不眠不休,人瘦了一圈,看到卫若兰虚弱地睁开眼,她欢喜得流出泪来,卫若兰握住她的手,露出开心的笑容,她才想起避嫌,才想起未婚男女同处,多有不妥。而那卫若兰伤好后,即刻伴着他的爹娘来向老王妃提亲,老王妃随即给止桥宛爹娘写信,讲起卫若兰与止桥宛之情事。

二人满心欢喜,等着她爹娘的回信,谁知他爹娘回信一口回绝了亲,那止桥宛少不得以死相逼,打定主意非卫若兰不嫁。她爹娘只此一女,爱若掌上明珠,只得依了女儿。

止桥宛信中最后说道要等黛玉回来才结亲,嘱咐林黛玉南行早去早回,千万不要乐不思归,误了她的亲事。

林黛玉淡然一笑,紫鹃笑道:“这个止姑娘,这不是催我们早回吗?有少王爷陪着姑娘,谁还急着回去?”

林黛玉脸一红,嗔视紫鹃一眼,心里却是甜甜的。

黛玉脚缓过来后,水溶端了汤药进来道:“玉儿,该吃药了。明日我们还是出发吧,我们得加紧行程,早日回京才是。”

黛玉与紫鹃对视一眼,黛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成?”

水溶一笑道:“我只想早日成亲,与你正式成为夫妻,你的一切事才能真真正正由我来做。我可不想这样置身事外。”

黛玉心头一暖,低头不语。

吃罢晚饭,黛玉与水溶同到慕容紫月房中看望于她,见她伤已好了大半,正闹着要下地走动。

黛玉收到王府来信,得到贾宝玉中举及卫若兰与止桥宛的喜讯,心中欢喜。而水溶因黛玉与他坚守男女有别,有心催黛玉早日到江南,早日回京城成亲。

那慕容紫月已然无碍,水溶、黛玉即刻告别启程。黛玉一行人乘车上路,一路游山玩水而来,渐近维扬地界,又寻了家客店住下。此时黛玉的心情,早不是初上路时的心有凄凄,那时满心里全是对水溶的牵肠挂肚,如今有水溶在身边相伴,为她安置一切,她是真正的身心放松。二人出双入对,她眼中唯有水溶的身影,水溶目光追随的仅有她的弱姿。

当晚,凉月如眉,夜静无声,诸人俱已熄了灯各自回房睡下,水溶等紫鹃铺好了床铺,眼看黛玉与紫鹃即将就寝,方从黛玉房中走出。

月光本暗淡,一团乌云遮月,只见暗夜,不见星光。

黑暗中,窗子轻启,未泻进一丝月光,一个黑衣人的上身从窗户探进室内,听一听室内并无声息,也看不见人影,想必都在酣睡,眼睛一亮,翻身跃了进来。试试探探摸到床边,刚要伸手去摸玉带,烛光忽然亮了起来,只见水溶沉着脸与面覆素纱的黛玉坐在桌旁,紫鹃手执烛灯立在黛玉之侧。

黛玉轻笑的声音道:“姑娘,难不成我这里没有门吗,要姑娘从窗而入?”

轩洛与临英也跃了进来,执剑而立在黛玉两侧。

身穿着夜行衣的慕容紫月身子一顿,停止拿玉带的手,回转身来,索性摘下黑面纱,露出娇艳面容,款步走来,含笑坐在黛玉对面道:“林姑娘怎么料到我会来?”

黛玉笑道:“姑娘多次窥探,又一路尾随而来,都没有得手,怎么可能罢手,今夜却是最佳时机。”

慕容紫月响起轻脆的笑声,说道:“林姑娘料得不错,明人不说暗话,林姑娘,我就是想看看你的玉带。”

黛玉展天淡淡的笑容道:“姑娘尽管说好了,何必大费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