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518600000015

第15章

平儿方从凤姐房中端了药粥回来,闻言笑道:“方才在怡红院里正看到宝姑娘,我就请他们一起过来了。”

贾母本在看着她们姐妹吃粥,笑在脸上,比她自己吃在嘴里还香,闻听宝钗在怡红院,贾母面上一凝。心下乃道:这个宝丫头,天色已黑,还到宝玉那里去,而且只带了香菱一个丫头,虽宝玉那里下人们倒是不少,终究不合礼法,好说不好听。

那贾母是何等样人,心中有此想法,面上不动声色,露出微笑,只看着宝钗与宝玉一前一后进来,眯起眼来打量宝钗。

那宝钗肤如白雪,美艳端芳,大方得体,一双水杏眼,深藏着心事,面上总是平和,一身质地上乘的蜜黄色衫裙于高贵处,不显奢华。毕竟年长了几岁,显得沉稳从容。

贾母暗想:她竟改了素淡,女孩儿家原该亮丽些的,暗暗点头。

再见宝玉面白如满月,眉清目秀,面容还未脱稚气,身量先长了起来,比他老子贾政高出半头,初显出英俊模样,真是看不够。恨不能立时拉到身前宠他,又一想,宝玉已大,况姐妹们都在,不能再像小时候那般待他,遂指指自己另一侧湘云旁边,要宝玉过来坐。

贾母再转眼看黛玉,见黛玉粉面未施,露出肌肤润如玉,清丽脱俗,一双妙目闪着纯真无邪,婉约温柔,却也顾盼生姿,尤其外孙女儿身上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美,一种源自天生、源自爹娘的、由心而发的美,天然去雕饰的诗意美,一袭淡绿色长裙曳地,轻盈盈,纤纤弱柳,直让人痛到心里去。

再看湘云、探春、惜春姐妹,也如娇花一般明艳,个个出落得大大方方,不禁满心欢喜。

贾母便想到众孙辈中还是我的两个玉儿与众不同,是谁也比不上的。

这也怪不得贾母,在她心里,一个是她最关爱的孙儿,一个是唯疼的女儿的唯一骨血,这两个人是她的心尖子,疼到骨子里的。

况且有句老话,自己的儿女永远是最好的。贾母也是这种心理。正和王夫人的心理是一样的,都是把自己的血亲看作是最好的,任谁也比不上的。

湘云坐在黛玉身边,斜眼看宝钗含笑走进来,身子一丝儿也未动,却和黛玉大说大笑着。

宝钗自是察言观色,见贾母面色有些不豫,忙离了宝玉,到贾母身边先请了安,堆笑道:“今儿我也来得巧,口中福不浅呢。这也是老太太心疼小辈们,得了好东西,尽管想着我们姐妹,我们姐妹真是说不出多有福了。我且只想着老太太长命百岁,我们也能跟着天天享福呢。”

说得贾母心里舒舒服服,含笑点头,示意她坐在探春身旁。探春笑着请宝钗坐下,嘴里说道:“宝姐姐,你来了几次,我都没遇上。你就舍得不见我们姐妹?”

宝钗对探春回以微笑道:“我们又不是再不见了。”

一身高贵气度,步履安然走来,选了离贾母近的座位,而离宝玉远的位置坐下。回首坐下的瞬间,瞥了探春一眼,略过旁边的惜春,一脸的冷淡。

探春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昂起了头,挺直了身子,而惜春冷冷不语,对宝钗视若不见。

贾母眉开眼笑道:“还是宝丫头会说话,可人疼。快坐下,你们姐妹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坐下说说话”

心里却不以为然,她七十多岁的人,一把子年纪,经多识广,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虽说不上能看透人心,也是颇能识人的。薛家及王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清楚。

宝玉不依道:“老祖宗偏心,只顾疼宝姐姐,连孙儿也靠后了。”

贾母笑道:“你有什么好疼的,老实坐着。”

宝玉呵呵一笑,转身与黛玉、湘云攀谈。

宝钗便与黛玉、湘云问讯,黛玉浅笑应了,湘云鼻子里哼了一声。

宝钗堆笑道:“姐姐哪里做错了?云妹妹还在生我的气不成?”

贾母说道:“云丫头没礼貌,你宝姐姐和你打招呼,你怎么也不应一声?”

宝钗忙道:“老太太,不关云妹妹的事,想是云妹妹对我有点误会,我不怪她的。”

恰有小丫头端上粥来,递与宝玉与宝钗,宝钗就势接过碗,低头喝粥。

贾母看着宝玉慢慢喝着粥道:“她们都喝过了,就等着你们呢。这粥的配料原是北静王老王妃告诉的,我今日高兴才想起来,便让厨房做了,味道真真不错,林丫头也觉得味道好呢。”

又对宝玉道:“你娘那里我叫鸳鸯送过去了,你大嫂子那里也送过去了,凤哥儿身子不好,我也让平儿端过去了。我只让你们姐妹过来尝尝,我也热闹热闹。”

宝钗微笑道:“老太太有喜事,人也更精神呢。”

贾母呵呵笑道:“嗯,我也是想着好好调理,活得长久点,看着你们一个个有个好归宿。”

宝钗放下碗,说道:“正是呢,还是老太太懂得调理身子。粥里放些药草,既提粥味,又补身子弱呢,我知道有好多药粥呢,吃了对人身子有好处。像林妹妹身子虚,又常咳嗽,多吃些燕窝是好的,所以我送林妹妹燕窝吃。”

黛玉静静听着,心里犯起疑来,她身子不好,也常看医书,因而上次宝钗送来燕窝,她是为着宝钗一番心意,不忍驳她面子,才收下了。只是吃了宝钗的燕窝后,反而整夜不能安睡,若不是宝玉硬要老太太换了,只怕现在早油尽灯枯了。原本早把此事丢过一边,今日宝钗忽然提起,心里又生起疑问。

宝玉面上也一冷。他早看出宝钗对他的用心,千方百计暗示于她,他不喜欢她,可好像她并不在乎。而且他领教过宝钗的厉害,宝钗会当面言语讥讽,让他下不来台,无辜的小丫头也要跟着受连累。

宝钗四下看看,乃提了声音说道:“前儿姨妈说要配调经养荣丸,没有好人参,是我送给姨妈上好人参,人参对妹妹的身子也有利。妹妹若要吃,我再送些来。人参是不能久放的,放久了,灰了,柴了,失了药效。”

贾母心中想道,前些日子贾政媳妇从我这里拿去些人参说是配药,宝钗所说莫不是这件事,难道没用上,原来配药用的是薛家的人参。贾母便不作声,王夫人未提此事,她便也作不知。

而黛玉摇头道:“劳宝姐姐惦记我,不用拿来了,我这身子吃那劳什子也没用,再说人参也不能乱吃的,分有红参与白参,药性有热,有寒,要对症才成,而且吃的时候也要季节的。”

宝钗正要说话,湘云大声道:“宝姐姐,我怎么觉得林姐姐吃了你的燕窝,反而觉得不好呢?”

宝钗面色一端道:“怎么会有这事,定是你们弄错了。或是你吃的别的药影响了燕窝的功效,与我的燕窝无关的,那可是难寻的好燕窝呢。”

湘云笑道:“林姐姐还是先别吃了,别浪费了宝姐姐的好药,还落得人家说你不知好歹。”

宝钗并不在意,转过头去,不理湘云的无理,目光越过宝玉,与探春说话。

贾母忽想起一事来,问道:“宝丫头,琴丫头的婆家有信吗?什么时候有了消息,要早告诉我一声,我好要你姨妈好好准备准备,琴丫头是她的干女儿,原该送份嫁妆的。我也是喜欢这孩子,真是舍不得她走?”

宝钗笑道:“老太太您放心吧,还没有呢,正好让她多陪陪您。”

贾母叹息一声道:“可惜她定了人家,不然我一定要给了宝玉,一辈子留在我身边。还有你,宝丫头说搬走就搬走,也不管我老太婆难过不难过。”

宝钗陪笑道:“原是我妈妈身体不好,要我回去陪她的,还有哥哥的亲事,也要我来操办的。”

贾母点头道:“你这孩子孝顺,将来有好结果的。我心里也放不下你的亲事呢,你要是定了亲事,千万记得要我知道,我当你也是我的孙女儿一般,我也备了礼给你呢。”银白如雪,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可惜我这孙辈里怎么就没有和你年纪相当,配得上你的呢。宝玉命里不可早娶,而且他年纪还小呢,环儿就更小了。我是没福气了,就趁着我还硬朗,沾沾你的喜气,去一去晦气。”

宝钗不由脸发窘,低头不语。

贾母命人做了药膳粥送到各房,又唤来孙辈同乐,于是宝玉与诸芳聚在贾母房中叙些闲话,说话间贾母问起宝琴的亲事,又关心宝钗是否订亲,叹息自己孙辈中没有能配得上宝钗的。宝钗不由脸发窘,银盆面上发热,低头不语。

贾母又道:“你妈妈就是舍不得你嫁了,这么好的孩子,我也舍不得呢。也不知谁家那么有福气,娶了你过去!”脸上露出羡慕之情。

宝钗半晌方红着脸道:“老太太你说笑了。”

黛玉见宝钗神色不自在,轻一移身,笑道:“宝姐姐还是晚些嫁了吧,不然我们的诗社岂不少了好些好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