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歌朗诵技巧
5173600000002

第2章 诗歌朗诵概说(2)

(七)创作性创作性是针对依赖性而言的。朗诵虽然要依据一定的文字作品来进行,但决不是照本宣科、见字出声,而是要对文字作品进行真正的创作。文字语言是不可能把作者的全部想法都表达清楚的,"言不尽意"即为此意,朗诵者要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那些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意思补充出来;同时,文字作品不可能把一句话恰切的语气体现出来,这也要靠朗诵者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进行创作;另外,朗诵者有声语言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创作,动听的声音、高超的表达技巧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字作品增色,加之配乐、灯光、舞美的设计等等,都使得朗诵成为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部看似平常的文字作品经过朗诵者精心的准备和倾情的展现之后,往往会凸显出更丰厚的意蕴,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八)欣赏性诗歌朗诵并非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由于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朗诵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之朗诵者对诗歌朗诵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排练,并可以辅以音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诗歌朗诵无论是在大型的文艺晚会中,还是在专场的诗歌朗诵会上,都能以其易于理解、富于变化、长于抒情等特点而为大家所喜爱。如今,众多的艺术团体还将朗诵与音乐、朗诵与歌唱、朗诵与表演相结合,创造出了诗歌朗诵音乐会、诗歌演诵会等形式,加强了诗歌朗诵的可看性,其欣赏性的特点更加突出了。

(九)大众性诗歌朗诵艺术性的特点并不影响其大众性特点的存在。除却朗诵无止境的艺术追求以外,大家还是比较容易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并且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它。朗诵是一种操作简单、适应性强、老少皆宜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戏院剧场、礼堂教室,还是在露天广场、厂矿车间;无论是个人出演,还是集体配合;无论是专业表演团体,还是业余朗诵爱好者,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朗诵。另外,这种艺术形式易于被大家接受也是其大众性特点的表现。

(十)号召性

诗歌朗诵有着强烈的情感,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它特别适合于在群众中间进行;另外,朗诵诗歌的选材也往往是具有行动性和鼓动性,最易引起群众的共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三、诗歌朗诵的功能

人们喜爱听诗歌朗诵,也喜欢亲自朗诵一些诗歌。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阐释。

(一)规范语言诗歌朗诵有规范语言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规范语言可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它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标准规范,也包括一个人语言表达是否得体。

绝大多数的诗歌朗诵都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的,有些方言区还通过举办朗诵会的方式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普通话声韵和谐,调式丰富,最能体现诗歌平仄相间、韵律优美的特点。人们朗诵诗歌,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纠正不准的字音、字调,这个过程有助于朗诵者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听众在欣赏诗歌朗诵的时候,也在潜移默化地受朗诵者语音状况的影响,其规范化程度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朗诵所选的文字作品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而写就的,文字往往也是作者精心锤炼的,语句优美,节奏鲜明。朗诵者朗诵这样的作品,天长日久,也会对遣词造句、用语表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交流思想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世界日益变得像一个地球村,人们的交往似乎变得更加便捷了。但实际上,这种交往更多的是人机的,而不是人际的,是公务的,而不是私人的,是表面的,而不是心灵的;即便是网上聊天这种看似是人与人的思想交流,但由于参与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控制的相对松散,很多人并不能进行真正的思想交流。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行动和思想都变得封闭起来了,交流思想几乎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

而人们在进行朗诵和欣赏朗诵的时候,心扉被叩开了,情绪被激荡起来,思想的火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点亮,人们有倾诉的愿望,也有倾听的愿望,无形中,人与人心灵的桥梁被构建起来,交流思想的愿望得以实现。

(三)净化心灵审美无功利。人们进行朗诵和欣赏朗诵的过程就是创造美和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功利心被赶走,纯净的心灵显露出来。同时,诗歌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高雅格调都对朗诵者和欣赏者进行着思想的启迪,浓烈的情感也会不断地冲击着人们久未开启的心扉。人们在参加了一次朗诵会以后,其心情往往久久不能平静,诗歌朗诵在净化人们心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娱乐朗诵诗歌是一种很好的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朗诵的文字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感情丰富,文学性强。这样的作品对于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极有好处;这种艺术形式不是刻板的、枯燥的,经过朗诵者精心的艺术加工和创作,诗歌朗诵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和可欣赏性,有着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在朗诵和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审美愉悦。

(五)提高修养通过朗诵,创作者可以加深对文字作品的深入体味,可以切身感受丰富情感在心灵中的撞击,可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气质、风度、内在的涵养、对待人生的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六)传播文化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从选材的角度来说,朗诵的文字作品涉及面非常广。我们可以选择古典诗歌,也可以选择现代自由体诗歌;可以选择中国的诗歌,也可以选择外国的诗歌,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可以在我们选择的诗歌中得以继承、体现和发扬光大。

从朗诵本身来说,这种传承的作用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诗歌朗诵活动特别适合于在公众场合进行,特别适合于在大众中开展。受众面的广泛性和传播方式的大众化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推进了文化传播的进程。

四、朗诵诗的分类

并非所有的诗歌都可以用于朗诵,朗诵诗有其自身的特性。人们选择的朗诵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下面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做一个大致的分类。

(一)从内容角度分从内容角度分,朗诵诗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讽刺诗、寓言诗等等。

抒情诗,主要是用于抒发作者和朗诵者情感的诗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是抒情的,只不过在抒情诗中以抒情的文字为主,作品大都直抒胸臆,情感或浓烈或淡雅,给朗诵者和欣赏者以直接的心灵震荡。代表作如《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

叙事诗,是以叙事的方式抒发情感的诗歌。这类诗歌往往不是单纯地叙事,而是把丰富的情感蕴藏于叙事的过程中,诗歌或是边叙事边抒情,或是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让听众在了解事件的过程中引发情感的运动,接受心灵的洗礼。代表作如《孔雀东南飞》、《石壕吏》等。讽刺诗,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的诗歌。由于内容的影响,朗诵的语气也可适度地夸张,但要力戒浮躁,不要为讽刺而讽刺,其火候和分寸的把握还是至关重要的。代表作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拍马家》。

寓言诗,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诗歌。表现这类诗歌的寓意是重点所在,因此在朗诵时可以形象、夸张,以突出主题。代表作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二)从形式角度分同样的题材,可以采取不同的诗歌形式来表现,加之自古至今诗歌形式的发展变化,更加丰富了诗歌的体裁。从形式角度来分,诗歌有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散文诗等等。

格律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它包括五言绝句、五律、七言绝句、七律。格律诗每行字数一致,讲究押韵,言简意赅,意象丰富,跳跃性强。同时,格律诗的选材极为广泛,加之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因此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大家所传诵。

古体诗,篇幅长短不拘,句式灵活多变,选材丰富,用韵宽松。诗风或古朴,或绮丽,既适于叙事,又适于抒情,朗诵者有很宽松的创作空间。

词,有严格的词牌和韵律的要求,写作时要兼顾许多方面。但惟其如此,许多优秀的词才有其易于上口、便于吟诵的特点,才能够进入朗诵者的选材范围。

现代自由体诗,篇幅长短不限,句式、用韵也没有严格的限制,行文更接近口语化,题材广泛。这类诗歌主要起始于"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也多见于外国诗歌的中文译介中。如今舞台上大量存在的都是现代自由体诗的朗诵。

散文诗,是界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归属到底是属于诗歌还是散文也一直存在着争论,不过,这类体裁的大量存在并为大家所喜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散文诗中存在着大量适合于进行朗诵的作品,一般来说.这类作品长短适中,语言洗练,情感丰富,寓意深刻,也经常被人选作朗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