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张西望
5157000000008

第8章 书中亦有外交存——素描哈佛东亚人(1)

曾几何时,“哈佛女孩”刘亦婷从成都外国语中学被哈佛大学直接录取,同名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也创造了一个教育界和出版界的神话,当年热销超过200万册,一时红遍大江南北。

在国内,舆论环境把美国的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捧上天,继而发起如刘亦婷这样的“造神运动”时,在哈佛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这个被习惯性冠以“优秀”、“精英”的群体,耀眼光环的背后,他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作为这一群体曾经的一员,笔者将还原哈佛中国人群体的最真实一面,或许是颠覆了“精英”的形象。

我们再继而把视角放大到在哈佛的东亚人群体。不论在民族主义情绪沸腾的东亚,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好感少得多么可怜,美国人也总会是惊人地认为他们“同文同种”——美国人大概是分不清楚中日韩三国人面貌上的差别的,但凡是黄皮肤、黑头发,便简单把他们并归一类,唤作Asian(亚裔)。

好一个“同文同种”,朝韩之间、中日之间、日韩之间,一个稍显复杂的东亚,浓缩到小小的哈佛校园,彼此之间又是怎么样的共存和相处?

笔者将用素描的手法为你一一梳理。

结构失衡的留学生群体

根据哈佛校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在校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基本上稳定在400人上下,居加拿大留学生之后,在国际学生数量排名上列第二位。美国大学的招生原则,各个院系在招生时都会考虑到新生中各族裔、性别的比例均衡,不过这只是横向的选取标准。对于每一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就读于不同学科、院系的比例——这样一个纵向的平衡指数,校方不会设置任何硬性限制,也导致这四百名左右中国留学生的年龄和学科比例其实并不均衡。

重理轻文的尴尬

说到不均衡,首先就是UndergraduateStudent(本科生)和GraduateStudent(研究生/博士生)比例的严重失衡。上哈佛不容易,能够申请到哈佛的本科生更是精英中的精英。虽然哈佛的中国学生有大约四百人,但每年从中国内地招收的本科生数量仅仅在十人左右,并且几乎全部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中,数量相当有限。美国一线大学几乎都是如此,本科生中中国人凤毛麟角,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从国内本科毕业后申请赴美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

其次是学科划分的不均衡。在哈佛大学就读的理工科类的博士占据了全部中国留学生的绝大部分,甚至在美国人认为做科研很“辛苦”的专业中,竟然会出现由亚裔学生垄断的局面。比如笔者在读的2008级统计系(MasterofStatistics)的二十多名学生中,中国和韩国学生加起来竟然超过了80%;而在其他哈佛大学非纯学术性的职业学院(ProfessionalSchool)诸如哈佛商学院、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大概处于持中的局面;次之是如历史、艺术、语言等人文类专业(HumanArt),中国学生的分布较为零星,这些专业或院系基本上每年都只会固定招收个别数量的中国学生;最末端是以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专业(SocialScience),中国学生通常处于“断档”的局面,通常都是每隔三四年才能见到一个中国学生身影。

事出有因。哈佛招收中国留学生重理轻文恐怕还是出于一种“功利”

的考虑。毕竟理工类专业的科研任务繁重,招收学习成绩优异、又最能吃苦耐劳的中国学生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通常做法。有人甚至戏称,与其说招收中国学生进行学术科研培养,倒不如说是招收中国学生去为美国老板打工。而人文类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就完全不同,暂且不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会遇到语言障碍,仅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培养一个社科人文类的中国学生,不可能像理工类专业那样立竿见影地为美国“创造产值”,况且在文科研究体系中中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使得中国学生普遍难于很快适应美国的学术规范和习惯。

实际上,在海外留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这样学科失衡的情况。如果把视角拉大到整个中国赴美留学生群体,同样会发现一些共通性的结构失衡问题。

商科金招牌

最典型的问题莫过于中国学生热衷于商科类专业,如金融、会计、国际贸易等,热衷程度甚至远超过在国内此类专业受追捧的程度。由于美国各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所以并非所有的顶尖大学都设置这类的纯商科专业。在美国,类似的专业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金融、金融数学、国际金融、金融统计等,学制通常较短,多为1~2年的Master(硕士)学位,旨在为美国的投资金融界培养、输送人才,且通常没有奖学金。大学本身开设这样的专业也多多少少带有“赚钱”的色彩。在一些常年秉持“精英化”

路线的美国顶尖大学,诸如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在招生时通常严格限制学生数量,也就相对排斥这类“快餐”式专业。当然,在美国东部地区,也有不少顶尖大学开设纯商科类专业,比较有名的两家: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有趣的是,中国留学生差不多垄断了这些金融专业,毕业后的就职路径也大多集中在知名国际投行或金融机构。

近年来,放弃国内高考,出国读本科,甚至读高中的风气日盛。而出国读本科,申请到top20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国内本科毕业后再申请读美国名校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二三流大学中就读本科,而且人数几乎是以几何数目增长。出于毕业后留美工作和缴纳高额学费的考虑,中国学生也几乎都扎堆在就业面相对宽阔的商科类专业中。于是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按照学科/行业基本呈现出两分态势:

在顶尖名校中大批从事科研工作的理工类学生聚集;在略为普通的美国大学中,中国学生又明显集中在商科类专业中。不论是哪种情况,社科人文的专业都是赴美中国留学生的冷门学科,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局面。而中国留学生这样的结构也往往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弊端。

华人学生的“亲美化”倾向

笔者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看到一篇评论文章,名为《中国外交上的“GDP主义”倾向与外交理念的建构》。文中提到,在中国国内,一个时期以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主要以经济发展为指标,虽然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也造成了部分地方政府为求短期经济效应而不顾可持续发展的所谓“GDP至上主义”

的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中国崛起的现实影响开始被世界各个地区普遍感受到的今天,中国外交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存在着这种倾向。具体来说,就是中国外交越来越依靠“经贸”的力量,而忽视政治、战略、军事、安全这些国际政治领域的传统因素。于是就造成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无论远近,遍布生意伙伴、却鲜有战略盟友的尴尬局面。

文章可谓一针见血。不过外交总归是人做出来的,所谓的“外交GDP主义”终归还是来源于外交决策者的“经贸至上”的思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诸如“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经贸至上”般的思路和风气已经弥漫大江南北,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塑造作用已经不用赘述。

“重商主义”——“亲美化”的新型变种

这里要说的就是中国海外留学生同样愈演愈烈的“重商主义”思维模式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亲美化”倾向。客观地说,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心态正在逐渐消弭。当然中国的崛起和壮大是中国年轻群体“崇美”心态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所以这几年海归的人数才开始呈几何数量级增长,毕竟国内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并不逊于国外。可问题是,“崇美”心态没有了,“唯经济论”的思想正在悄然取代传统的单纯“崇美”

意识,这大概也可以被视为传统“亲美化”倾向的一个新型变种。

之所以这么说,很大程度上正是出于前文曾经提到的,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类专业的现象。商科类专业出身的人自然而然习惯从财经的角度看问题,社科类出身的人则习惯从人文社会的角度看问题,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中国赴美留学生学科结构失衡,特别是商科类人才过度膨胀、人文社科类人才的相对匮乏,正在潜移默化地造成这样一种格局:有着海外学习工作经验的未来中国精英们看待美国、中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多采用纯粹化、单一化的从“经济利益”角度。

“唯经济论”和“亲美”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便知。

在哈佛读书时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留学生群体中这样的氛围——“中美关系的根本就是一个‘钱’字”。2010年年初美国重新启动对台军售时,哈佛的中国学生会也曾办过几场类似的讲座、座谈,邀请国内军事院校的访问学者来讲对台军售和中美军事关系,座谈中就有不少在席的学生提出过以上观点。“经贸至上”还可以派生出不少在笔者看来是“荒诞”的推论,其中的典型莫过于“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去全球霸权”、“中国GDP世界第二标志着中美可以平起平坐”等。在笔者来看,用类似“经贸至上”的思维来囊括一切中美之间的外交议题,进而看待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将遭遇到的一系列考验,这或许是一个危险信号。

中国精英“重商主义化”的隐忧

在“重商主义”者的眼中,中美两国经济链条的互动、经贸关系的加深才是双边关系的主流和决定性因素,进而推广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在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也会滋生出这样一种心态:“美国视中国为朋友,而非竞争对手”;“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正在并且永远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甚至乐观到“中美共治世界”。这也正是笔者所谓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新型亲美化倾向”的雏形和源头。说得宏观一些,这当然牵扯对中国当前所处国际形势的判断,如果仅仅从“经济利益至上”

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显然会比现实情况乐观了太多。

而之所以说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中这样的“唯经济论”思维是一个“危险信号”,首当其冲的就在于中美年轻精英群体之间的不对等。具体地说,就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本身就过度弥漫着商业气氛,高校中商科类专业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国外的平均水平,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在商科类专业的集中程度比国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赴美留学生往往都是中国年轻人中的精英,这还未言及该群体中数量庞大的“官二代”、“富二代”,这几乎也成了海外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人尽皆知的秘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相信中国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不少会出自海归群体中,届时类似的“经济利益至上”的思维会不会垄断中国政、经、财三界的决策层?

中国人亲美,美国人反华?

然而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精英信奉“经济利益至上”的“重商主义”,进而对中美关系抱有乐观预期的同时,美国精英看待中国问题却未必抱着同样的态度。换言之,中国精英亲美,美国精英却未必亲华。

仅仅从两国之间的留学人数而言,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现在每年赴美留学人数近十三万,是美国去中国留学人数的10倍。况且中国赴美留学生往往都是中国同龄学生中的精英分子,而美国的来华学生却未必如此。

再说中国留学生精英中弥漫的“经贸至上”思想,在美国学生中就未必有多大市场。虽然财经类专业就业容易、薪金待遇高,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亦然,但多年来美国年轻学生的传统习惯是:最顶尖的人才流向金融界和政府公务员队伍。换句话说,美国最具智慧的大脑、最精英的年轻人才中有相当一大批集中在政府界,而不是像中国海外精英那样蜂拥进入财经类专业,进而毕业后优先选择金融类公司就职。这一批未来可以参与甚至掌握美国内政外交决策权的精英们可未必像“一切以经济为重心”的中国同龄人那样,信奉“经济利益至上”,更加不会仅仅因为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紧密就视中国为“伙伴”。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经济利益至上”的作风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自然也不例外,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则尤为突出。未来二十年,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警觉的信号。

台湾篇:“和而不同”的********

大凡在国外留过学或是生活过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人在国外,最难交往的不是外国人,反而是“血浓于水”的台湾同胞。在海外,慑于台海关系的敏感度,大陆人和台湾人基本上属于不同的社交圈子中,彼此之间交集不多。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之间心存隔阂,互相之间很难谈得上信任。

哈佛校园内的台海********,大概也可以用“上纲上线”来形容。

政治分裂的台湾学生

说来有趣,大概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原因,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有着共同的“华人基因”,所以即使留学海外,做事的方法和原则也有着不少共同的地方。比如学生会组织,“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HarvardChineseStudentsandScholarsAssociation)”和“哈佛大学台湾(中华民国)同学会[HarvardGSASTaiwan(ROC)StudentAssociation]是哈佛校园里仅有的两个正式注册过的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会组织”。这其中的原因,除去华人在海外总是习惯于成立团体组织之外,大概也因为只有在大陆和台湾的大学中,才设有政治特征明显的“学生会组织”。而对于其他国家在美国的留学生来说,虽然也有“日本人会”、“印度人会”、“韩国人会”等组织,但都未经过哈佛校方注册批准,而是完全的自发性非官方团体。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来说,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影响到个人之间的朋友交往并不奇怪,而这样的倾向在哈佛台湾留学生群体之间也是屡见不鲜——台湾岛内激烈的蓝绿之争同样蔓延在哈佛校园。

就以哈佛台湾学生会而言,正式官方名称是哈佛大学中华民国同学会,但这名称的背后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多年以来,哈佛竟然存在两个台湾学生的组织!一个名为哈佛中华民国同学会,由蓝营学生创立;另一个叫做哈佛台湾同学会,由绿营学生创办。据说双方因为政治观点相左而完全对立,即使是哈佛校方,由于涉及政治敏感议题,在给予两个组织的官方认证方面也颇为尴尬,最终只好对双方都给予官方认证,这种“双轨并行制”

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