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5138000000009

第9章 皇室实在有点儿乱(2)

后来,她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和女儿,甚至传给自己的儿媳妇。那个时代,日本女帝辈出,除了持统天皇之外,第四十三代元明天皇,第四十四代元正天皇都是女天皇。

这个时候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女天皇,可能是因为持统天皇认为自己的父亲天智天皇的男性血统虽然断绝,但是自己作为天智天皇的女儿,女性的血统还是存在的。所以,她想恢复天智天皇的血统,才干出了这么多骇人听闻、血雨腥风的事情。

情人舅舅负心汉

日本历史上一共有十代八位女天皇。特别是从公元592年第一位女帝推古天皇诞生,到770年称德天皇龙驭宾天,这一百七十八年中日本产生了八代六位女天皇,统治时间长达八十八年,几乎占这一百七十八年的一半。这八代六位女帝依次是推古、皇极、齐明、持统、元明、元正、孝谦、称德,其中皇极和齐明、孝谦和称德是同一个人,让位之后再继位。

后来在江户时代,日本又出现了两位女天皇,分别是第一百零九代明正天皇和第一百一十七代后樱町天皇。但是在江户时代,天皇已经完全没有权力了,所以明正天皇和后樱町天皇就远不如古代这六位女天皇的影响力大。

日本古代在幕府时代之前最后登台的女帝是孝谦—称德女帝。孝谦天皇的父亲是圣武天皇,母亲是发动大化改新的重臣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的女儿,也就是中臣镰足的孙女光明皇后。

光明皇后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非皇族出身的皇后,这在日本天皇家是头一次。以前的日本皇后一定得是皇族出身,甭管是天皇的姑妈还是妹妹。但在圣武天皇时代,皇后藤原光明子是第一位非皇族出身的皇后,从此之后一直到大正天皇时代,形成了一种制度,日本的皇后必须出自藤原氏。

孝谦天皇是第一个被指定为皇太子的女子,也是日本天皇家唯一的女性皇太子,她做皇太子的时候封号是阿倍内亲王。是不是说她老爸圣武天皇就没有儿子呢?不是,圣武天皇有儿子,但是圣武天皇的儿子并非藤原氏所生。在持统天皇时期,藤原氏已是势力庞大。为了可以长久稳固,保持家族利益,藤原氏处心积虑地制定了皇后必须出自藤原氏的制度。也就是说,藤原氏代代都是当今天皇的老丈人、下任天皇的外祖父。所以,非藤原氏后妃所生的儿子就被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之外。

圣武天皇有一个儿子安积亲王,十七岁的时候得病死了,大家都认为是被藤原氏害死的。但是,安积亲王死前,阿倍内亲王也就是后来的孝谦天皇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她被立为皇太子之后等了十四年,才等到父亲退位,自己继位做了天皇。父亲把皇位让给她的同时就出家了,成为天皇出家的第一人,在他之后有好几十位天皇相继出家。

圣武天皇为什么立一个女子为皇太子?又为什么自己出家,把皇位让给这个女子?这都可以看出当时藤原氏的势力强大,天皇家已然大权旁落。

孝谦天皇继位之初,跟自己的表兄藤原仲麻吕联手扫除了一切反对势力,坐稳了天皇的宝座。藤原仲麻吕比孝谦天皇大十二岁,据说是她的情人。由于孝谦天皇宠爱自己的表兄兼情人藤原仲麻吕,甚至特地允许仲麻吕刻了一方押印——“惠美押印”,和天皇的大印具有同等的效力。藤原仲麻吕用自己的押印就可以向朝廷发出正式的命令,成为当时日本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孝谦天皇觉得自己毕竟是天皇,大权旁落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特别是孝谦天皇笃信佛教,当时在全国大兴佛寺,而藤原仲麻吕趁着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机会,想出征朝鲜半岛,报当年白江口惨败的奇耻大辱。因此,藤原仲麻吕拒绝为孝谦天皇营造大规模的佛寺,而是要造军舰、征调士兵准备远征新罗。这一切都是背着孝谦天皇进行的。

孝谦天皇当时已经把帝位让给了淳仁天皇。非常有意思的是,淳仁天皇论辈分是孝谦天皇的爷爷辈。日本皇室怎一个乱字了得!

不爱江山爱男宠

当孝谦上皇得知淳仁天皇和自己的表兄情人藤原仲麻吕要出征新罗的计划时,大吃一惊,急忙从居住的法华寺返回平城京。上皇召集大臣们说:“我让位给当今天皇,但是天皇对我不敬,做了不该做的事儿,不能让天皇误事亡国,所以,现在我下令政事中祭祀的小事委托给天皇,国家大事赏罚由我掌管。”

上皇回来这么一宣布,把天皇气得火冒三丈。论辈分淳仁是孝谦的爷爷,好不容易当上天皇,竟让孝谦当着众臣的面折辱。淳仁天皇纠集百官大发牢骚,说上皇失礼,竟然说让朕干小事,她干大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上皇和天皇之间已经是剑拔弩张了。但是即便是这样,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吕依然我行我素,准备攻打新罗。

当时,藤原仲麻吕任命吉备真备担任出征新罗的军事总指挥。这个吉备真备,据说是日本假名文字的创立者之一,曾经在中国留学十七年,是个高才生。孝谦一看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吕丝毫没有终止出征新罗计划的迹象,决定召吉备真备回京,营建东大寺。你们不是要打新罗吗?我先把你们的军事总指挥变成建筑师。吉备真备还真是个复合型人才,懂军事,还能搞建筑。孝谦随后又收回了淳仁天皇的御玺,意味着淳仁天皇被剥夺了皇权。在这种情况下,藤原仲麻吕走投无路,发动了叛乱。

孝谦一看自己的情人竟然如此负心,又是伤心,又是哀叹,不得已又将高级人才吉备真备调转岗位,让他离开建筑工地,重回军事单位,领兵平叛,把自己的表兄兼情人杀掉,还流放了她的叔祖淳仁天皇。

这样,她只好再度出山就任天皇。她第一次做天皇的时候帝号是孝谦,再次继位之后,帝号就是称德。

称德虽然再次当上了天皇,但是藤原仲麻吕的反叛,给她身心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自己这么信任并且爱过的男人居然背叛了自己!急怒攻心之下,天皇病了,在宫中休养,床边有一位僧侣为她诵经祈祷。要说在宫里,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一开始称德天皇也没注意。但是这个僧侣以同样的姿态、同样的话语,一连数日不眠不休为天皇祈祷,再无动于衷的人看到这一幕也会被感动。

称德天皇这才意识到宫里还有对自己这么忠心的人。这一年称德天皇四十七岁,她发疯似的爱上了这位为她祈祷的僧侣,据说天皇曾委身于这位僧侣。按照日本的传统,女帝是不能失身更不能结婚的,这是从元正女帝开始就立下的不成文的规矩。元正女帝到死都保持了处女之身,而称德天皇为了这个僧人却坏了这个规矩。这位僧人就是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妖僧弓削道镜。

天皇跟道镜发生关系之后,道镜很快被任命为大臣禅师。显然禅师是假,大臣是真,由此可见称德天皇对道镜宠爱有加。第二年的秋天,道镜被升为太政大臣禅师。

太政大臣在日本历史上是大臣的最高位阶,官居正一位,以前皇族出任太政大臣的时代,太政大臣一般都是天皇的继承人。现在称德天皇封这个和尚为太政大臣,是不是要把皇位传给自己心爱的和尚呢?后来道镜又被封为法王,离天皇只差一步了。更有甚者,道镜还在自己的家乡大建宫室,作为皇宫的附宫,搞得朝中议论四起,群臣非议汹汹。但称德女帝根本就不管那一套,向大臣们索性摊牌,她最终的想法还真是让她喜欢的男人道镜出任下任天皇,而她作为道镜的皇后共同管理这个国家。一时间,朝野内外之人,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当时的日本,维护天皇血统纯正的观念已是深深根植于人心,面对举朝上下全体一致反对自己的声浪,称德女帝很快就病倒了,而且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在女帝弥留之际发生了两件十分奇怪的事情:第一件事是看望女帝被禁止,就连道镜法王都不能见女帝的面;还有一件事是掌握军队统帅权的道镜的弟弟,军权被剥夺了。

称德天皇晚年,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之后,在病床上躺了四个月,终于撒手人寰。此时,以藤原氏为首的日本重臣们,以称德天皇的名义发表了一份遗宣,立白壁王为太子,承继大统,这就是日本第四十九代光仁天皇。

称德女帝死后,道镜在她的墓前一遍遍地祈祷,希望女帝能够从墓中复活走出来,继续跟他过神仙眷属般的日子,而且立他为天皇。道镜守陵二十多天后被抓,然后被秘密处死。

称德女帝为了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己和情人生命的巨大代价。

惹不起我躲得起

称德女帝驾崩之后,两传到了桓武天皇,也就是日本第五十代天皇。桓武天皇在位时,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

有人说日本的历史是怨灵推动的,人死于非命,会变作怨灵,就出来作祟,报复人世间。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日本所说的怨灵分明就是厉鬼,而日本人对怨灵复仇是非常恐惧的。

桓武天皇继位的同时,依照光仁天皇的遗命,立了他的同胞兄弟早良亲王为皇太子。早良亲王跟桓武天皇手下的大臣藤原种继关系很不好。藤原氏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贵族,势力甚至超过了早先的苏我氏和物部氏,成为掌握日本实权的家族。一般人根本不敢招惹藤原氏,但早良亲王常常讽刺天皇的宠臣藤原种继,导致两人矛盾很深。

没想到,以藤原氏如此大的势力,还是有胆儿更肥的,竟然暗杀了藤原种继。天皇闻讯后,严令下属进行调查,一调查就牵扯到了东宫。天皇本来就为此事勃然大怒,此刻更是不问青红皂白,也不顾手足之情,当即下令监禁了早良亲王。早良亲王平白受此冤枉,非常生气,十几天不吃不喝,绝食而死。

早良亲王一死,桓武天皇就立了自己的长子安殿亲王做了皇太子。但是很快,奇怪的事儿就接连发生了,先是皇后死了,再是宠妃突然暴毙,然后宫里开始闹鬼,新立的皇太子安殿亲王开始发烧,久烧不退。阴阳师来了一看,就断定是早良亲王的冤魂作祟,吓得桓武天皇丢魂落魄,赶紧派人到早良亲王的灵前烧香礼拜,结果毫无成效。天皇又安排皇太子亲自扶病告罪,不但没有用,反倒是国都周边连续发生灾疫,死人无数,伊势神宫也起火被烧了。一时间,奈良城里人心惶惶,鬼影重重,已经变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鬼都。

桓武天皇一看这个地方待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咱走吧。于是派出数千人昼夜不停修建了平安京,就是今天日本的京都。日本京都号称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就是从桓武天皇迁都开始的。

从此之后,除了极短的时间,天皇一直定居在京都,直到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