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日本史
5138000000016

第16章 第一牛人源赖朝(1)

号召天下讨国贼

治承四年的一天夜里,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的住所来了一个神秘的拜访者。

以仁王聪慧,善于音律,尤其精于吹笛,非常有才气,早在二条天皇在位的时候,就被视为皇位的最佳继承人。但是,他并不是后白河法皇的宠妃平滋子所生,后来平滋子的儿子继位,做了高仓天皇,断绝了以仁王的登基之路。

平滋子为了彻底断绝以仁王的念想,甚至不允许以仁王获得亲王的尊号。按照日本皇室的规矩,直系三代以内的皇子皇孙都称亲王,女孩称内亲王。现在日本明仁天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分别是德仁亲王和文仁亲王,三女儿是纪宫亲子内亲王。血亲超过三代的就只能叫王和女王,至于皇太子、皇太孙、皇后、皇太后、太妃等都跟中国古代的称呼一样。

以仁王是后白河法皇的儿子,嫡系血亲,按说称亲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是平家阻挠他,不给他亲王封号。以仁王甚至惨到只能到隐蔽之所,偷偷举行成人礼,然后隐居起来不问政事。幸亏他投靠了自己的姑妈——后白河法皇的妹妹,获得了庞大庄园的继承权,才保证了衣食无忧。

这天夜里,前来拜访他的人,叫源赖政。他在平治之乱的关键时刻投靠了平家,深受平清盛的喜爱,成为平氏政权当中少有的源家人,而且一路飞黄腾达,已经升到从三位,位列公卿了。

源赖政毕竟是源家人,对平氏一族的飞扬跋扈,非常看不惯。但苦于自己势单力孤,讨贼无名,这一次他来忽悠以仁王说:“只要殿下您振臂一呼,发出讨伐平家的令旨。各地和平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源氏武士必然响应,灭掉平氏根本不在话下。”

以仁王本来就与平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有平家,自己不至于混得连个亲王都封不上。听了源赖政的话,以仁王立刻动心了。俩人找到了源氏的另一名潜伏者——源义朝的十弟源行家。他在源家兵败之后隐居熊野,应源赖政之邀,朝见了以仁王,然后拿着以仁王的密令前去联络各地的源氏武士,准备讨伐平家。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走漏了,平清盛立刻派出大军来围捕以仁王和源赖政。平家人多势众,激战当中,源赖政父子三人全部被杀。侥幸出逃的以仁王也被平家军一路追到光明山,一时间乱箭齐发,把这位堂堂的皇亲贵胄射成了刺猬,然后斩首示众。

以仁王和源赖政起兵讨伐平家,短短几天就失败了。但是,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天皇家的名义发出了讨伐平家的令旨。从此之后,源家武士讨伐平家,就有了合法的依据。

一再使出美男计

漏网之鱼源行家拿着以仁王的令旨,到处去联络源氏残余力量,第一个找到就是平治之乱后被流放到伊豆半岛的源赖朝。

源赖朝是源氏的嫡系,也是源氏的首领,相当于宗主。他是平治之乱中兵败身亡的源义朝的儿子,虽然不是长子,但是他妈是尾张国热田神社大神官藤原季范之女。而藤原季范出身于藤原南家,是公卿之后。虽然藤原氏一直都是北家掌权,但是藤原南家也是藤原氏的正宗血脉。源义朝作为一介武士,能跟这样的世家大族攀上姻亲,倍感荣耀。子以母贵,源义朝一直想把源赖朝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源义朝兵败之后,源赖朝被俘,幸亏平清盛的母亲池禅尼求情,他才得以苟全性命,被流放伊豆。这一流放,就在伊豆待了二十年。

源赖朝流放期间,一直念念不忘要恢复父兄基业,向平家复仇。但是身为囚犯,跟林冲的境遇差不多,很难有所作为。况且平家下令关东两大豪强监视他,一个叫伊东佑亲,还有一个叫北条时政。源赖朝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打动伊东佑亲和北条时政。如果这两个人肯听命于自己,那么起兵反平氏就大有可为。

源赖朝身为囚犯,靠什么打动两位看守呢?源赖朝自然有他的本钱,就是色相。源赖朝长得很俊美,当年也正是因为他长相俊美,打动了池禅尼,才得以保全性命。源赖朝简直就是一个师奶杀手,你想啊,老太太都能被打动,小姑娘能受得了诱惑吗?

源赖朝先去勾引伊东佑亲的闺女,勾引成功,把没见过世面的傻妞弄上了床。源赖朝毕竟是京城阔公子出身嘛,那风度样貌不是关东地区土头土脑的武士比得了的,伊东佑亲的闺女还给源赖朝生了个儿子。

没想到伊东佑亲不吃这一套,坚决不认这个上门女婿。他把自己的闺女迅速嫁掉,把私生子丢进湖里淹死,同时准备攻杀源赖朝。

源赖朝一看美男计没成功,就急忙逃到另一个监视人北条时政那儿。北条时政其实也是平氏后人,在当地算是一方豪族,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粮有粮。源赖朝逃到北条时政那儿,故技重施,勾引北条时政的女儿北条政子,很顺利地又把政子搞上了床。

政子不像伊东家闺女那样是个无知少女,她很有政治眼光,很有野心,看出来源赖朝奇货可居,是个绩优股,所以主动委身。与其说是源赖朝勾引她,不如说是她勾引源赖朝,或者说是俩人互相勾引。

俩人生米做成了熟饭,北条时政莫名其妙地当了岳父。北条时政也比伊东佑亲聪明得多,装聋装哑,任由两个年轻人明铺暗盖,假装把北条政子嫁给了当地的一个豪族叫平兼隆。结婚当晚,北条政子就逃了出来,跟随源赖朝私奔到了山中,由当地僧兵保护。平兼隆虽然震怒,但是无计可施。

后来,政子跟源赖朝生了个闺女,两人公开以夫妻相称。这样一来,北条家就成了源赖朝的坚实后盾。

凤凰男对阵富二代

接到源行家传来的以仁王令旨之后,源赖朝认为时机已到,在北条家的支持下,就在伊豆举起了反旗。

源赖朝首先干掉了自己的政敌兼情敌平兼隆。平兼隆真是比窦娥都冤,媳妇被人尝了鲜,还害得自己把命都丢了。源赖朝首战告捷,信心大增,急欲扩大战果。在当地豪族的支持下,率领几百名骑兵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的平家势力还很强,联合支持平家的豪族武士,迅速组成大军,以图一举歼灭源赖朝。到了8月,源赖朝以三百骑兵在石桥山跟平家将领率领的三千人对阵。源赖朝手下这帮人,都是当地野武士,街头打架还行,没怎么经历过正规阵仗;而平家的兵将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兵力又是源赖朝的十倍。双方一交手,形势就是一边倒。源赖朝大败,幸亏对方阵营中有人反水,再加上随行武士拼死奋战,才保着他侥幸逃脱。

源赖朝逃脱之后,仰天大笑,说我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果然,源赖朝石桥山失败之后,逃到了安房,得到了两位平氏贵族相助。这两位平氏贵族,虽然是平氏,却是源赖朝的父亲源义朝的郎党① ,一直支持源氏。两个人归顺了源赖朝之后,源赖朝手下就拥有了两万人马,后来又得到上总国国司的相助。在石桥山失败之后七天,源赖朝就已经坐拥三万大军,并且拥有上总、下总、安房三国,进入了祖先发迹之地——镰仓。

源赖朝跟三国时的刘备似的,打了败仗,势力反而得以扩大,石桥山之战的时候他只有三百人,七天之后竟然拥有了三万军队。平家对此目瞪口呆,太匪夷所思了,不由得恼羞成怒。

平清盛面见女婿高仓上皇,要求发布院宣,拿到讨伐源氏的上皇圣旨,然后任命自己的嫡孙——平重盛的长子平维盛为总大将,统帅大军,出兵平叛。可惜此时的平家子孙早已贵族化了,沉浸于京都公卿的优雅生活,空顶着一个武士的名头,未经战阵,武艺稀松,既不知兵,也不善战。

平维盛一介纨绔子弟,凭借一腔激情,背负着爷爷巨大的期望走马上任。他完全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接令之后二十天才从平家的根据地福原率领大军开拔,来到京都,等待出师的黄道吉日。这些纨绔子弟到了京都甚至还幽会情人,逛妓院,一再延误战机。

源赖朝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一度将兵力发展到了四万人,在以镰仓为核心的关东站稳了脚跟。

源氏另一支甲斐源氏,就是后来在战国时代大放异彩的武田氏,也及时南下配合源赖朝作战。等到平维盛大军进入源赖朝的地盘,源氏大军早已摆好了迎敌阵势,沿着富士川一线,源氏旌旗漫山遍野。

富士川之战

平维盛不知道对手有多少兵力,抓了一个源氏的信使询问。这个信使也是吹牛不上税,为了长己方的威风,张嘴就报了一个吓死人的数字,说源家有二十万人马。

日本小国寡民,历史上打仗,军队人数基本上都是以千为单位,上了万就不得了了,几乎没有上过十万。二十万这个数字简直吓死人!

即使这个数字含有水分,平维盛也是叫苦不迭。他又叫来一个曾在关东混过的武士,问他关东武士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这个武士跟平维盛说:“像我这样的人,在关东要多少有多少。他们用的强弓,五六个人才能拉得开;两三领铠甲,一箭能射穿;一个部下最少的大名,手下也有五百个骑兵;再险恶的地方,他们的马也能通过。打起仗来,父亲死了儿子上,哥哥死了兄弟上,只知向前,不知后退!”

听完这番话,平家武士三魂七魄吓丢了两魂六魄。以平家为代表的西国武士,在平治之乱后,其实是走上了一条与京都朝廷公卿相融合的道路,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很多人甚至和朝廷公卿一样,拉不开弓,挥不动刀,对于关东武士是既鄙视又害怕。

平家军一听关东武士这么能打仗,又有二十万人马,顿时士气低落,开始开小差了。10月23日晚上,富士川沼泽里栖息的水鸟群因为遭到了惊动,一起飞起,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人心惶惶的平家大军误以为是源氏大军来袭,昏暗之中陷入一片混乱。很多人连马鞍子都没放上,骑着光背马就跑了。有的人甚至连拴马的缰绳都没解开,急得骑在马上一圈圈地转。

平维盛一看约束不住部下,只好下令全军撤退。平家大军还未与源家军交阵,仅仅是听闻水鸟惊飞,便全军溃散,未战先败,丢尽了平家武士的脸。从此之后,平家再也阻止不了源赖朝在关东地区壮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