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5137100000009

第9章 教孩子自己整理书包

向孩子示范一下按一定的规律整理书包。示范后让孩子模仿操作,练习时可提示孩子怎样做到位。以后要经常监督孩子,让他坚持下去,最初需要频繁地督促。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渐渐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书包凌乱的孩子,已经体现出他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同时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想让孩子成为整洁有序的人,就从他的小书包开始吧。

有的父母给孩子买的书包华而不实。过多的小口袋或其他装饰,严重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有的父母平均每一学期给孩子换一个新书包,越换越好。这样一来孩子间只知道互相攀比,而不知道珍惜。也有的父母从学校里接出孩子,顺手就把原本背在孩子身上的书包接过来,放在自己肩头。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把他需要的东西都放进去。偶尔有疏忽忘记把作业放进去的时候,孩子便会振振有词地对老师说:“我妈没给我放进来。”回家后气愤地对父母说:“你没把作业放进来,害我被老师批评!”整理书包变成了父母的任务,而非孩子的责任。

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一下按一定规律整理书包,示范后让孩子模仿操作几遍,练习时可提示孩子怎样才能做到位。以后经常监督孩子,让他坚持自己整理书包,最初要经常监督。当孩子渐渐养成习惯后慢慢放手。而且,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书包里除了学习用品,不放其他物品。

中国有句成语:善始善终。从家庭学习习惯的角度来说,如果家庭作业是善始的话,那么,整理书包便是善终了。但对于大多数有学习问题的孩子来说,起步难,冲刺也难。

从整理书包可以看出一个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我曾经和几个孩子玩“整理书包”的游戏,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桌上,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整理好,然后快速准确地从书包中拿出指定的物品。

结果发现,80%的孩子在整理的过程要么手忙脚乱,乱塞一气,等要他找指定物品时已经记不得放在什么位置了。要么不急不慢,一本一本地整理,等十几本书完全放进去,一刻钟过去了。

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在家里写完作业后没有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如果父母不替他们整理,他们也不理会,会一直留到第二天。而早晨起床后时间紧,洗脸刷牙、吃早饭,哪有工夫收拾书包。父母们只好三下五除二代劳了。这些孩子到学校后找不到自己的家庭作业本也是常事。

父母在教育中往往会忽略许多生活细节,比如整理书包这样的小事。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由习惯决定的,而习惯是由细节组成的。

俗话说,三岁看老,做事的条理性往往是在孩子小时候养成的。整理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事,而现在,不少孩子的学习用品是由家长代为整理的。这样就养成了孩子严重的依赖性,从而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影响孩子的成长。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让孩子知道:小书包要自己整理,看着课程表整理书包,课本作业不忘掉,整整齐齐理得好。指导孩子看着课程表把当天要用的课本、作业本理整齐。先放课本,大书放在下,小书放在上,再放作业本,最后放垫板和铅笔盒。书和本子放进书包时,书的装订处放里边,这样书角不会翘。当天不用的课本和学习用品就不必放进书包。

其次,要教会孩子到了学校再按课程表上的课程顺序把课本和作业本放在课桌里,把书包放在桌子里。如:第一节是语文课,第二节是数学课,第三节是音乐课,整理时就把语文书放在最上面,中间放数学书,下面放音乐书。

再次,在校整理书包的习惯也很重要。有些孩子往往将学习用品留在学校里,影响了回家写作业,所以在放学时让孩子做到一看二放三检查。一看铅笔、橡皮、尺、书本和作业本是否缺少。二按书本大小放进书包,当天的作业本放在上边。三查是否有学习用品遗留在课桌里。

另外,在家里孩子的书包也要放在固定地方,这样上学时就不会忙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