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细节成就孩子一生
5137100000017

第17章 每天至少夸奖孩子一次,天才是“夸”出来的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

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与很少受到父母夸奖的孩子相比,前者的成才率比后者高五倍。其实,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周弘先生对聋哑女儿周婷婷的教育,即赏识教育,也是夸奖教育。

一般传统的观念认为,努力导致成功,而其实往往是成功诱发动力。周弘教育周婷婷的办法就是让她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失败的苦头。

周弘认为,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积累小的成功才能化为大的胜利。怎么让孩子尝甜头呢?

婷婷7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如果是其他父母,早气坏了。错一道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题那真是不可饶恕的笨蛋。

周弘脑海里涌现出美国电影《师生情》里的镜头:

那位优秀的白人老师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对他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

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三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两个。”老师高兴地欢呼起来。

他的鼓励对于孩子而言,就像久旱的土地降了一场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她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这个片断给婷婷的爸爸周弘莫大的启示。婷婷做对了一道题,周弘想到的是鼓励,想到的是她小时候蹒跚学步,周弘欢欣鼓舞的情景;想到的是她第一次喊爸爸,周弘泪流满面的情景。面对十道应用题九道做错的作业本,周弘没有打叉,而对那一道做对的题,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

周弘满怀深情地对她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婷婷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爸爸,你小时候,会不会做?”

“我肯定不敢做,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周弘对女儿说。

婷婷听了这话,自豪得不得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得多。她仿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她仅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升初中的时候,她的数学考了99分。

孩子学写作文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让孩子读范文,拿孩子的作文和范文比,结果越比孩子越没信心。那些范文,别说孩子了,做父母的也没有几个能写得出来。

孩子的作文再差总会有一个句子写得好吧?周弘就用红笔把女儿作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划个标记。吃饭的时候,让婷婷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爸爸妈妈一起为她欢呼。

慢慢地,一句变成两句,两句变成三句,婷婷越来越爱写,这样能写不出好作文吗?

在这种充满激励的环境中,婷婷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对孩子来说,大人的鼓励和肯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具有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功能,还能让孩子培养对生活、学习的热爱。周弘就是不停地鼓励自己的女儿,让她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周弘身上其他肌肉不发达,唯有大拇指的肌肉很发达。婷婷从小到大,只要在周弘身边,周弘的大拇指总要晃来晃去。

不同的手指不同的含义。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用食指指着孩子的脑袋:“你这个小傻瓜,咋这么笨啊?”

周弘对婷婷使用最多的手势就是竖大拇指。在婷婷心中,大拇指就是“你真棒”“你真行”的意思。这就是一道射进孩子心灵的金色阳光。

给孩子找感觉,尝甜头。孩子在顺境时需要,在逆境时更需要。当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找到自己行的感觉。

我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我就在她身上做试验:如果今天夸她见人有礼貌,明天她会更注重礼貌;如果今天夸她会自己穿衣服,明天根本不用说就会接着自己穿衣服;如果今天夸她小手帕洗得干净,明天她的小手帕会洗得更加干净;如果今天夸她的儿歌唱得好,明天她唱儿歌时会更加来劲……

学会夸奖孩子并不难,关键是你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好许多。但夸奖孩子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夸得准。如果夸得不准,孩子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大人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特别要注意不能夸错了,否则,孩子会把错的当对的,以后你想改过来都很难。因为他心目中的是非标准因你的错夸而混淆了。

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孩子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试着每天对孩子说:“你真行!”“你真棒!”经常鼓励孩子。这样可以使孩子增加信心,知道自己的进步。父母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向他表示真诚的祝贺。有时不一定非用语言不可,有时父母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喜悦的眼神就够了。

夸奖孩子是激发孩子自我教育、增强上进心和强化家庭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在夸奖中,父母对孩子的赞语一定要适度,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更不能言过其实地唱赞歌。如何恰当地鼓励孩子呢?首先,要出于真心诚意,确实发现孩子的优点。其次,要注意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最后,要设法了解孩子的观念、想法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