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一生的自我管理力:懂得管理自我才能管理人生
5136500000004

第4章 自省是面镜子,“反射”自身优缺点(1)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着无尽的潜能,也有诸多的缺点,只有时刻反省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纠正自己的不足,时时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认识、掌握和控制自己

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教导我们说“认识你自己”。后来,古希腊人将这句箴言刻在了帕尔索山的一块石碑上。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可见,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了,要不然,孔子可能也不会说:“人苦于不自知。”

的确如此,人的很多迷惑和苦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世俗和盲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人无力认识、掌握和控制自己。也正因为此,苏格拉底才警醒我们要“认识你自己”。

的确如此,我们将自己欺骗得有多惨,就将被这个世界骗得有多惨;我们将自己了解得有多深,就能够将这个世界把握得有多真。所谓的“人贵在自知之明”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作为人,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树立自己的个性,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强大。为了更好地说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一天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它很想吃栅栏内的白菜,可是进不去。这时,它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因为太阳是斜照的,所以影子变得很长很长。它便对自己说:“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它奔向很远处的一片果园。可还没到达果园,就已是正午了,此时太阳正照在头上,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

“唉,我这样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对自己说。

因此,它又决定往回奔跑。当它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它的影子又重新变得很长很长。

“我干嘛回来呢?”山羊很惊讶,“凭我这么高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儿也不费劲儿的呀!”

山羊又返了回去,就这样来来回回,直到黑夜来临,山羊仍然饿着肚子。

事例中的山羊正是因为不了解自己,所以最终它只能饿肚子。

然而,如何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呢?

首先就是要学会自省,也就是说要善于自我观察,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一旁,像陌生人一样来评估自己。只有善于自我观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而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最终才能通过自我反省一步步控制自己、征服自己、战胜自己,从而驾驭自己的人生,树立自己的个性。接着,要尽可能客观地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自己的能力并认清自己的缺点。

其次,就是保持积极的自我对话。据说,当有人问古希腊大学问家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同自己对话,其实就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的一个过程。

最后,要多多请教他人,多和别人沟通。世界在每个人眼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区别,只因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我们的背景与经历总是会受到各种限制,即使尽力地敞开自己,也难免会有看不到的死角。这就好比一个方向的探照灯无论怎么来回扫射,总会留下光线的死角。好在我们还可以向他人请教,既可以请求别人谈谈对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向别人咨询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不同的视角带来不同的洞见,多多请教别人,总会发现一些尚未被我们碰触过的智慧死角。当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的时候,我们就能树立自己的个性。

所谓的个性,是基于对自己的全面理解,将自己最大化地发掘出来,激活优势,弱化劣势。就像哲学家总是通过自身反省来了解世界一样,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才有能力了解这个世界,也就能够对任何事物抱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出顺势而为、最为合适的反馈,赢得最大的效果。

有的人对于生命很自觉,能够主动地了解自己、反省自己,发现性格和能力上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寻找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并将劣势化为努力的动力。

另外有一些人,对他们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最不了解的人就是自己,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沾沾自喜,往往在向前冲的时候撞到墙壁。而当发现自己的缺点,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即使有幸遇到机会也不敢把握。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从未分析过自己所拥有的筹码,随波逐流地生活,任凭命运的河流将自己随意带领。

于是,了解自己的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避免了自己的劣势;不了解自己的人,忽略了自己的优势,加重了自己的劣势。前者向外界展现的是自己的优势,后者向他人呈现的是自己的劣势,以优击劣,结果不言而喻。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人不但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如果不能清楚认知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寻找出最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很难成功的。

当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珍视自己,并且真正地尊重自己。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并诚恳地珍重自己时,便能产生个性,然后才能通过个性发挥专长贡献社会。

否定个性的人不会有进步,自己扼杀自己个性的人也不会有进步。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不断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应该朝着新的道路前进,而不是跟随被踩烂的成功之路。从这个角度来说,树立自己的个性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自省是一所道德法庭

人类的眼睛演化的结果是只能朝外看,看得见别人身上的瑕疵,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为了看见自己,人类发明了镜子,但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貌,却看不见人的内心。要想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利用一面能照出内在自我的魔镜——自省。

自省,顾名思义,即自我省悟、自我检查、自我解剖,是指对一个人自身思想、情绪、动机与行为的检查。通过经常的、冷静的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是只有人类才能办到的事。

自省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身的缺陷和毛病,自省的过程又是不断改正错误、更新提高自我的过程,正所谓“一日三省吾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有时,这面“镜子”是自己身边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使我们查漏补缺获得成长。但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别人帮助自己找缺点,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把自己以往的经验通过阅读、观察生活中其他人的行为作为“镜子”,经常对照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使自己严格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去做事为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自省”。而在自律自省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使自己不致重新再犯同样的错误,就需要我们慎言慎行。

春秋时期,宋国一度内政不修,引起****。当时的国君宋昭公落得众叛亲离,被迫出逃。

在路上,宋昭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对车夫说:“我知道这次被迫逃出的原因了。”车夫问:“是什么呢?”昭公说:“以前,无论我穿什么衣裳,侍从都说我漂亮;无论我有什么过失,大臣都说我英明。这样,从内外两方面我都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从此,宋昭公改弦易辙,注重品德修养,不到两年,美名传回宋国。宋人又将他迎回国内,让他重登王位。他死后,谥为“昭”,就含有称赞他知过必改的意义。

这就是自省的作用,它能让人不断地进步。

自省是每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否则我们就只能总是原地踏步,永远不能进步。自省这面明镜可以帮助我们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

自省之后,我们就需要通过自律来帮助自己扭转过去的错误。自律就是一个监督自己的道德法庭,当我们心中有了这个“法庭”之后,就能够约束自己的恶念和不好的习惯,让自己更优秀。

自省这个道德法庭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只有一个人,自己充当了所有角色,既是起诉者又是被告人,既是审判官又是行刑者。当你发现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言行将之陈述于“公堂”之上,此刻的你就是一名起诉者,而被告的就是你的错误思想和言行。然而摇身一变,你又成了审判官,对照“立法”开始审判自己的思想言行。作为审判官,你应该公正无私,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的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影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根据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言行宣战。当被告人受到自己内心的审判官的无情谴责从而自我调控,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良道德动机的时候,你就把握了自己、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实现了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蜀国的老百姓和士卒们得知丞相已死的消息后“皆跌撞而哭,至有哭死者”。后主刘禅闻讯,大叫“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皇太后听说亦大哭不已,“多官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杨仪等运送诸葛亮灵柩到成都,“后主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20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

诸葛亮能如此受人爱戴,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善于自省自律,虽然身居高位,但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早在街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

虽然失街亭的错在马谡,但是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提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诸葛亮能够给自己挑毛病,这证明他是一个懂得自省且非常自律的人。由此可见,自律自省是一个人提高个人修养、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手段。从古到今,注重道德修养、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优雅的气质一直是中华民族修身之道的精髓,做人之道在于明白、追求最高之德,光明正大、公正无私、廉洁奉公,而这些都是以自律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的。不会自省就谈不上修身;不会自律,也无从高尚与优雅。唯有自省和自律才会慎言慎行,它是我们每一个走向生活的人的行囊里必不可少的宝物,是承载我们驶向幸福目标的航船。

一个经常自省的人,常常会检视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我今天有什么收获?”“我今天的行为都是应该的吗?”“我要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经常这样问,就好像把自己当做一件艺术品那样去雕琢、去精心呵护,这样就能让自己像艺术品一样在别人眼里价值连城,为人们称颂。

然而,让我们成为艺术品的就是自律自省中形成的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人格。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督促自己改正错误,并长久以往坚持不懈,这样我们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在不断“雕刻”中价值连城,为人们所尊重和景仰。

此外,自律自省还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懈努力,在不断的失败中找出通向成功的道路,而自律自省就是帮助我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们只要每天反思,寻找到自己每天所做的对与错的言行,逐渐就能理清思路,走向成功。

因此,一个希望获取成功的人从来不吝啬自律自省。我们要想在学习上有所收获,也必须学会自律自省,正如古人所说:“先学而后知不足。”这里的“学”可以扩展为通过学习、反思来提高认识。我们平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也是指通过对自身失误的分析、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处事能力,使之达到新的高度,不断接近成功。

在生活中,自律自省还能让我们理解他人过失,发现他人的优点,从而学会宽容;自律自省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善于恶、对与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的行为转变,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跳出“庐山”,辨识自我

古诗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而说明认识自己的局限性。所以,认识自己首先要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审视自己。功过是非,要不夸大、不缩小,应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不足,才能不断地推动自己进步。

一般来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们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这种检视也叫做“自我观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体之外,从外面重新观看、审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为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私的。

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曾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自我分析,富兰克林就是其中的代表。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在很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成就,不仅发明过双焦距透镜,而且还参与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他的成功除了靠他的天才勤奋之外,从《富兰克林自传》中我们还了解到另一个秘诀:“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激励。他依靠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13种道德标准,从而暗示自己、提醒自己、告诫自己、激励自己,不断地向成功人生努力。这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成长可以说有着很积极的启示。

富兰克林所列举的13种品德以及他给每种品德所注的箴言(自我暗示)如下: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生活有序——置物有定位,做事有定时。

(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即切戒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舍弃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别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9)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的处罚,你应当容忍。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惶失措。

(12)贞节——克制自己的欲望,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过度放纵自己。

(13)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将上述13种品德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并制成一个小册子,每日都要对着小册子逐条反省自己的行为。

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提到了这种方法,他写道:我的目的是养成所有这些良好的习惯。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立刻全面地去尝试,以致分散注意力,最好还是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种美德。当我掌握了那种美德以后,接着就开始注意另外一种,这样下去,直到我掌握了13种为止。因为先获得的一些美德可以便利其他美德的培养,所以我就按照这个主张把它们像上面的次序排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