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面子”害了你
5135100000008

第8章 不是所有的面子都涉及尊严(2)

就拿平常最简单的事情来说,在公交车上有些人被拥挤的人群踩了一脚就忍不住破口大骂,被骂的人不甘心丢了面子,于是开始反击,原本的好心情被破坏殆尽;也有人受不了上司一丁点的批评,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甩手不干,另谋高就;或者被同事开玩笑损了几句,就伺机报复,最后令同事关系降到了冰点。

为了找回这些无关紧要的面子,到头来受罪的还是自己,真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所以,与其为了挽回这“身外之物”而失去更多重要的东西,还不如让自己学会隐忍、学会坚守,也许这样,成功会离我们更近一些。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韧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个性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种处世谋略。人生路上,难得事事如意,丢面子是常有的事,唯有学会忍耐,婉转退却,才能顾全大局,有所收获。

该求人时,硬着头皮也要去

一位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忙于工作,对儿子疏于管教,导致儿子在学校打架闹事,甚至被公安局拘留,回来之后,学校不肯再收,附近几所学校也听说了他的恶习,不愿意接纳。这位父亲从来都没有对谁低过头,可是为了儿子,他低声下气说尽了好话,可校长始终不愿意接受。无奈之下,他竟跪在了校长面前。这个举动不仅打动了校长,也让一旁的儿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从此洗心革面,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

人生起伏,不可能处处得志,谁都有可能碰上需要求人的时候。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拉不下面子,最终却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苦难之中。要知道,与残酷的现实硬碰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如果肯先弯下腰来,再积蓄实力以图厚积薄发,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便趁机要勾践夫妇到吴为奴仆,勾践将国事托给大夫文仲,让范蠡随他到吴国。于是,夫差便令勾践为其牵马,令人辱骂,勾践也是一副奴才的样子,对其俯首帖耳。

有一回夫差大病,勾践便暗中命范蠡探看,范蠡回来告诉他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于是勾践便亲自去见夫差,当然是以探问病情为由,并且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当着众人的面,他竟然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

之后勾践便向夫差道贺,说大王的病不几日就能好转,并且向夫差磕了个头,凑近他身旁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吴王夫差看到勾践对自己如此“忠心”,被他的话语和行动所感动,再加上没过几日身上的病果然好转,于是动起了恻隐之心,不听群臣的苦心劝阻,把他放回越国去了。

如猛虎归山的勾践回国后,不近女色,不观歌舞,安抚群臣,教养百姓。他靠自己耕种吃饭,靠妻子亲手织布穿衣,不吃山珍海味,不穿绫罗绸缎。勾践甚至褥子都不肯用,床上尽是些干柴干草,并且用绳悬挂一个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此前受的凌辱与苦难。

勾践还常常到外地巡视,探望孤寡老弱病残,诸人对他更加爱戴,他对将士们讲:“我预备同吴兵开战,望诸位肝胆相照、奋勇争先,我当与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死,此乃我一生夙愿。如果这不能办到,我将弃离国家,告别群臣,身带佩剑,手举利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去做奴仆,侍奉吴王,以找机会刺杀吴王。我知道这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决心已定,一定要实现!”

越国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对吴国进行了攻伐。越军勇猛无比,吴军大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夫差,杀死其宰相。灭吴之后,越国势力大大增强,民心欢悦,越国遂称霸于诸侯。

能成大气候的人处于弱势或落魄时,为了未来的成功会忍耐一时之愤,这是趋吉避凶的高深智慧,也是方圆处世的手段。能够拉下脸来去求人,难亦不难,若死守面子就既办不成事、达不到目的,又可能损失更多的利益,甚至伤害到自己。

我们都知道楚汉相争的故事。刘邦遇强则避,适时弯腰示弱,最终开创了四百年的汉朝基业,成为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开创之人。而楚霸王项羽虽然英勇盖世,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不肯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为后人所惋惜和感叹。

从楚汉相争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项羽处处逞强,最终难以得天下;刘邦懂得适时示弱,因而在秦末乱世最终胜出,开创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由此可以推出,那些所谓的“弱者”是在不该当“老子”时绝对不逞英雄气概,但一旦得势就抓住机遇、把握方向,一举获得成功。这就是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的道理。

漫漫人生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跨越千重山,或是为了破万里浪;有时弯一弯腰,是为了昂扬成擎天柱,也是为了响成惊天动地的风雷;如此地弯一弯腰,即便今日成渊谷,即便今秋化作飘摇的落叶,明天也足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依然会笑意盎然傲视群雄。

因人情违心做事,等于作茧自缚

求人办事欠“人情”,请客吃饭还“人情”,平时联络储蓄“人情”……毕竟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互帮互助的时候,所以“人情”也便应运而生。

人情利用得好,不仅能够为他人解除燃眉之急,还能借此交到不少知心朋友,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却太过于看重人情,对于这些人来说,人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包袱,明明不能答应的事情,却因为顾及人情说了违心话,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朋友那既落了埋怨,自己也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所以最后不得不被“人情”牵着鼻子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如果太过于看重人情,那么四通八达的人际关系就会演变成一张自我束缚的网,而自己则被束缚其中不能动弹,更不用说能有什么大作为了。

小丁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工资待遇除了满足温饱外很难有剩余。月末刚发完工资,小丁十分开心,为了节省生活开支,她可是好久都没打过牙祭了,所以她决定去馆子里大吃一顿。就在这时,她接到了一个好朋友的电话。原来,好朋友马上就要结婚了,婚期就定在下个月月初,她十分热情地邀请小丁一定要到场,由于两个人的友情一直很深,所以尽管她心中有所顾忌,还是在电话中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挂完电话,小丁就犯了难,她所在的公司管理制度十分严格,而好朋友的婚期又正好不是周末,要想参加好朋友的婚礼,就必须要请假。小丁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公司的工作也十分繁忙,难道真的要请假吗?作为一个新员工,她十分清楚请假会在无形当中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好朋友,那硬着头皮也得去请假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小丁十分头疼的,那就是拿多少礼金合适。小丁刚刚工作,并没有什么闲钱,但要结婚的好朋友可是自己的闺蜜,有一次自己孤身在外患了阑尾炎,做手术的时候她可没少帮忙,三天两头照顾自己,帮自己炖汤补身体,如今她要结婚了,作为她最好的朋友,怎么也不能出手太寒酸了啊!

为了让礼金能看得过去,小丁专门给几个同样接到婚礼邀请的朋友打电话询问,令她吃惊的是,同学们一出手就是1666,说是图个吉利,既然大家都这样,那小丁也不能太少不是,于是便忍痛把工资的一半装进了礼金红包。在喜庆的氛围中,婚礼很快落幕,小丁在人情上是好看了,但她接下来3周的生活却不得不陷入困境。

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吃穿住行的消费不用多说,而小丁剩下的那部分工资实在是捉襟见肘,很快又到交房租的时候了,这可该怎么办呢?陷入经济困境的她不得不向父母求助。

在接下来的这几个月里,几乎每月都有人情世故上的事,同事过生日啦,表嫂生小孩啦,同学结婚了,老人生病啦……小丁对“人情”看得很重,甚至把人情摆到了第一位,所以不论事情大小,她都不敢轻易错过,而且买的东西少了也不好看,可怜她的钱包。就是为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人情,她已经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了,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援,只怕会要睡大街了。

故事中,小丁烦恼的根源并非是需要送礼金的朋友太多,也不是收入低,而是因为她已经被“人情”绑架,为了人情,哪怕再不愿意也要违心地送上礼金,这无异于作茧自缚,又怎能不苦恼呢?人情往来本是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动不动就把人情摆到第一位,那么势必会被其所累,甚至为此陷入一个无法自我救赎的怪圈。

人情是人们“面子观”的集中体现,仔细看看自己的周围,如今已经有多少人被人情绑架?为了人情,为了面子,哪怕只是孩子升学也要大摆筵席,甚至不惜大摆排场,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只有场面够大才能脸上有光。为了人情,哪怕心中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参加,哪怕多么不情愿拿高额的礼金,但为了人情也只能花钱买个面子,这又是何苦呢?这不是作茧自缚又是什么呢?

当人情已经演变成一种负担、一种束缚我们的牢笼时,不妨试着打破它。人生在世,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能轻装前进是最好不过,所以能丢掉的人情就丢掉吧,不做性情中人也没有什么不对。与其为了人情说违心话,不如丢掉人情做一个诚实人,唯有冲破人情的束缚,才能“破茧成蝶”,舞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抛开面子,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与“面子”没有丝毫关系,越是在乎面子的人,往往越会把时间浪费在了毫无意义上的事情上,只有抛开面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一直以来,“脸皮厚”都是一个贬义词,往往用来责备、嘲讽别人。可是,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脸皮厚则包含了“坦然豁达”、“智谋过人”、“勇敢坚强”等意思,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钥匙,更是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