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的成长不纠结:勇往“职”前Ⅰ
5129300000004

第4章 天赋本我之发现你的优势FromAtoA+

一、古今成才论概述

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中,自春秋时期开始儒家文化一直都是占据主导地位,儒家倡导“仁”和“宽容”,这一直在告诉我们应善待周围的人,以包容的心态去吸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这些观点,我们说起来时绝大多数人都会点头称是,但在现实当中能够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呢?要能够真正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做事方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对那些胸怀宽广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园丁”给我们的“修枝剪叶”,试图把我们都修整成齐刷刷的草坪。在印象中,凡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和事,我们都会用相对负面的词去描述,比如:这个人性格太张扬、这个人性格很固执、这个人性格太强势、这个人性格软弱、这个人的脑袋像个木头;这件事有点儿蹊跷、这件事太不符合常理、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毋庸质疑的是,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个体,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要学会善待这种种的不同。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在这个民族的信仰、风俗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狭隘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妄断其他民族文化的好坏优劣。比如:我们中华民族多信仰佛教、推崇儒家文化,如果与另一个信仰其他宗教、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交往时,应保持互尊互重的心态去交流。

每个企业也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会体现在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上。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漠视或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其他企业的文化。比如:一家推崇创新产品、灵活运作的企业,如果与一家推崇恪守传统、稳健经营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应保持相互取长的心态去共享平台和资源。

同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相异的做事方式。一个思维缜密、逻辑性强的人不应轻易地认为一个思维活跃、做事创新的人不靠谱、没头脑,同样,一个果断强势、做事结果导向的人不应该轻易地认为一个情感细腻、做事周全的人太拖沓、效率低。

对于上述种种不同的宽容和善待,才能让我们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人才价值观”。古往今来,对于人才的定义及如何能成为人才,众说纷纭。且不说古人是如何定义的,就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就经历若干个阶段:从最初人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研究和学习,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所提出的“人的成功,只有不到15%是因为他的技术知识,而其他的85%则是因为他的人际交往或沟通能力”,再到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培训课程“高效能人士的7个好习惯”的作者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博士(StephenR.Covey)所提出的“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冰山的一角,即表面的沟通及社交能力,而是来自于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部分,即一个人的品格”,以及到最终在财务500强的企业中盛行的“素质理论”。

作为曾在跨国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咨询工作多年的我,也一直在关心和研究这个问题,在这里也非常希望和大家进行交流。记得达尔文曾经说过“生物多样性越大、生态系统越稳定”,同时代我国诗人龚自珍也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如此相异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所孕育出的理论运用在人才的选用上竟如此惊人的相似。

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上述的各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都略有偏颇。时至今日各种管理理论及工具要想发挥有效作用,决定因素不是这个工具的先进性和完善性,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公司的发展以及人性本身的特点;同时,这也是我们有时更愿把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中Human叫做Humane(人性的)的原因。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人性到底为何物,因为只有我们能够洞悉人性,才能更好地善待差异、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成就你我。

二、天赋本我之扬长避短

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大约四五岁时性格开始逐渐形成,至12岁性格的主要方面已经定型,就像中国老话常说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那么自12岁以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平衡自身性格中各个方面,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不会改变的。这个性格的主要方面,我们称之为natural preference(自然倾向),把这个自然倾向应用到工作和学习上的时候,就会有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一是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与他的自然倾向越相符的时候,工作积极性越高、效率也越高,同时也会更开心。比如,如果一个平时默默寡言且不愿意主动接触陌生环境的人,如果我们把他放到销售岗位上,试想一下,哪怕专业知识再强、工作再认真,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少呢?二是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他性格擅长的方面,也就是长板。即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扬长避短,而不是长短兼顾。

但是,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果你哪方面不足,老师或家长就会反复强调你应该在这方面的潜力很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和完善。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小学的所有课中,我最不喜欢和最不擅长的就是音乐课,尤其是唱歌。我的音乐老师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唱,甚至还单独为我补课,其结果是我的唱歌成绩仍然是不及格,因此没有评上“市三好学生”。

殊不知从人的天性角度讲,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花费更多的资源去弥补短板,而是应该不断利用和发展长板,使之更强。这就像曾经流行一时的“木桶理论”,一个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组成桶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如果我们整天苦恼于“为什么那块板是短的,为什么那块板不能变长,为什么……”,则只能是烦上加烦、恼上加恼。如果你知道当前最流行的是“斜木桶理论”,把桶向长木板的方向倾斜,既然我们不能把那块短板变长,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充分利用长板,把桶倾斜,在现有条件下盛更多的水呢?

举个例子来说,在上小学的时候,周围有一些小朋友刚开始写字是用左手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左撇子”(术语为“左利手”或“右利手”)。在中国,“左撇子”这个词是带有贬义和社会偏见的,而且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设施、书写及阅读习惯是为“右利手”设置的。

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讲,称其为“社会称许性的群体思维”,即人们在做事时所选择的行为方式,通常会按照社会认同或符合当时社会习俗的标准。基于此,凡是“左利手”的小朋友,从小就在父母严格管教下极艰难地学会了右手写字。但是这种天赋本我的特质,使得他们下意识地出手接一个下落物体或吃饭时,毋庸置疑地还是恢复了左手。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同时用左手和右手练字,哪个会最终胜出呢?我相信右手永远不会比左手写得好。这就是自然倾向,即在不受到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所展现出的行为模式。

同样上述理论可以用于如下两种情况:

1.双手交叉

当你无意识地双手交叉时,有的人习惯右大拇指在上,有的人则相反(如下图)。如果将上述你的习惯刻意改变一下,你就会突然发现特别别扭,就好像多了一个手指似的。

2.双臂交叉

同样每个人在无意识的双臂交叉时也都会有自己的习惯,如果强制的改变习惯就会使自己非常别扭。

我们上述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自然倾向”。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自然倾向”下培养自己充分的信心和相关的能力,同时你只有顺应这个“自然倾向”才能过得更加愉快。

该种倾向与所处工作环境的匹配度高低则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本书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助大家了解自身的自然倾向和偏好的行为方式,同时也能够洞悉他人的方式,以达到工作中的顺畅沟通和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