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心永在
5127200000007

第7章 晶莹剔透心(1)

给萨米的羊毛衫

陈少基

他是我的第一位明星——一个小小的木偶,大约高25厘米。萨米的脸上有一丝惊诧的微笑,一绺染成红色的额发,一只经常需要润色的尖鼻子。

二十世纪50年代,萨米在一次巡回演出中问世。从此,我便开始了演木偶戏的生涯。起初,我把他创作成皮诺曹。后来,他成了有头衔的演员,围绕他,我创造了一系列惊险故事。每年,经过新戏剧中不堪忍受的“遭遇”之后,他总是幸存下来。一次,船失事了,他在海底跟一只章鱼搏斗,最后,幸亏得救于一名女游泳健将之手。作为魔术师的徒弟,他被鬼怪威胁过。演出中,他总是步履蹒跚,因为他的膝关节不直,任何外科大夫也不能治好。

每次演出末尾,萨米总会穿上我的鞋,在舞台灯光照耀下,向观众中的孩子们挥手致意。萨米认识他们,他们当然高兴。他们欣喜得高声呼叫,招手答谢。他们离开戏院时,我想,未免有点悲伤,谁知何时才能再见萨米一面呢?那些时候,我们跑遍了澳大利亚乡村地区。为了防止他们遭受内地尘土侵袭,我把萨米和别的木偶装进棉线袋里,再用丝绳扎住。

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在维多利亚西部的汉密尔顿演出之后,我正要放松萨米让他到袋里休息,这时,一位大约12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来到幕后。她犹豫不决地从灯光道具箱间走了过来,站到我的身旁。“他会着凉的。”她说,“那袋子太薄。”

我看着她那双关切的棕色眼睛。“卡车里面暖和。”我回答,“那里有许多木偶。”我把萨米的双腿放进了袋口。

“等等!”小姑娘说。她伸过来藏在脊背后面的一只手。“给萨米送件东西。”她说,“我亲手织的。”她手里拿着一件小型套衫,叠得整整齐齐。我接过礼物展开一看,套衫前面有个微小的S,是用蓝线刺绣而成。

“现在他就不会受冻了。”小姑娘说。

“谢谢你!”我说,“你叫什么名字?”

可是她蹦蹦跳跳地绕过箱子,跳过节节舞台横木,跑了,直到消失在幕后。

那晚,在旅馆住房里,我取下萨米身上的细绳,给他穿上套衫。那是用上等安哥拉羊毛织的,袖子能遮住他的大手。

第二年,萨米引退幕后。一时间,澳大利亚独特的动物群给了我创作木偶的灵感。考拉、负鼠、袋鼠等等,这样,“沙丘中的小人物”就产生了。

成功使我们的小巡回团一举成为所有英语国家中最大的木偶公司。它赢得了国民政府的保证,并经常为外事局到海外演出。萨米到过许多国家,但仅仅作为公司的吉祥物。他一直被遗弃在备装箱一角的袋子里,20多年间从未露面。

那些年间,我和观众的接触越来越少。我全神致力于管理,又被卷入资助剧院和雇用职工的事物中。我不再操作那些“小人”了,自然也就不能分享那些坐在昏暗戏院里的孩子们的欢乐。

最后,我决计不再搞动物表演。重操旧业,像以前那样做一个孤立表演者,视木偶为朋友。萨米又跳出了袋子,全身油漆一新,我们再次在汉密尔顿演出。有一次,我正要把萨米放进棉线袋里,这时,后面有个声音:“他一点儿也没变老。”

“木偶不会变老的。”我说,转身看见一位30多岁的妇女,早生的灰白头发,轮廓清晰的脸庞,挽着一个大约10岁的小姑娘的手。小姑娘很漂亮。

那妇女笑了。“你可能不记得我了。”她说,“一次,你给了我从未失去的东西。我的生活并不顺利..”她停下,再次微笑,望着木偶。“即使在那最糟的时刻,我也能编出萨米的故事,讲给我的女儿听。”接着,她低下头对小姑娘说,“这就是萨米。”

妇女抚摸着萨米的头,当她的手指通过脖子并碰到那破旧褪色的套衫时,她停住了。我看见了她眼里的泪水。啊,我记起来了。

“真心希望他仍然对你就跟对我一样意味深长。”她说。

“当然。”我说。“事实如此。”

我弯腰抱起那小姑娘,把萨米放在她面前。我给她讲关于另一个小姑娘的真实故事——她,很久以前,给一个木偶娃娃织了件套衫,温暖了他那颗小小的木头心......

意林札记

莎士比亚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的确是这样的,无知无觉的木偶萨米也许感受不到毛衣的温暖,但却让织毛衣的小女孩温暖了很久很久,而且还将温暖下去,如果我们都能拥有这样淳澈透明的爱心,我们一定会在岁月的流年里,让自己感动,让自己温暖,哪怕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善行,也会让这些温暖,这些感动,扩充为六合八荒,把我们的生生世世填满。(毕曼)

可敬的小手

秋风逆行

芝加哥的夜这么冷,寒风卷袭着无人的大街,尘土飞扬,街角一盏灰暗的路灯无力地吐着白光,夜总是这么凄凉。

福特从办公楼里走出来,裹了裹身上的大衣,显然烦透了这鬼天气。正当他坐上车要关上车门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穿着已分不出颜色的夏装的女孩,一把抓住了车门,就像抓住了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一样,用乞求而又有力的嗓音说:“先生,您能不能给我一个硬币,一个,只一个就行,我会还您的,我弟弟得了严重的......”“别说了。”福特不耐烦地打断了她颤抖的声音。在街上,他曾经无数次听到几乎同样的乞求,而这些“可怜人”没有几个不是伪装出来的,他恨透了这样的人,但为了能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于是他随手扔了一张自己也不知道是多少的纸币,然后关上车门就跑了,只留下满是感激泪水的女孩。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阳光明媚,但依然很冷,似乎上帝故意让这个美丽的中午有些不足。福特从大楼里出来正准备到附近餐馆吃午饭。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先生。”福特看了看她,一个穿着分不出颜色的衣服的女孩,明白了。他吼道:“滚吧!我没有零钱可怜你。”小女孩却忙说:“先生,您忘了吗?前几天我借了您1美元给弟弟看病,我是那个小女孩。”飘渺的记忆开始在福特的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来。小女孩声音有些激动地说:“好心的先生,也许您有急事办,错给了我一张五美元的。这是花剩的四美元。”说着小女孩伸出了一只干裂的手。听到小女孩急促的辩解,福特已经无法控制内心的热血,红晕涌上了脸庞。“但是..”小女孩又说道,声音更加颤抖了,“对不起,先生,即使这几天我努力地为别人送报纸,也不能为您凑够另外1美元,我希望..这里只有70美分。”说着小女孩把另一只也同样干裂的手伸了出来,慢慢地打开,生怕有什么从中飞了。天呐!那是一堆硬币,就像一座小山,1美分、2美分、3美分……福特看着伸在自己面前的两只干裂的手,心里难过极了。责怪自己刚才那样粗鲁地对待可怜的小女孩,于是他慢慢蹲下身,一枚枚地接过小女孩的70美分硬币,就像数着人生的信条,然后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愿上帝保佑你,可怜的孩子。”福特默默祈祷着,尽量控制住快要流下的泪水走开了。

以后每天福特都带着那沉重的70美分,因为那不仅仅是一堆硬币,更是一颗诚信的心,一条做人的原则。

意林札记

狄德罗说,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呢?做一个忠厚正直,正派踏实的诚实之人,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守信之人,必能使自己品德完善,行为完美。只有把诚信作为为人、为事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把诚信作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关键,以诚相见,以信为荣,人生的道路上你才会越走越宽。孩子的身上总是保留着我们成人后却缺少的珍贵品质,我们会在孩子天使般的眼光和真诚的行为中重新改变。(张斌川)

青城山下的男孩

曹桂玫

那天,我从青城山下来,急急地往停车场走去。爬了半天的山,确实有点儿累了,想快点坐到车上歇歇。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身后竟跟了个孩子,是个男孩,七八岁的模样,脏兮兮的脸上抹得一道一道的。

看样子他是跟了我一阵子呢,只是我忙着赶路,没注意身后有这么个小尾巴。我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哭咧咧地冲着我叨唠着什么。见我注意到他,他用眼睛盯着我又不出声了。

我问他:“你跟着我干吗?”

他怯生生地把攥着的小手张开了,手心里是一条项链:“你买了吧。”那是种最廉价的项链,一条白铁链下面吊着个玻璃珠,完全是哄小孩玩的那种。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我不买,我不戴这玩意儿。”可他仍旧一步不落地跟着我。我心里有数:别看他一直哭咧咧的,但他并没有眼泪。装的,我心想,这种小孩我见过,小奸巨滑的,离他远点儿。

到了车跟前,我回过身,冲着他随便往远处一指说:“你去那边看看吧,也许有人会买。”说完,我踏进了车门。

那孩子一下子就哭了,这回他是真哭了,是那种又委屈又绝望地哭,仿佛那道车门关闭了他全部的希望。他一边哭一边说:“你买了吧,我上学还没有学费呢!”

“上学?”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我又走下车,从他手里拿过那串项链:“几块钱?”我问他。

“三元。”

唉,不就是三块钱吗?给他吧,我一边掏钱一边对他说:“你真会做买卖,谁教你的?”那孩子没说话,只是用手不停地抹眼泪。旁边一个卖根雕的小伙子和一个老婆婆说:“他爹妈都不在了,他是跟着奶奶过。”

原来是这样,难怪这么大点儿就出来奔波。我心里有点不平静。我打开钱包,没零钱,只有一张十元,一张五十元的。就犹豫了一下,然后抽出那张五十元的递给他:他睁大了眼睛有点不知所措地望着我,我拉过他的手,轻轻地对他说:“拿着吧,好好学习。”

那个老婆婆催促他说:“快谢谢阿姨,告诉阿姨,再来青城山,到你家去玩。”他接过钱,只是低着头,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突然,他转身跑了,越跑越远。我忽然觉得我是不是太轻率了,这么简单就把钱掏给人家了。

上了车,我一直望着他跑过的那条小路,突然我发现,那条小路的尽头又出现了他的身影,越来越近,他是跑着向这儿奔来的,这次他手里拎着个塑料袋,圆鼓鼓的。

我心想,糟了,不知他又向我推销什么。

于是,我赶紧对司机说:“快关门,别让他上来。”

但他到底是追上来了,只是他没上车,而是径直地跑到我座椅的窗下,仰起小脸,气喘吁吁地把那个塑料袋举给我,隔着薄膜我看清了,是栗子。这种栗子是青城山特有的品种,个儿不大,尖尖的,五块钱一斤。我以为他又向我兜售,就忙摆手对他说不要。

但他似乎很急,嚷着说是送给我的,说着,他还用他那小黑手抓出一把给我看。

我心头一热,一种复杂的感情在我心底升腾起来,我又走下车,来到他面前,只见他那小花脸抹得更脏了,头发里湿漉漉的都是汗。

我蹲下来,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阿姨不要,阿姨回北京太远,拿不动。”他像是没听见我的话一样,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拿着嘛,拿着嘛。”我只好捧了一把。见我装到兜里,他高兴地冲着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咧着脸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笑,天真、顽皮、朴实又单纯。

意林札记

“我”从一开始对“小男孩”心存戒心,到后来因为怜悯一下子给了50元钱,给了之后马上又开始后悔,担心自己上当。在“小男孩”表示谢意的时候,更担心是其接着推销。

当复杂的感情从“我”心底升腾起来。将这个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凸现得那么真确。

然而我们并不能对这一切多说什么,我们在尔虞我诈的世界活得太久了,在一个只有利益而无真诚的世界里活得太久了,我们早早地学会了防备,从而对真诚开始恐惧。(汤可华)

天下最低价

王定皓

我第一次摆地摊。两小时过去了,没有一笔生意。正在沮丧的时候,从人流中冒出三个约七八岁的小女孩,围在我的小摊前观看。其中一个显然被装有小纽扣电池、闪闪发光的胸章吸引了。她叫另外两个先去帮她烤烧烤,自己留下来选购。她蹲下来,拿起胸章端详了一会,问多少钱。我说八块。她说四块!我不答应,因为几乎赚不到钱。僵持了一会,小女孩突然笑嘻嘻地望着我,低声嚷道:“求求你了,叔叔!我求求你了,叔叔!四块钱好吗?......”“哀求”声连绵不绝,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可能是她的绝招了。我招架不住,头一低,答应了。

她付钱时问:“叔叔,你卖给我的真的是最低价吗?”我苦笑着说:“除了你,我再不会卖这么低的价钱了!不然,我会饿肚子的。”

小女孩听了,心满意足地吃烧烤去了。小女孩走后,我的生意好起来了,当晚收入不错。于是,第二天晚上,我又在附近摆地摊。有一个中年妇女来问发光的胸章多少钱。我想可能是问着玩的,没心思和她讨价还价,直接讲买价,六块钱一个。她说便宜一点。我说这是最低价。

她说如果价钱对的话,可以多买几个。我说大姐,你是个明白人,我讲的都是最低价。她不甘心地絮絮叨叨一会,终于悻悻地空手离开。

一阵风吹来,把不远处烧烤的香味带来,使我想起了昨晚的小女孩。

就在这时,那三个小女孩奇迹般地从人流中钻了出来。如昨天一样,小女孩又叫另外两个去买烧烤,自己留下来选购。她挑了两张头巾,说:“妈妈一张,我一张。”然后问多少钱。我说已经是熟人了,直接给你最低价,四块。小女孩没说什么。又挑了一把指甲刀,说也是给妈妈买的,多少钱。我说三块。她没和我讨价还价。当她付钱时,我说:“为什么不给你爸爸选一样?”她听了一怔,脸上的快乐全跑光了。她把手里的头巾和指甲刀一放,说:“我不想买了!”然后,快步走了。

我很懊悔提出画蛇添足的建议,接下来,做生意也提不起劲来。当晚的生意很清淡,但我决定明天还来。

第三天,我在老地方摆好摊不久,那小女孩如天使般出现在我眼前。这回,她是一个人来的。她一蹲下就把手里的钱向我递来,说:“给,补你的四块钱!”我问为什么。听了她的讲述,我才明白昨天来问价钱的中年妇女是她家里的保姆,小女孩派她来打探价钱,看看我给她的是不是惟一的最低价,我是不是在骗她。当然,我幸运地通过了她的考试,她愿意补上我少赚的钱。我谢绝了,但要求她告诉我为什么不相信人。

原来小女孩的爸爸是做生意的,近来很少回家,除了不停地往家里汇钱,什么都不管。家里常常只有她和妈妈,保姆。妈妈告诉她,爸爸说生意忙,不能回家是骗人的,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爸爸说爱她们母女,也是骗人的。小女孩不相信,妈妈就说做生意的全是骗子,难道你在街上买东西时没有感觉到。小女孩讲到这里,扭头看着我,高兴地说:“你也是做生意的,但我知道你不是骗子,所以妈妈说的不对,所以爸爸也不是骗子,是吗?”我点头,表示赞同。这时,小女孩跳起来,蹲在小摊前说:“我要帮爸爸买个剃须刀。他老用胡子扎我!”她选好一个,问多少钱。我说:“不要钱,送给你吧!”她说:“不,一定要给钱!”我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0”,认真地说:“给这个数吧,最低价!”她说:“那好,伸出手来!”我依言。她用小手掌柔柔地贴在我的手掌上,表示付钱,同时,调皮地问:“这是天下最低价吗?”我说是的。她嘻嘻地笑了。我惊讶地发现,想不到地球上竟然有这么可爱的小女孩。

意林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