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心永在
5127200000005

第5章 365颗幸运星(3)

他说完之后,房间里变得十分寂静。弗洛里安大夫、玛利亚及她的父母亲和弗兰茨老先生都望着窗外,他们看到一轮战胜了严冬、绝望和死亡的红日正冉冉升起。

意林札记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我们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别人,也受别人影响。在这个大群体里创造着奇迹。生命本身是一个奇迹,充满了未知,所以才有冬天里的两个秘密。所谓境由心生,心境才是本源,保持一个积极向上,阳光温暖的心境,奇迹才会眷顾这些可爱的人。

花香,逃不出爱的手心

刘继荣

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看一切都像生了病,自己没有力气走路,便感觉什么都不会走路。你看窗外的树站了多少年,眼睁睁看着一树的青翠繁华,转瞬间凋敝冷落,看这棵树,就像看到了自己。

孩子来了,他永远是开开心心的,他不知道医生已经宣布,妈妈可能要永远躺下去,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话。

他一会儿跑进跑出,没有一刻闲着。小小的脸上总有几道带泥的汗迹。

他拿着我的杯子,那是一只很精致的杯子,杯盖是淡蓝色的,里面藏着一个翠蓝色的贝壳,仿佛藏着一小角凝固着的秋日的天空。

“妈妈,我给你捉了一只蝴蝶来!”蝴蝶在杯子里挣扎着,样子很狼狈,美丽的翅膀处处碰壁。

“妈妈,我给你摘了一朵花来!”花儿是白色的,在空杯里躺着,杯子如同一张透明的网,网住一朵灰白的预言。

“妈妈,我给你把秋风捉来了。”他轻轻把杯子放在我耳边,小心翼翼的打开盖,“你听,风的声音,是秋风。”可是杯子里真的什么也没有,空空的,是空空的啊。风把一切都带走了,它自己又怎么肯留下来呢?

“妈妈,我把阳光给你捉来了。”杯子贴住我的手心,又微微的暖意。

“你闻一闻,跟去年的阳光是一样的味道。”

我想起去年秋天,我穿着几乎及地的长裙,行走在秋风里,满树萧萧的秋叶,满天飘荡的云,远处是堆雪的天山。

我用尽全力去推他的手,推开那只比梦还空的杯子。

孩子跑了出去,蝴蝶、阳光、花香、秋风,还有整个秋天都随他一道跑了出去,可是,我却无力去追,屋子里只有我和一地的杯子碎片。过来一会儿,孩子飞快的跑进来,眼睛里还是湿的,可是却有一种奇异的光彩:“妈妈,你的病好了,你已经有力气推人了!”

是吗?我大吃一惊,是啊,为什么我刚才没有意识到呢?我居然能够有力气推开孩子!那些碎片象我证明刚才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个杯盖没有碎,里面有一小角秋天明朗的天空,蓝蓝凝固着,犹如一个单纯的笑。

一场大雪之后,我终于可以扶着孩子的手走路了。大朵大朵的雪花在我的周围开放,我感觉那些花儿是从我的头发里开出来的,是从我的手指间开出来的,有阳光的味道,有花香的味道,有你在平淡而艰难的人世间体会到的一切味道。

轻盈的蝴蝶逃得很快,飘逸的花香逃得更快,等你听到它们的笑声时,已经没有了影子。越美丽的东西逃得越快,可是它们逃不出爱的手心,因为爱是一切美的归宿,它们迟早要回去。而那个小小的手心,小小的地方,就是爱逃不出的家园。

意林札记

这是一篇温暖如水的散文,一曲爱意弥漫的赞歌。阳光、蝴蝶、花香都是春天的意象,然而在这篇文章里,即便深秋,即便寒冬,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依然阳光灿烂,依旧鲜花盛开。小小的儿子在这里是爱的符号,儿子对抗的是妈妈的病魔,这个故事有着合理的隐喻,只要有爱,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牢牢地抓在手心,是儿子的爱拯救了妈妈,在灾难面前,爱是我们唯一能够支撑下去的理由。(何敦文)

谢志强

我的一位朋友刚旅行归来。他带着他的儿子去旅行,目的是从小开始,就要让儿子了解所处世界的模样。他的儿子已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说:我那儿子很天真很幼稚。

他来我这儿,是告诉我在旅行中发生的一件事。

事情发生在返程的列车里。夏天,车厢里没有空调,只有电风扇。他的儿子一乘上火车就兴奋,坐不住,不停地在过道里走。旅客都喜欢他的儿子,又白又胖,眼睛又大又亮。

儿子来问他:爸,那个人怎么老躬着腰,下巴颏抵着茶几?  他顺着儿子指的方向,发现那个人的一只手和一只脚被铐在茶几腿上。他拉住儿子,说:那是个坏人。

儿子说:他为啥是坏人?

他说:肯定干了坏事,警察叔叔逮住了他。

儿子说:他干了啥坏事?

他说:杀人,偷东西。可别过去。

他拉儿子坐下来,还给儿子开了一瓶纯净水,他要儿子歇歇,还替儿子擦了汗。儿子眨巴着眼,时不时地瞅那个人。

喝了水,儿子又待不住了,竟然走过去,去摸警察的肩章。他叫儿子过来,儿子却跟两位警察对话了,儿子问:叔叔,你们怕坏人吗?

警察笑了,说:不怕,我们专抓坏人。

他走过去,硬拽着儿子回到座位,说:坏人很坏,你不要走近坏人。

儿子天真地说:那两个叔叔怎么跟坏人坐在一起?

他说:他们的任务是押解坏人。

儿子去取纯净水,他递上喝了一半的那瓶,可是,儿子拿了没有启盖的一瓶。趁他望着窗外,他的儿子又走过去了。

他听到儿子说:叔叔,他渴了,我给他喝纯净水,警察说:他不渴。

儿子很执拗,说:叔叔,他渴了。

他用带有命令的口气,叫儿子回来。

可是,儿子那样子,似乎一定要“塞”出那瓶纯净水。

警察问那个人喝不喝,不料,那个人竟然点了点头。儿子立即把瓶子递给那个人,递到他没铐住的右手里。

我来了兴趣,说:你那儿子脾气还真执拗,想送别人东西一定要送出。

他说,我儿子主意大,小时候,骑自行车带他上街玩,他很拗,一定要去火车站看火车,我就顺着他。

他告诉我:儿子来劲了,给出一瓶,坐了一会,又坐不住了,拿走另一瓶,我也没在意,反正给出了一瓶了。

他的儿子又去那个人面前。警察问他的儿子是不是认识那个犯人——准确的说法,是犯罪嫌疑人。儿子说不认识。

他说:我那儿子可笑不可笑,又给那个人一瓶纯净水。

警察逗他的儿子,说:已经给了一瓶,行了。

儿子说:他还会渴,留给他渴了喝。

他强行要儿子坐在靠窗的座位,指责儿子,说:你知不知道,那个人是坏人,坏人对你可不留情呢。

他给儿子买了份西瓜,是泡沫塑料碗盛的西瓜片。他看着儿子吃了,儿子好奇地张望列车外边的田野。

我说:你知不知道你儿子为啥给那个人纯净水喝?

他说他问了儿子,儿子回答:我喝水的时候,那个人眼睛一直在盯着我,盯着我的瓶子。

我拍手,说:你儿子还挺细心,小孩的视角跟我们不一样。

他说:可那个人是犯人,是坏人,我的儿子建立不起这个概念,好人坏人都分不清。

我说:小孩的视角很单纯,你儿子的眼里,那个人是人,他还没开始把人分成好人坏人。

他说:所以,我担心。小孩玩耍的时候,忘了累,等到累了,就用睡眠来抵抗,排除乏累。列车驶入一个车站,警察押着那个人下车了。经过我朋友的座位——他的儿子已依偎着他熟睡了。

他说,那个罪犯突然停下来,看着他和儿子,他没想到的是,那个人深深地向他和儿子鞠了个躬。他看见了那个人眼角湿湿的亮着泪光。

当然,这一切他的儿子都不知道。当犯人下车的时候,儿子仍然安静地睡着。

意林札记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处处春光和煦,清风微拂。在面对一个罪犯时,孩子表现出了天生的怜悯之心。是的,也许他们尚未成熟,视角也很单纯,但是他们目光所及,却是一个人最需要关怀的地方。面对孩子,成人也许更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已经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忘记了关怀别人。(何敦文)

我惟一回过的一封信

肯尼·沃恩

我是一名消防队队员,在纽约的“163号阶梯消防队”当驾驶员,我的消防车编号为325。我确实为自己这份危险而光荣的工作自豪。

2001年的父亲节,我们队一位战友因公殉职了,这在40年的队史上是第一次。他是在扑灭一场仓库大火中丧生的,燃烧的屋顶坍塌下来,压在了他的身上。接着,在9·11事件中,我们失去了两个同伴。他们的离去给我心里带来极大的阴影。虽然我文化不高,但是,我在一本旧书里读到过的一句话却长久地在我心里响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我时常想弄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从没有想明白过。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到纽约世贸中心9·11事件现场“零号地区”做清理工作的情景。当时,人们站满了西区高速公路的两旁,他们高举着标语和口号,为从那里经过的我们打气、加油,每天如此。以前纽约的人们各行其事,那么散漫无章的人们,在那一刻却团结得像一个人似的,接着,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封来信。我读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俄亥俄州艾科隆市市民还为纽约捐款100万美元。这笔钱为纽约添置了两辆新救护车、三辆警车和我队的一辆消防车。那是一段我最痛苦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天,情绪低落的我从众多的来信中拆开一封来自艾科隆市的信,写信的人是一位名叫杰克逊的男孩。他的信很短,但是他在信纸上画上了一辆崭新的消防车。我按照地址给他写了回信:

“亲爱的杰克逊,首先感谢你在信里给我们送来的新消防车。我们已经在开始使用它了。我是一个消防车驾驶员。告诉你吧,你送我们的车开起来可带劲了!我还想感谢你给我们的来信。

这些日子,我感到非常难过。多亏有了你们的来信和寄来的慰问卡,帮助我渡过这段痛苦的日子。”

我和杰克逊从此便保持着通信联系。后来,我们的消防队应邀要到艾科隆去访问,我便想和队友一起去亲自见见杰克逊。我和我的小朋友杰克逊终于见面了,我们俩都激动不已。

其实,杰克逊自己患有自闭症。但是,从他的来信和他的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是在和人面对面交往的时候,和大多数自闭症患者一样,他不能应付自如。杰克逊的妈妈薇珂说,杰克逊从电视上转播的世贸中心9·11事件现场看到一辆被压扁了的消防车。“纽约的人没有了消防车怎么办?”他不停地问。然后,打开了自己的攒钱罐,数了数存在里面的钱,那是他一分一分存下来的60美元,是专为度假准备的零花钱,他倾其所有,全部捐给了纽约。

“从那以后,杰克逊变化很大。他开始不断地给予。”杰克逊的妈妈说。杰克逊把自己的玩具送给了穷人的孩子。在学校里,他主动要求义务为大家清理垃圾,还为病人捐款。

从艾科隆回到家里,我回想着和杰克逊的见面,心里的希望开始在一点点复苏。我相信世上的善良终究会胜过邪恶。

去年,我到俄亥俄州探亲,顺路去了杰克逊家。“肯尼!”杰克逊一见到我,就扑进了我怀里。

“没想到你会来这儿。”他妈妈说,“杰克逊这些日子可烦躁了。”那是海啸发生后不久。杰克逊再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一灾难。他不断地问他妈妈:“那些人该怎么办呀?他们该在哪里住呀?”

那次,我和杰克逊在一起呆了很久,我们也谈了很多。我离开的时候,杰克逊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成立一个募捐小队,为在海啸中受灾的人募捐。当终于发现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灾民的时候,杰克逊终于安静下来。“做善事是会有善报的。”杰克逊的妈妈告诉他,“那就是为什么你会交上肯尼这样的好朋友的原因。”

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想着和杰克逊的相识和交往。杰克逊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我的生活里的,而我,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回报了他,这一切源于我给杰克逊的回信。而实际上,那是我回过的惟一一封信。

为什么我会回那封信呢?小男孩的真情感动和教育了我: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希望不能磨灭,我们的信念不能消失。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把最糟糕的日子,变为最好的日子。

意林札记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相信读者无不惊叹于杰克逊——那个患自闭症孩子的爱心。在100万美元和一辆纸画的消防车之间,我看到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

自闭症只是让孩子不知道以语言的方式表达爱,但是,这并不妨碍孩子以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何敦文)

小公主

佚名

我的女儿薇薇恩今年9岁了,是一个典型的小公主,在正常情况下,她连给自己倒杯牛奶都倒不好。记得在她还是婴儿期的时候,她的身上就处处呈现出了一种帝王的气派。因此,她爸爸和我就经常开玩笑说,这小丫头在投胎之前一定是在父母簿里的“奴隶”项下发现了我们的名字,所以就找到我们做她的父母了。

如今,我成了一个单身母亲。因此,她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我自然就成了唯一可供她差遣的人。上个星期的一天,我突然患了感冒,并发起烧来。午餐时间,当我浑身颤抖着回家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见我这副模样,她这个小公主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说实在的,我并没有对她能让我安静地多休息一会儿抱多大的希望,更不敢奢望她能给我任何的照顾。但是,她至少应该会为自己弄点吃的吧?

下午三点半的时候,我强打着精神,拖着无力的身体从床上爬起来,开车到学校去接她放学。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她说:“亲爱的,妈妈真的生病了。待会儿一回到家,我就得上床休息了。我很抱歉,今晚我不能为你做什么事了。不能给你做晚饭,也不能给你洗澡,或者其他什么事。我现在头重脚轻的,必须要休息。晚上你自己可以做晚饭吃吗?”

“没问题的。”她满不在乎地答道。尽管她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却并不能让我感到放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考验将在她需要某种东西的时候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