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如春·夏·秋·冬
5120000000007

第7章 愿心已放下,常驻春光里(1)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顺心。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胜过拥有一座金矿。人生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放下那些阴霾,放下那些固执,让心灵常驻春光里,每一种幸福后面都有一种好心态。从现在开始改变,在幸福来敲门的时候,准备好你自己的幸福人生好心态!

1.积极心态,成功的起点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派生机,让人感受到生命萌芽的蓬勃力量!这力量让人充满激情,一切阴霾都不复存在!的确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失败所持的心态往往决定他一生的命运。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悲观的心态使人沮丧和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抱怨,自我封闭,限制和扼杀自己的潜能。

积极乐观的人对待事物,看不到消极的一面,只取积极的一面。

若是摔了一跤,把手摔出了血,他会想:多亏没把胳膊摔断;如果遭了车祸,撞折了一条腿,他会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他会把每一天都当作新生命的诞生而满怀希望,即便这一天会有很多麻烦事;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也会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倍加珍惜。

积极心态,你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位成功学家曾说:“面对人生逆境或困惑时所持的信心,远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原因就在于,积极的信念和消极的信念直接影响人们的成败。

在人生中,心态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心态由你自己主宰,只有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具备成功的条件。

出生在美国的雷·克洛,从一出生就经历了很多坎坷。他出生时,恰逢西部淘金热结束,一个本来可以发大财的时代与他擦肩而过。照常理,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读完中学再读大学,但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其囊中羞涩而和大学无缘。走入社会后,他想在房地产上作一番事业,好不容易才打开局面,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烟四起,房价急转直下,结果血本无归。那么时候,他不得不为了生计四处求职,曾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在雷·克洛人生的前几十年,低谷、逆境和不幸始终伴随着他,命运仿佛一直在捉弄他。

尽管屡遭挫折,雷·克洛热情不减,执着追求。这一年,在外面闯荡半辈子的他回到老家,卖掉家里少得可怜的一份产业做生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迪克·麦当劳和迈克·麦当劳开办的汽车餐厅生意很红火,他确认这种行业很有发展前途。

那个时候的雷·克洛已经52岁了,这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准备退休的年龄,可这位门外汉却决心从头做起,到这家餐厅打工,学做汉堡包。后来,他又抓住机会,在麦氏兄弟的餐厅转让时毫不犹豫地借债270万美元将其买下。这也成了雷·克洛人生的转折点,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速食公司,在国内外拥有1万多家连锁店。据相关部门统计,全世界每天光顾麦当劳的人至少有数千万,年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他的创始人雷·克洛,因此也被誉为“汉堡包大王”。

心态是你成功的第一步,雷·克洛的奋斗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只要有眼光,有勇气,有热情,起步永远不晚。成功从来都倾向于那些自强不息、审时度势的人。

有一位成功人士曾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拥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反之。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心态是横在人生之路上的双向门,人们可以把它转到一边,进入成功,也可以把它转到另一边,进入失败。”

漫漫人生路上,积极的心态会使你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更能将你送上成功之路!

2.识破欲望的陷阱

在春天里,绿色的河水拍打着堤岸,春风的手抚过脸颊,美好的春光也使人的心变得澄澈透明。人生下来都是纯洁的,贪欲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人生在世,若不能识破欲望的陷阱,是不可能快乐的!

太多物欲压垮生命

人活一世,总想无限制地得到,这是人的本性。可是,欲壑难填,欲望常常使人对“舍”与“得”把握不定,不是不及,便是太过,于是产生了许多本来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姐妹二人家境穷困,于是便向上帝的牌位祷告,最后她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帝。上帝告诉姐妹俩,可以满足她们一个愿望,于是她们便乞求上帝赐予很多很多的财富。

姐妹二人得到上帝的指点,知道了一个重要的秘密:离家不远的一座山上,将会在某一天的日出时分出现一个山洞,山洞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珠宝,姐妹二人可以随意拿取。但是,上帝又告诫两姐妹,这个山洞会在日落时分自动闭合,并且永远不会再开。因此,姐妹二人必须在日落之前走出山洞,否则就会被困死其中。

得到上帝的指点之后,姐妹二人在日出时分走进了洞中。她们分别拿了一个可以盛放金银珠宝的袋子,不同的是,姐姐拿的袋子奇大无比,而妹妹只拿了一个较小的口袋。姐姐见妹妹拿着一个那么小的口袋,觉得不可思议。

姐姐如此提醒妹妹:既然上帝告诉我们可以任意拿取山洞中的财宝,那么拿一个大袋子岂不是更好。可是妹妹却反过来劝姐姐不要太贪婪,更要想到上帝对她们说过的日落之前必须出洞的警告。姐姐见妹妹非但不理解自己的好意,还反过来劝告自己,心里很不高兴,于是甩开妹妹,一个人往口袋里装财宝。

妹妹的小口袋很快就填满了,她打算赶快出去。不过在临走之前,她还是决定劝姐姐适可而止,赶快离开。可是,姐姐对她的劝告丝毫不予理会,一面嘲笑妹妹的愚蠢,一面又对妹妹的劝告感到生气,她觉得妹妹是存心不让自己拿到如此丰富的财宝。

看见劝说无效,又看到太阳正一点一点地西落,妹妹打算强拉着姐姐出去,可是姐姐口袋里装的财宝太多、太沉,而姐姐又紧抓着那个口袋不放,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把姐姐拉出山洞。最后,眼看着太阳只剩下半边儿在西山顶上,妹妹不得不自己走出了山洞。

就在妹妹走出山洞的那一刹那,她看到太阳只剩下一条金边儿在外面了,想再叫一声“姐姐”,可是等她回头时,山洞的门已经严实地合上了,她的姐姐带着满满一大口袋金银珠宝一同被关在山洞里,永远没有出来的机会了。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你要拥有一种成熟的心态:是你的,你要努力争取;不是你的,你绝不要强求。当体验过人生百味,你就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丰盛,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

贪婪的人生,快乐不复存在

人生一世,财富、名利等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实际上很少。一个人就算拥有再多的财产,他从中获得的安乐究竟有多少呢?就像古时候的帝王一样,即使他拥有了天下所有的财产、人口,然而他一生享有的安乐,远远比不上一个知足少欲者修持一座世间禅定所得到的安乐。就像《八大人觉经》中所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一个大富翁有着万贯家财,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管理,仍是忙不过来。即便财产如此众多,但是那位富翁却是每天寝食不安,愁眉不展。相反,邻居非常贫穷,靠卖馒头过日子,可老夫妇俩整天有唱有笑,蒸馒头、卖馒头,显得很是快乐。

富翁百思不得其解,就问一位帐房先生,那位帐房先生回答说:

“老爷,您可以这样试探一下,隔墙扔几锭金子过去,便会知道了。”

富翁决定这样试一次,于是,他趁夜黑无人,将50两金子扔进了邻居的馒头店。对贫穷的夫妇来说,这好比天上掉下馅饼,他们欣喜若狂,于是忙着埋藏金子,又考虑怎么花,又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夜不安。而从此之后,富翁再也没有听到邻居的歌声和笑声,他恍然大悟:“原来我之所以总是不快乐,都是因为这些金子啊!”

对世人而言,积累财富的过程始终都充满痛苦。龙树菩萨说过:

“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华智仁波切也说过:

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只羊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贪婪的、没有制约的人,总是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都失掉了。懂得知足,才会感恩,才会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现有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

先贤墨子口中的君子准则是:贫穷的时候显示出廉洁,富有的时候表现出仁义。再有钱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谁都无法带着财富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你可以允许财富进入自己的世界,但永远不要让它成为主宰你生命的工具;你可以让欲望成为你奋进的动力,但千万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

3.有“舍”才有“得”

“舍得”两个字表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选择的大智慧。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和得,就如因和果,是相关又互动的。至于应该放弃什么,争取什么,就要看你想得到什么,这就是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舍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说,“舍”与“得”虽是反意,却是一物的两面。舍得是对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不过,这里说的“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饱满、境界的升华。生活中,舍得之中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各人自己去琢磨、去感悟。

人生中,舍弃就是得到

世间的舍得,从来就是因果关系,“得”建立在“舍”的基础之上,不过,“得”的获取却与多种因素有关,有时候,你“舍”了并不一定有“得”,但不“舍”则肯定不会有“得”。

从前,有个农户家里老鼠成灾,于是,农妇就找了一只猫回来捕鼠,这只猫非常会捕鼠,但是也咬鸡。没过多久,农妇家的老鼠没有了,同时鸡也差点儿被咬死了。于是,女儿对母亲说:“为什么家里还要留着这只爱咬鸡的猫呢?”

母亲告诉女儿说:“我给你分析一下这里面的道理,老鼠不但偷吃我们的粮食,而且还咬坏我们的衣服,如此横行下去,我们就会挨饿受冻;没有了鸡,我们只是暂时吃不上鸡蛋罢了。”

农妇经过分析,很快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要想不挨饿受冻,就必须养猫舍鸡,付出代价才能有回报,这就是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智者知道,舍是得的前提,敢大舍的人才能大得。

有人说:成功的人最懂的就是“舍得”。“舍得”这个词几乎包含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只要把握好舍与得的尺度,就等于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钥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情世事,其实质不过是舍与得的排列组合。所以,当被日常生活中的繁琐小事缠绕身心时,要想到有舍才有得,你的心灵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平静和安宁。

所以,“舍得”之道,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大彻大悟、大智大慧。

两个商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他们肩上扛着水壶和沉重的黄金,但水壶里却没有水。过一条河时,两个人分开了。一个叫杰克的人不舍弃黄金,结果死在了沙漠;另一个人舍弃了黄金,在河流边灌满了水壶,并找到了过往的商队,最终走出了沙漠。知道舍得的人是聪明的,“舍”的是身外之物,“得”的却是身家性命。

在绝境之中,竟不懂得生命最重要,“舍”大于“得”,结果人财两空,实在是愚蠢至极。

舍得也是一种经营之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几个战胜国就商量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可是,当他们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才突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有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出钱买地,但这个机构才刚刚成立还身无分文。发倡议让世界各国筹资,但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浩劫,各国都财库空虚,甚至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想来想去,竟然想不出办法。想要在寸金寸土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对于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来说,真的不容易。

不过,后来这个消息被美国着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了,他们经过商议,便果断准备出资,最终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送给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将联合国周边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举动,令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相赠,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当时,美国各大财团和地产商都嘲笑他们说:“这一举动简直太愚蠢了。”还奚落说:“这样经营不要十年,着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着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联合国大楼刚刚完工,它周边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这个结局谁都没有想到,这也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人们目瞪口呆。

欲“得”先“舍”,现实中,舍得也是一种经营之道。舍得之中,有舍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这就像我们对待生活,总是无限回忆、追思过去,却不知前面的风景更加美好。向前看,才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当你没有把得失看得很重时,你恰恰能得到。人们常说:会生活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舍得”两个字,将人生中所有的真知妙理都浓缩其中,只要你能真正把握舍得的尺度,便掌握了人生成功的钥匙!

4.笑对人生,让心中的绿意常在

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桃花开得漫山遍野,那花瓣就像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显得那么妩媚动人,向人们诉说着绵绵幸福。笑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笑是绽放在每个人脸上最美丽的花朵,是回荡在心灵深处的一支最迷人的歌。生活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没必要总给生活一张苦瓜脸。我们还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笑对人生是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联系。笑对人生,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有多幸福!

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不是我们脑海中的“理想生活”。生活就像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上波涛汹涌,波浪起伏;生活就像一碗汤,一碗酸甜苦辣的“精华汤”,那滋味儿只有品的人清楚;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红橙黄绿蓝靛紫,只有染的人才分得清楚。

笑对人生,死神也会却步

只要活着,就必须随时面对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挫折,既然选择了生活,就要好好度过,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与不幸和苦难做抗争,让生命呈现顽强与乐观。精神不倒,身体不倒,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更好。就像有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因为“笑对生活”透着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散发出不屈生命的勃勃激情。笑代表着乐观,乐观心态在某个特定时候能决定一个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