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战争与和平
5047100000052

第52章 (47)

罗斯托夫放开这个显然喝得酩酊大醉的士兵之后,便拦住一位长官的勤务兵或是调马师牵着的马,开始询问勤务兵。勤务兵告知罗斯托夫,大约一小时前有人让皇上乘坐四轮轿式马车沿着这条大路拼命地疾驰而去,皇上负了伤,很危险。

“不可能,”罗斯托夫说,“想必是别人。”

“我亲眼见过,”勤务兵说道,脸上流露出自信的冷笑。“我该认得皇上了:我在彼得堡看见他多少次啊。他坐在四轮轿式马车上,看上去脸色特别苍白。只要他将那四匹黑马套上马车,我的爷啊,他就轰隆轰隆地从我们身边疾驰而去:好像我应该认得这几匹御马和马车夫伊利亚·伊万诺维奇,好像他除了沙皇外,就不替任何人赶车。”

罗斯托夫催马想继续往前驰骋。一名从他身旁走过的负伤的军官转过脸来和他谈话。

“您要找谁呀?”军官问道,“找总司令吗?他被炮弹炸死了,他就在我们团里,他的胸部中弹了。”

“没有炸死,负伤了。”另一名军官改正了他说的话。

“是谁呀?库图佐夫吗?”罗斯托夫问道。

“不是库图佐夫,哦,想不起他是什么人。反正一样,幸存的人不多了。瞧,您到那里去吧,到首长们集合的那个村子去吧。”这名军官指着霍斯蒂拉德克村时说道,随即从身旁走过去了。

罗斯托夫一步一步地缓行,他不知道,现在要找什么人,目的何在。皇上负伤了,这一仗可打输了。眼下不能不相信这件事。罗斯托夫朝着人家指给他看的那个方向驰去,在远处可以望见塔楼和教堂。他急急忙忙赶到哪里去呢?“若是皇上和库图佐夫还活着,没有负伤,那么要对他们说些什么话呢?”

“大人,请您从这条路去吧,在那条路上走真会给打死的,”这个士兵对他喊道,“在那条路上走会被打死的!”

“噢,你说什么话!”另一名士兵说道,“他要到哪儿去呀?从那条路上走更近。”

罗斯托夫思了想,朝着人家告诉他会被打死的那个方向疾驰而去。

“现在反正一样:既然皇上都负伤了,难道我还要保护自己吗?”他想道。他驰入那个从普拉岑高地跑下来的人员死亡最多的空地。法国官兵还没有占领这个地方,而那些还活着或已负伤的俄国官兵老早就放弃了这个地方。每俄亩就有十至十五名人员伤亡,就像良田中的一垛垛小麦似的,躺在战场上。伤员两三人一道慢慢地爬行,可以听见他们那逆耳的、罗斯托夫有时认为是假装的喊叫声和呻吟声。罗斯托夫纵马飞奔,以免看见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他觉得胆寒起来。他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他所需要的勇敢精神,他知道,看见这些不幸者的情况,他的勇敢豪迈必将动摇不定。

因为战场上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了,法军于是对这个布满伤亡战士的疆场停止了射击,在看见那个沿着战场骑行的副官之后,便用大炮对他瞄准,扔出了几枚炮弹。他因为听见可怕的呼啸,因为看见周围的一具具死尸的惨状,给他造成了恐怖的印象,并且使他怜惜自己。他心中想起母亲最近写的一封信。“假如她现在看见我在这儿,在这个战场上,几门大炮对着我瞄准,她会产生何种感想?”他想道。

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俄国部队驻扎在霍斯蒂拉德克村,即使紊乱,但秩序大有改善。法军的炮弹已经不会落到这里来了,射击声好像隔得很远了。这里的人们清楚地看见,而且都在谈论,这一仗是打输了。无论罗斯托夫去问什么人,谁也没法告诉他,皇上在哪里,库图佐夫在哪里。有些人说,皇上负伤的消息是真实的,另一些人说,这个消息不符合事实,可以说,之所以会有这一则虚假的消息,是因为那个随同皇帝的其他侍从走上战场,惊惶失措,面色惨白的宫廷首席事务大臣托尔斯泰伯爵确实乘坐皇上的四轮轿式马车,离开战场,向后撤退了。有一名军官对罗斯托夫说,在那村后的左方,他看见一位高级首长,他于是便去了那里,他并不指望找到什么人,只是为了使他自己的良心纯洁罢了。罗斯托夫大约走了三俄里,并且绕过了最后一批俄国部队,他在四周围以水沟的菜园附近看见两位站在水沟对面的骑士。其中一人头戴白缨帽,不知怎的罗斯托夫心里觉得这人很面熟,另一位不相识的骑士正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罗斯托夫仿佛认识这匹骏马)走到了水沟前面,他用马刺刺马,放松缰绳,轻快地跃过菜园的水沟。一片片尘土从那匹马的后蹄踩过的路堤上塌落下来。他猛然调转马头,又跳回水沟对面,他毕恭毕敬地把脸转向头戴白缨帽的骑士,和他谈话,显然想请他如法炮制一番。罗斯托夫仿佛认得骑士的身形,骑士不知怎的吸引了罗斯托夫的注意力,他否定地摇摇头,摆摆手,罗斯托夫只凭这个姿势就立刻认出他正是他为之痛哭、令人崇拜的皇上。

“可是他不能独自一人置身于空旷的田野之中,”罗斯托夫想了想。这时候亚历山大转过头来,罗斯托夫看见了深深印入他脑海中的可爱面容。皇上脸色苍白,两腮塌陷,一对眼睛眍进去,尽管如此,他的面庞倒显得更加俊秀,更加温顺了。罗斯托夫感到幸运,因为他确信,皇上负伤的谣言并非事实。他看见皇帝,感到无比幸福。他知道,他能够,甚至应当径直地去叩见皇上,把多尔戈鲁科夫命令他传达的事情禀告皇上。

可是他像个谈情说爱的青年,当那朝思暮想的时刻已经来临他得以单独和她约会时,他浑身颤抖,呆若木鸡,竟不敢说出夜夜梦想的心事,他惊惶失措地向四下张望,寻找援助,或者觅求拖延时日和逃走的机会,而今罗斯托夫已经达到了他在人世间渴望达到的目标,他不知道怎样前去叩见皇上,他脑海中浮现出千万种心绪,他觉得这样觐见不很适宜,有失礼仪,令人受不了。

“怎么行呢!趁他独自一人心灰意冷之时,我前去叩见他陛下,竟然感到高兴似的。在这悲哀的时刻,一张陌生的面孔想必会使他感到厌恶和难受,而且现在,当我朝他看一眼就会感到心悸、口干舌燥的时候,我能够对他说些什么话!”在他为叩见皇上原想表达的千言万语中,现在就连一句话也想不到了。那些言词多半是在其他场合下才倾吐出来,多半是在凯旋和举行盛典的时刻才倾吐出来,而主要是在他一旦身受重创、生命垂危,皇上感谢他的英勇业绩,即是说在他行将就木,要向皇上表示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他的爱戴之情时,他才倾吐这番言词。

“而且,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这一仗也打败了,至于向右翼发布命令的事情,我要向皇上请示什么呢?不对,我根本就不应该走到皇上面前去,不应该破坏他的沉思状态。我与其遇见他那忧郁的目光,听见他那厉声的责备,我毋宁千死而不顾。罗斯托夫拿定了主意,怀着忧郁和绝望的心情走开了,但仍不断地回头望着那位踌躇不前的皇上。

当罗斯托夫前思后想,悲伤地离开皇上的时候,上尉冯·托尔无意中走到那个地方,看见了皇上,他径直地向他跟前走去,替他效劳,帮助他徒步越过水沟。皇上想休息片刻,他觉得身体欠适,于是坐在苹果树下,托尔在他身边停步了。罗斯托夫怀着妒嫉和懊悔的心情从远处看见,冯·托尔心情激动地对皇上说了很久的话,皇上显然大哭了一场,他用一只手捂住眼睛,握了握托尔的手。

“我原来也可以处在他的位置啊!”罗斯托夫暗自思量,好不容易他才忍住了他对皇上的遭遇深表同情的眼泪,他完全失望地继续向前走,他不知道现在要往何处去,目的何在。

他那绝望的心情之所以更加强烈,是因为他觉得,他本身的软弱是他痛苦的原因。

他原来可以……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走到皇上跟前去。这是他向皇上表示忠诚的唯一机会。可是他没有利用这个机会……“我干了什么事啊?”他想了想。他于是拨转马头,朝他看见皇帝的那个地方跑回去了,可是在水沟对面,现已空无人影了。只有一辆辆四轮马车和轻便马车在路上行驶着。罗斯托夫从一个带篷马车车夫那里打听到,库图佐夫的司令部驻扎在辎重车队驶去的那个离这里不远的村子里。罗斯托夫跟在车队后面走去了。

库图佐夫的调马师牵着几匹披着马被的战马在罗斯托夫前面走。一辆大板车跟在调马师后面驶行,一个老仆人头戴宽边帽,身穿短皮袄,长着一双罗圈腿尾随于车后。

“季特,季特啊!”调马师说道。

“干嘛?”老头心不在焉地答道。

“季特!去打小麦吧。”

“嗳,傻瓜,呸!”老头怒气冲冲地吐了一口唾沫,说道。沉默地走了半晌,又同样地开起玩笑来了。

下午四点多钟,各个据点都打了败仗。一百多门大炮均已落入法军手中。

普热贝舍夫斯基及其兵团已经放下武器。其他纵队的伤亡人数将近一半,溃不成军,混作一团地退却了。

朗热隆和多赫图罗夫的残余部队,在奥格斯特村的池塘附近和堤岸上,人群混杂地挤来挤去。

下午5点多钟,只有奥格斯特堤坝附近才能听见剧烈的炮声,法国官兵在普拉岑高地的侧坡上布置了许多炮队,向撤退的我军鸣炮射击。

后卫部队的多赫图罗夫和其他人,聚集了几个营的官兵,正在回击那些跟踪追逐我军的法国骑兵。暮色开始降临了。多少年来磨坊主老头戴着尖顶帽,持着钓鱼杆,坐在这条狭窄的奥格斯特堤岸上安闲地钓鱼,他的孙子卷起衬衣的袖口,把手伸进坛子里逐一地翻转挣扎着的银光闪闪的鲜鱼;多少年来,摩拉维亚人头戴毛茸茸的皮帽,身穿蓝色短上装,坐在满载小麦的双套马车上,沿着这条堤岸安闲地驶行,这些人身上粘满了面粉,赶着装满白面的大车又沿着这条堤岸驶去,——而今在这条狭窄的堤岸上,那些由于死亡的恐惧而变得面目可憎的人们在载货大车和大炮之间,马蹄之下和车轮之间挤挤擦擦地走动,互相践踏,直至死亡,他们踩在行将死去的人们身上往前走,互相残杀,仅仅是为着走完几步后也同样被人击毙。

每隔十秒钟就有一颗炮弹挤压着空气,发出隆隆的响声,或者有颗手榴弹在这密集的人群中爆炸,杀死那些站在附近的人,把鲜血溅在他们身上。多洛霍夫的一只手负了伤,他带着十个自己连队的士兵步行着(他已经晋升为军官),他的团长骑在马上,这些人就代表了全团的残部。四周的人群蜂拥而来,把他们卷走,排挤到堤坝前面,停止前进了,因为前面有匹马倒在大炮下面,一群人正在把它拖出来。还有一颗炮弹击毙了他们后面的人,另一颗落在前面,竟把鲜血溅在多洛霍夫身上。一群人绝望地向前靠拢,蜷缩在一起,移动了几步,又停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