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5011600000006

第6章 前言(4)

——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建设与产业战略问题。生态建设在定西有过三次大的高潮。一次是建国初期的水土保持;另一次是八十年代初的“种草种树”。这次持续10年的生态工程,“反弹琵琶”突破了就粮食抓农业,就农业抓经济的观念误区,对于停止生态破坏,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基本解决温饱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次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退耕还林”。世纪之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党中央统揽全局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粮代赈、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工程。历史和实践证明,改善生态环境是摆脱农业落后状况的基础,不下决心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酷劣的状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就不能跳出受制于天的“自然经济”圈子。定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政策宣传,总体规划,到示范推动,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并摸索出了一整套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综合治理的模式。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民族的彻悟,也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这些年,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了种树种草,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但我们的农民和财力无法担负恢复生态、防治沙害的历史责任和经济重负,由于缺乏经济的支撑和长效保障机制,生态治理的成果难以持续。改革开放以来,从种树种草到退耕还林,在20年的生态建设中,定西人民作出了重大的社会贡献,付出了历史性代价,也收获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果。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部大开发中的退耕还林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的,生态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同生态环境的衰退一样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结合起来。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经营的是草木,东南沿海地区经营的是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西部开发,我们经营的是荒山、搞的是劳务输出,而人家经营的是非农产业,搞的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跨国经营。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能再靠行政驱使,放弃经济发展和谋求致富的市场机遇,有悖于发展权的公平和市场的公理,必须使生态建设从行政推动转向市场推动,转向体制推动和产业推动,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科学处理生态平衡和经济的平衡与发展问题。思路就是出路,创新就能发展。我们没有在退耕还林、恢复生态的世纪工程中,让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停滞市场经济和产业致富的步伐。就在这一时期,我们确定了经济工作重心由农业向工业、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抓好工业、城镇、财源三大建设;提出了“以实现‘三增一降一稳定’为目标,以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重点,遵循三个规律,实施六大战略,把定西建设成为西部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区,在产业均衡、区域均衡和生态均衡发展中,努力推进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

——马铃薯的文化思考与产业推动。马铃薯是定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遍布全区的山乡村镇,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极广。1996年,我们把马铃薯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按照抓龙头、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的工作思路,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实施洋芋工程、壮大支柱产业,把定西的小土豆推向大市场、推向全国的奋斗目标,从而使马铃薯的产业推动不仅成为经济课题,也成为一个文化课题。

对马铃薯的文化思考,就要认识它的高产量、易栽培、易储运和规模种植的物种优势,直接满足了商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国际化的市场要求,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奠定了马铃薯的产业基础,展示了马铃薯产业的广阔前景;对马铃薯的文化思考,就是要解决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观念问题。

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是走出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潮流。现代农业是根据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传统农业实施经济技术改造的过程。现代农业源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萌发于20世纪初,大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百年时间,率先在英、法、德、意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盛行,随着工业化步伐在世界范围的加快,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全面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也是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动因来源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对传统农业提出了挑战,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是人地矛盾的加剧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要求。三是传统农业的低效益和低增长,加之体制的因素,导致了“三农”问题的凸显,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四是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五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在现代农业建设探索中,我们进行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区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及农业非农产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社会实践。

——农业产业化是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战略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特色产业的区域化,生产经营的企业化,种植、加工、经营一体化,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自给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的市场化和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市场的必然选择。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原始积累的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广阔前景。但理论界有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以在东部发达地区实施,“西部地区尚不具备大规模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其理由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地理资源环境不是很好,土地分布零碎,农业投入资金缺乏,而且交通与信息运行成本很高,在现阶段较难大规模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放弃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既是转变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达地区要走这条路子,欠发达地区更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子。

我们的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产业,1995年定西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夏粮几乎颗粒无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艰苦的地区,仅靠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而难以满足农民致富的要求。当时我们拍板实施“洋芋工程”,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尝试,之后,通过组织示范观摩,农业产业化逐渐被干部群众接受。可以说,尝试“农业产业化”在定西尚属首次,在全省也是早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定西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是洋芋、药材等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并在规模上有了新的突破。二是产业效益上有了突破。三是龙头企业的机制转换有了新的突破。四是农业高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有了突破。定西农业产业化的探索与发展思路,在我到平凉之后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实践,短短几年巨型畜牧业基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平凉红牛”,“平凉金果”、“雅虎皮革”等品牌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市场。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起步早、步伐快的地方,农民收入显着增加,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欠发达地区可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龙头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农民,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功能,是先进科技和现代生产的新型载体,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平台。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必须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在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地位。

平凉龙头企业的发展,坚持走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推动和社会扶持、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基地建设和典型引导的路子。实施了扶持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创建发展一批的“四个一”工程;重点建设了巨型畜牧基地、优质水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牧草四大生产基地;创新龙头企业发展机制,加快企业和基地一体化进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人才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技术支撑。

——在结构调整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平凉市财政收入由“九五”末的4亿增加到2003年的8亿,2004年实现10亿的财政收入目标,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究其根本,是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新型的产业基础和增长平台。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突破传统的经济格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新型的产业平台和创业平台,实现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措施。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可以扩大市场空间,可以引领消费需求,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可以形成规模经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可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可以促进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生命在于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竞争力,也就不可能获取超额利润,从而不能获得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产业规模的形成和产业地位的确立。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反映广泛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而且代表经济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不仅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可以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

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是生产劳动的个别现象,它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的挑战,而且要面对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因此,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宏观引导和政策推动。

三、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核心是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问题。搞市场经济不谋划工业、不思考产业升级、不进取产业战略的制高点,必然要落伍。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中,提出了按照“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的要求,揭示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欠发达地区能否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关系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就要研究制定出一条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在平凉工作时,我们确定的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推进小康建设为总揽,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干部职工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保持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为目标,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保证,全力培育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集中建设全省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巨型畜牧业基地、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努力把平凉建成甘肃东部经济强市的发展思路,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这一思路中“三增一稳”的目标,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稳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五个加快”把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体现了“五个统筹”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要把推进工业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具有平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就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要加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善于从全局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分析问题,判断形势,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关系;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地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形成干事创业、勤政亲民和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决策、办事情,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