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走出传统农业
50116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世界上最发达、最完美、最悠久的传统农业在中国,最完整、最典型的传统农业首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及周边欠发达地区。黄河的两大支流——渭河和泾河流域是传统农业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的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农耕文明,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完善,渭、泾两河流域形成极为发达和典型的传统农业。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虽然已经存在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但有了商品交换,有了剩余产品,并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定西、平凉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以农耕谋生,城市人口不足20%,同时,农业的自然基础资源和发展现状说明: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几乎是原始的耕作,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温饱为目标的经济生活,及财政积累的落后状况,意味着我们的经济仍然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特征,而处在一个缓慢的发展阶段。思考和认识传统农业的历史归宿,就不能不涉及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问题。历史的辩证法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经济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传统农业是相对于原始农业和现代农业而言的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马克思曾直接定义为自然经济。就是在自然经济状态下,采用人力和畜力,以手工器具和铁器等为生产工具,依靠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的经验进行生产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低级阶段。从传统农业的产生到工业革命的爆发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经济社会的主导产业。面对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到来,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开始摇动和倾斜,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被工业化所取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认识传统农业,就是要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传统农业实施经济技术改造的客观要求;就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工业化的思维认识农业和当代经济的发展问题,正视并寻求贫困落后地区传统农业的出路,用创新的精神和艰苦的努力开创贫困落后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实现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走出传统农业,就要深刻认识传统农业的自然局限和历史局限。传统农业的自然局限,是指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对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以及落后的生产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就是说传统农业对特定地理环境的依赖,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物种、规模、周期和发展速度,成其产业地位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依据。表现为:一是传统农业的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同步性,决定了传统农业无法摆脱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决定了农业生产既不能稳定增长,又不能较快发展,无法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在一定发展水平、一定发展阶段必然呈现徘徊和停滞状态。二是传统农业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低,受投资极限的制约,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双重夹击,缺乏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以及生产过程的封闭性,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四是传统农业以土地为劳动对象,看天守地、固定居住,限制了人口流动,不利于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新型产业的形成。五是传统农业的收益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投入,限制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六是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持续的垦荒拓耕必然引起生产与生态的尖锐矛盾,人地矛盾和生态恶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就是在市场经济取代自给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伴随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都市化和国际化趋势,使传统农业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进入徘徊、停滞、萎缩的状态,表现为经济上的贫穷和发展上的落伍,并与现代经济和文明社会相对立,无法挽回地走向衰落,从而进入农业改造和产业战略转移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传统农业的历史局限,不仅表现为农业自身的发展局限,而且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弊端和现实困境。只有走出传统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只有走出传统农业,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因此,走出传统农业,就成为欠发达地区最为紧迫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任务。实施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的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寻求非农产业和产业战略转移的发展出路,最终融入工业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洪流,是传统农业的历史归宿。这一认识不仅在逻辑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奠定了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农”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同在。“三农”问题在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但在我国,由于农耕经济的历史更漫长,传统农业的经济社会基础更完整,农业的产业规模更庞大,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加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长期缺失,致使农民的发展权被掩盖。体制形成的人与土地的分离,劳动者自主权和创造力的限制,农村人口大规模增长,农业生产萎缩,农民生活极度困难,农村经济停滞不前,“三农”的困境和矛盾更加突出。同时,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由传统农业、计划经济向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的进程同步加速,致使“三农”问题的波及面更广,所反映的经济社会矛盾更为深刻。学术界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卖粮难、民工潮、城市与农村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把“三农”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现代化进程。的确,市场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凸显了“三农”问题的经济社会矛盾。但这并非本质。不能否认,市场经济必然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我们难以抗拒市场经济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步伐;不能否认,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必然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发生变化,“三农”问题走向社会舞台是社会进步和民主化的体现,但民主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境。任何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三农”问题,同样存在着内因和外因、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的关系问题;存在着社会生产方式问题,即经济结构决定经济社会变革,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这一原理出发,究其根本,“三农”问题不仅表现为与现代化进程的差距,而且深刻反映了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经济社会弊端。这一点,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更为典型。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及其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是“三农”问题存在和凸现的经济根源。“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局限,造成农业生产徘徊,农民收入下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农民贫困程度加剧,工农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因此,“三农”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一个发展问题、产业问题、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问题。长期的传统农业是“三农”问题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和直接的经济社会结果,从而,“三农”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同在,“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于此。

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体制问题和农民权益问题,是“三农”问题加剧的社会因素。胡****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国际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造传统农业,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体制制约,建立城乡一体化投资发展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谋划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全新的农业发展观,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补、城乡互动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出路,实现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大坪的困惑与出路。大坪是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的一个行政村,是甘肃农业战线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先进典型。大坪的发展凝结了几代人百折不挠的奋争与拼搏,倾注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探讨大坪的困惑与出路,不仅对于大坪的二次创业是必要的、迫切的,而且反映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长期徘徊的历史困惑。早在1978年大坪人就达到人均拥有4亩梯田,人均产粮过千斤。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99年,大坪仍然处在温饱水平,人均纯收入仍然在千元上下徘徊。就是说,大坪的农业基本建设上去以后,为什么农民富不起来,反而与发达地区、甚至同类地区的差距拉大了。大坪人的困惑,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把它称之为“大坪现象”。困惑之一是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困惑之二是农业基础条件改善了,农民不愿种粮了;困惑之三是粮食产量和经济总量上去了,发展速度降低了;困惑之四是农民收入增加了,贫富差距拉大了。大坪的困惑,就是传统农业的困惑。

1999年9月9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同志来到定西、来到大坪,我全程参加了胡****同志在定西的考察。胡****同志在视察大坪时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大坪人当年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创业精神,提出并回答了解决温饱后的大坪农民致富和如何致富的问题,从而拉开了大坪人二次创业的序幕。这是对大坪人的希望,对定西人民的希望,也是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嘱托和要求。走出大坪的困惑,寻求和探索加快发展的出路,就要贯彻胡****同志的讲话精神,解决观念问题,思路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胡****同志视察大坪的讲话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依靠非农产业致富奔小康的经济思想,不仅直接回答了大坪人的困惑和出路问题,而且指出了欠发达地区走出传统农业的基本途径。

——走出传统农业,必须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政策理论基础,突破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波及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欠发达地区改革发展的未来。

劳动创造价值,经营追逐利润,消费引导生产,需求决定供应,市场配置资源,科技推动发展的经济形态,已有数百年的正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市场经济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今天,当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写进执政党的纲领和共和国宪法的时候,当我们的经济社会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时候,把市场经济融入民族进步的灵魂,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就成为当代社会工作者和全民的历史责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必然与传统经济和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发生巨大冲突,必将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推进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发生变化。二、社会生产的目的发生变化。长期困扰人们的产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以及钱与粮的束缚被打破。三、资源配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变化;四、市场主体发生变化。五、政府职能发生变化。六、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发生变化。七、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八、市场形式和市场领域发生变化。九、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发生变化。十、经济发展空间发生变化。这些波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发展全局的巨大变化,都需要在观念转变和改革中得以解决,都需要我们的改革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新的更大的突破。要实现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历史转变,就必须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改革发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