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黄大米不宜食
大米有其原有的正常颜色,若出现了淡黄色,便成为黄变米。大米变黄的原因,是大米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热,致使霉菌繁殖,出现霉变现象并呈现出黄色,霉菌中包含真菌产生的********,它是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的有毒代谢物的统称。
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肝部会有病变,2~3个月后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伴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晚期会有直肠、肝、胃大出血现象。
■ 霉变麦子不宜食
小麦、大麦等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收割,会受到各种不同病害的侵扰,其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就是赤霉病。一种叫禾谷镰刀菌的真菌,是引起赤霉病的主要病菌。引起人中毒的麦粒有可能是赤霉病麦。
每年4~5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多,气温又高,禾谷镰刀菌生长繁殖时能产生多种霉素,其中有一种叫赤霉素。人、畜、禽吃了含有赤霉素的赤霉病麦就会中毒。
多数人在半小时到1小时发病,快的10多分钟内就会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流涎、嗜睡、乏力等,少数人则有发热、畏寒等症状。
■ 霉变黄花菜不宜食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安神菜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干黄花菜是采摘鲜嫩清香、尚未开放的黄花菜花蕾,经晒干、精选、包装而成,风味独特,香馥爽口。
黄花菜极易霉变,因此在保管中应防止发热和变潮。霉变过程一般是先发热后发黏,产生酒味以至发霉。发现热黏的黄花菜,应立即摊开、晒干,对质量影响不大。
如果黄花菜发生霉变,经过晒干后,则菜色呈现出红或黑的色泽,水发后发软烂掉,失去食用价值,就不应再食用。
■ 酒精味南瓜不宜吃
南瓜味甘甜,含糖较高,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老南瓜存放时间过长,有酒精气味或皮已经腐烂,这种南瓜就必须丢弃。
南瓜的瓜瓤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因空气潮湿,或空气不流通,而发生无氧发酵分解,生成酒精,这就改变了南瓜原有的营养价值。这种南瓜吃后,容易使人产生头晕、嗜睡、全身乏力及上吐下泻等中毒症状。
外皮腐烂了的南瓜更不能食用,因为已腐烂的南瓜内部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大量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发生急性缺氧性中毒。如果大量的亚硝酸盐在体内积累,与仲胺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会给人的身体带来重大威胁。
所以,吃久存的老南瓜时一定要切开检查,确保安全。
■ 青色番茄不宜吃
青色番茄没有成熟,含有毒性物质龙葵素,食用时口腔有苦涩感,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昏、流涎等中毒症状。因此,青色番茄不宜做菜食用,若生食危险性更大。
■ 土豆发芽不宜吃
土豆发芽时,皮层中会产生大量龙葵素,又叫茄碱,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人吃了含有龙葵素的土豆,会感到咽喉和口内瘙痒、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
症状较轻的,可在停食后1~2小时内自愈,重者有反复呕吐症状,造成失水、发高烧、呼吸困难、瞳孔散大、昏迷、抽搐,严重的还会中毒死亡。
■ 新摘木耳不宜食
木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尤其含铁量较高,对防止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功效,且有抑癌的作用。又因含胶质较高,可清除消化道滞留的纤维等。
但是,新采摘下来的木耳不能立即食用。因为新鲜的木耳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此物质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当人在太阳下时,身体裸露部分易患日光性皮炎,可表现为面部厚肿,颈部、面部出现红色丘疹、紫斑,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 变质银耳不宜食用
人吃了含有黄杆菌毒素的变质银耳后,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烦躁等中毒症状。重者则出现昏迷、牙关紧闭,时间长的,会出现黄疸及皮肤粘膜广泛出血,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 野生仙人掌不宜食
不要随便吃野生仙人掌,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和麻醉剂,不但没有食疗功效,反而会导致神经麻痹。
■ 霉变甘蔗不宜食
甘蔗霉变的原因是由于真菌污染造成的,人吃后2~3小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昏等症状。中毒轻者可很快自愈,中毒严重者,会进一步引起阵发性抽搐、昏迷不醒,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时节,这是由于秋天甘蔗收割后,储存时间过长,尤其是受冻、过潮的不良储运条件,很容易造成甘蔗阜孢霉、串珠镰刀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产生大量毒素,变质发霉。
■ 桃仁有毒不宜食用
桃仁即桃子的核仁,桃子的核仁是禁止食用的,它与杏仁不同,杏仁中的甜杏仁可以食用。桃子的核仁是苦的,内含大量氰甙,对人体有剧毒。
人食用氰甙后,会在体内生成剧毒物质——氢氰酸,并且出现头昏、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发热、黄疸及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昏迷、抽搐,氢氰酸与铁结合会使人体因缺氧而陷入窒息状态,氢氰酸还可损害脑的中枢神经和生命运动中枢,导致死亡。
因此,切不可误食桃仁。
■ 烂枣不宜食用
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不要食用。
■ 长芽花生不宜吃
花生米一般保存在温度高、湿度大、氧气足的环境中,容易长芽,这种环境也容易滋生霉菌。
不宜食用长芽的花生,因为花生长芽后,破坏了外皮,容易生黄曲霉、寄生曲霉等。而这些霉菌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 吃水果时不宜带皮食用
果农除直接喷施农药外,还常使用根外追肥法,所用的硝酸盐常残留于水果皮外。人吃带皮的水果后,硝酸盐也随之进入体内。
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并与食物蛋白质结合,转化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从而引起消化道癌症。
■ 西瓜不宜久冻
夏季,人们喜欢将西瓜放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再吃,因为这样会感觉更冰爽,但冷藏时间不宜太长。
因为,西瓜切开后冷藏时间太长,瓜瓤表面会形成一层膜,冷气被瓜瓤吸收。在吃冰冻的西瓜时,人口腔内的唾液腺、舌部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刺激几乎处于麻痹状态。大量进食冷藏时间过久的西瓜,还会伤害脾胃,引起咽喉炎。
西瓜放入冰箱降温时,应控制在15℃,约2小时为宜。这样既可使西瓜降温,而又不伤脾胃。
■ 空腹不宜吃香蕉
香蕉既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又可充作粮食。但香蕉中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适量食用,可保持体内对钾的正常需要。
多食香蕉后可造成体液中的钾、钠比值的改变,特别是空腹时食用,使血液中钾大幅度增加,对人的心血管等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出现明显的感觉麻木、肌肉麻痹、嗜睡乏力等现象,严重者则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等。
■ 反季节的水果不宜吃
反季节的水果,是指那些不是在自然条件下成熟的水果,这些水果应不吃或少吃。
因为反季节水果一般都使用过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使用了膨大剂的果蔬,与正常的果蔬相比,个头大,形态奇特,而且味道变淡,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能长时间储藏。
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水果会释放出少量乙烯,促使果实成熟。果农也为了便于储藏、运输,将接近成熟的果品提前采摘,上市出售前用乙烯催熟。通常,这种催熟方法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但是,为了使水果提前上市,将离成熟期很长的青果催熟,这需要大量的乙烯,这样的水果,吃了后对人体有害。因此,反季节的水果不宜吃。
■ 烧焦肉类不宜吃
烧焦的鱼和肉有毒,不宜食用。鱼和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不慎烧焦了,高分子蛋白就会变为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就会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及遗传受到毒害,进而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
同时,鱼和肉里的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因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所以,不宜食用烧焦的鱼肉。
■ 变红元宵不宜吃
元宵煮熟后,会出现杏黄、棕黄以至红褐色的现象,这种变色元宵皮发硬,略有酸味,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不能食用。
元宵变色是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丰富的酵母菌。红酵母菌不仅能引起元宵变色,还能使玉米面、大米、面粉、牛奶、水果、肉、泡菜等出现红变。食物若被红酵母菌严重污染,绝对不可食用。
■ 城里野菜不要吃
生长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地区的野菜,不但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而且对空气和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化学成分均有过滤作用,所以人食用了这样的野菜后,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伤害。
■ 不宜食用蓝紫色紫菜
紫菜保管贮存不善,极易发生霉变。另外,某些与紫菜为邻的藻类,如蓝色藻、双鞭甲藻等,可分泌出环状多肽、岩藻毒素等有毒物质污染紫菜,使紫菜的色泽褪为蓝紫色。因此,变成蓝紫色的紫菜不宜食用。
■ 隔夜熟白菜不宜食
白菜富含维生素,硝酸盐的含量也较高,煮熟后放置过久,由于细菌的作用,会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这种亚硝酸盐进入胃肠道,迅速入血,能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带氧能力,使肌体缺氧,引起皮肤、黏膜发绀、青紫等症状。所以,不宜吃隔夜的熟白菜。
■ 畸形番茄不宜食
番茄又称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糖分、柠檬酸、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果胶和维生素A、B1、B2、C等,其中以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
番茄还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钾、钠、镁等矿物质,成年人每天如食用150克番茄,就能满足身体对这些矿物质的需求。
但在上市的番茄中,许多都受过激素的处理,使用激素过量的还会造成果实畸形。而激素过量的番茄对人体有害,绝不能食用。
吃番茄时,应选大小适中、果肉厚、果实形状圆整的红果,而底部有明显突起的番茄不要选购。
■ 入水不沉的李子不宜食
成熟之李香软多汁,富含糖分,比重大于水,入水则沉,故古有“浮瓜沉李”之说。李子不沉于水,可能含有其他毒物,使李反轻于水,现象异常,故不可食。
■ 苦味柑橘不宜吃
柑橘中最主要的苦味物质是柚皮甙和新橙皮甙,这两种苦味物质在未成熟的柑橘中含量较高,大量食用,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柑橘成熟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苦味物质逐渐转化,水果的苦涩味也就逐渐消失。但柑橘在0℃左右贮藏时,柑橘内的酶活力受到影响,各种糖甙的水解反应也受到影响,苦味便不会减弱。
同时,柑橘如果受冻结冰,其原生质会脱水,蛋白质及胶体产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失去抗菌能力。此时,细菌极易侵入果体繁殖,加重柑橘的苦味。因此,发苦的柑橘最好弃之不食。
■ 霉变柿饼不宜食
据卫生检验发现,柿饼上可沾染有黄曲霉、黑曲霉、木霉、串珠镰刀菌、青霉菌、红酵母菌以及细菌等,它们能够产生毒素使人中毒,因此不可食用霉变的柿饼。
即使不霉变的柿饼,在食用前也需用开水浸泡半分钟,以利杀菌防病。
■ 不宜嚼食槟榔
嚼食槟榔是导致口腔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槟榔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因此,嚼食槟榔的习俗应该戒除。
■ 臭败肉不宜食用
鲜肉在气温较高环境中放置,即使组织中并无细菌存在,但由于组织中酶的活动,亦开始“自溶”,“自溶”使蛋白质分解出硫化氢和硫醇,产生恶臭。
在“自溶”基础上,若再受空气中杂菌污染,迅速遭到细菌分解,臭败肉最后形成一些蛋白质或脂肪的分解产物,如吲哚、硫化氢、硫醇、粪臭素、尸胺、醛类和酮类等,不仅奇臭而且有毒。
这时,肉的颜色也有变化,由于硫化物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肉的表面呈现暗绿色,脂肪层也有黑色污点,肉的组织也松弛。此种肉绝对不能食用。
■ 黄膘肉不宜食用
鲜肉呈现黄色有几种情况:
一是饲料。有些黄绿饲料中的黄色素溶解于动物体脂中,呈现深浅不同的黄染,并且一般会在鲜肉冷却12小时后自然褪色,这种肉食之无妨。
二是肝胆疾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排除障碍,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其脂肪、脏器可呈深黄或黄绿色。
三是溶血性黄疸。如寄生虫病、磷、砷中毒等,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溶血性黄疸,可使肉的皮下脂肪呈橘黄色。
四是肝郁血。营养不良导致肝实质黄疸,从而使鲜肉呈棕黄色。
因此,凡黄膘肉最好不要食用。
■ 红膘肉不宜食用
红膘是指鲜肉、脂肪呈红色。红膘肉有两种情况:一是肌肉组织淤血。由于屠宰时放血不当,液态血淤积于肌肉毛细血管中,呈现全身性淤血,特别是凝血机制不全形成的红膘肉,这种肉不能食用。
二是病原体感染。如急性败血型猪丹毒,肉膘呈桃红色,这种肉也不能吃,因为稍一不慎可引起接触传染。
■ 鲜肉变黑不宜食
鲜肉变黑的原因并非由微生物引起,而是由于鲜肉组织中酶活性引起肌肉组织的自然分解所致。蛋白质被分解后,释放出硫化氢和其他不良气味,同时使肉的颜色变黑,鲜肉的皮下脂肪呈乌绿色,这种肉称为自溶肉,不能食用。
■ 牲畜三腺不可食
猪、牛、羊等动物体上的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是三种“生理性有害器官”。人若误食后,则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兴奋狂躁、脉快心悸、抽搐乏力、食欲低下、恶心呕吐、发热多汗等中毒症状。
牲畜甲状腺位于胸腔入口处的正前方,与气管的腹侧面相连,是成对器官。甲状腺所含成分主要是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一般烹调不易被破坏,食后易引起中毒。
肾上腺俗称副肾或小腰子,同甲状腺一样,当人误食后,会发生肾上腺素过剩,从而扰乱正常代谢,出现恶心呕吐,重者出现瞳孔散大等中毒症状。
牲畜的淋巴结是动物体内的防御器官,亦是微生物和有毒异物的聚积处。因此,食用前,这三样都是必须去除的。
■ 家畜肉枣不可食
猪等家畜的脖子和奶脯部位有些灰色或暗红色的肉球,这就是淋巴结,因其形似小枣,故名“肉枣”。肉枣有时也会遍布于畜体的全身,主要分布在头部、颈部、躯体及内脏等部位。
这些淋巴结在协助血液循环、输送营养和代谢产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身也积存了很多细菌和病毒,尤其是脖子部位。如果不把这些“肉枣”去掉,一同绞在肉馅里包饺子、蒸包子,人食用后很容易感染疾病。
因为淋巴结里的细菌、病毒在短时间内是不易被杀灭的,所以买肉时如果发现有“肉枣”,千万要剔除,不要食用。
■ 病死牛有毒不宜食
病死牛体内的病菌和毒素,随血液循环周流全身,其内脏和肉都有。人吃了这种病死的牛肉,可感染和发生与牛相同的传染病,还可引起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肉毒杆菌等细菌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泻下酱色腥臭便或水样便,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病死的牛肉是不宜食用的。
■ 羊悬筋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