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5005900000003

第3章 生活用品篇(2)

明朝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广东刻印成《坤舆万国全图》。出于对中国的敬意,把中国置于地图中央。这幅地图对我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我国原有的经纬概念充实、明确和系统化。

1718年,官方监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制成,这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地图。

我国古代地图的特点是起源久远、绘制技术高超、理论完整系统、种类多样。

针的由来

最早的针是骨针、木针、象牙针和铜针。我们发现的针,最早的是石器时代的遗物。

古埃及的废墟中发现过石针,罗马时代用的是铁针和铜针。我们现在所用的钢针,大家认为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传入欧洲时已是中古时代。欧洲第一所制造钢针的工厂,是14世纪德国汉堡设立的。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由一个名字叫格鲁斯的德国人把造针术带到了英国,从而使英国、法国成了世界上主要的产针国家。

钥匙的由来

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他们的锁是把一条门栓插入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个木制栓。门栓插入槽沟后,木制栓便会插入门栓的孔。这样一来,门栓就非常牢固,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

由于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栓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它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的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但是也有一些钥匙长达3尺,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搬动,相当沉重。

罗马人创造出一种较小的锁,可以携带到各处,我们称之为挂锁。这种挂锁的钥匙,外表上看起来像个指环,可以套在手指上,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拉链的由来

拉链又称拉锁。它是近代以来,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一位名叫贾德森的工程师,把一个个微小的颗粒状元件作为连接件,分别交错地镶嵌在两条布带子的边缘上,然后通过一个滑动件达到啮合或分开的目的。这就是现在拉链的雏形,当时称为“滑动系牢物”,又名“可移动的扣子”。

可惜的是,这种“可移动的扣子”很不好用。滑动件常常咬住带边,安在服装、靴子等制品上,穿着走动经常会自动裂开。

这种“可移动的扣子”后来被一个聪明的美国人加以修改,他将颗粒状元件的顶端加大,并使之具备一定的弧度,这样元件就不容易自动裂开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的拉链变得品种繁多,美观耐用。

缝纫机的由来

1829年,法国里昂的一位名叫巴尔托洛美·契蒙耶的裁缝,制造出全世界第一架缝纫机。

我国使用的缝纫机,最早由美国输入,当时,美国只输出整部机子,不出口零件,机器坏了没法修理。1919年,一个姓沈的在上海创办协昌缝纫机厂,这是中国第一家缝纫机厂。由于没有任何机器设备,30年内该厂一直是干修修配配的杂活。从1948年起,该厂才利用较多的进口零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国产“无敌牌”缝纫机。解放后,这一家缝纫机厂,得到了新的发展。

高压锅的由来

高压锅是由法国人发明的。

1681年,法国医生丹尼斯·帕平带领一批人到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旅行。他们野餐时,发现水不到100℃就沸腾了,食物也难以煮熟。帕平不但是位医生,而且还是一位物理学家,他懂得这是因为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低的缘故。

于是,他根据密封容器中蒸汽压力越大、水的沸点越高的原理,用了6年时间,研制成功一种密封的容器。在这种容器里,水蒸气无法散出,气压越来越高,水到100℃仍然不会沸腾,这样就获得了高于100℃的水。

用这种容器来煮肉,10多分钟就可煮烂。这是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帕平给这只锅取名为“消化锅”。

剃须刀的由来

剃须刀是美国人吉列发明的。

1895年,吉列走进了一家理发店,就在刮胡须时,面部被刮出了血。

“要是有一种安全剃须刀就好了。”理发师耸耸肩说。

吉列以商人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全世界有2/5的人用剃须刀,如果发明一种新式的安全剃须刀,肯定会有销路。

回家后,吉利一头钻进了试验室。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吉利仍没有制作出一把理想的剃须刀。

正当吉列犹豫不决时,遇到了著名发明家尼卡松。在尼卡松的鼓励和帮助下,吉列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终于制成了一种“T”字形的剃须刀。这种剃须刀的刀刃很锋利,但在刮胡须时,它能随着接触面变换角度,因而不会伤人。1901年,吉列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安全剃须刀的公司——吉列公司。

磁带的由来

1888年,一位名叫史密斯的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磁性录音的设想和理论。十年之后,丹麦电话技师浦尔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录音机及磁带。当时的磁带是把铁粉涂敷在细线上。

1927年后,又研究出了各种合金钢丝带。

最初的录音机非常简陋,输出信号非常微弱,合金钢丝带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录制几小时节目所用的录音钢丝带,要用汽车来装运,并且一旦断裂,不易连接。

1932年,德国的一家化学公司致力于磁带的改良工作。该公司把四氧化三铁的黑色磁性粉末和黏合剂混合在一起,涂到纸带上,使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二年,他们又采用伽玛—三氧化二铁磁性粉末进行试验,这就是今天通用磁带的雏形。

1963年,荷兰菲利浦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盒式录音机,同时也产生了盒式磁带。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磁带的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在全世界,磁带产量按每年15%的增长率迅速递增,至1982年已达到3700亿米。

录音机的由来

1888年,美国的史密斯提出磁性录音的设想和理论。1898年丹麦科学家波尔逊将其设想变为现实,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钢丝录音机。

20世纪的20年代后,随着放大技术的发展和高频偏磁的利用,钢丝录音机正式成为商品,并开始用于广播、有声电影、电信传递等方面。30年代又出现了纸基和塑料基的磁性录音带,并开始采用环形磁头。

进入40年代,磁性录音技术开始成熟。50年代前后,磁性记录从录音发展到录码的新领域,并进一步开拓了录像的新技术。随着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薄膜电路的应用,录音机的体积大大缩小。

为克服盘式磁录音的缺点,1963年荷兰菲利普公司制成体小、价廉、携带和操作方便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后来,这种录音机又发展成微型盒式录音机和大盒式录音机,并涌现出许多新颖的立体声录音机及收录两用机。

暖气的由来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怎样利用火和太阳的热能来取暖御寒,加热食物。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人类能够较合理地利用热能取暖是古罗马时期的事。

古罗马的公共浴室和富人的房子都装有地下火炉,这就是地面暖气的雏形。18世纪末期,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他的伯明翰市郊的工厂安装了第一套水蒸气取暖设备。

1851年,在英国定居的迈耶·阿姆谢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在他的别墅安装了暖气和现代化自来水管道系统。1899年美国出现了组合式散热器。1900年,法国的夏佩公司也开始采用这种暖气散热器,并使暖气在外观和应用上更加成熟,成为空调时代来临之前的主要取暖工具。

手表的由来

手表的出现源于一件有趣的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军官为了看表方便,把表绑扎固定在手腕上,举起手腕便可看清时间,这样可以很方便地掌握时间。

1918年,瑞士的一位钟表匠扎纳·沙奴,听了那个把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开始制造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安装皮表带或金属表带,使表固定在手腕上。这样,手表就诞生了。

电子手表的由来

电子手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经历了四代演变。

第一代叫摆动式电子手表。这种表在1959年由瑞士开始研制,是利用生产摆轮游丝的成熟经验和精湛技术制成的。

第二代叫音叉电子手表。它是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结合的初步尝试。这种表的零件加工要求和装配调整工艺比机械表难度要大,所以还没有来得及推广就被迅速发展的第三、第四代电子手表所代替。

第三代叫指针式水晶电子表。水晶就是石英(二氧化硅)的俗称。193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石英钟。60年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水晶应用于手表工业成为可能。

第四代叫液晶显示式电子手表,也叫全电子表或固态表。这种表于1973年投入市场。后来又出现了具有多功能的数字式电子手表。

隐形眼镜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副隐形眼镜诞生于1946年,是由德国一位名叫师赫尔曼·韦尔克的设计师研制成功的。

韦尔克小时候由于严重近视而不得不佩戴眼镜,眼镜给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此,他常常烦恼。韦尔克为改变这种状况,决心要研制一种让人感到方便的眼镜。

韦尔克既是电学家,又是机械设计师,他博学多识,心灵手巧。最初,他用一种有介电性质的有机玻璃材料进行试验,没有取得成功,因为所试制出的这种透镜不能直接与角膜接触。但韦尔克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持研制,终于在1946年研制出一种硬质微型接触眼镜,并取得了成功。随后,韦尔克又在硬质隐形眼镜的基础上,发明了更加适应人体的软质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发展到今天,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由新的高分子材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后加工制成,是一种直接贴附在角膜上的软质隐形眼镜。这种镜片使用起来既舒适又方便,很受近视患者的喜爱。

沙发的由来

“沙发”,是英文sofa的译音,是指一种内有弹簧衬垫的靠椅。这种家具,据说是印度发明的。

说起沙发的发明,还有着一段有趣的典故。从前印度有个贵族,因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一个木匠独出心裁,在木架椅上钉上布料,内以棉花之类作软垫,使病人坐卧得非常舒服。久而久之,这种舒畅耐用的沙发就风行全世界。

沙发出现在我国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当时,上海最早出现了这种沙发。20年代初,广州也有人仿制。当时上海制造的沙发,专供汽车、轮船作坐垫用。广州制造的沙发,却是供家庭使用的。解放后,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沙发的花样日益增多,并成为寻常百姓之家的普通家具。

香水的由来

最早的香水制造者是古埃及的师仙。他们将草药、芦荟、鸢尾、月桂、熏衣草等芳香植物,浸在水中和酒中,便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香水。

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香水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和香油来洗澡,甚至还用香水浸泡她的船帆。当时,在公共场所不涂抹香水,是非法的。古罗马人也喜欢把香水涂抹马的身上,或者拦入造墙的砂浆中。

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香水的发展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德国教士发明了蒸馏技术。另一方面,香水王国——法国从东方进口的独特香料中,发掘其中的芳香特质。于是,欧洲香水工艺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

16世纪,出现了浓烈的动物脂香水,随后很快流行到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染发剂的由来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追求美,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这样就促进了染发剂的产生。

1909年,法国化学家欧仁·舒勒第一次对染发剂进行了总结性试验。他创造了法国无害染发剂。当时有一家公司,名叫奥利亚尔公司。该公司所生产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专业人员称这家公司的产品为“对”型染发剂。

1927年,人们用有机染料制成一种叫做“速染剂”的染发剂。这类染发剂色调丰富、光泽自然,它的发明为染发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橡胶的由来

最早使用橡胶的是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

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通过研究,发现橡胶可以在一种从煤焦油提炼出来的挥发油中溶化。于是,人们用煤焦油、松节油、石瑙油等来溶解橡胶,获得了大批防雨制品。

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偶然发现,把橡胶汁与硫磺一起加热,制成的橡胶用品没有夏黏冬硬的弱点,而且弹性和强度大为增加。这就是著名的“硫化法”。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用合成方法制造出似橡胶的物质,并从松节油里制出人造橡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究出合成橡胶—甲基橡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合成橡胶的类型已达几百种。

圆珠笔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记者们进行战地采访时,自来水笔常因无墨而不能书写。当时,铅笔的质量还不稳定,经不起摩擦,记者往往为书写工具不理想而烦恼。匈牙利记者莱兹·比洛根据油性渗透的原理,采用油溶性颜料,制造出第一支圆珠笔的雏形,称为“油溶笔”。

当时,匈牙利在德国法西斯的胁迫下已加入了轴心国联盟。富有正义感的比洛便在英国申请了专利权。继而又把专利权卖给美国爱弗释公司。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专利权无人过问,英国皇家空军飞机制造厂秘密地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批商品油溶笔。差不多同时,美国冒险家密顿·雷诺也看好这项发明中所蕴含的商机,也在芝加哥设厂秘密生产油溶笔,并且在各地的百货商店出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雷诺为了逃避国际法的追究,带着大量的油溶笔周游各国。他谎称这种笔是用原子能制造的,永远写不完。于是“原子笔”在五大洲广为流行。而这场专利权官司打了很久才结束。

这时,获得专利权的爱弗释公司已无法改变“原子笔”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只能根据笔的某些特征,取了一个相近的音,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圆珠笔”。

铅笔的由来

1564年,英国坎伯兰郡波罗谷的一颗大树被一场暴风雨吹倒,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树根处显示出来。原来,这里有一个石墨矿。暴风雨过后,几个精明的城里人把石墨切成条状,取名“打号棒”,用它来给货物做记号。这种长达二十厘米左右的石墨,每支能连续划出五千米的墨线,至少可以书写四万多字。

18世纪中叶,德国业余化学家法贝尔对卡斯贝尔矿山的石墨进行了研究。他把石墨矿石研成粉末,加水进行沉淀,筛选出纯石墨,在提取出的纯石墨粉里掺进各种物质,来制作铅笔芯。

法贝尔陆续将骨胶、蜡等可以做粘合用的物质混入纯石墨粉中,想制成铅笔芯。但是,他做了多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在石墨中掺进一定量的硫磺、树脂和锑,然后予以加热。结果,铅笔芯制成了,而且硬度适中,书写流畅,只是非常容易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