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4996300000007

第7章 梦的工作(1)

1.梦是怎样工作的

在我们谈及梦的工作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两个概念:显梦和隐梦。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一书中引出了这两个概念。“显梦”即是我们真正做出来的梦,也就是说在梦醒之后,我们能真切地复述出来的梦的内容。“隐梦”则是我们通过分析“显梦”而得出的另一层含义的梦境。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隐梦就是做梦人的欲望的达成。对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例如,“一年前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男友,我很爱他,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他爱上了别人,我伤心极了。一年后的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男友死了,我不知道他因何而死,只是看到他静静地躺在那里,我的心没有痛”。梦的专家对这个梦的解释说,这里的死就是遗忘的意思,女孩儿认为自己已经把他遗忘了。因为在女孩儿做梦的前一天,她认识了一位很好的男子,女孩儿对他一见倾心。所以这个梦似乎昭示着新的感情即将代替旧的感情。这个具体的梦的叙述便是我们上述所说的“显梦”。而后面专家所说的女孩儿对先前男友的遗忘,则是先前梦的隐含意义,即是我们所说的“隐梦”。

在我们能够分清“隐梦”和“显梦”的概念之后,我们来了解梦的工作。我们的先哲是这样给梦的工作定义的:“隐梦”变成“显梦”的过程就叫做梦的工作;反过来说,由“显梦”回溯到“隐梦”的历程就是我们的解梦工作。因此,可以这样说,解梦的目的就是推翻梦的工作。下面我们先来讲讲梦的工作过程,然后再来讲述解梦的过程。

2.梦工作的压缩

梦工作的压缩过程是梦的工作的第一个过程。所谓压缩过程,即是“显梦”的内容都比“隐梦”的内容简单。也就是说“显梦”就好像是“隐梦”的一种缩写剧本。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虽然也可能有没有经过压缩作用的梦,但是一般说来梦的工作总是少不了压缩的这一过程的,而且有时压缩的程度还很大。至于梦的工作有没有与压缩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显梦”的范围要比“隐梦”的范围大,或者还可以说“显梦”的内容要比“隐梦”的丰富,这种情况被认为是绝没有可能的。

由此看来,梦工作的压缩过程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梦的工作是用哪几种方法进行梦的压缩的呢?弗洛伊德认为这个压缩的过程有以下的三种方法:

(1)呈现于“显梦”中的某种隐含意义完全消灭。也就是说,我们在“显梦”的表层看不出一点儿“隐梦”的意象来。我们梦中的内容似乎与我们内心中的欲望没有一点儿的瓜葛。这是一种梦的工作的彻底的压缩。

(2)有一个片段的“隐梦”侵入到“显梦”之中。在我们的“显梦”中你可以寻找到些许“隐梦”的痕迹,对于这样的梦,你可能感觉它离你的生活比较近了,甚至于梦中的某些隐含意义你有些明白。这是一种不彻底的梦的压缩。

(3)某些具有与“显梦”相同性质的“隐梦”成分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显梦”中,并且与“显梦”混合成为一体,难分彼此。为此,弗洛伊德举了一个例子:这是一个“数人合一”的压缩例子。这个混合而成的影像,外貌长得像甲,穿的衣服像乙,从事的职业又像丙,但是你始终知道他是丁。

在我们的梦中,这种压缩的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有关人的梦中,它也可能存在于类似物件或地点的梦中。只要这些物件或地点有若干共性供给“隐梦”支配就行了。压缩的各部分彼此混合之后,常常形成一种模糊的梦境。就好像我们在照相时把好几个影像同时投影于一个感光片上,致使每个影像都有些虚幻不清。而在梦的工作中,这混合影像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用来进行梦的工作的原材料,有一些是为我们的思想所排斥的不愉快的,而这些思想却经过梦的工作后堂而皇之地以正确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梦的工作将这些思想变成另一种形式,梦采取双关语的方式来表示两种思想。梦的工作把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合而为一。

这么说似乎是很难懂,我们来举个例子:“我梦见我最喜爱的一个外甥死了,他躺在棺材里,两手交叉平放,周围插满蜡烛,蜡光映着他的脸庞,情景恰恰和几年前我的另一个外甥死时一样。”表面上看,这不会是满足这位女士愿望的梦,因为她不会盼望着自己最喜爱的外甥死去。但是,弗洛伊德发现,这个梦不过是一个“伪装后”满足愿望的梦。实际上,这位女士爱着一个男人,但由于家庭的反对而未能终成眷属。她很久没有见过他了,只是在上次她的一个外甥死去时,那个男人来吊丧,她才得以见他一面。这位女士的梦,实际上意思是:“如果这个外甥也死了,我可以再见到我爱的那个人。”在这个梦里那位女士把梦见外甥的死与想见那个男人的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一个梦中。虽然那个她想见的男人没有出现在梦中,但他却隐含在那位女士的第一个外甥死去的情景中。所以说,在这个梦中其实是两个葬礼的重叠,而它们的核心就是那个男人。梦的工作就是这样,它把许多有着相同本质的事物压缩成一个有些模糊的事物,然而,等着我们去找出它的核心。

但是,压缩的过程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两种完全不同的隐念,常被混合在一个“显梦”中。当我们自认为对于梦好像有了一个稍微满意的解释时,往往却可能忽略了第二种可能的隐含意义。此外,压缩对于“显梦”和“隐梦”的关系还另有一种作用,即:“显梦”与“隐梦”之间,它们二者的各种元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各种元素往往互相交错,这样便使一个明显的元素可能同时代表若干个隐含的元素,而一个隐含的元素又可化为若干个明显的元素。因此在我们解梦时,我们又可见由一个个明显的元素而展开的种种联想大都不依次呈现;我们若想要它完整地呈现,往往必须等到解析了全梦之后。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梦的工作其实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梦的思想,它不是那么单纯地以一对一形式展现梦的思想,也就是说,在我们分析梦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个字对一个字,或一个符号对一个符号翻译,那我们就大错特错了。梦的工作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

3.梦工作的移置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第二大成就是它的移置作用。这个问题相对于梦的压缩作用来说要容易理解得多了。因为在这里并没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知道这都是梦的检查作用的工作。移置作用有两种方式:

(1)替代的方式。一个隐含的愿望,也就是我们心中实际上想要得到的东西,它不以自己的真实面貌出现,甚至不以自己的一部分出现,而是让一些看似与之无关的一些其他事替代,这种方法近似于暗喻。

(2)重点转移的方式。也就是说,梦中的重点由一重要的元素,移置到另一个不重要的元素上。这样一来,梦的重心被推移了,于是梦也就似乎呈现了一种异样的形态,似乎是脱离了它所要表达的中心。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交谈中,我们也常以暗喻代替原意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日常交流中的暗喻与梦中的暗喻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在清醒的时候所用的暗喻很容易被他人了解,而且这个时候的暗喻所代替的内容也和原意有相当的关系,很容易让人理解。另外,在我们日常的诙谐语言中也常会利用暗喻的形式,这个时候往往不再需要内容方面的联想,取而代之的是不常见的表面联想。例如,或取谐音,或取双关的语义。这种表面的联想需要大家能够理解,不然,假使一个笑话的暗喻所指的真意让人不能明白,那么笑话还有什么可笑的呢?而在梦中所使用的暗喻,则全然没有这些限制,它可以与梦所要表达的原意毫无关系,并且还可以浅薄而又疏远,不易了解,甚至一经说明之后,可能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其解释的内容也让人觉得有牵强附会之感。而恰恰是只有这样,只有当梦由暗喻不能逆溯到它的原意时,这时梦的检查作用才算真正达到了自的。

由此可见,梦的移置过程是梦把重要的内容放在梦里不引人注意的情节上。这有些像一个害羞的借钱者,他先和有钱人东拉西扯地说好多话,然后好像顺口提起一样,捎带说起借钱的事。其实,从心理的表现方式上来讲,这种重心的移置并不符合道理,并且它还增加了诸多的复杂因素,使事情看起来有点儿神秘,听来几近玄虚,但梦的“移置”作用,其本身就是要加重梦的玄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不把“移置”作用视为梦的工作的第二个成就。

4.梦工作的视觉化

梦的工作在经历了它的压缩、移置两个重大成就之后,并不就此了结,它还缔造了第三个成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这第三个成就是最有趣味的。因为这个成就,乃是将思想变为视象展现于人的梦中,换句话说,梦的视觉化就是把心理内容转变为视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