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算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之中流转,相上是迷失的,但是本性、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不一不异的,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一种向上的、向光明的追求。
佛陀随顺众生的心境,以明净的青天和日月来彰显如来证悟的果德。现实的生活之中,人人都有追求光明的意愿,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世界要有光明的世界,社会要有光明的社会。我们中国古人有个成语叫做“光天化日”,也就形容光明的社会,可见中国人一向重视太阳,重视温暖、热力和希望。
印度由于地处在热带地方,很热,所以他们对于宁静、清凉的月亮特别欣赏。在这样子的氛围之中,释迦牟尼佛示现诞生,也是在菩提树下启发本具的佛性而圆成佛道。所以India其实就是印度,还有一重是月亮的意思,印度国名本来也就有月亮的意思。
所以“日光遍照”是形容大智慧的光明,“月光遍照”是形容大慈悲的普济。有大智慧的光明就能够帮助众生照破烦恼,通达世出世间的诸法真实相;有月光遍照的大慈悲,就能够应病与药,治疗众生的身病、心病,让众生身心健康、灵性健康。
【如来】
“如来”就是“一但他揭多也”。药师咒里面的“怛他揭多也”就是“如来”。《妙法莲华经》里面所说“多陀阿伽陀”就是“如来”。“如来”有法身如来、报身如来、应身如来。法身如来,如《金刚经》上所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报身如来,如《大佛顶首楞严经》上所说:“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应身如来,如《成实论》上所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称之为如来。”法身如来从本觉理体上立名,报身如来从智慧上立名,化身如来从大悲上来立名。
凡夫是来而不如。虽然在六道里面不停地轮转,但是不如,不能够与如如的理体,不能够与本觉妙心相应,不能够得到灵性健康,所以是来而不如。
二乘是如而不来。他已经部分地显发了本具的性德,已经证得了我空法有,偏空涅槃,但是他不肯发菩提心来度众生,所以是如而不来。
佛号为“如来”,“如”是法性,“来”是法相。“来”是法性所起的妙用。
“如来”也可以解释为三重意思:如来、如解、如说。
a、如来是以如如之智来证如如之理,称为“如来”。以始觉觉本觉,成就究竟觉,称为“如来”。佛陀能够契证此平等不二的真如理体而来,所以称为“如来”。
b、如解是从相上来说,佛有无上的智慧,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都能够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诸法的实相而解了,悟解,明了,所以称为如解。
c、如说,从利他上来说,如诸法实相而说,所以称为如说。所以说“多陀阿伽陀”也可以翻译为如解、如说。如诸法实相而说,《金刚经》上所称赞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我们称之为如说。
【本愿】
“本愿”,有两重意思:1、菩萨因地所发的根本的誓愿。2、与真如本陛相应的誓愿。
药师佛的“本愿”是十二大愿,愿之所在,法门之所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就是药师法门的精髓。我们修学佛法要以发愿为先,愿力是成佛的根本,是成佛的动力。
愿又分为通愿和别愿。一切诸佛如来的通愿是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东密里面还有一句,第五句——
福智无边誓愿集。
而“福智无边誓愿集”也可以归到四句里面去。
别愿,比方说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这些都称为别愿。愿是我们菩提心的具体实践方向,是修行人趋证佛果的动力。世间的凡夫以名利为动力,修行人以愿力为动力。药师佛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我们称为药师佛的本愿,也就是药师如来之所以能够成为药师如来的因地种子。
世间法里面,做人的根本是要立志,要有志向才能够有成就。出世间的佛法,修行人的根本是在发愿,要有愿力才能成佛道。哲愿立下来以后,虽然经过了千难万险都能够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有达成目标,圆成佛果之一日。好像江河的水一样,虽然经过了千岩万壑,山川的阻隔,终于能够汇归到大海之中来。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两句是唐宣宗的两句诗。
晚唐时候,唐宣宗的经历是很坎坷的。他在继承皇帝位之前,曾出家为僧,在禅宗的寺院里面出家。有一天,他跟另外一位禅师去游历山水,那位禅师看到一条大河,一直就入山,就发现源头是一条小溪,他就作了一首诗:
千岩万壑不辞劳,入山方知出处高。
唐宣宗应声就续了两句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两句诗说明唐宣宗没有继位之前有很远大的志向,透过他的诗就可以看出来。
修行人更加要有菩提哲愿。有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才能够庄严成就琉璃光世界,心大世界大,心净佛土净,愿真成就真。所以我们要把凡夫的欲望转变为圣者的愿力。
愿和欲,本体其实都是一个,但是用则各异,它的差别相各个不同。凡夫因为欲望而造恶业、流转生死;修行人因为愿力而能够超出轮回,圆成佛道。所以我们要转欲成愿。
欲与愿的不同:
a、有我则欲,无我则愿。有我执,这个就是欲望,不是愿力。
b、迷者是欲,觉者是愿。心迷是欲望,心觉悟是愿力。
c、用识是欲,用智是愿。用六识去分别,执著于外境实有,这个是欲,欲望。用大智慧是愿力。
d、三业是欲,三密是愿。我们造身、语、意三业,不管你善业、恶业都是欲,欲望。身、语、意三密相应是无我利他的愿力。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四种差别,就能够转欲成愿。清净行欲,欲即是愿;贪瞋行愿,愿亦成欲。所以我们修学药师法门,一定要先立药师佛的大愿,修药师佛的大定,无我为人,净心行愿,就能够以色身透法界,以法界透色身,现证药师本尊,成就琉璃光身。
【功德】
“功德”是我们按照愿力去实践以后所得到的成就。
“本愿”是我们发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以后,依此愿力而去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就能够功行圆满,成就佛陀果位的万德庄严。
所以“功”是指功行圆满,“德”是指得到佛果位的庄严妙用。
“德”又有功所显德和功所生德两种:
1、功所显德是性德,是无为法,无为性德,如如本具的,但是因为妄想、执著不能彰显出来。我们修六度万行,功行圆满了,就能够豁破无明,显本觉理体的性德,这是所显德。
2、所生德,如由布施故,我们能够得到财富自在,得到种种的法财珍宝,乃至于由成就禅定故,可以得种种的神通自在的妙用。
而药师如来法门的“功德”的殊胜是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能够使人所求如愿,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在富贵中不迷失,在欢喜快乐自在之中成佛道。所以这是药师法门特别殊胜,特别微妙的地方。药师法门是提倡快乐地修行,而不是讲苦修;药师法门是讲眷属圆满地修行,而不是讲隐居离群去修;药师法门是讲在成就世间的富贵之中去修,而不是讲苦修;所以药师法门特别殊胜,特别适合现在人的根机。
清朝时候,顺治皇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他就很赞叹药师法门。他作了一个《药师经》题语,题在《药师经》的前面,就赞叹《药师经》: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也就是说:你要修某一个法门,一定要量己量法:一个要看自己的根机;再一个看你的根机与那个法是不是相应,不要自欺欺人。
“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如果你真的有出离心,真的厌离三界,真的看破放下了,对世间的家庭、儿女、事业,一切一切你都真正放下,真正不管了,不理不睬了,那么你专修净土法门,净念相继,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这个就说到我们众生的病根上了。我们虽然修净土,但是口念弥陀心散乱,身修净土,心恋娑婆。心里面还是留恋世间的功名富贵,还是舍不得家庭,舍不得感情,你这样子去修净土怎么会成就呢?所以玉琳国师说到普通众生的病根上来了。如果对这些“未知深厌”,对于往生净土的法门没有很深的信心。
“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身体虽然在拜阿弥陀佛,口在念阿弥陀佛,但是你的心还在留恋娑婆世界,“果何益乎”,真的有什么益处吗?
“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之殊胜难思!”从这个比较就可以知道,药师法门特别殊胜难思议。你看,“不离欲钩而成佛智”,世间的功名富贵都能够求到,而又能够巧妙地证人佛陀的智慧。“处于顺境”,一切都所求如意,身心康泰,而又“不致沦胥”,不会颠倒迷失,不会沦落到三恶道之中去。所以药师愿海是殊胜难思议的。
“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修药师法门,如果真正地能够有信心,按照药师法门去修药师定,去行持,不单单是世间的功名富贵能够得到,世间求儿求女可以得到,世间求身体健康可以得到,好像得到一颗摩尼宝珠一样所求如愿,并且就在你成就世间愿望的同时,就能够“直至菩提,永不退转。”
“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这个是玉琳国师特别的赞叹。
“人间亦有扬州鹤”,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是说以前有四个人来谈他的理想。第一个人说:他的理想是腰缠十万贯,世间的事业能够成就,世间的财富所求如意,富贵自在,这个是他的理想。第二个人说:这个世间的财富我就不怎么追求了,我的理想是能够上扬州,就是说我喜欢旅游,我喜欢精神愉快,我的理想就是能够去到那些名山大川去游历,去增长见闻,去提升精神境界。第三个人说: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都不追求了,我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能够骑鹤做仙人,骑在仙鹤背上,长生不老。这是第三个人的理想。第四个人说:我的理想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世间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成仙都能成就。
这就是“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所以玉琳国师称赞说:药师法门是世间、出世间都能圆满的。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明天继续来学习,大家一起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