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世界未解之谜大全
4917200000015

第15章 破译政坛悬案之谜(9)

诚然,无论查理是否愿意加冕称帝,他在实际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并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教俗双重统治的体制。查理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称号。他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了当时封建领地制的发展,巩固了天主教会在西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他还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学校,罗致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派人搜集和抄写大量古典文献,督促贵族和教会人士致力于学习,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遗憾的是,由于境内各地区和各部族之问缺乏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帝国在查理死后不久就告分裂。

阿尔弗烈德大帝为何令人尊敬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阿尔弗烈德大帝更值得后代的尊敬。”阿尔弗烈德大帝(849~899年)是何许人也,竟然让伏尔泰如此褒扬?

阿尔弗烈德是英格兰撒克逊人的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871~899年在位)。说起撒克逊人建立的这个韦塞克斯王国,我们有必要追述一下历史。在罗马帝国时代,不列颠仅仅是它的一个行省。公元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从而结束了对该地的统治。罗马人撤离不久,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入侵不列颠。到了7世纪初,这些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韦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韦克塞斯王国的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年在位)于公元827年统一七国,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王国。

作为韦塞克斯王国的一位王子,阿尔弗烈德根本就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因为他有四个哥哥。他自己也说,他从来就没有期望得到王权。公元868年,年方19岁的阿尔弗烈德参军,跟随其兄艾特尔雷德一世前去协助麦西亚的伯格雷德抗击在东英格兰登陆的丹麦大军。公元871年,丹麦人人侵韦塞克斯,艾特尔雷德和阿尔弗烈德同他们在阿士登交战,获得胜利。但是在墨尔登交战中,他们却败下阵来,艾特尔雷德惨遭致命之伤。年仅22岁的阿尔弗烈德因此登上了王位。对于这位年轻的国王,人们并不寄予厚望。因为他患有癫痫症,曾在他的婚宴席上一度发作。实际上,他是一个英俊潇洒、精力充沛的人,智慧和武艺都在其兄艾特尔雷德一世之上。登基一个月后,他亲自率领小规模的军队在威尔顿与丹麦人交锋,没想到一战即溃。为了保住王位,他不得不用钱向敬军购买和平。公元876年,丹麦人可能觉得韦克塞斯王国似乎软弱可欺,再次向这个王国进军。阿尔弗烈德秘密组织一支军队,在埃丁顿战役中打败丹麦人,并因此获得了休战的机会。公元888年,丹麦军队又入侵肯特,阿尔弗烈德将其击退。公元886年,他进占伦敦,一切不接受丹麦人统治的英格兰人都拥戴他为国王。公元892年,一支丹麦军队由欧洲大陆进攻英格兰,他予以迎头痛击。公元896年,丹麦军队被迫停战,将自己约束在英格兰东北部所谓的“丹麦区”内。丹麦人之所以偃旗息鼓,是因为阿尔弗烈德在交战期间采取了防御措施,他加固旧有的要塞,在战略要地修建新的堡垒,使丹麦人难以有大的作为。

在抗击丹麦人的过程中,阿尔弗烈德还致力于复兴及统治之道。他重组陆军,建立海军。早在公元375年,他就整编军队,使用兵船抗击入侵者。后来他又下令建造更大的军舰。他制定在自己统治区内通用的法律,改革法制,给予贫民以法律的保证。他兴建或修建各城镇,用木材和石头建筑王室的厅堂,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职人员的需要。他还把每年收入的1/8用于救济贫民。在外交方面,他的手腕很灵活。他同麦西亚和威尔士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威尔士还曾于公元893年向他提供了一些军队。

阿尔弗烈德曾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不谙拉丁文的,可以说他所受的文化教育有限。丹麦人在入侵过程中,不列颠的许多学院、图书馆横遭洗劫,使文教不兴。为了振兴教育,他将每年收人的1/8用于教育。他在首府里设立一所宫廷学校,给予教堂和修道院的教育和宗教工作以大量补助。他哀伤地回忆起童年时期教堂矗立,里面充满了宝藏和书籍,没想到都被丹麦人烧毁掠走了,以至于英格兰的教育颓败不堪。难得有人看懂英文写的礼函。更不用说翻译成拉丁文了。于是他从海外聘请学者,来到国内教导百姓和他自己。他抱憾过去没有闲暇时间读书,但是现在只能像个僧侣一样强迫自己埋首于宗教和学术研究。由于战事频繁,他感到阅读仍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他就日以继夜地命令手下念给他听。他几乎先于所有欧洲人之先发现本土语言的重要性,于是他命人将某些基础的典籍译成英文,他个人自修拉丁文,然后苦心孤诣地将渡伊提乌的《哲学的慰藉》、格雷戈里的《牧场管理》、奥罗修斯的《世界历史》以及彼得的《英格兰教会史》等拉丁文著作翻译成英文。他重视民间文学,亲自收集民歌,教给他的子女,并参与宫廷中游吟诗人行列来唱这些歌。

阿尔弗烈德虽称大帝,但他统治的疆域偏于欧洲大陆之外,而且面积不大,这样使他的影响仅限于一隅之地,因此我们很难将他与历史上的一些巨人相提并论。但是他以自己的虔诚、谦逊耿直、克已节制、耐性、礼貌和对人民的献身以及为促进教育事业复兴的热忱,为自己的国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像伏尔泰说的那样,他更值得后人尊敬。

乌尔班二世为何要发动十字军东征

公元1096~1291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了时间跨度长达近二百年的战争。由于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这场战争故称十字军东征。在这场战争中,所有中古式的发展、基督教世界及商业的扩张、宗教信仰的狂热和封建势力及武士精神都达到了顶点。而教皇乌尔班二世(约1035~1099年)在发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乌尔班二世为法兰西籍教皇(1088~1099年在位)原名奥多。他继承前几代教皇特别是格列高利七世的事业,整顿教会。当时是发生深刻历史变革的时代,也是教会经历危机和变革并调整对世俗权威的关系的时代。乌尔班对教廷、教会和基督教社会的改革提出更加明确的概念,进一步予以充实,并使之为欧洲广大地区所接受。他发现,当务之急是巩固自身地位,在基督教世界树立作为合法教皇的权威。他举止温和,容忍他人,努力维护传统的教会与国家关系,同时进行整顿。公元1095年以后,是乌尔班的全盛时期,重要会议次第举行:公元1095年,他在意大利境内皮亚琴查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整顿教会的法规;公元1098年,他在意大利巴里召开的会议上力争希腊基督教会和罗马教会重新联合;此后,他在罗马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整顿教会的新法规。当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公元1095年他在克莱蒙举行的会议上发出了关于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号召。

乌尔班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实际上有很深刻的宗教原因。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欧洲西部教会领袖,继而取得政治权力。公元5世纪末至10世纪束,在欧洲封建化的进程中,基督教主要依靠统治王朝的法令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国家,教会及修道院成为最大的封建领主,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基督教垄断文化教育事业,在意识形态领域,把政治、法律、哲学和道德都置于神学的保护之下。但是公元1054年,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为首的东部教会与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正式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东正教,西部教会自称罗马公教会,即中国通称的天主教会。天主教会自视为正统教会,一方面想维护自身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又时刻想吞并东正教会,重新完成基督教的统一。此时,在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元1070年,土耳其人从法提马王朝手中占据了耶路撒冷。以前基督教徒可以自由接近圣地,到巴勒斯坦朝圣早已成为他们虔诚和赎罪的一种方式。自此以后,朝圣客开始带回有关被压迫和土耳其人亵渎神明的消息。有一个未被证实的古老故事,叙述了一个叫彼得的旅游者在1088年自耶路撒冷的主教西米恩处,将基督教徒被迫害的真相带交教皇乌尔班二世,并恳求教皇援助。一直致力于统一基督教会的乌尔班二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他认为通过十字军东征,不仅可以煽动西欧信徒的宗教狂热,提高教会的威信,还可以使天主教会的势力扩张到东方******国家和东正教的拜占廷帝国,加强教皇的权力和地位。

乌尔班二世带头发动十字军东征的另一个原因是拜占廷帝国日益衰弱。自公元7世纪以来,拜占廷帝国位在欧亚两大洲的交汇口,抵挡了亚洲的武力和大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是公元11世纪时,拜占廷帝国经历了一个纷争时期。小亚细亚大部分被塞尔柱突厥人占据后,国力更加衰弱。公元1071年,拜占廷军队在曼齐克特战役中几乎被突厥人消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塞尔柱人俘虏。亚历克塞一世曾以屈辱的和平条款收回了部分小亚细亚,但是他已无军事力量抵抗再来的攻击了。如果君士坦丁堡失陷,整个东欧将暴露在土耳其之下。亚历克塞一世暂时收起了信仰上的骄傲,派遣代表向教皇乌尔班二世求助,要求拉丁欧洲能够帮助他将土耳其人赶走。他争辩道,与这些异教徒在亚细亚地区作战,比等他们通过巴尔干蜂拥而至西方各都城会更明智得多。

乌尔班二世带头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第三个原因是:11世纪的西欧,城市普遍兴起,东方商品已经输入市场,人口迅速增长,已经分割了的封建领地收入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享受欲望。在长子继承制下,失去颁地继承权的封建主,除领受神职、享受教产收入外,大多缺少土地,成为冒险、专肆劫掠战争的骑士阶层。大小封建主以比较富庶的东方作为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是十字军东侵的主要经济原因。同时,农奴份地减削,负担加重,生活困苦。在公元970~1040年间,西欧有48年饥荒;公元1085~11395年间,灾情更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转移心怀怨恨的农民的视线,引诱他们向东方寻求出路,也是教俗封建主发动十字军东征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意大利威尼斯、******、比萨等城市的商业活动中,经营东方商品的中介贸易逐渐占重要地位。这些城市的商人企图排挤贸易上的劲敌阿拉伯和拜占廷商人,通过十字军东征在地中海建立商业据点,进而攫取商业控制权。

正是出于上述原因,乌尔班二世号召所有的基督教徒全力支持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其主要力量为来自法国南部和中部、诺曼底和诺曼西西里的骑士,共约2.5—3万人。他们跨越巴尔干,在君士坦丁堡集合。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他们在公元1099年夏攻克了耶路撒冷。此时,欧洲一片欢腾,有些人回到家乡,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有些人留在叙利亚安享征战的果实。遗憾的是,乌尔班二世企图通过十字军东征来统一教会的梦想却没有实现。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西欧国家又先后组织了七次十字军东征,最后以十字军的失败而告终。十字军东征给西亚、埃及和拜占廷人民带来了灾难,严重地阻碍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西欧封建主向东方扩张的目的也最后落空。西欧的人力、物力大量消耗,十字军税和其他杂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力也在这场十字军东征中走向衰落。这大概是乌尔班二世这个始作俑者所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