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创世密码
4915500000031

第31章 爱好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就有数了。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们都在土里)。我在上贴中提到的“左肩右脚”就是这个特点,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等真的挖下去了,直接就奔着你想找东西的地方去了,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你想一想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会是多么得坚固!),那就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说不定公安已经在等你了。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在开洞时要避开墓顶。反正墓的形状已经“方”出来了,墓门、墓墙、墓顶的位置你都了解了,所以开洞子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找其他地方往下打……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墓道石”那不存在问题。假如真的有这个东西……也早在地面上下铲的时候就探出来了,打洞时避开,直接打到墓的后墙就行。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那就干脆一个竖井外加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了,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很轻松的墓底的地板、石料、木头等等直接就进了垂直的竖井里了,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一般来说不用这么费劲,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据我所知,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观察盗墓路线的剖面,一眼就能看出那是直奔着墓后墙去的。

古盗也很厉害,很窄很窄的洞子,但目的性相当强。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相当不简单的。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盗墓者各有“爱好”

盗墓者也各有“爱好”,有些是专盗汉墓、先秦墓,你让他盗明墓他不知道怎么办,实在逼急了有可能给你来个“大揭顶”……拿炸药把墓顶炸开,这一看就不是“行家”所为。还有些是专门盗明清墓的,你告诉他这里有座汉墓,他也找不到,无论如何找不到。这两种墓不是一种类型,方法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

而且两者互相瞧不起,有的说铜器值钱,鼎是值钱呀!就瞧不起盗明清墓的。后者也有自己的道理,说你盗汉墓的一抓住就枪毙,太危险,而且你傻,你不懂行市,你就以为挖个鼎值钱,你挖出来敢卖么?!我挖个瓶瓶罐罐的(明清墓中陪葬品多为瓷器、金银、字画)难道就不值钱么?说不定更值钱呢,还好出手。各说各的理。

另外,据说汉代及再以前的墓都没有什么气味,闻是闻不出来的。明清墓因为离得较近,又是砖石结构,墓中会有各种气味,这是对的。但靠着闻味道来辨别墓的年代,这样的人我还没见过,哈哈。我是听人说过辨别青铜器时,有通过手指摩擦后闻味道来辨别真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