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激发青少年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
4911400000019

第19章 古老的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法是指把毫针刺入患者某些穴位,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用燃烧着的中草药熏灼身体某些穴位,利用热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是一项古老且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传有一个樵夫得了头痛病,有一天,他头痛得走路都困难,结果不小心摔倒了,他的小腿被路边的一块尖尖的石头磕出了血,但他发现头居然没那么疼了。樵夫感到很纳闷,不过也没有多想。有一天樵夫又患病了,想起那天的事,他就找来一块石头刺小腿的那个部位,结果头痛减轻了很多。樵夫发现这也许是个治疗头疼的好办法,于是不停地用石头刺激小腿,渐渐地头痛症竟痊愈了。慢慢地,这个方法传开了,大家试着用磨尖了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个部位,以减轻病痛。这就是最早的针灸,而尖尖的石块叫做砭石。最初的砭石都是用石片磨削而成的,后来逐渐变为比较先进的骨针、陶针、铜针、金针、银针等。

医学的发展,必定需要许多医学家的贡献。相传在晋代,有个名叫皇甫谧的人,他特别爱看书,一拿到自己喜爱的书就爱不释手,想要一口气读完。长时间的苦读,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疾病的折磨并没有打倒他读书的意志,反而更坚定了他学习医学的决心。从此皇甫谧苦读医书,并对照医书自己进行针灸治疗。随着病痛渐渐减轻,他的临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于是,皇甫谧萌发了一个想法:要详细记录人体的穴位。皇甫谧开始研究医书,并将自己对针灸的研究写成文字。经过努力,他终于写成了《针灸甲乙经》。在这本针灸专著中确定了人体的394个穴位,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外医学界的重视。现在,古老的针灸医术已经走向世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