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密码
4909800000006

第6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密码

《老子》第2章首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丑恶的事情发生了。)

1.景王不想息事宁人

老子与这一章,这一句,是暗含了宫廷秘事。周景王因为王子朝的母亲长得美丽,因此想立王子朝做太子,好接自己的班,结果闹出宫廷政变。

作家杨书案在历史小说《老子》中写道:

十年前,王穆后死了。祸不单行,接着穆后的儿子,太子寿相继天亡。

再立谁做太子,一直没有定下来。

穆后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王子猛,一个是王子丐。按立嫡的制度,就该立王子猛。值景王不喜欢王子猛,这个儿子还稚嫩,才华也平平。

按立长的制度,也可以立王子朝,但他是庶出,母亲只是一个妃子。景王有好些儿子(他妃子很多),诸王子中,王子朝最年长,也最有才华。

景王私心偏向立王子朝为太子,不仅因为他的母亲美丽,爱妃及子。更因为景王有振兴周王朝的勃勃雄心,想选一位比较成熟,有才华的太子。

立嫡固然顺理成章,立长也是有制可循,王子朝并非不可以立为太子。难处是,大臣里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立王子猛,一派主张立王子朝。主张立王子猛的一派大臣,实力反更雄厚。

朝中大臣分成几派,由来已久,景王也早有觉察。以前朝中无事,小摩小擦,调和一下,也就完了。太子事大,牵涉到日后他们的实利,便互不相让,有点剑拔弩张了。

如果息事宁人,最好立王子猛。

景王却不想息事宁人,一心振作,想选一个日后能张扬王威的子嗣。

2.两王大动干戈

作家杨焕柱编的《道德经故事》上说:

公元551年前后,朝廷史官空缺时,老子因名气大而被选中,担任了守藏吏,相当于周王室典籍图书档案馆的馆长。因为从事图书管理工作,老子得于遍览群书。除历代文诰、档案资料、诗以外,老子还读了《易经》、《尚书》等国学文献。成为中国第一批、第一流国学学者。

当时,周王室由甘氏一族的甘简公执政,老子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作为史官,老子有记录一切官场重大活动的职责。公元前536年,也许是因为记事不合甘简公的意思,老子被免去了史官之职。4年后,甘平公登基,老子又被召回继续任职。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周王室内讧,王子朝杀王子猛(周悼王),自立为王。五年后,王子朝被众诸侯赶下台。

有一天,王子朝带着一帮武士突然闯进图书馆,不由分说动手就抢书。老子这才看出来,这些武士就是昨天在图书馆前闹事的人。他终于明白了,王子朝抢图书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原来,王子朝和勋王子猛,吃了亏,便打定主意抢一批图书,逃到别的地方去混个一官半职。他在前一天就派出一批打手到图书馆窥探,摸清了情况之后便立即动手。

老子喊道:“不许你们搬书”老子虽然一向主张“清静无为”,但面对王子朝的抢劫行为,心情再也无法清静。他上去和他们评理,喊道:“不许你们搬书!”

老子不说“抢书”而说“搬书”,态度仍然是相当克制的。他总希望这件事不要闹大,最好能尽快地平息。

可是,“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王子朝仗着人多势众,根本不理睬老子的劝阻。他们抢走的书装了好几大车。后来,王子朝带着这些书逃到楚国去了。

在老子制止王子朝抢书的过程中,周朝的官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老子说话,伸张正义。王子朝逃跑以后,那个主管文化的大夫才不紧不慢地踱进图书馆,阴阳怪气地对老子说:“李耳呀,听说图书馆的书丢了,你这个馆长是怎么当的?你先写个检查交来,等我们研究之后再决定对你的处理。”

老子因此被追究失职之责,再次被免职,于是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别据作家杨书案《老子》小说:

一天,王子朝的师傅宾起去见景王。景王问,宫外近来有什么新鲜事?

宾起说,今天我因事去京郊,遇见一件新鲜事。一只雄鸡尾羽华丽,却忽然掉头自啄,自断其尾。

我问侍者,这是怎么啦?侍者说,它怕被入捉去做牺牲(祭品)。祭祀用的鸡。必须羽毛完备纯美,表示祭祀人恭敬、虔诚。断尾的鸡,是不能用作牺牲的。

由此,引起我遐想,鸡怕人养它作牺牲,宁可自断其尾。人却不同,士为知己者死。人有美才,受人宠养,愿为牺牲。但宠养人,要宠亲己者,不可宠疏己者。宠亲己同心的人,是养马,一朝会助你途程;宠疏己离心的人,是养虎,养虎自贻祸患。

景王明白。宾起是以鸡取喻说国事。王子猛和王子朝争位,王既爱子朝,子朝也亲王,应该及时决断,立王子朝为太子。王子猛不亲主,又和王离心,千万不能立他为太子。

景王明白宾起的意思,却像没听明白,只是就鸡说鸡,敷衍几句。王子猛有单子、刘子两家最有实力的公卿支持,不能随便说话啊。

没有几天,景王心病不治。驾崩在荣铸的封邑。

乘景王之丧,单子、刘子先发制人,攻杀王子朝的师傅宾起,然后奉王子猛为天子,并主持景王葬事。

王子朝哪里肯服?把朝里丢了官职和俸禄的官吏和百工召集一起,动员和单子、刘子不和的贵族大臣,以及景王、灵王的族人,发起反攻,和单、刘二家作战。

平王东迁,周天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居住在洛阳京畿几百里方圆的狭小地盘内,实际上过的小国寡民的日子。祸兮福所倚,却换得二百来年的平静。景王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安于小国寡民的地位,强欲有所为。福兮祸所伏,终于破坏洛阳京畿的平静,生出二百来年没有过的大动荡。

李耳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到守藏室去了。

兵荒马乱,王子和大臣间为了争位,你杀过来,我杀过去。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朝臣们早已不上朝,也不去官廨办事,只在家里躲着,但求消灾免祸。

守藏室保存着王室藏书,天下秘籍,怕遭兵燹,也暂时扃门不开。

单氏、刘氏贵族,拥立王后次子王子猛,还有王后三子王子丐,以正统立嫡为号召,是一派。以王子朝为首,还有灵王、景王庶出的八个王子支持,加上某些有实力的朝臣,以立长为号召,是另一派。

战斗互有胜负,势力时有消长。杀人无数!灵王、景王的八个王子,都在混战中死难。

两败俱伤,谁也吃不了谁。于是,各据王城一边。王子朝占据王城西边,人们称他西王。王子猛得单、刘两家大臣拥立,占据王城东边,为了方便,人们称他东王。

单子知道,光靠单、刘二家的力量驱逐不了王子朝,便亲自去晋国告急,乞求邻近诸侯强国干预。

单子去晋之后,刘子抵抗不了王子朝的攻击,连连大败。战乱生活使王子猛忧病早死,弟弟王子丐继位,为周敬王。

刘子带着敬王走出王城,逃到滑地(今河南偃师),遇上晋国援军,晋军接纳了他们。

王子朝也派使者去见晋军主帅。没有多久,临渴掘井不灵。晋人决定按正统支持王后嫡子,不接待王子朝的使者。

晋军随即向王子朝发动攻击,王子朝哪里抵挡得住,带着随身侍卫,心腹大臣,打开守藏室,席卷周朝的重要典籍,逃亡楚国。

这天,李耳突然得到消息,守藏室的门被砸了,王子朝将里面的藏书装了许多车,劫到楚国去了。

3.夺人之美者死

《春秋左传》载:

齐国大夫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时,东郭偃驾车护送崔武子去吊唁。崔武子一见到东郭偃的姐姐棠姜,就认为她非常美丽,马上要东郭偃为他娶棠姜为妻。……(崔武子娶到棠姜后不久)齐庄公与棠姜勾搭上了,多次到崔武子家与棠姜幽会,并且将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齐庄公的侍臣觉得。这种公然炫耀,让人戴绿帽子的丑事,是不对的,因此,他对齐庄公说;“不可以这么做。”齐庄公的意思就是想以此来羞辱崔武子,固执地说:“不用崔武子的帽子,难道用别人的帽子吗?”崔武子因此非常痛恨齐庄公,又因为准备利用晋国内乱讨伐晋国,于是对齐庄公说:“晋国必将报仇。”崔武子想借此杀死齐庄公以取悦于晋国,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有一次,齐庄公鞭打了他的侍臣贾举,事后仍然亲近他,贾举为崔武子寻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夏季五月间,莒国因为“且于之战”的原因,莒子到齐国朝贡。五月十六日,齐庄公在城北郭设宴招待莒子。崔武子称病不能赴宴。五月十七日,齐庄公利用问候崔武子的机会,去和棠姜幽会。棠姜进入内室,和崔武子从侧门出来。齐庄公拍打着柱子唱起歌来。侍臣贾举制止众随从跟随,并关上大门,甲士突然冲出。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放了他,崔武子不答应。齐庄公又请求与崔武子结盟,崔武子不答应。齐庄公最后请求回到宗庙自尽,崔武子仍不答应。大家都说道:“君王的臣子崔杼得了病,不能听从您的命令。这里离王宫很近,我们只知道捉拿****之人,不知道有其他的命令。”齐庄公翻墙逃跑,甲兵用箭射他,射中大腿而掉到地下,于是,甲士杀死了他。内侍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被杀死。齐庄公的宠臣祝佗父到高唐祭祀,返回汇报祭祀的情况,还没有脱下礼服就死在崔武子的宅院中。申蒯是管理宫中主渔的官,退下来对他的家臣说:“你带着家室逃命吧,我将被处死。”他的家臣说:“如果我带着家室逃跑了,这就违背了您的大义之举。”于是,他们一起死去。崔杼在平阴又杀死了鬷蔑。

此时,晏子站在崔武子的门外边,他的部下说:“您能为国君而死吗?”晏子说:“难道只是我一人的国君吗?为什么要我一人死?”他的部下说:“您要逃走吗?”晏子说:“难道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走?”部下又问:“那么,您要回去吗?”晏子回答说:“国君已经死了,我能回到哪儿去?作为统治百姓的君王,难道能骑在民众的头上?他应该兢兢业业地管理好国家。作为君王的臣子,难道完全是为了薪俸?他们应该全心全意养护国家。所以君王为国家而死,那么当臣子的也应该为他而死,如果君王为国家而逃亡,那么当臣子的也应该为他而逃亡。如果君王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死,为自己私利而逃亡,不是他所宠爱的臣子,谁敢承担这样的灾难?况且,是崔武子拥立了君王反而又杀死了君王,我凭什么要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说完,打开大门,晏子走进去,头枕在齐庄公尸体的大腿上而痛哭,站起来后,向上跳三次(表示哀悼)以后才出去。有人告诉了崔武子这件事,并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敬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

先前,孙叔宣伯曾逃亡到晋国,回国后,将女儿嫁给了齐灵公,女儿得到宠幸,生下齐景公。五月二十三日,崔杼立齐景公为新的国君。而自己被封为相,庆封被封为左相。在姜太公的庙里盟誓,说:“那些不支持崔杼、庆封的人……”话还没有说完,晏子仰天长叹说道:“我晏婴如果不和忠于国君、热爱国家的人在一起共事,就有违上天旨意。”于是就歃血定盟。五月二十三日,齐景公和大夫们与莒子签定盟约。

太史记载这件事时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于是,崔杼杀死了太史。太史的弟弟继续作这样的记载,前后又有两人被崔杼杀害,太史另外的一个弟弟仍然如此记载,这时,崔杼才没有杀害他。南史氏听说太史都被杀死,手拿简册来到宫中,把听到的都记载下来才回去。

可见,美固然可爱,但单纯为了表象的美,具体一点,为了一个美女,而不顾君臣父子朋友的情份,那他所追求的美,就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恶果。这就是老子关于美的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