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胸有底蕴气自足
4891500000004

第4章 一个人的哀悼

五月的广州常常是阳光灿烂的,但2008年的5月19日,天气却阴沉着,空气中满是水分。从中午起,更是细雨纷飞,无声地密密地下着、下着……

这是三个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同胞,13亿人洒泪同悲。下午2点28分,在7天前汶川一声巨响的同一时刻,神州大地响起了哀伤的笛声,汽车、轮船一齐鸣笛,人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自觉默默地站立、垂首,任哀思横溢,任热泪长流。

此刻,我和我的同事都在四楼的办公室里。几分钟前,大家就准备好了,伫立在窗前,等待那一刻的来临。

我们办公室的窗很大,几乎占了西边墙的三分之二,正对着窗口的是办公楼下一条南北向的大马路,而路的那边是流花公园茂密的树林和点缀其间的几个红色、白色的尖屋顶。平时对着电脑时间长了,我们会停下来歇一歇,什么都不想,凝神望着那片养眼的碧绿,让疲惫和劳累烟消云散。

可现在,我们都无心向绿,灾区的断垣残壁和埋葬了数万鲜活生命的废墟在眼前晃动,一个个来自震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脑海翻腾,我们在汽笛鸣响的那个瞬间,深深地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透过垂下的眼帘,我们的视线里出现了这么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姑娘,我甚至可以断定她是个美丽的姑娘。飘飘洒洒的雨粉中,她撑着一把素色的伞,遮住了脸,只露出一个秀气的下巴。在马路中间窄窄的安全岛上她独自笔直地站着,一条黑色的裤子,一件米色的短袖上衣,款式挺新颖,勾勒出姑娘修长的身材。面料还有些飘逸,下摆随风轻轻地扬起,给静静的、忧伤的(这是我的感觉,我想不会错)她添了一丝动感、一分妩媚。

我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这个钟点,又下着雨,这段路上行人非常少,横过马路的只有她一个,她显然是在这个过程中听到了鸣笛,立即停下脚步,一动不动地站着,任凭三分钟内绿灯红灯几次变换,她都丝毫不动地站着,站成了一道风景——一朵微风里盛开的水仙,一棵春雨中挺立的云杉。

我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还因为沿着公园墙外的人行道有两个漫不经心的行人,没有停止休闲的踱步;马路上有些汽车竟然还在照常奔驰,呜咽的鸣笛声对他们似乎不起任何作用……

这个不知道姓名的姑娘肯定看不见窗子里的我们,但她一定知道,她是和13亿同胞一起哀悼,为那些瞬间失去生命的父老乡亲,为那些踏上天国之路的花一般的孩子。

三分钟的哀悼很短,但如果乘以13亿,该是多么漫长的思念;一个人的哀悼不多,但同样乘以13亿,将是多么深沉的大海,由此产生的民族力量,足以托起希望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