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淡然的人生不浮躁:周作人幸福的艺术
4891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原名樾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着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周作人文学作品较多,但尤以散文为文学界所称道,周作人的散文艺术之所以难以企及,就在于他做到了平淡,平淡是散文艺术的极境。

周作人的散文力主平和淡雅,着有《自己的天地》《谈龙集》《看云集》、《知堂文集》《周作人书信》《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等。

周作人提出,现代散文是“记述的,是艺术的,又称美文,”且“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即“我手写我口”,因此周作人的散文写得低徊趣味、简短不单调、清淡而腴润、气质雍容淡雅、叙事委婉曲折、意境纡徐荡漾、舒徐自如中略带幽默和轻松,读后给人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感觉,周先生文笔平淡但广博精深,善于扑捉生活细节,深刻感受社会万象,在平凡琐事中体现人生哲理,在人生哲理中体验平和快乐。

本书收集了周先生生前的一些散文名着,有平和淡雅的闲适小品、信手拈来的斋中顿悟、自由朴实的生活艺术和雨天静默的浩渺遐想,作者把现实中的不幸通过手中的笔融化在自己的散文里,从而流露出浓浓的幸福感,有甘甜如饴的《初恋》、小中见大的《上下身》、抒怀英雄主义的《伟大的捕风》,还有故作荒诞的《碰伤》。通过本书,让我们在周先生如春风拂面的文字中找寻离失已久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