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背叛流年
4886800000069

第69章 痛过,但是值得

高三下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我们都做好了拼搏的准备。我依旧住在太平间里,还好有尹松陪着我,我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问他,感觉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对于前景,我充满了信心。

经过了两次月考,教室里倒计时本子,越撕越薄,终于只剩下几十天了,全班都笼罩上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过去还有人打闹,可是感觉到时间的临近,全部都自觉的安静了。

老师说我已经具备了考重点的实力,可是太不稳定了,我必须要静下心来,戒骄戒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听老师的话,我把那些做错的题,拿出来反复的推敲,保证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要让我学什么新的东西,已经不大现实了,眼下最应该的是,把一些生疏的知识掌握牢固。

可是老师突然就病倒了,送她去医院的那个下午,天气阴沉,但乌云又不肯落泪,所以让人觉得异常的闷热。

当天晚上老师就死了,我们一得到消息,就再也静不下来,全部请假,向医院涌去。我们怎么也不明白,老师看起来那么健康,怎么一生病就死了,太荒谬了。

老师曾经常常批评我,她总说我不踏实,如果好好的学,是肯定能够学好的,当时我没有服过她,认为她说的全是废话,到她离去的时候,才感觉到她是因为关心我才责备我的,为什么我当时就不能理解她的苦心呢?

许多人痛哭流涕,我的泪水也涌了出来,第二天我们去为她送葬,去到她的灵堂前鞠躬,她的遗像,一如她在世时那样干净爽朗的笑容。看着让人伤感,不看又觉得痛心。

欣玥来送了一只花圈,她是代表她们班来的,送完之后,她就走了。新校长叫我们也快回教室上自习,他说:“同学们,你们的心意,盛老师泉下有知也感受到了,你们应该回去认真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才不辜负盛老师的一番心血。”

马彦站出来,对我们大声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再陪老师最后一程。”所以全班只有班长马彦亲眼见到,盛老师下葬的情景。

学校决定再调一个老师来做我们的班主任,可是我们联名上书请求不要,因为盛老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证明盛老师给我们的影响有多么大。

结果从未向学生妥协的校领导,破天荒的同意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像没人照料的孩子,只能学着自己照顾自己,班级的事务,由马彦打理,他竟然还做得游刃有余。

其他的任课老师,也是尽力的做班主任的工作,我们一下子多出了几个无形中的班主任。

盛老师在世的时候,我们谁也没有那么听话,早上总有一两个人迟到,可是在她死后,我们这群人一下子变得争气了,竟然早早的就到了教室,成了全校最整齐的班。

再次月考,其他班都抓出有人作弊,就我们班没有,仿佛盛老师的阴魂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们似的,以至于我们谁也不敢乱来,一下子变得规规矩矩。

第二次模拟考试也结束了,高考的钟声,仿佛就在耳边荡响了一般,我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还是有机会冲击重点,可就是不稳定,谁也不能担保,我能顺利的考过,我越发的焦急,像热锅上的蚂蚁,整个人都乱了分寸。

比我更摇摆的人是马彦,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他还超出重点线二十多分,可是第二次的时候,他竟然少了三十分,急得他抓耳挠腮,差距如此悬殊,也难怪他会乱了阵脚。

说大话的罗新,基本上没有了希望,他每次都会上线,就是没他所说的那样,让所有人吃惊。

明汐的情绪有点复杂,她不满老师以那么荒谬的理由开除了宗博,可是她又为老师的死伤心过,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高出二本线十多分,基本上也定了,她的实力应该在那个水平,就看到时发挥是失常还是超常。

常洛和明汐差不多,他还要倒霉一点,他没有明汐稳定,不过他的水平和明汐差不多。

筱琪写信说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她和马彦一样,有时很好,有时很失常,但是她的心态比马彦要好,她不会为此紧张,她依然钟情于她的花草,还时常逗隔壁的小猫玩。

欣玥有事情,她找我借钱,要尽可能的多,我能够帮她的也只有两百,剩下几十块,还要过十多天,想想都觉得是灾难。

到后来,我实在没办法了,又不好找家里说。于是做了至今都无法相信的事,一天吃四个馒头,花掉一块钱,渴了就接自来水喝,当时的日子过得昏天黑地,脑子里时常闪现星星,还不敢跟别人说,甚至尹松都没告诉,我怕他会帮我,我也最怕欠他的人情。

我今生认定了,欠别人人情是痛苦的事情,说什么我也要挺过去,越到后来,我甚至两天吃一顿,有时上课就直接晕了,葛震一叫我,又条件反射般的坐起来。

好歹那段时间不长,第二个月终于来临了,我拿到钱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了三份饭,长时间饿着,一时间不适应,差点就把我撑死,我涨到在床上打滚,真是生不如死。尹松当时吓得不轻,他惊慌的问道:“你没事吧,要不打120吧。”

“我没事,我吃得太多,好久没吃得这么饱了。”我摸着滚圆的肚子说道。原来幸福是如此的简单,对于长期忍受饥饿折磨的人而言,能吃饱饭是多么的满足。

“你上辈子饿死鬼来投的胎呀。”尹松无奈地说,他看着一脸得意的我,只得摇头,他当然不会了解我的苦衷,而我也不需要他了解,有些事情,独自承受就好。

真是毕生难忘的经历,我终于体会到,外婆那一辈人,在******时代,吃草根树皮的痛苦了。

然而更大的悲剧,已经渐渐的拉开了帷幕,只是后知后觉的我,没有预感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