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4878100000008

第8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1)

对于孩子来讲,学习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会越喜欢学习,就会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

父母箴言

提高孩子智商应该营造轻松、有激励性的气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家长在提高孩子智商时,要融于生活,寓教于乐,挖掘身边可利用的因素,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智商。

智商(IQ)高的孩子,以往脑科专家们总认为智商是与生俱来的,根本不可能提升。但是这种说法过时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人类的智商是可以在两岁之前获得提升的,即使在两岁之后,也可以通过富有启发性的环境,以及吃来提高智商。

为什么有的孩子智商高,而有的孩子智商低呢?六大因素影响孩子智商的高低。

1.遗传影响智商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2.母乳影响智商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3.饮食影响智商

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份。

4.肥胖影响智商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5.环境影响智商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6.药物影响智商

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

那么,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商呢?以下是有关专家的建议:

1.让孩子坚持吃好早餐

美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博士戴维特别强调早餐的重要意义。他的调查资料显示,吃早餐后参加高难度考试的学生,其得分明显优于那些空腹参考者。

2.和孩子多多说话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早一点学会掌握语言是很重要的,因为语言对促进智能十分有帮助。孩子掌握了语言,所获不仅能说话而已。实验结果发现,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里和孩子说话的量,对孩子词汇量的多寡有重要的影响。

3.让孩子听听音乐

儿童从音乐学到的不止是节奏和旋律而已。研究人员指出,让3岁的儿童学钢琴或与众人齐唱,能大大改进儿童的时空推理能力。上过钢琴或歌唱课的3岁儿童拼七巧板时,比别的儿童准确快捷。

4.利用书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图书后,往往是孩子拿来一本,家长就给孩子读一本,读过之后便放到一边,然后再读下一本,只注重读的过程,全然没有注意孩子的阅读兴趣,这种作法不能很好地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家长给孩子讲书,最好是拿过一本书,家长先要问孩子这是一本什么书,它的名字应该是什么,这本书里都有些什么,提出问题让孩子先找出答案,然后父母再给孩子讲述,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讲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同孩子一同讨论,不断地提出问题,如“他们怎么了”、“想一想他后来会是怎样的”等,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鼓励孩子探究

儿童到处探索,求取新经验,有助于促进智能,了解世界。孩子仍然躺在婴儿床上时,小眼珠便老是盯住各种不同的物体,探察新的世界。他们有无穷的好奇心,会用触摸、摩擦和放进口里尝尝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好奇——应和孩子一起探索。不妨拿起一个玩具来仔细瞧瞧,然后递给孩子研究。也不妨伏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爬。

6.多称赞孩子

家长的称赞非但能让孩子开心,还可以加强前脑皮层与中脑内扁桃体的联系。如婴儿学步时父母加以称赞,婴儿会高兴,脑中也因而会释出一股神经化学物质,把联系加固。相反如果不加以鼓励和表扬,联系未能加强,渐渐地婴儿就不愿尝试新事物了。

7.让孩子勤于活动

美国贝鲁奇学院纽索拉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凡坚持每次持续20分钟跑步、健美操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懒于活动者。他强调,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活动或放松状态,想象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更富于创造力。

8.让孩子多食用碱性食物

人体的体液呈微碱性,有利于身体对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儿体内缺少碱性物质,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神经活动,这种儿童智商偏低。可以改善孩子的饮食结构,多食一些碱性食物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一般说,绿色蔬菜、坚果、水果、低脂牛奶、各种菌菇、豆及豆制品、海带等都属于碱性食物。猪牛羊鸡鸭等肉类、面粉、大米等经人体代谢后产生酸性物质,故属于酸性物质。一些食品如核桃、动物的脑、红枣等可以增进智力发育。含有维生素C高的食品也对提高智商有利。用含有维生素C较高的橘子汁连续18个月供给受试的儿童饮用,他们的智商比起不用者平均上升3.6。

9.不要停止智力开发

家长尽早介入当然很重要,但也要记住孩子智能发展是持续不断的。孩子的各个神经网络会继续发展,直至进入青少年期。因此,要继续为孩子读故事,跟孩子谈话、唱歌。在孩子头脑发育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自始至终都举足轻重。

让聪明的孩子也勤奋

父母箴言

我们不能否认人的天赋的存在,有些人确实从小就表现出对某一种技能超强的领悟力。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后天的努力才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对这个道理的很好诠释。

有些孩子沉醉于自己的天赋,并认为只要依靠天赋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地领先于人。于是在对待学习以及其他事情上的态度上便出现了偏差,具体的表现为懈怠、自负、不踏实等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决不仅仅是通过天赋就轻易成就事业的,而往往是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争取得到的。因此,一个人的态度正确与否决定着他与成功的方向是同向还是背离。

聪明的孩子有很多,不少孩子既聪明又勤奋,因此聪明与懈怠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是什么让某些有天赋的孩子过分放大了自己的资本?

1.家长过分赏识孩子的“小聪明”

很多时候,大人之间聊起自己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说:“我那孩子真是太淘气了,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爱学习,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仅从言辞上来看似乎是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不满,但从语气、神态上来看无不透露着对孩子“聪明”的赏识。在这样的家长心目中,孩子的活泼机敏要比勤奋刻苦更可贵。

这样的家长经常性会使用“我的宝贝真聪明”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对孩子表示赏识。长期下去,孩子不通过任何努力就能轻易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然会对那些扎实刻苦的孩子表现出轻视。自己当然更是每日以“聪明”自居,漂浮散漫了。

2.孩子的目光不够远大

一个成功的人在起步之前往往先订下了一个成功的目标。这个目标虽不在于都多么高远,但它一定是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否则唾手可得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目标了。

那些态度不够端正的孩子往往很容易自我满足,老师、家长的一次表扬、某次考试的好成绩等就能很轻易使他们对自己有十足的认可,甚至懈怠。

一个有理想的孩子会把每一次的进步当成是向着理想攀登的阶梯,他们在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充实自己,以期不断地接近自己的梦想。即使在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之后,由于持久的惯性还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帮助孩子找寻属于他的梦想,让梦想来鞭策孩子,他才会时刻提高警惕,不断进步。

在一个学校或者班级,通常有两种学生是最受老师喜爱的:一种是非常聪明又非常努力,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自满的;另一种是不算聪明却非常努力,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不聪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见,努力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家长一定懂得去赏识孩子努力,而不是一味地夸大孩子的小聪明,否则很容易助长孩子浮躁的情绪。

想纠正孩子自负的态度,还得先改变孩子的意识,设法让孩子明白勤奋的可贵之处是关键之处。

1.让孩子正确认识天赋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仲永的人。五岁之前从未接触过笔墨,有一天突然哭闹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父亲十分诧异,便把诗作拿给周围的文人秀才们观看,都赞不绝口。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而且文采出众。渐渐地,乡邻们都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几年之后,仲永的才华全部消失殆尽,甚至连普通的诗也写不出来了。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个叫做《伤仲永》的故事都不陌生,它传达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一定条件的维系,便会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转变。仲永本可以通过后天的继续学习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文人,但终因整日埋首于其他繁杂之事,成为了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人。

家长不妨将这个故事讲给孩子,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先领会。但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明白整日贪玩,不努力学习的话,聪明的天分也会离自己而去。

2.让孩子正确认识勤奋

聪明是一种个人资源,从大人到孩子,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一资源而自信和自豪。所以,孩子都愿意别人夸他聪明,却不太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用功,好像“用功”就是“笨”的意思。于是他们常常在同伴面前常常装作不怎么努力的样子,但回到家里却拼命地学,从而保证好的成绩。这样一来,很多孩子都形成一种错觉,以为聪明就是一学就会,样样都会,不需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所以争相效尤,导致很多孩子都不努力学习。

针对这一点家长应时常表现出对孩子努力行为的赞赏。当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过多地用心便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家长应该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地告诉孩子,成功的喜悦程度应该是和他的努力程度成正比的。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也容易失去,鼓励孩子通过认真勤奋地努力更上一层楼。

最后,家长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帮助孩子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让孩子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体验到勤奋的价值。孩子会渐渐明白,努力的人永远都是受欢迎的。

孩子的潜能是需要开发的

父母箴言

常常听一些父母在人前谦虚,说自己孩子一无是处,同时又一个劲地夸奖别人的孩子聪明,将来一定很有出息。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藏而不露的闪光的东西,只是这种东西常常被父母所忽视而已,这种东西就是潜能。

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才能需要发掘,需要有适合潜能开发的良好环境,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父母应该做的是,相信孩子一定有出息,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潜能闪现出耀眼的光亮。

我们的孩子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但绝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无所作为。因为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不把眼光局限在狭窄的知识学习方面,就可以最终发现孩子身上隐藏着的智慧和潜能。

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习潜能

由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性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让孩子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潜能。曾经有一个作家,他在他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每星期都带他到公园里去看蚂蚁、捉蝴蝶,带孩子到郊外去采桑叶、观察树叶和花草的变化。在每一次活动中,他都会提一些容易引起孩子思考的问题,如:“蚂蚁是住在哪里的?”“春天的树叶和秋天的树叶有什么不同?”以此启发孩子开动脑筋来思考回答问题,同时也启发孩子自己提问题。当父母碰到孩子提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时,千万不要厌烦或简单化处理,最好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等我查了书后告诉你。而且要说到做到。这样也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看书能学到知识。

平时,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交谈,通过交谈来激发孩子的思考。在和孩子交谈时,要尽量谈一些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当孩子碰到问题时,父母可以为他提一些具体建议,启发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另外,孩子喜欢做游戏,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智力游戏,例如用积木搭出各种形状的东西,让孩子猜是什么东西。和孩子一起编谜语,比如有一位妈妈要她的孩子编“手”的谜语,经过讨论后,结果编出了许多有关手的谜语,如手会画画、手会为客人倒茶、手会拍球、手会洗手绢等等。孩子觉得很有趣,思维一下子就会活跃了起来。

给孩子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大脑,胜过留给他家财万贯。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个不能独立思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虽然这样做会花费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会发现,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将会得到成倍的回报。

2.从兴趣入手诱导孩子的学习潜能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是人类在获取知识时总结出的智慧法则。同样,“快乐教育”的创始人斯宾塞认为,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诱导则是促使和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

3.自己动手激发潜能

孩子是否具有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其重要意义。从发展角度而言,这代表着身心成熟到某一程度,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使孩子逐渐脱离依赖或被动的行动,进而能在自己的意志中主动行事,在生理的需求方面,不再只是依赖父母;在心理层次方面,它更是孩子建立自信心与安全感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