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未来22世纪
4875100000011

第11章 《未来22世纪》的能源供应

《未来22世纪》的能源供应,相对地还不算大麻烦,不过未来常规能源的供应,仍将保持着比较紧张的短缺状态。这与“能源危机”没有什么关系,世界上也不会存在能源危机。包括石油能源在内的价格,仍然会保持着持续下跌的状态。能源的短缺,主要原因是地球表面上,无论是可再生能源还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都是相对地有限,而人类社会的增长及城市生活对能源的消耗,就显得具备相对的无限性。“不存在能源危机”与“能源前景始终紧张”,既是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地球上工业能源的状况,也是未来22世纪世界能源供应的一般情况。

这里特别是要强调,不存在一般观念中的能源危机。只要地球主要经济体保持着市场经济,这种能源危机就不会出现。可以回顾一下科兹纳的研究成果:石油虽然一直以来被称为“石油危机”,但是石油价格自1960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过程之中。能源短缺的表现不是能源危机,而是适用于经济增长的能源类型的价格的偏高。石油能源不太可能被开采完毕,天然气,包括海底可燃冰,都可以提供替代。但是这些能源适合作为便携能源,并不适合供应大城市消耗的大当量发电。

生物能源终归只能作为打压能源输出国要价的政治手段。并不是生物能源不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奥巴马他们搞的淀粉质提炼酒精肯定不行,但是碳纤维材料作燃料,却是可以的。只不过没有现实必要,因为它的设想是减少二氧化碳排化,那实际上是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更多的二氧化碳会与海水结合为碳酸。剔除这一条以后,生物能源的成本价值就未必比粮食更高,甚至不比退耕还林更高。如果粮食是昂贵的,就不必用农田去搞生物能源。如果粮食是便宜的,退耕还林就更为环保。所以奥巴马很可能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提倡生物能源的美国总统。

未来22世纪,必定已经没有指望发现更多的水力资源,也不能指望风能和潮汐能,它们都只能在非常特定的地区发动。太阳能也只是远郊的少量用能,原子能发电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原子能发电需要消耗核子原材料,包括铀矿在内,却比石油还要短缺。人类当然不能发明出高效率照明等节能技术,但也正说明了能源供应短缺的事实。在地球上几乎想象不出,还有足以提供人类城市发明的大额发电技术的余地,只有地热能除外。地热能或者是很有前途的技术。它不是从温泉水这样的地热中发电,而是在海洋底部或其他更接近于熔岩的地区,钻出矿井,将水倒灌进炽热的矿井中,制造出人造的,可以控制的火山,以此发电。它的实质就是利用地心的热力,为地表的能源作出贡献。在技术上具备完全的可能性,只是它在成本上具备商业开发性,恐怕不是未来22世纪就足以成熟的技术。等到它成熟时,恐怕对能源的消耗也将变得更为庞大了。

也许正是因为对廉价能源的追求,促使人类社会认真地考虑,对太空的移民。毕竟太空之中有着廉价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太阳能。即便地面能源仍然着眼于核子发电,核材料的开采,也很可能让人类找到殖民太空的充分理由。如果能够从太空中生产太阳能发动的材料,太空中的能源可以用微波形式发射为地面,或者转化为高能核材料的方式,重新送回到地面。在未来22世纪,这应该是技术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当人类因为寻找能源材料而走向太空后,慢慢就会发现,太空中的建筑的生活空间,甚至较之地面更为良好。人类的生活城市,也就因此向太空中转移。

《未来22世纪》设想的能源供应,还未能从地心热量中采得电力,更舍不得将煤啊,石油啊之类的烧了发电。个体汽车等消耗的便携能源,与今天的情况差不了多少,发电厂主要依靠核原料提供电能。但是全球的核原料已经接近枯竭。海洋中心的核燃耗开采,为海洋国家的经济存在提供了合理性,但主要的来源是太空开采。从接近太阳的水星到远离太阳的小行星带,都是开采的核原料的理想工地。太空工厂不但提炼核原料,而且通过加速器将低能核燃料转化为高能的燃料,再运回地面。类似于过去从矿山将煤,运到接近消费中心的火力发电厂。由此而形成了繁荣的能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