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报恩般若地
4862400000001

第1章 报恩塔下的舍利(1)

2006年12月28日乃丙戌年十一月初九日上午。明丽温柔的阳光,照耀着黛绿如玉的龙山,那样清晰、透亮而壮丽。虽是冬季,但田野依然青翠,微风徐徐吹过,凉爽宜人。观天象者说:十一月吉星入宫,运势转佳。

这天上午,西南乃吉旺方位。此时,两名新兴县国恩寺的职工在本寺报恩塔西偏南侧开挖排水沉沙池。忽地,他们发现有砖头和文物,顿觉惊喜,即向国恩寺有关人员报告。

很快,新兴县、云浮市文物、宗教部门报告省文物管理局。省文物管理局领导即带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于当日下午迅速赶赴现场。

1月4日至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兴县文化局、宗教局、国恩寺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对文物出土地点再次进行了认真的考古挖掘。

考古专家描述说:在一个砖室结构,近东西向,9块方砖组成的小地宫内,发现了疑似舍利的神秘珠状物。经鉴定,最终确认为舍利。而发现的位置就在国恩寺原报恩塔的地下塔心。7粒舍利装在褐色水晶球内。这7粒舍利是骨质,珠粒状,圆润,乳白色,有光泽感;它们大小有别,最大者直径0.35厘米,最小者直径0.15厘米。装舍利的水晶球如高尔夫球般大小,球身有个六角形洞口,洞口镶有金边。水晶球当时被藏在小地宫内一头大一头小、长约16厘米的镀金铜棺内,其四周都用干瘪谷壳填塞固定好。

同时出土的还有鎏金素面圈足铜圆盒、鎏金提梁水罐、鎏金铜棺、水晶球、“五铢”和“开元通宝”铜钱等隋唐文物。这些青铜文物是隋唐风格比较典型的作品。

国恩寺方丈释如禅大师说,这次出土的舍利子有三种可能:一是初祖达摩从印度把释迦牟尼佛祖的舍利带到中国,代代相传,传到六祖惠能时,六祖就带回国恩寺来了。为报答父母之恩,六祖特意将舍利子埋在报恩塔基下,作为镇塔之宝;二是从二祖到五祖,某位祖师的舍利子传到六祖供奉;三、还有一种可能,是六祖惠能尊崇的某位高僧的舍利。

六祖把这么珍贵的舍利放置报恩塔下,足见对此塔在六祖心中崇高地位。

六祖秘而不宣地在报恩塔下敬放舍利,必有玄机。

两百多年前国恩寺的一场大火,将有关史料记载烧毁了。民间一直流传着国恩寺有夜光珠并会在晚上发出异光的说法,有人猜测可能就是这些舍利子和水晶球所发出的异光。

或者,离开五祖后,六祖被追杀,是因为继承了佛舍利?

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的国恩寺,位于新兴县六祖镇龙山脚下,距县城13公里。这个名寺,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圆寂之所,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距今已有1324年历史,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并称岭南禅宗三大祖庭。公元712年,六祖命门徒在国恩寺建塔,次年夏末落成,历经沧桑,现在所见的报恩塔是1990年重建的。

舍利为何出现在国恩寺,出现在报恩塔下?

史载六祖在宝林寺弘法的时候,正是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即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六祖分咐门人到新州(今新兴县)国恩寺建塔。还叮嘱说,尽量快些建好。次年,报因塔建好了。七月一日,六祖邀集徒众讲经。

专家大胆推测可能是六祖惠能回来时把珍藏的舍利子埋到塔下。是的,作为禅宗第六代传人,六祖惠能接受五祖衣钵时,有可能一齐继承了佛舍利。如果是这样,惠能当年被追杀,很可能与神秀等企图追回代表佛宗权力与身份的佛舍利有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六祖向弟子提出“不传衣钵”。而舍利则被埋在国恩寺报恩塔塔下,成为千古难解之迷。无论如何,报恩塔和国恩寺在新州这块宝地上屹立着,沐浴着唐风宋雨,见证了历代帝王的兴衰。报恩寺就是在龙山六祖的故居上兴建起来的。神龙三年(707年)十一月十八,唐中宗为褒奖六祖惠能弘扬佛之功,敕赐“报恩寺”为“国恩寺”。这是为国恩寺命名之始,到今天已经历了近1300年。新兴县政府存的资料说:惠能身在宝林心在家,为报佛恩、父母恩、国恩、和众生恩,他于公元683年派门人在故居建报恩寺,后又建报恩塔。

舍利是极其珍贵的。不管是否有还有更多的记载,此刻出土的7粒舍利,已经证明国恩寺是著名的禅宗圣地了。

六祖崇尚“报恩”

六祖的伟大在于他创立了南禅宗。他承传了初祖达摩从印度带到中国的印度佛教教义。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孝养父母问题,印度佛教是否肯定?

有人一直认为,印度佛教从不主张孝道。陈寅恪对印度佛教的教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的矛盾冲突有如下评论:

“……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往往笃孝义之行,严家讳之禁。此皆儒家之教训,固无预佛老之玄风者也。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五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决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

专家说:报“四恩”是近人所提,与六祖本来思想例如他的“无相颂”中所突出的主张“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有较大的差别。无疑,六祖是孝养父母的典范。龙山可以作证。

龙山山脉,绵延远去,仙气萦绕,有一种与天相接的神秘感。

这里处新兴县城南边,距城十三公里。唐高中弘道元年即683年,在宝林寺弘佛的六祖惠能忽起报父母养育之恩之念,派遣门徒回到他的故乡新州(现新兴县)龙山兴建报恩寺。这这是弘佛法圣地,也是六祖惠能诞生和圆寂的之所。唐宋时期这里就已被视为“岭南第一圣域”。

一千三百年前的报恩寺,香火鼎盛,信客万千。

神龙三年(707年)十一月十八日,唐中宗为褒奖六祖惠能弘扬佛法之功,敕赐“报恩寺”为“国恩寺”。尔后,又赐六祖之祖父看和父母的墓额。

这是武则天在位的最后一年(公元705年),当年正月十五,武则天下诏书请六祖进京(洛阳)弘扬顿悟禅法。

六祖得知武则天身边已有大师兄禅秀作辅,便以年事已高为由辞谢未去。为了不违圣旨,六祖便口授佛法,由钦差大臣记录后呈阅武则天。武则天阅后龙颜大悦,于同年农历九月为六祖颁下御旨,赐水晶钵、木棉袈裟及香资,扩建寺院,为寺院赐名“国恩寺”,并亲笔题写“敕赐国恩寺”匾额,命人送至龙山,以示对六祖的敬仰。

武则天亲书“敕赐国恩寺”匾额现在还挂在国恩寺中。额匾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大雄宝殿的覆莲石柱础及报恩塔旁的宋代砂岩碑记,也都是当年的历史遗物。

新兴国恩寺,中国至今是唯一带“国”字头的佛寺,可见它在禅宗中的崇高地位。

一千三百年光阴已逝去,国恩寺历尽沧桑,却依然保留着唐代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历史无情,国恩寺备受烟雨风霜的侵袭,多少回损毁坍塌。幸得历代信徒和有识之士,抢修重建,国恩寺风韵依旧,灵气犹在,香火不灭。

岁月有意,国恩寺受魔鬼摧残,焚之以火,有六祖弟子神会、法海他们火海救“坛经”,他俩芳名永存,也受与十八罗汉同等待遇供奉。

人间义重爱深,心有国恩寺,源于六祖孝养父母、报恩的伟大理念。

在一万六千平方米的的土地上,历代子民相继修建着国恩寺。一百二十亩园林,一直青翠欲滴。国恩寺继宋绍兴年间重修之后明永乐年间再次维修。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国恩寺渐渐衰落。僧田屡被豪强掠夺,寺产流失严重。殿堂崩塌,香火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