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自身的体质
中医养生自古就已形成,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无法超越的。早期的中医名家如华佗、扁鹊等,都是养生大家,他们把养生求证得来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理论,应用于中医而发展了中医学说。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中国古人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至今依然处于世界巅峰,属于后人无法超越的中药和中医著作。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生精华,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祛病、养生、保健、益寿,这是所有人最朴素也是最美好的愿望。
如果身体患有某种疾病,我们希望您在坚持医嘱服药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水来坚持饮用,并衷心祝愿您早日康复;如果是健康人群,我们希望您喝到属于自己的养生水,可以美容,可以延年,可以调理,可以享受生命的乐趣和生活的品质。女人主血,男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根据性别差异,您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杯养生水,让女人更美丽,让男人更强壮,让世界更和谐,让生命更通畅。
在前言中我们介绍了关于体质的分类,但是人的体质情况复杂,不是专业医护人士,很难明确区分自己的体质,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诊断,而是应该由医生来告诉你的体质情况。
二、了解病情和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养生,关注日常饮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同时也有很多人,患病了不肯去医院,小病小痛喜欢拖着,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自己给自己当医生,自己给自己开药方,认为对付对付就能好,何必跑到医院去,又排队又花钱又受罪。
这些想法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不负责任。普通人不是医生,不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也不具备给自己开药方的能力。古话说“久病成医”,那也是根据自身经验,认为自己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就能够解决身体问题,其实不然,随着年龄变化,随着机体能力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变化,随着环境气候饮食原料的变化,一切都是在变的。
健康人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全面检查,非常有必要。很多严重的病症比如癌症等,就是因为病人自己拖拉,导致错过了最佳发现、治疗的时期。
定期去医院检查,按照医生医嘱服药,这些都是必需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饮水的对症下药,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自己的需求,然后从这三百多个方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适合的、易操作的来实践,给身体排排毒,打打气,补充补充能量。
三、了解中药饮片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饮片。我们这本书里选用的都是中药原材料。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高丽参等。
中药除了植物药以外,还有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还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还有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
为了便于使用,本书选用的大多是植物类药材。
中药有四气、五味、五补、君臣佐使、七情等各种讲究。
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由此而来。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之“五味”由此而来。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
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提出了自己的“五补”见解:“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类推,不再赘述。
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何伯斋进一步阐释:“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翻译过来意思是: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
“七情”是指药品的七种配伍情况: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中国古代医学家的成就,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财富。先人用自己的生命、智慧以及对后代的责任,为我们铺垫了坚实的基石,使我们可以轻易地使用这些随处可见又疗效甚佳、而且便宜的草药,来驱除病痛,颐养天年。
四、准备饮片
在了解了自己的体质、需求、中药饮片后,我们开始准备所需的药材。
备药有几个原则:
一是要到正规药店、正规茶叶店选购药材和花草,不要贪图便宜,到不正规的小店购买饮片和花草。有些药贩子没有基本商业道德,用次品冒充好药材,还有黑心药贩子用长得比较相像的植物冒充药材,在曝光类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些黑心药贩子给冬虫夏草里面灌上不知名的黑色金属,使其重量翻倍,牟取暴利,但是患者一旦买到这样的药材,不仅不治病,反而会致命。一定要到知名的、正规的药店和茶叶店。他们销售的饮片来源是有质量保障的,取材、加工、检测、包装、销售等环节都很严格。
二是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药材。有些药材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变质甚至发霉。变色和发霉的药材不能再用。购买药材一次少买一点,备上一两个星期的量,喝完再去买。有些饮片不能长期连续饮用,要喝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这样就更不需要买太多。家里的储存条件和药店毕竟不同,药店有专门的药柜,保持干燥通风。而且药材流动量大,可以保持药材的新鲜。
三是不要轻易在路边和田间采集药材。一些有生活经验的老人尤其喜欢在路边和田间采集野菜,采集药材,他们会区分这些植物,这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但是路边和田间经常会喷洒杀虫剂,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撒过农药,有时清洗不干净,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还有就是有些植物新鲜的时候是不能食用或当作药材使用的,必须完全干燥后才可入药,像橘子皮,要放置一年以后才能有药效。有些花卉如果盛开了就不能入药,如金银花、黄花菜,都得是花蕾的时候采下晒干,才能作为药材使用。
五、准备杯子
为了让身体更健康,为了让饮水更有情趣,我们也要选对杯子,选对材质。可以用来冲泡饮片和花草茶的杯具,最好是:玻璃杯、水晶杯、紫砂杯、瓷质杯、石头杯、竹木杯等。
玻璃杯:喝水首选玻璃杯。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是最健康的。玻璃杯浑身通透,看着药材和花草在玻璃器皿里慢慢地盛开,上下漂浮,是一种视觉享受。玻璃杯不含化学物质,不必担心有害物质会被喝进肚里去。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细菌和污垢不易孳生。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瓷质杯:陶瓷杯子易于清洁,对人体无害。瓷分为陶瓷和搪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是陶器和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精美是无与伦比的。青花、斗彩、釉里红、粉彩(也叫古彩)、新彩、唐三彩,不一而足,美不胜收。
陶瓷材料的成分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瓷器杯子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有些瓷杯就是黏土本身的白色,没有花纹,没有图案,干干净净,返璞归真;有些瓷杯体现了几千年文化和艺术的底蕴,一杯在手,仿佛看到盛唐的繁华,宋朝的婉约。
我们也提倡使用搪瓷杯子,搪瓷碗搪瓷杯在我们小时候是常见的器皿,不仅用来喝水,大号杯子还用来吃饭装菜,上班的父母会用搪瓷杯子带饭菜去单位。那时候我们不叫它杯子,叫它搪瓷缸。搪瓷杯经过上千度的高温搪化后制成,不含铅等有害物质,可以放心使用。但是搪瓷器皿如果因磕碰而被碰掉瓷釉,裸露出里面的铁等金属,就不要再使用了。
紫砂杯或壶:紫砂是陶的一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代表。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人间珠玉安足取,何如荆溪一丸土”、“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可见紫砂泥的价值。
紫砂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用紫砂杯或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持久。书中有些药方中有上好的龙井、碧螺春、普洱茶等,用紫砂壶来冲泡,口感和营养是最好的。紫砂茶壶里外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又不透水,具有较强吸附力,是其他材质的器皿所不能比拟的。紫砂茶壶适应冷热急变,即使经上百度的高温蒸煮,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会爆裂。因此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不必担心紫砂器皿裂开,就是置于文火上烧炖,也不用担心炸裂。
紫砂富含铁,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降低胆固醇,防止人体摄入过多铝离子,有效防止早衰、老年痴呆症,对儿童助长益智,对女士纤体美容,对大众保健防病。紫砂器皿在加热过程中能发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能够活化水分子,与紫砂析出的微量元素一起将水矿化成为矿泉水。远红外线对纯净水有辅助矿化作用,纯净水经过紫砂炊具煲煮后,将矿化成pH值呈7.1左右的弱碱性水,有利于人体弱碱性体质的形成。远红外线还具有活化脂肪酶的作用,紫砂所含的部分微量元素也能够分解脂肪。
水晶杯: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古称水玉、水精。硬度为摩氏硬度7,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水晶杯比较贵重,生活中比较少用,多作为送礼佳品。市场上真正的天然水晶杯并不多见,大多是用工艺水晶(又叫仿水晶)制成,是以加铅玻璃或稀土玻璃为主要材料的,看上去和水晶很接近,无杂质、透明度较好。
天然水晶的温度比人造水晶要凉得多。水晶具有强大的能量磁场,对于人体的内里结构可以起到舒缓作用。早在古代,水晶就被利用到了病理治疗中。水晶性冰凉的特性能够很好地针对紧绷疼痛的神经机理起到镇定作用,通过按摩起到活血化瘀、注入外部能量的效果。
石头杯:很多石材都可以用来制作杯子,用原材料雕刻,或用石材粉剂经过机器压制,工艺不同。用整块石头雕刻成一只杯子,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曾有一位朋友送了我一只木鱼石杯子,手感很好。木鱼石杯子泡水有一股独特的味道,石头本身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石材有放射性物质,对身体有益处。
玉石杯子也是石头杯子的一种。玉养人,人养玉,玉本身就是养人的珍品。不过用好玉做成杯子的不多见,而且杯体较小,多用于观赏。
竹木杯:是竹杯子和木杯子的统称。
竹的作用很多,竹的文化很多,我们不一一赘述,只说用竹根抠制的杯子。竹是中空的,代表“虚心”“虚怀若谷”,每一个竹节都可以被抠制成一个杯子或笔筒,有些竹制品还被雕刻上精美的图案。竹本身有一股清香,而且可入药。干燥后的竹没有了青翠的绿色,而是变成黄色或褐色。
木材种类就更为丰富。当木材用于建筑材料和家具材料后,常会有一些大小不一的边角料。这些边角料常用来制作茶具,大一些的可以做茶盘,小一些的可以做茶罐、茶荷、茶匙、茶托、木夹等。木材还经常被用于木雕工艺,而手工雕刻的杯子就是工艺木雕中的生活用品一类。和竹子一样,木制品在干燥气候下容易干裂,所以这些材质不是生活用品的主流产品,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建议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纸杯、塑料杯子、铁质杯子以及保温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纸杯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白卡纸为材料,主要用来装干东西,不能盛水和油;第二种是涂蜡纸杯,用蜡浸泡过,较为防水、厚实,但只要所装水的温度超过40℃,蜡就会融化,而蜡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第三种是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纸塑杯,外面是一层纸,里面是一层淋膜纸,如果制作时所选用的材质不好或加工工艺不过关,同样会产生有害物质。
塑料杯子非常多见,但塑料中的“双酚A”的危害,是全世界认同的。双酚A对人体的危害就像吸烟一样,是长期积累产生的。
塑料杯不能装沸水。双酚A在100摄氏度以上高温中会释放出来。塑料袋或塑料碗、盒都不要用来装热食品、油性食品。有些品牌的塑料制品,一打开包装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这样的塑料制品一定不要用来喝水和盛放食物。
熬中药不能用铁锅,泡制中药饮片也不能用铁质杯子。铁和中药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化学物质。
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尤其是天冷外出的时候,保温杯确实是很实用。脾胃虚寒的人,喝不了凉水,喜欢喝有温度的水,保温杯是好伙伴。现在的保温杯内胆基本是安全放心的,但是中药饮片和花草一旦被长时间高温闷泡,其口感和药效会大打折扣。
六、准备水
饮用水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古人泡茶煮药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
水的指标很多,分类比较复杂,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饮用水也把消费者搞得不知所措。在这里我们不推荐大家可以饮用什么水、不饮用什么水,因为地域的不同,水质的区别非常大。
国际最新饮用水七大标准:
1.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2.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呈离子状态的矿物质(钾、镁、钙等含量在100mg/L);
3.水的分子团小,溶解力和渗透力强;
4.应呈现弱碱性(pH值为8—9);
5.水中含有溶解氧(6mg/L左右),含有碳酸根离子;
6.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和各种有害物质;
7.水的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以碳酸钙计)。
到目前为止,只有弱碱性高能量活化水能够完全符合以上标准。因此它不仅适合健康人长期饮用,而且也由于它具有明显的调节肠胃功能、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疲劳和美容作用,也适合胃肠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肥胖、便秘和过敏性疾病等体质酸化患者辅助治疗。
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万事俱备,让我们进入“正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