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迪斯尼(DisneyWalt)可能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人,这位曾是动画片导演兼制片厂经理的天才,在创立了“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后,几十年来引导着全世界儿童的幻想,触及了全人类的心灵。
《洛杉矶时报》说他是“带有神奇昼笔的伊索,配有彩色摄影机的安徒生”,是“米老鼠之父”,在全球娱乐界,没有人能留下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位“欢乐使者”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但他的发迹史却刻画着一条崎岖坎坷的成功道路。
1901年12月5日,华德·迪斯尼诞生于美国芝加哥市的—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伊利亚斯·迪斯尼是个木匠,自己建房并出售,也为别家公司当木工;母亲福乐娜则协助丈夫负责房屋的设计、材料的购买和会计工作,全家七口(华德·迪斯尼有三兄一妹),日子过得不错。儿时的华德性情温和、乖巧,得到了全家人的喜爱。
华德的父亲伊利亚斯、祖父凯普都有经营家庭农场的经历,叔父罗勃一家这时住在密苏里州的马瑟琳镇。伊利亚斯在芝加哥一住就十几年,早就厌倦了大都市的生活,想找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便于五个子女的成长,他选中了马瑟琳。
热衷漫画
马瑟琳镇虽小,却是个让人喜欢的好地方,这里有茂密的山林、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矿藏,它的另一个好处是在铁路线上。这里距堪萨斯市120英里,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1906年4月,伊利亚斯率全家来到这里,买下面积45英亩的仙鹤农场。时值春耕,华德的父兄忙了起来,他们在田里种下了玉米、小麦和大麦。母亲福乐娜则在家饲养牛、猪和鸡,种植蔬菜。
华德逐渐长大了。他经常和三哥洛依一起到离家很远的树林去玩,在那里,各种植物生长繁茂,飞禽走兽时隐时现,泉水叮咚作响,这一切使小华德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在马瑟琳的愉快时光中,值得一提的是他6岁那年第一次画画的事,据他妹妹露丝晚年回忆:“当时,我父母和三个哥哥都去了镇上,只有华德和我在家。我们在家里找到了一大桶焦油,华德产生了画画的念头,但我担心用焦油画画能否擦掉,而华德则肯定认为一定可以擦掉。于是我们就在面朝马路的白墙上大涂大抹起来。他画了许多房子,上面还冒着炊烟……,父亲回来之后看到墙上黑黑的一片,大为生气。”
7岁时,华德进了小学,但功课一直不好,因他感兴趣的是课外的东西,如电影、音乐、绘画等等。伊利亚斯是个勤劳而又严厉的父亲,大哥赫伯特和二哥雷蒙忍受不了父亲的****,私自离家去芝加哥谋生去了。时逢大旱,农场歉收,父亲伊利亚斯又得了肺炎,只好卖掉了农场,带领妻儿来到堪萨斯市落脚。
和芝加哥相彷,堪萨斯也是个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伊利亚斯进入卖报这一行。虽然华德正上小学,但也得去为父亲送报,每天凌晨三点半就要到指定地点领取报纸,这对华德来说真是够苦的了。
在当报童的六年中,他除了有一个月因生病未送报外,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送报纸,风雨无阻。冬天手脚冻裂,夏天满身泥水,他都熬了过来。一直到晚年,华德还时常梦见儿时送报的艰难情景。
专横的父亲、苦重的工作,并没有阻挡住华德对快乐生活的向往。这期间,他对马戏着了迷,有机会就看,看后立即模仿。他读的是一所八年制(小学和初中)学校,要求很严,华德对课程并不感兴趣,却读完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全部著作,史蒂文森、斯考特和狄更斯的小说也看了不少。
他最喜欢的则是绘画,却不愿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他找来不少杂志,仿照上面的漫画来画。天长日久,技艺成熟了起来。
华德经常到同学毕特·皮费佛家去玩。毕特的父亲老皮费佛是个戏迷,性情乐观开朗。他俩模仿马戏的杂耍表演和无声电影里的令人发笑的镜头时,皮费佛先生总是悉心地加以指导,可以说是华德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师。
俩人还在学校里表演自己创作的滑稽短剧《照相馆里的欢乐》、《林肯演讲》等,得到了校长和广大师生的好评。此外,他们还到当地戏院参加了几出滑稽剧的演出。
1917年6月,华德从本顿学校毕业,暑假里到火车上卖糖果和汽水,自食其力。9月,他进入麦金利中学上高中。10月,华德作为一名新生已经显示了他的艺术才能,成为校刊杂志的漫画家,同时兼搞摄影。
他还参加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进修班,每周有三天去学习解剖学、写作技巧和漫画,并常去报社观摩漫画家的创作。华德此时仍是“半工半读”,曾先后在果冻厂当杂工、当邮差等,在这种清贫环境中,他还是怡然自得,不断画出一些引人发笑又令人回味的漫画来。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盟军开始了对德军的全面反攻。此时华德的二哥雷蒙、三哥洛依已分别在陆、海军中服役。17岁的华德此时很想参军,去体验一下战争的刺激。于是他和好友罗素·马斯一起报名,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所属的救护车部队,接受驾驶和修理汽车的训练。
11月8日,欧战结束,救护队的司机们以为他们将被遣散回家了。18日,上级忽然通知有50名司机被选中要去法国,华德在其中。当天晚上,他们搭乘一艘运牛船驶向法国,12月4日,船抵勒阿费尔。华德一行人乘火车来到巴黎,之后去圣西尔的美国救护车队总部报到。
华德被分配到巴黎第五后方急救医院。战后运送救济物资和伤病员的任务很重,年轻的华德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他又被派到南希市附近的一个福利社开车,这里的工作很轻松,华德便开始画漫画,并投稿给美国《生活》和《鉴赏家》杂志。
有一位乔治亚州的商人见华德的画很有特色,就请他用快干漆在捡来的德军钢盔上作画,然后将此作为“战利品”卖给回美国的士兵。这位商人赚了一大笔钱,而华德画一个钢盔也可得到5法郎的收入,他把这些钱寄给母亲为他存起来。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华德热爱的职业是绘画,但他也不放过可以赚钱的机会。他已经开始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了。
1919年9月底,华德回到美国,父亲伊利亚斯要他到果冻厂工作,每周能赚25美元,但华德不肯。他对父亲说,他要当一名画家。
华德回到了堪萨斯市,找到了在银行当出纳员的三哥洛依。经洛依介绍,他进入一家规模很小的俾斯·鲁宾广告公司,为路易斯·俾斯麦和比尔·鲁宾两个书家当助理,协助他们设计商品广告,每月工资50美元。
华德还结识了与他年龄相仿的同事乌比·依维克。这位荷兰移民后裔的画技不错,在某些地方强过华德,以后,因公司业务量减少,二人都被辞退了。
干什么好呢?华德和乌比都不愿放弃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便决定自己开业。华德找到老邻居爱尔·卡德,此人正主持编辑一份刊物,卡德同意请他们两人兼做杂志书插图。华德认为这是他和乌比独立开业的好机会,就给母亲写信,让她把自己存的500元钱寄给他以作基金。
母亲怕他办不成事又将钱花掉,只寄给他一半,就这样,以250美元资本创业的依维克·迪斯尼广告公司成立了。依维克负责绘制普通画和美术字,华德负责漫画创作和对外业务。他跑遍市区的戏院、商店、公司,一个月两人净赚125美元,算是“开张大吉”。
1920年1月末,乌比·依维克在堪萨斯市《星报》上,看到本市幻灯片公司招聘动画绘制人才的广告,便劝说华德去应聘。华德带着自己的部分作品来到幻灯片公司,老板维恩·卡格对他的漫画很欣赏,答应给每周40美元,华德同意了。
依维克·迪斯尼广告公司只剩下乌比一个人,乌比不擅长经营,业务量下降。3月,华德和乌比商量,关闭了自己的公司,乌比也成了幻灯片公司的雇员。
不久,幻灯片公司改名为堪萨斯市电影广告公司,华德一生事业的真正起步也就从此开始了,这家公司的业务就是制作1分钟的动画广告影片在电影院放映。制作的过程是把人和动物画像剪下来别在幕布上,然后使关节部分活动起来并将其摄下,尽管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各部门对于自己制作的东西都很保密,从不告诉别人。
初试锋芒
华德为了搞清楚动画片究竟是怎样制成的,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发挥自己性格活泼、善交际的特长,和摄影师吉米·罗维尔交上了朋友,吉米告诉他怎样把不动的图片拍摄下来而使人产生动的幻觉;吉米还指导华德怎样使用摄影机。
聪明的华德很快就了解了这种初期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同时觉得这种方法急需改进。他跑到公共图书馆,借来有关图书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因而使动画的人和动物的动作真实多了,得到了公司老板的肯定,于是他和乌比就采用新方法为广告公司绘制动画。
和其他动画绘制人员相比,华德更具幽默感和想像力,他编制的广告词和他绘制的动画一样,活泼可爱,含义深刻,独具风格,这使他在公司中出了名。
他借了一架摄影机,经常在自己家的车库拍一些短片,每天都是工作到次日凌晨。他制作的动画形象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把这些动画片卖给纽曼戏院公司及其下属的几家电影院,放映效果很好。
针对有些电影观众喜欢大声朗诵影片上的字幕而影响他人的情况,华德拍摄了一部名为《欢笑卡通》的影片,片中有一个滑稽的教授手执木槌,到处敲打那些喜欢读字幕的人头。
《欢笑卡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华德的名字开始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并喜爱。
公司老板卡格也以他为荣,经常向来访的重要人物介绍他。华德此时又向卡格提出建议,要求制作系列动画故事短片,遗憾的是卡格没能采纳这个眼光远大的建议。
1921年11月,华德的父母离开堪萨斯市,到长子赫伯特工作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居住,华德开始独立生活。
他租下了一座小楼房,召来了三个愿意学习绘制动画的青年人,边学习边工作。华德决定自己制作较长的动画影片,即对传统的神话故事进行改编,插入一些笑料,使其具有现代感,他制作的第一部这种类型的电影是《红帽小骑士》。
后来,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华德毅然辞去了他在电影广告公司的优厚工作。1922年5月23日,他用筹到的1500元建立了“欢笑卡通公司”。公司成员有华德、乌比等五位动画画家、一个业务经理、一个上色员、一个推销员和一个秘书,租用了麦克唐纳大厦的几个房间作为办公室地点。
21岁的华德既是总经理,又是摄影师和工人。公司职员全是年轻人,他们和华德一样热衷于动画片的制作,工作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完成了《金发小女孩子和三只熊》等五部片子的制作,并与纽约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出售6部动画片的合约,开价是1.1万美元。
在繁忙的工作中,华德还担任了几家新开公司驻堪萨斯市的摄影记者,挤出时间在市内到处奔走,抢拍新开镜头,然后以每英尺1美元的价格卖给这些公司。
1922年秋天,与华德签订合约的“纽约图书俱乐部”破产,华德出售六部动画片的事变为泡影,公司只好解散。华德身无分文,付不起房租,吃饭只能在一家旅馆的餐厅记账,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动画片。在一位牙医的支持下,他创作了《爱丽丝梦游仙境》、《汤姆·杰克的牙齿》等。
1923年7月,华德·迪斯尼来到洛杉矶,想投身电影业,在郊外的好莱坞影城当一名电影导演。他住在退休的叔叔罗勃·迪斯尼家里,每天去好莱坞碰机会,但连续几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了他当导演的申请。
碰壁之后的华德并不气馁,他仔细分析了形势,认为自己要想打入电影界,惟一的途径还是搞动画片。他决定像从前那样从头做起,卖笑话动画片给电影院。同时,他相信自己耗费心血拍摄的、有真人加入的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能够挣到钱,为今后的制作新动画提供帮助。这时,华德征得原先股东的同意,把片子寄给纽约的动画片发行人温克勒小姐看。10月中旬,他收到了这位热情的女发行人的电报:“相信动画系列片可以推出头六部片子,每部底片半付1500美元,为表示诚意,此六部每部底片一经收到即将款额全部付上。”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华德喜出望外,马上跑到医院,去找因肺结核住院的三哥洛依,这时已经是深夜。洛依被华德从梦中推醒,华德把电报给洛依,说他找到了打入动画片事业的机会,并恳求洛依和他一起合作。
这位在银行工作的三哥也很高兴,但头脑冷静。他问弟弟能否按期交出片子,能得多少利润等实际问题。华德对按期交片很有信心,并且说计算过,利润大约1倍。对弟弟的能力,洛依很清楚,他答应一起合作。
洛依马上出院了。为了兄弟二人的共同事业,他把自己节省下来的200美元拿了出来,兄弟俩又费尽口舌,从叔叔罗勃手里借了500美元,开始办制片厂了。
地点租用一家公司后院的一间房子,人员除了华德兄弟外,还有小明星维吉尼亚(饰爱丽丝的小女孩)和两个负责上色的姑娘。根据合约,该片发行权由温克勒小姐购得,头六部影片每部为1500美元,后六部为1800美元。
图谋发展
1924年2月,华德兄弟搬到位于金斯维街的办公室,正式挂出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的牌子。
继《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后,华德又主持制作了《爱丽丝海上之日》、《爱丽丝非洲之鼠》、《爱丽丝鬼屋冒险》等六部动画和真人结合的影片,并陆续搬上银幕。令人头痛的是影片的成本往往高于发行人所支付的片酬,使华德不得不到处借钱来维持。
华德是个十分自信又不乏自知之明的人,通过长期的绘制和导演经验,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创作笑话和执导,但画技并不是第一流的。制片厂的业务要想进一步发展,自己应把精力放在构思创作剧本上,绘制动画的工作还要另请高明。
1924年6月,他说服了好朋友乌比辞掉了在堪萨斯市电影广告公司的工作,到“迪斯尼兄弟制片厂”专门绘制动画。乌比的到来使制片厂的绘画水平有所提高。年底,又有两位“欢笑卡通公司”的老同事哈曼和鲁迪也加入了制片厂。
1925年4月,三哥洛依和艾迪娜·法兰西斯结婚。此时的华德刚刚与制片厂的一位漂亮的上色员莉莉安·彭德丝小姐恋爱,像发展事业一样,华德谈恋爱也讲求效率,“主动出击”,1925年7月,他们就结婚了。在此之前一周,华德兄弟花了400美元在赫伯龙大道2719号买下了一块空地,准备建造一座更大的制片厂。
1926年2月,制片厂新楼落成。他认为一个单独的人名,可能更有票房吸引力和容易被人记住,于是就将厂名命名为“华德·迪斯尼制片厂”。
1926年底,环球影片公司的创办人卡尔·雷姆尔打算制作一套以一双兔子为明星的动画影片,发行人查乐斯·米兹(温克勒小姐嫁给了他)把这套影片取名为《幸运兔子奥斯华》,并交给华德制片厂制作。
1927年4月,华德及其助手推出这套影片的第一集《可怜的爸爸》,试映后受到了纽约环球影片交易所评委会专家们的批评,他们认为兔子奥斯华缺乏突出的特点,不够滑稽,动作重复太多。华德自己对影片也不大满意,他承认评委们的指责有一定的道理,也开始认识到,动画片里必须有一个强烈而又吸引人的中心角色和一个好的故事主线。
经过华德和乌比的苦心琢磨和勤奋工作,幸运兔子奥斯华的形象终于使华德满意了。兔子变得更加活泼可爱,故事也更为滑稽了。华德吸取上次试映失败的教训,对影片的技师从严要求,他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必须重新制作。
在这套影片中的第一部《电车故障》发行之前,一些报纸上登出了肯定和赞扬的影评。
《电影世界》上说:迪斯尼以一只兔子为主角所进行的创作,使动画影片增添了新的趣味……,动画制作得很好,迪斯尼使动画角色做出了人的姿态和表情,更增添了使人喜爱的程度,这些影片一定会吸引各类家庭去欣赏。
《电影新闻》等报刊上也有类似评语。果然,影片上映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兔子奥斯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很多公司找到华德,要求把这个角色用在商品上,这是个有关商标权的问题,是个赚钱的机会,但目光远大的华德并没有对此收费。他认为这些公司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给影片和自己的制片厂做宣传广告,应该给予鼓励。
纽约的影片发行人查乐斯·米兹是个精明强干的生意人,很有心计。在与华德的业务交往中经常拖欠或少付片酬,使制片厂资金周转困难。当他看到迪斯尼制作动画片赚钱时,就派内弟乔治·温克勒借业务之便到制片厂,暗中拉拢一大批技术骨干脱离华德而投靠自己。
这是十分卑鄙阴损的一招,而终日忙于工作的华德竟一点也没有察觉,1928年2月,华德夫妇来到纽约,与查乐斯·米兹和环球公司洽谈新业务。华德要求将片酬由每部2250美元提高到2500美元,但米兹坚持只给1800美元。
“要不你就接受我出的价钱,要不我就把人马接收过来”,米兹摊牌了:“我已经和你的重要人员签了合约。”华德不相信这是事实。他用电话与三哥洛依联系,洛依告诉他除了乌比之外,几乎所有的动画画家都和米兹有了密约。
华德又找到别家发行公司,他们都愿意发行奥斯华影片,但米兹警告他:根据合约,奥斯华影片集是环球影片公司的财产,不是华德的,他只有接受米兹提出的条件。
美国人杰硅林·汤普生在其名著《美国豪富》中总结了大亨们发财致富的11条准则,其中第9条是:“尽早承认失败,然后另开蹊径,富翁们能很快地发现失败并能尽早摆脱困境,这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华德·迪斯尼正是这样的人。
当华德回到家时,三哥洛依一点也看不出他有失望的情绪。华德平静地向他讲述了自己在纽约的失败,而且信心十足地提出要绘制一全新的、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片。
这个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呢?据华德本人后来讲,是他在纽约争夺兔子奥斯华影片失败后,在回洛杉矶的火车上梦到的,似乎有“神授”之意,这听起来有点玄。实际上,米老鼠是华德·迪斯尼在受挫后苦心思索,另辟蹊径的产物,这里面还有他的同事和好友乌比·依维克的功劳。
华德想出了米老鼠这个极具品味和个性的动画形象并为它配音,乌比则具体参与了米老鼠形象的绘制和动作的设计。灵感、主意来自华德,所以人们称他为“米老鼠之父”。
华德和乌比根据林白驾飞机横跨大西洋的消息,构思了一个故事大纲,起名叫《疯狂飞机》,片中第一次出现了米老鼠形象。动画专家乌比以一天绘制700张动画的惊人速度拼命工作。华德把他的车库改成了临时绘制厂,让妻子和嫂子负责上色。
1928年5月10日,《疯狂飞机》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电影院试演,反映不错。华德再接再厉,开始制作用米老鼠系列片的第二部《骑快马的高卓人》。为了给“米老鼠”找到市场,华德写信给纽约的一位影片商邓尼生,请他帮助找一位可靠的发行人,但邓尼生没找到,华德又一次面临绝境。
就在这个时候,华德注意到电影世界的巨大改革,即有声电影的问世。他认识到有声电影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发觉如果影片加上声音,效果会大大提高,这正是华德·迪斯尼独具慧眼之处。华德和乌比商量,决定将“米老鼠”第三部《汽船威利》配上声音。
给动画片配音是史无前例的事,华德等人也根本没有经验。他与工作人员反复进行研究试验,终于找出了音乐和影片放映速度的关系,给动画片配了音。试演那天,洛依负责放映,华德等在银幕后的话筒前配音,效果很理想。
1928年9月,华德来到纽约联络配音设备。他参观了几家电影公司的录音工作,更加深信将来必定是有声电影的天下。
他在写给洛依和乌比的信中指出:“有音响效果和对话的电影,不只是一种新玩意,它如果发展下去会成为了不起的事物。谁要能够在这方面站住脚,将来必定会赚大钱,但是必须注意质量,而不单是靠数量赚钱,我深信有声电影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质和量两方面都提高上去。”
他找到了录音商包维斯,要求他为米老鼠系列影片配音并安排发行公司,包维斯一口答应了。通过包维斯,华德认识了戏院交响乐指挥卡尔·伊都威,此人愿为动画片录音,并说只要几件乐器和一两个人足以应付,但实际录音时,伊都威却找来了20多个演奏家和音效人员,使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伊都威的音乐跟不上影片中的动作。
华德已经付给了包维斯1000美元,此时只有打电话给洛依,要他准备好钱以便支付第二天的录音费用;为了筹钱,他还卖掉自己心爱的敞篷汽车。
第二次录音开始了。华德在影片上做了标记表示音乐的节拍,还说服了伊都威减少了乐队员。华德亲自为影片中的米老鼠、小老鼠和鹦鹉的叫声配音,这一次音乐、声响和动作配合得很好。
米老鼠系列片的《汽船威利》配音完成之后,华德松了一口气。他把影片送到很多发行公司去放映,但没有一家答应要,这使他感到意外。他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就去请教他人,环球影片公司一家戏院的经理哈瑞·莱琴伯认为:“没有观众的反应,那些家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片子。”莱琴伯看过《汽船威利》,认为是部难得的好片子,决定在自己经营的戏院里放映两个星期,每星期付给华德500美元,华德高兴极了。
《汽船威利》于1928年11月18日上映,引起了观众和报界的极大轰动。舆论认为影片的滑稽动作简直难以描述,令人大笑不止,从头到尾声音和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正如莱伯琴所预料的那样,许多电影公司都打电话来邀请华德去谈生意。
华德不失时机地将其它米老鼠系列片《疯狂飞机》、《骑快马的高卓人》、《谷启之舞》也配上音上映,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观众对米老鼠的喜爱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但华德·迪斯尼制片厂并没有发大财,因为他们拍摄每部动画片的成本高达5500美元。
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又出现了,录音商兼发行人包维斯以每星期300美元薪水的高价挖走了制片厂的台柱、拥有20%股份的动画专家乌比,这个打击对华德来说比上次受挫于查乐斯·米兹更为沉重。
到1931年,“米老鼠俱乐部”会员已达100万人,全国各地都知道了米老鼠。许多公司与华德签订了合约,将米老鼠的形象印在商品上出售,华德收了一些版权税,这项收入从此成了迪斯尼机构的财源之一。
老鼠本来是人人讨厌的动物,但华德·迪斯尼创造的长着两双圆圆的大黑耳朵、细小的四肢、大手大脚的米老鼠,却受到了亿万人的欢迎,这是为什么呢?华德本人认为:“米奇是一个好先生,从不害人。他常常身陷困境,但不是他的错。他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而且面带笑容。”
实际上,米老鼠正是华德·迪斯尼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着华德的冒险精神,天真、诚实,缺乏世故和要胜过他人的坚定信念。观众喜欢米老鼠,就是喜欢华德,因为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家本身是统一的。
米老鼠的生意越来越好,但华德的头脑却很清醒。他认识到要想使事业继续发展并赚到大钱,不能搞“单一经营”,必须着手制作其它的动画片。这时,“米老鼠”由联艺公司发行,每部付1.5万美元,但为了筹集更多资金,华德又通过该公司向美国银行借钱。
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是联艺公司的股东之一,也是迪斯尼动画片的热心观众。他告诉这位比他小十几岁的年轻人:“你要想有所发展,一定要有能力控制你的一切。”卓别林强调制片人必须拥有所摄制的每部影片的全部版权及著作权。
此时,他的另一套动画系列片《胡闹交响乐队》中的一集《花与树》开拍,这是一部田园电影,也是华德主持拍摄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华德和他的研究人员克服了颜色一干就从书板上脱落的问题,研制出一种不会脱落和褪色的彩漆。
华德先请中国戏院的经理葛劳曼看片,这位经理大为赞赏。1932年7月,《花与树》在中国戏院上映,引起了很大轰动。11月,《花与树》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首次为动画片颁发的金像奖,米老鼠系列片获特别奖。
1933年,华德又提出拍摄动画片《三只小猪》。这个题材来自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狼先后吃掉了住在草屋和木屋里的两只小猪,当它准备吃掉住在砖房里的小猪时,却掉进小猪安排好的开水锅里,被小猪煮熟给吃了。
像往常拍片一样,由华德列出故事大纲,再交工作人员研究讨论。华德将本来很简单的寓言故事进行了改编,增添了故事的喜剧色彩。
他向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指出:三只小猪都应该是聪明可爱的,同时又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他们建房子的时候可以制造许多玩闹有趣的插曲;在狼企图进入房子的时候也可制造许多笑话;小猪想攻击狼的时候也应设计出一些滑稽的方式,如利用它们家里不同的家具。
华德还注意到影片的思想教育意义,他指出:可以强调工作最辛苦的小猪得到了报偿。通过这些小故事鼓励重视道德,但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使故事具有深度。
动画片《三只小猪》上演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全国的剧院都把这部片子,列在节目单的前面,每次必演。观众喜欢小猪的形象,片中的歌曲《谁还怕可恶的大野狼》更是被人们四处传唱。一家音乐公司和洛依签订了合约,把这首歌灌制成录音带发行。华德的制片厂靠《小猪》总算得到了可观的收入。
动画理论的升华
随着业务的逐渐拓展,迪斯尼的制作队伍不断壮大,到1934年已有200多名人员,仍嫌不够,华德只好扩大原来的迪斯尼艺术夜校以培训专业人才。
此时,他对动画艺术的了解,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了关于动画片制作的比较完整的理论。
华德认为:“动画的首要责任是把生活和动作动画化,即把事物透过观众的想像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把动作或事物真正发生的情形拍摄下来或绘出来。”他指出:“动画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如果我们不了解真实的事物,就不能创造出奇想妙事来。”
对动画片与观众的关系,他论述道:“喜剧只有和观众具有密切的联系,才可能博得观众的欣赏,也就是使影片和观众之间存在一种熟悉而且是灵犀一点通的地方。影片把观众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所感觉到的、遇见的、看见的或梦见的事物呈现出来,对最好的笑话及观众作一番研究,就会发现凡是引人发笑的动作或状况必是出于人生经验加想像,也就是和生活必定有联系……,因此,真正的动画是真实的或可能的事物加上幻想与夸张。”
华德对动画片制作的这些精辟理论,指引着公司同仁的创作方向,使其他动画制作商无法超过他们。
继米老鼠之后,华德又陆续以短片的形式推出了“唐老鸭”、“布鲁托狗”、“小精灵”等可爱的动画片形象,它们同样给全世界的儿童和成人带来了欢笑。这些形象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布鲁托狗是个专干蠢事的家伙,身着蓝衣蓝帽,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唐老鸭则是个喋喋不休的抱怨者。
在各种系列短片走红之时,华德又开始了制作动画长片的探索,他选择了《白雪公主》作为他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华德非常喜爱《白雪公主》这个吸引了多少代儿童的主题故事,认为它可以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灵。
1934年的一天,他在赫伯龙制片的录音室里边讲边表演,向他的几十位画家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他一个人绘声绘色地扮演了剧中的各个角色,整整两个小时,到故事结束时,观众的眼中都充满了泪花。
《白雪公主》制作小组马上成立并开始了紧张地工作。华德主持召开了几次会议,专门听编剧人和画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内容。这部长片的制作费用花了近200万美元,很多知情人都认为这次华德一定会破产,并称之为“迪斯尼蠢事”,其实这是庸人之见。
华德是个敢担风险的开拓者,对看准了的事非干到底不可,就这样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大功告成。1937年12月21日,《白雪公主》在美国洛杉矶哥特圆环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莱坞各影业公司的高层人物都到场祝贺,全体观众起立欢呼,影评界也一片赞扬之声。
《白雪公主》第一次发行就赚了800万美元,华德给他的艺术家们分享大笔红利。《白雪公主》的成功,也又一次获得了特别金像奖。
此时,华德认识到制作长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虽然短片也不能放弃,但他又开始了长片《木偶奇遇记》的创作。这个故事以冒险为主,缺少吸引人的角色,所以制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华德的精心指导下,各方面的工作人员通力协作,使影片的特殊效果和纵深感都超过了《白雪公主》,有较高的艺术性。
1940年2月,《木偶奇遇记》上演,又一次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人们特别喜欢那个由玩具师制作的小木偶皮诺曹,他的鼻子在撒谎后就长了一截。在皮诺曹身上,同样体现了华德的冒险拼搏精神。
在《木偶奇遇记》制作的同时,他的艺术家们还创作了另外两部动画片《幻想曲》和《小鹿班比》。《幻想曲》中安排米老鼠作为魔法师的徒弟,因为错用了魔法而造成了灾难。《小鹿班比》描写了一只小鹿在森林中长大的经历,片中的角色全是动物。
这两部片子上演后也反映不错,在艺术上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但拍片的成本太高了,光《幻想曲》就用了200余万美元,根本收不回成本。
1940年的一天,主管公司财务的三哥洛依把华德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详细地分析了一年来公司赔本的情况。赤字是令人吃惊的,公司已经拖欠银行450万美元!华德却认为困难是暂时的,负点债算什么,他平静地和洛依研究对策,决定发行公司股票。
这一招果然有效,公司得到了250万美元的资本,解决了财务上的燃眉之急。当然,这主要是精通财务管理的洛依的主意,他一直是华德事业上的好帮手。
1941年初,迪斯尼公司的雇员已经超过1000人。由于战争和美国经济的不景气,雇员们感到自己的工资太低并且有被裁掉的危险,于是有些人参加了工会,准备罢工。这时摆在华德面前有三条路:一是全体减薪,二是裁员,三是出卖公司股份。
他对雇员表示,这三条路他都不想走,他的选择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在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推心置腹地讲述了自己20年经历的坎坷,指出他和洛依本应各得250万美元的股利,但他们却把这些钱又投资到公司事业上去了。他指出,困难是暂时的,动画片的前途光明,大家要坚持下去,华德的话得到了多数雇员的谅解和赞同。
1941年夏,美洲内部事务协调人洛克菲勒属下的电影部主任惠特勒,向美国政府提议,让世人皆知的动画大王华德·迪斯尼和他的艺术家们去南美洲各国访问,旨在从文化艺术的角度体现美国的睦邻政策。当时有相当数量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定居南美,他们的政治观点明显同情轴心国。所以,华德将作为美国政府派出的睦邻使者而前往南美,完成政府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华德没有南美之行的经费,此时迪斯尼公司尚欠美国银行240万美元,因此银行不同意华德出访。后来政府出面说服了银行,同时政府同意支付7万美元以下的旅费。政府还保证,对于根据南美之行所摄制的影片将每部资助5万美元,共资助四至五部,待影片发行之后如果赚了钱再还给政府。
1941年8月17日,华德一行17人从洛杉矶乘飞机出发,第一站是巴西的贝伦,第二站里约热内卢。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豪华的旅馆里,巴西总统招待了华德一行。以后,艺术家们开始了工作,他们白天在参观农场、动物园、海滩、街市等处,晚上参加当地的各种娱乐活动。
几星期后,他们结束了在巴西的访问,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华德在他们居住的旅馆里搞了一个临时制片厂,一边参观访问一边制作影片。无论是在巴西还是在阿根廷,华德到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人们喜爱他创作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和他的为人,他总是那样谦虚、幽默和平易近人。
接下去的一站是智利,然后,多数人回美国,华德等三人则继续到玻利维亚、秘鲁和墨西哥访问,最后回到纽约,华德的南美之行完成了睦邻友好的使命。
他们根据南美之行制作的影片《二一骑士》和《可敬的朋友》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国内外受到普遍的欢迎,赚了不少钱。值得一提的是,华德没有把金钱看得很重,他最终仍是自己解决了南美之行的房旅费和制片费,没要政府的资助。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报效国家,支持政府打赢这场战争,他开始拍摄很多部教学性质的短片而不计较报酬的多少,其中有推销战时储蓄券的,有教新兵如何使用高射炮的。
美国海军也请华德赶制了《航空母舰飞机降落讯号》以及其它有关飞机识别的20部短片,还有为国内其它部门拍摄的为战争服务的影片。这类教学片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较高的专业要求,要拍好很不容易。
搞娱乐动画片出身的华德从来没搞过,但他无所畏惧,以很高的热情投入了这些影片的制作并取得了成功。在这期间,迪斯尼制片厂的工作量是战前的十倍,即由战前的每年摄制3万英尺变为每年摄制30万英尺。
华德改拍教学片的举动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受美国财政部的委托,拍了一部鼓励国人缴税的短片,财政部一共要了1100个拷贝在全国放映,有6000万人看了这部影片,很多人因此受到教育而愿意纳税。
1942年7月华德与沙维斯基合作摄制的军事理论片《空权制胜》,上演后反映十分强烈,使民众和国家决策人都认识到了战争中的制空权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因为战争给电影业带来的不景气以及四年来一直为政府拍战争教育片,迪斯尼公司财务状况很不好,负债高达400多万美元。
华德仔细分析了亏损的主要原因,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成本过高和影片种类太单一化。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影片项目多元化才可能自救,这就是我认识到不能坚持:拍动画影片而转向真人电影的摄制。”
1946年他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反复试验,解决了一系列制作方面的难题,终于完成了有三分之二真人戏,三分之一动画的综合性影片《南方之歌》,这部片子的艺术成就很高,但利润还是不多。怎样才能赚大钱呢?华德·迪斯尼并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妙方,但是我们从他的坎坷经历中可以总结出其中的一点,那就是不断发现真空并填补它。
这一时期,华德发现了风光动物片这个真空。他想到位于美国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土地,那里的自然风光是拍片的好地方。
华德派木罗特夫妇在位于阿拉斯加半岛以西白令海峡中的普利比洛夫群岛,用好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了海豹生活的影片,取名为《海豹岛》,上演后极受欢迎。
这以后的几十年中,华德又拍了动画长片《仙履奇缘》,真人片《金银岛》、《罗宾汉》,动物片《水獭村》等。这些片子赚了不少钱,差不多偿还了公司的负债。
无论拍摄什么类型的影片,迪斯尼都坚持自己早年在动画片制作中的制片原则:一是充分准备;二是创造出有趣的角色;三是要交待清楚故事。他自己这样做,也要求手下人员这样做。
华德总是先看了剧本之后,再去参加第二天的剧本讨论会,对那些不合格的本子,他会退回编剧;对那些认为无用的本子,他会加上眉批;开拍后又认为不太好的片子,他则不急于马上决定取舍,通常将它们放在一边,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再提出改进意见,继续制作。当然,有些片子最后还是停止拍摄了。
兔子奥斯华、两只小猪、米老鼠、唐老鸭、布鲁托狗、小精灵、皮诺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爱丽丝、小飞侠和真实动物海豹、水獭等,都是华德和他的同事们在影片中创造出的有趣的角色。正是这些性格各异的角色抓住了观众的心,满足了他们娱乐欢笑的愿望,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沙漠奇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肯华斯自己拍了部有关沙漠的十分钟短片,所表现的动物和情节非常有趣:一只毒蜘蛛被一只黄蜂叮咬瘫痪,黄蜂又在毒蜘蛛身上产了卵,新出世的小黄蜂就以毒蜘蛛为食,直到长大。华德很欣赏这部片中真实的动物角色,他请来这位大学生,派他到沙漠里继续拍片。
不久,《沙漠奇观》诞生了,观众一片赞叹,这部片子成本30万美元,收入400万美元,是迪斯尼公司拍摄的最赚钱的一部影片。
华德有着清晰明了的思维,高超的演技和丰富的感情。1934年他在赫伯龙制片厂录音室向工作人员叙述并表演《白雪公主》的情形可以说明这一点。这部动画长片中的故事也交待得一清二楚,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华德的制片厂原则看似简单平常,却是他和同事多年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华德事业大发展的法宝。
娱乐大王华德·迪斯尼到46岁时,仍然童心未泯,对一些娱乐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兴趣。1947年12月,他为自己买了生日礼物,一套带轨道和车站的电动玩具火车。
他把火车架在办公室旁边的一间屋子里,有空就去玩赏,同时,在比佛利山和贝尔山之间的住宅区,他位于荷姆比山卡洛坞道的新家外也修建了小型铁轨和火车,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迪斯尼世界的一部分。
迪斯尼乐园的诞生
华德时常抽空带两个女儿去公园玩耍。他发现公园的设施陈旧残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园内垃圾遍地,父母和孩子们都不满意。
这个现象启发了华德,他计划自己修建一个娱乐公园,他把自己的构想写进备忘录:围着公园建造一个大村落。村落中有火车站、凳子、乐队表演室、饮水机、树木花草等,还有供休息的地方,这给带孩子来的母亲、祖母提供了方便。村子两端各为火车站和市政厅,市政府可作为行政大楼,还要设置“西部村”,里面有小马场、博物馆等,满足人们对美国西部历史和风俗的好奇心。
还有一些配套设施,华德也想到了。包括电影院、饭店、广播室、玩具店、书店、洋娃娃医院、音乐商店、儿童服装商店、快餐馆、冷饮店和邮局等等。华德关于“米老鼠公园”的最初计划就够宏伟的了,想实现它决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要耗费难以计算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持人的正确计划和决策以及雄厚的财力。
华德的乐园计划遭到了主管财务的三哥洛依和公司一些同事的反对,他们认为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又派四名职员周游美国各地,收集人们对修建公园的意见,四个人收集回来的意见一致认为迪斯尼太“狂妄”了。
华德不为所动,决心按既定方针干到底。正如他所喜爱的作家马克吐温说的:“怪人是想法神奇的人——直到这个想法实现。”像很多成功的富豪一样,华德拿出了极大的勇气和自信来蔑视周围的一切。
他从自己的人寿保险中拿出10万美元投入这个计划,并聘请了著名设计专家哈波·艾夫、理查·欧文和马文·戴维斯负责具体设计,1952年12月,建造和经营迪斯尼乐园的WED公司成立,华德任总经理,比尔·柯特瑞任副总经理。
华德这时对乐园的热情已经大大超过了电影。他指出:“电影拍完后就再也不能变动了,而乐园这东西是可以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的:增建、改变,简直就是个活的事物,这一切太有意思了。”
他到处奔走,把自己的设想详细介绍给有关人士,得到了一些银行家的支持。同时,他还劝说迪斯尼机构董事会成员从电视方面筹集资金,部分董事认为迪斯尼公司以前没有搞过娱乐公园的事,现在把大量资金用在这方面太冒险了。
华德对他们说:“以前我们兴旺发达,那是因为我们敢于冒险尝试新事物。我们的公司不能止步不前,我要搞出新东西来,这是了不起的事业,是娱乐的一种新构想,这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东西,一定会成功的。”说到这里,华德动了感情,眼中涌出热泪,董事们同意了。
华德建造迪斯尼乐园的理想是:希望人们在这里找到快乐和知识,这里是父母子女享受天伦之乐的好场所,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最佳途径。人们可以在这里观赏、了解到“自然”杯人为的奇迹,老年人可以在此怀旧,青年人可以在此展望未来。
迪斯尼乐园里的特别设施,以戏剧化方式表现出创立美国的理想和艰苦事实,用以激励全世界。乐园共分五大部分:“美国一条街”,这是根据华德回忆童年时代见过的一条街道修建的;“冒险世界”里有各种植物、动物、河流和探险船,能满足探险者的愿望;“未来世界”有各种科幻设施,展现了一派想像中的未来世界的景象;“小小世界”把人们带到了迪斯尼动画片中描绘的梦幻般的境界;“拓荒世界”有西部的街道、快马邮递等,重现了古老的美国西部。
华德郑重宣布:“1955年,华德·迪斯尼将为全球各种年龄的儿童提供一种新型的娱乐。”
1864年初,“迪斯尼乐园公司”进行了改组,吸引几家投资企业的负责人参加董事会,美国广播公司和迪斯尼公司各投资50万美元,持有34.48%的股份;西方印刷公司投资20万美元,持股13.75%;华德个人投资25万美元,持股17.25%。此外华德还借到了45万美元。
1954年4月2日,“迪斯尼乐园”和制作电视的计划完成,电视节目将在同年10月开播,乐园在1955年7月开放。
1954年9月,位于洛杉矶圣安娜的高速公路附近的“迪斯尼乐园”动工,乐园占地160英亩,预计投资1100万美元。
从1954年10月底开始,华德主持拍摄的《拓荒英雄传》等三部电视片陆续播出,反应强烈。他又将这三部片子合成了电影上演,剧场爆满,公司赚了250万美元。电视和电影方面的收入加上华德向银行借来的几百万美元,使乐园的基建资金更加充实了。
华德指挥属下工作人员拼力苦干,对乐园的每一项工程、每一处不起眼的设计都严格要求,达不到标准的立即重做。他还下令砍去了计划中的行政大楼和水塔,栽种了各种花草树木。除了在公园小河中航行的“马克·吐温”游览船外,园内的其它东西都是由迪斯尼公司所属的各个部门建造的,包括小火车和专用铁路。
乐园竣工在即,公司的计划专家认为公司没有经营乐园的经验,建议华德另找一家公司负责经营。这项“合理化”建议被争强好胜的华德否决了:“我们为什么要去找别人呢?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管理好,只要我们都精力充沛、愿意学习、积极而友善就好了。谁都难免会犯错误,只要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就会前进。”
1955年7月13日,是华德和莉莉安结婚30周年纪念日,也正好是这一天,“迪斯尼乐园”举办了竣工典礼。华德自豪地向来宾们介绍乐园的各种设施,向他们祝酒,共庆乐园落成。
但是,几天后,当乐园正式对外开放的那个星期日,一切都混乱不堪:几万人拥进了园内,不少设施损坏,垃圾遍地,游客很不满意。对此,华德在恼火之余,采取了不少改进措施,扭转管理不善的形象,逐渐挽回了不利局面。
七个星期过去了,共有100多万游客来过乐园,比预计人数多59%;六个月过去了,游客累计达300多万,其中有11位国王、王后,24位州长和27位王子、公主。到1965年乐园开幕10周年之际,游玩点已由最初的22个增加到47个,资本由1700万元增加到4800万美元,游客共计2000万人次,乐园的收入高达1.9亿美元之多。这一切都是迪斯尼公司加强了管理,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果。
像拥有7亿美元财产的美国当代富豪伦纳特·斯特恩一样,迪斯尼首先是一个“工作狂”,一其次才是富豪。“我讨厌只为了赚钱而去做事,”他说,“当然你也不能说我不重视金钱,但我对金钱有一个看法,就是不要把它堆在那里,而要用它去办些有益的事。”
事实证明,华德·迪斯尼的话绝不是自我标榜,他对娱乐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大于金钱的追求,这是他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重要原因之一。乐园开放后,他经常到园巡视,除了观察了解游客的反映和监督管理人员工作,便是研究怎样改进乐园,使游客玩得更愉快。
这时,除了乐园的收入,华德的制片厂收入也十分可观,仅1961年上演的《海角一乐园》等四部影片就赚了1900万美元。1964年8月,华德推出了最成功的影片《欢乐满人间》,第一次发行就赚了4400万美元,并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十三项提名。
1964年9月14日,约翰逊总统在白宫接见了华德并授予他“自由勋章”。颂词上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华德·迪斯尼在娱乐方面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美国奇迹。”
迪斯尼乐园越办越好,许多公司和个人争相投资,劝华德在别处新建一个乐园,华德认为这个建议是可行的。1958年至1964年间,华德一直在美国东部寻找合适的地点,最后选中了气候温暖的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
这个城市位于佛州中部,受台风影响不大,1965年10月,在佛州州长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上,华德告诉人们,他将建造的乐园是“一座未来城市”,要把每项科学进步的项目都体现在这个城市里。
1966年初,65岁的迪斯尼已经是一位疾病缠身的老人了。肾炎、颈钙化和肺炎(后来确定为肺癌)的痛苦时刻袭扰着他,但他仍旧拼命地工作,也许是他知道上帝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去公司、到乐园、参与拍片、筹划建立加州艺术学院,乘飞机到处奔走。
他最关心的是在奥兰多建造的第二所迪斯尼乐园。10月初,他参加“迪斯尼世界”计划会议并展示了自己规划的草图,里面包括公园、旅馆、湖泊、露营区和汽车旅馆、飞机场和工业区等等。
11月初,华德接受了肺切除手术,但住院才两星期他就呆不住了。他匆忙回到公司办公室,审阅各种文件、计划,参加各种会议,到各部门巡视。11月30日,病情恶化,他又住进了圣约瑟医院。12月5日,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华德·迪斯尼的去世,使美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悲痛不已,各国报纸都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称之为“人类的损失”,许多国家的元首都致电哀悼。约翰逊总统在给莉莉安的信中指出:“在您丈夫的才华照耀下,千千万万的人们享受到了一种更光明、更快乐的生活。他所创造的真、善、美与欢乐是永垂不朽的。”
华德死后,由73岁高龄的三哥洛依·迪斯尼接替了他的工作,继续佛州的“迪斯尼世界”计划。同时,他主持成立了一个八人委员会,负责影片的摄制工作,以继续提升迪斯尼影片的水准。1971年10月23日,佛州“华德·迪斯尼世界”开幕了,华德的妻子莉莉安、三哥洛依和妻子艾迪娜以及华德的女儿女婿都出席了隆重的开幕典礼。
洛依·迪斯尼面对新落成的宏大乐园向观众致辞,最后提到了华德:“我弟弟华德和我,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共同的创业历程。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有创意、有决心,目标明确而且干劲十足。他整个一生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而偏离方向,更没有转移目标。他几乎没有稳私,谁愿意听,他就会讲,讲他对剧本的构想,他对大众娱乐的计划……。”
华德·迪斯尼一生就是这样,洛依的评价是客观的,他描绘了一位正直、善良、献身事业的伟大艺术家的印象,同时也揭示了这位娱乐大王成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