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鉴识人用人典故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自古以来,哪一个帝王将相不是自立自强闯出来的呢?哪一个圣贤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道呢?孔子可算是仁至义尽的了,他讲中庸之道讲温柔敦厚,可他也有刚的时候,他当宰相才七天,就杀了少正卯。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忍不拔。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
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光彩。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人间,哪一个人没有七情六欲,哪一个人离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柔就是一个人的皮肉,是使一个人光彩照人的东西。
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早年曾国藩在京城,就喜欢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作对,当然不乏挺然特立、不畏强暴的意思,曾国藩肯定因此吃过不少苦头。不然的话,曾国浑就不会认识到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实在不可有所偏缉: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矫;柔,并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
《十六经》提出:“人道刚柔,刚不足可靠,柔不足倚恃。”西汉隽不疑说:“凡为官吏,太刚容易受挫折,太柔则事情办不成。威行应当施之以恩,然后才能树功扬名。刚性事物性坚而易裂,易于进取而难守。柔性东西性钝而有韧,易于守成而难攻。所以太刚易折,太柔则废,刚猛有利于进攻,柔弱有利于守成。各有长短,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然而刚与柔二者孰先?道家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常拟临终给老子遗教,教他处事贵在以柔,并以“齿亡舌存”之理告诉老子,认为柔是克敌致胜的根本,遇事以柔相对待,则天下事情都能办成。常拟生病,老子前去慰问,说:“先生病得厉害,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拟说:“你不问,我也将告诉你。我到故乡下了车,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
“过故乡而下车,不是说不忘故乡吗?”常拟说:“嘻,是的。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不是说要敬老年人吗?”常拟说:“嘻,是的。”
常拟又张大他的嘴指示老子说:“我的舌还存在吗?”老子说:“是的,舌头还在。”“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说:“牙齿不存在了。”常拟说:“你知道其中道理吗?”老子说:“舌头的存在,这是因它有柔性;牙齿的落掉,这不是因为它冈刚硬?”常拟说:“嘻!是的。天下的事理尽在这里。我还有什么话再告诉你呢。”
叔向也持同样观点,认为柔比刚要坚实,“两仇争利而弱者取胜。”
韩平子问叔向:“刚与柔哪个坚硬?”叔向回答说:“臣年纪已经八十多岁,牙齿已经脱落而舌头还存在,老子有言道:‘天下最柔的东西驾驭天下最坚的东西。’又说:‘人初生时柔弱。死时就僵硬。万物草木生时柔脆,死时就枯槁。’由此看来,柔弱者是乃生之途,刚强者是乃死之途。我是以得知柔乃坚于刚。”平子说:“这话有理,但你平时行为是好刚还是好柔?”叔向说:“臣也主张柔,何必要刚呢?”平子说:“柔是否太脆弱呢?”叔向说:“柔者被扭曲但不折断,廉洁而不缺乏,何谓脆弱呢?上天的道理很奥妙,按自然规律进行运行,所以它才无往而不胜,两军相攻而柔者往往获胜,两仇相争而弱者往往取利。”
大霸主齐恒公列举自然、社会现象,说明遇事刚猛,容易坏事。桓公说:“金属刚硬容易折断,皮革刚硬容易破裂,人刚猛国家灭亡,人臣刚猛朋友断绝,为人刚猛与人不和,四马不和则奔驰不长,父子不和家道破亡,兄弟不和不能长久,夫妻不和家室大凶。”
为什么柔弱胜于刚强?鬼谷子以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说明之:“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
在自然界中,柔胜刚,举不胜举,水至柔,但能穿山灭火。老子认为,流水之所以能穿山、灭火,因水性最柔,一泻千里。在社会现象中,弱小之物能战胜强大之物,亦比比皆是。如小国战胜大国,弱国战胜强国,即为例子:越王勾践与吴战争失败了,国破身亡,被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然后请身为臣,妻为妄。但能不忘会稽之耻,发奋图强,十年生计。终于一战而擒夫差。所以老子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执乎其中,不左不右,不刚不柔,刚柔相济。此种学说成为后代处事的原则。曹操谋臣荀攸是一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人物:“荀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策划密室,时人及子弟不知其所进言。”太祖每称赞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夸自己,不计劳苦,智慧可及,但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超过。”
三国时,袁焕貌似和柔,但他临大事,处危难,虽贲育之勇也不能超他。孔子提倡仁道,但在齐鲁之会,奋然于两君之间,击退齐国挑衅,保持鲁君的威严,这是以刚济柔之勇举。蔺相如奉命使秦,完壁归赵,威武不能屈,然其让车于廉颇,顾全大局,道义相尚,这是以柔济刚之义举。所以刚以柔济,柔以刚济,刚柔相济,才能有理有节有利,成为政治上的铁腕人物。
然在处理人际之间关系,古代政治家多贵柔尚宽,柔能接物,宽能得众,这是封建政治家的处世哲学,他们迫于人主的强暴,奸臣的谗言,不得不如此做人。
封建政治家主张事君惟敬。张永说:“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此可以事君。”昔萧何、吴汉立有大功,萧何每见汉高祖,似不能言。吴汉奉光武,也非常勤劳谨慎,金日单两子都受汉武帝宠爱,因戏宫女,日单则杀之,恶其****,恐遭族诛。顾雍父子深得孙权宠信,但雍老诚持重,见孙子顾谭酒后狂舞,则呵斥道:“败坏我家者,必定是你。”
徐达言简虑精,诸将奉持凛凛,而在太祖面前恭谨如不能言,宋濂侍明太祖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消一人之短,始终无二,可谓忠厚长者。以上所列诸公,均忠谨奉上,宽厚待人,不矜不伐,不侮不凌,深得刚柔之术,所以得到善终。
刚强待物必败事,狎侮对人必受辱。曹操性忌,所有不堪忍受者,惟有鲁国孔融、南攸、娄生,均以持旧不虞见诛。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曹丕御之有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情,遂定为嗣。关羽、张飞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
关羽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但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这是理所当然。诸葛恪气凌于上,意蔑于下,所以不是善终之道,终于遭杀。隋代贺若敦恃功负气,每出怨言,以此招祸,临死诫儿子贺若粥说,“我以舌死,你不可不思。”因引锥刺粥舌出血,告诫他要慎口谨言。贺若粥并没有接受父亲教训,居功自傲,好议人短,怨恨形于言色,终于坐诛。隋文帝谓弼有三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刘基为明太祖出谋划策、功居第一,然终不能为相,封拜亦轻,最后恩礼亦渐薄。原因是他过于刚直,得罪大臣与皇帝。以上诸公的结局,足为后人所警诫。
、颍川周昭着书称步骘及严峻等人道:“古代圣贤士大夫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者,原因各不一样,但总结其教训,不外有四点:急论议一也,争名势二也,重朋党三也,务欲速四也。急论议则伤人,争名势则败友,重朋党则蔽主,多欲速则失德,此四者不除,未有能善终者。”
可见刚与柔非特指一个人的个性,也是思想行为曾囯藩冰鉴表现,要很好掌握刚柔之术,当先端正思想路线,不急议,不争势,不重党,不欲速,以柔守之,以刚正之,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三国时期的吴国,在孙权去世后,就陷入了权臣相争的内部倾乳中。继孙峻诛诸葛恪之后,吴国朝政又为孙峻所把持。孙峻素无名望,且骄矜残暴,招致朝臣与百姓的极大怨愤,不断有人试图谋杀他,都被他发觉处死。他在擅权三年之后,于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九月病卒,临死将大权交给其从弟孙林。
孙林与孙峻同祖,受命之时只有24岁,又无战功,所以当时在外征讨魏国的吕据等大将很不服气,曾与诸葛恪从受孙权辅政遗诏的滕胤更不甘心受孙林节制。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九月和十月,吕据和滕胤先后举兵讨孙林,孙林派从兄孙虑迎击吕据和滕胤,后因吕、滕二人配合不好,被孙虑钻了空子,兵败,被夷三族。
铲除了朝中政治敌手,孙林遂无所顾忌,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自任大将军,封永宁侯,总揽政纲。
孙虑曾为孙峻诛除诸葛恪出谋划策,孙峻对他礼遇备至;孙林征讨吕据、滕风,他又为作主帅。但孙林对他却很轻视无礼,于是孙林又受到了来自宗族内部的威胁。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十一月,孙虑联合将军王敦,密谋杀死孙林。事泄,孙林杀死王敦,孙虑被迫饮药而死。孙林又一次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吴国权奸肆虐时,曹魏政权内部也矛盾重重,李丰、夏侯玄、毋丘俭等人先后举兵反对司马师被族诛,大将诸葛诞自感危机,遂于吴太平二年(257年)中历五月叛归吴国。魏国以20万大兵将诸葛诞围困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孙林急欲收降诸葛诞扩充势力,先后派出三批军队共11万人去为诸葛诞解围,均告失败,孙林怒而斩杀了大将朱异。这场战争,劳民伤财。没有救出诸葛诞,孙林还自戮名将,引起了吴国上下一片怨声。
孙林自知招怨甚大,遂称疾不上朝,并让弟弟孙据掌管宿卫,另外三个弟弟孙恩、孙干、孙阎分掌诸营之兵,拥兵自固。他这样总揽兵权,不仅是为了防备诸臣叛伐,而且要防备吴主孙亮对他动杀机。
孙亮这时已年满16岁,于诸葛诞叛魏前即巳亲政。他对孙林擅权的不满日益显露出来,对孙林所奏表章,常常不客气地质问不休;他还简选15至18岁的士卒子弟3000人,令大将子弟为将帅,在皇家林苑中终日操练。当孙林救诸葛诞未成,大失民心之时,孙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共谋诛除孙林。
孙亮之妨孙林的外甥女,她听到孙亮等人的密谋,就使人告诉给孙林。孙林先发制人,于吴太平三年(258年)中历九月,派兵夜袭全尚之宅,将他拘捕;又遣弟孙恩杀死刘承。孙林亲率士卒将孙亮的宫殿团团围住,孙亮闻讯,执弓上马,对宫内情臣们说:“我是大皇帝(孙权)的嗣子,即位已经五年了,谁敢不跟从我去拼杀!”众人上前劝他不要去送死。不多时,孙林就冲了进来。他宣布废孙亮之帝位,降之为会稽王。尔后,孙亮被送往会稽(治今浙江绍兴县),全尚被杀于流放的途中。
孙林在废翻孙亮后,很想自己即位称帝,左思右想,惟恐诸臣不服,只得派人将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从会稽接来,拥之为帝。孙休知孙林势力强大,为稳住他,不惜对他及其宗族封官晋爵。不仅孙林本人被任为丞相、荆州牧,增加五县封邑,他的四个弟弟都分别被任为将军,封为县侯、亭侯。《三国志·孙林传》说:“林一门五侯,据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
其实,孙休对孙林家族权势过盛早心存不满,他也不愿做傀儡皇帝,只是不敢贸然行事,以免重蹈孙亮的覆辙。然而矛盾渐渐激化,就迫使孙休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了。一次孙林向孙休进献牛和酒,孙休拒绝了,孙林大为恼怒,乘酒酣之时,故意对孙休的近臣张布说:“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臣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这是对孙休的公然威胁恫吓孙休听了张布的汇报,一面对孙林屡加赏赐,以稳住其心;一面将孙恩加侍中之职,与孙林分掌其原来独揽的职权,以分其权。当时有人告孙林欲谋反,孙休不加审讯,就将其交给孙林处理,弄得孙林很尴尬。
孙林感到孙休不像孙亮那么好对付,就想到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吴太平三年(258年)中历十一月,孙林正式提出到武昌屯兵,孙休满口答应。他又请求将他以前统领的中营精兵万余人带往武昌,并要求取走武库中的兵器,孙休也一一应允。
当时,朝中大臣看到孙休对孙林如此不加防备,暗暗为之担忧。事实上,在麻痹孙林的同时,孙休已与近臣张布、左将军丁奉密议诛除孙林之策。当年十二月戊辰日(259年1月18日),朝中按例举行腊会,孙林似已感到将起变故,称病不赴会。孙休连续派了十几个人去请他,孙林不愧为诡计多端之人,他整装准备赴会,又暗嘱家人说:“速将应付事变的兵卒集合好,待我一人宫,你们就在府中放火,我可以借口回府灭火,尽快离开皇宫。”
果然,孙林人宫不久,就传来其府内起火的消息。孙林请求回府,孙休说:“外面兵卒那么多,何劳远相亲自操劳此事?”孙林还是要强行离去,丁奉和张布忙向左右亲信使眼色,大家一齐上前,将孙林牢牢地捆绑起来。孙林失去往日的威风跪地叩头说:“我愿流放到交州!”孙林说:“你怎么当初不将吕据、滕胤流放到交州叩?”孙林又说:“我愿没人官家为奴!”孙休说:“你当初为什么不以吕据、滕胤为奴呢?”孙休是在指责他逼死吕据、族灭滕胤,孙林对此无以辩白,只好引首就戮。
此后,孙休令将孙林夷灭三族。其弟孙阎闻讯欲乘船逃奔曹魏,途中被追杀。其从兄孙峻虽早已死去,也被掘出棺材,将其所佩印缓取走,豪华的棺材被砍得七零八落,才重新埋葬。
孙峻和孙林这一对专权欺主的兄弟,最后落了个夷族灭门的下场。
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两个相对峙的魏政权,即东魏和西魏。其中西魏是由北魏权臣宇文泰在杀死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之后,拥立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宝炬而建立的。此后西魏先后有二任皇帝,但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字文泰手中。
西魏恭帝二年(556年)中历十月,宇文泰病故。
临死时,他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尚在幼年。就将朝政大权交给一直辅助他统治西魏的亲侄子宇文护。宇文护受权之后,于次年正月,就实现其叔父的夙愿,废除西魏政权,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天王,建国号为周,此即北周政权。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打着受宇文泰托孤的旗号,****朝政。这引起了北周君臣的不满。北周闵帝元年(557年)中历二月,即发生了赵贵、独孤信等前西魏将军谋杀宇文护事件。他们二人在西魏都与字文泰行辈相等,不甘心服从于名位皆在他们之下的宇文护的控制,遂共谋暗杀宇文护,因虑事不周,事未行而谋泄,二人及其党羽皆伏诛。宇文护铲除了政敌,自任相当于宰相的大家宰,地位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