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古代中国的历史,要从猿人时代说起,那必须得有两千多年的传说历史,即非正史时代,而这些非正史有的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全凭想象或联想的,而是通过史料来一步步的推演出来的。
日本的历史也是如此,不要相信他们二战时期的历史,那剩下的十有八九是正史。那我们就从中国开始谈起,讲一讲从夏朝到民国或者到现代的历史。
首先让我们回顾史前社会,可以说史前并不代表远古,而是从禅让制开始的一段社会,这段社会是这样展开的。第一个登场的人就是尧。
王位属于谁
在远古时期,皇位没有定数。因为古时的人们经过两个氏族公社的过渡,已经来到了较以前先进的时代,这还要感谢近代的一位先人,他叫达尔文。他提出的进化论概括了这一真相。
这个大哥简直就像猴子的祖宗,可以说将人类的认识扩大到了一个真实的程度。旧氏族公社和新氏族公社,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幻化成了具体的朴素的公有制。
氏族公社土崩瓦解之时,一种新的选举方式产生,这种选举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人类生活的正常秩序,这就是后来人们命名的一个词----禅让制。
关于这个禅让制,它是逃避,或者说直接不拽血缘关系,而是利用种族威信,谁的种族威信大,那谁就是哥。不像以后的秦始皇嬴政,还有即将登场的夏启。个个都是为了私利而立废继承人,他们有可能达到全力的和平过渡,因为他们的内部还是相对较团结的,因此这个团结将会引导他们的政府高效率的运转。
王位在禅让制中是属于大家的,没有一个人敢违反,尧舜之君就是这样,他们的面子工程做好了,那自然会赢得好名声,因为这个原因因此他呀,就会真的为人民着想。
另外,他们在位的年数也是非常神奇的,尧在位七十三年,活了一百多岁,这就像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一样,人家的前十六代天皇,最大的157岁,最小的84岁。而舜帝在位长达四十多年,活了103岁,他们两个相当于现在人的两倍。
上古王侯皆以舜帝为守成之君,因为他能守住尧帝的土地,正因为如此,舜也受人敬仰,圣德之君大多都被夸赞为尧舜,很少有人称圣德之君为桀纣,的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禅让制中也让人出现了疑问,既然尧将皇位传给了,那他的儿子该怎么对付啊,他却也不傻。
的确,尧的儿子丹朱是一个才德皆备的人,只是因为不如舜的修养高,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按现在人的思维,他应该造一次轰轰烈烈的反。那时候对于他们一方不应该叫反,而是应该叫革命。因为反这个字叫起来也不好听啊。
他们也有骨气,丹朱也有朝中忠于他的部下,只要他振臂一呼,那还会有谁不服,毕竟舜刚即位吗,它的根基还不深厚呢。最主要的是舜的军权还在支持丹朱的一派手里,他们要想反,那很容易。
舜之所以不怕他们,是因为他是额驸,他有尧的两个女儿做支撑,舜不怕他们的原因就只这些吗?当然不是。原因还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1。舜生活于一个较为恶劣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叫瞽叟,是一个糊涂老头,继母是一个恶毒的女人,弟弟相是一个贪婪卑鄙的人。这样一个家庭中,舜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有一次弟弟想害死他,便用石头填埋了井口。你说这个孩子毒不毒,连他哥哥也不放过,确实,孩子没有家教是不行。
2。舜的计谋远略无人能比。像上面说的舜的弟弟想要害死他,他便从井下用手挖地道,他将地道挖了出来,安全的回到家中。
3。容人的大度。他回到家中,并没有说出情况和怨恨弟弟,反而说自己不小心弄伤的手,真英雄!
4。丈人的支持。他的丈人也就是前任总爵士----尧。他将两个女儿嫁于舜。他还提前退位,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他还将政治大权交于舜,舜也欣然接受。真是一个好领袖啊,好好干吧,舜!
有了上述四点就足以镇住丹朱,所以他没有理由怕他,反过来丹朱应该怕他。因为政治远大军事,那时候的定理如此。
这个时候情况已定下来,舜最怕没人照顾,所以派了几个人到地方去征选美女,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结果女孩没选到,却引发了洪水。
要知道,古代人很迷信的。舜因为洪水的爆发放弃了私欲,他终于看破除娥皇女英以外的社会达到了自然无为的境界,而此时一个大汉的涌入,又令其头疼了。
这个人叫鲧,史书上很少见到他。他和禹是父子俩,因为他接下来的灾难才引出了禹这个治水能手。一点都不假,他在这个水患面前被吓傻了,原因好比是潘长江遇见了姚明------高,真是高。
鲧治水治了九年,结果麻烦大了,因为他采用的都是旧石器时代老祖宗留下来的笨法,什么水来土掩,都不能登大雅之堂。因为与时俱进才是硬道理。
鲧回到朝中对他们共同的大哥----舜说:“大哥我不行了,这水没法治了!‘
舜说:“一道组特,混蛋,要你何用。来人,宰了!‘
鲧被杀,舜没办法只有启用禹了,因为除了他没人敢治水啦。舜也明白,禹和他有杀父之仇,所以他心中有愧,便答应治水成功后让位,让禹来当老大,并许诺让他当额驸之言,将女儿嫁给他,大禹这才答应治水救黎民。
这个时候的大禹,心中也有一个小算盘。如果舜招他入宫,他便可以大展政治手腕。否则就是不信用于天下。
禹治水十三年,过门而不入。他很辛苦,结果回来时夏启都十三岁了,这还不算,这孩子还文武双全,是块好苗子。因为这样,他才能成为夏高祖。
这个时候继位人选还未定下来,下企业同时也不是王侯将相,因为我们只承认一些真正即位的人为国王,并不承认他这个小屁孩为国王,我们也没理由相信一个小孩子会成为国王,在这个时候的每件事都是这么不可思议。
舜见禹治水回来,吓了一跳,因为他还眷恋自己执掌不到五十年的政权,他也很贪恋权利,他也希望长生不老,长命百岁,但是时间不等人,他这时已是百岁高龄了,再执掌下去这有违天意,所以还是辞职好了。
舜退位了,接着禹接受了禅位诏书,他安静走上了王位,底下响起了掌声,他趁机追封鲧为太上帝,并将舜封为虞王,赐王室物品,这个时候舜才知道自己已经无力与禹斗了,实权已完全旁落了。
前2071年舜去世,禹亲政,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翦除舜的旧势力。大家都知道,鲧的死对于禹是一个大的打击,所以这场反攻清算是一个较为正义的行动。
前2070年禹称王,为夏太祖,他的兵士有五十万人,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军队,最主要的是他的大臣各个能干。
他很满意这样的作为,的确,有什么样的国王,就有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臣。他的储君这时只有十九岁,也就是夏启,夏启是一个德才很不高的人,但他的毒计绝不次于禹。
公元前2026年,禹病逝,关于即位的人选,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夏启,一派支持贤臣伯益,伯益是禹的谋士,很受禹的信任,他是最得人心的臣子。
伯益的出现让储君启很是如芒刺在背,启很纳闷。因为伯益没有经历过治水,只是经过了舜的时代,因此,舜倒台后,他又投向了禹,他觉得应该是他即位,但半路又杀出了个程咬金伯益来了。
启决定先发制人,他首先将伯益的爪牙灭掉,使伯益变成了聋子瞎子,因为这样可以使他的情报变得多起来,他想的对了。
伯益在一次即位典礼上,被旁边的夏启部下扮演的保守派分子拿下,这当然是夏启的主意,夏启明白在人员上他是劣势,所以他只能这样,发动突然袭击。伯益错误的以为夏启跟丹朱一样,都是一个软弱分子,不足为惧,结果他想错了。
伯益的被捕导致了一个姓扈的部落的反叛,这个姓扈的部落,还不知道这个夏朝横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至少也有90万平方公里,建都阳城,即今河南登封,他低估了夏朝的实力,必败无疑,但是夏朝该怎么发落他们呢?而作为夏朝统治者,夏启又会作出对王位的怎样的一种分配方法呢?在这场战争中又是什么样的战术帮他们走向胜利呢?这是一个谜,因为这个谜,下集更精彩。因为这个谜是解开夏启改制的重要原因,重要因素。
下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