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变就是求赢
4725500000008

第8章 人生求变靠勇气(1)

成功的路并非从一开始就有,或许有的也是充满坎坷荆棘奇曲之路,但你连战胜困难的勇气都没有,怎么能有路出现在你面前呢?不怕的人前面才能变出路来。“要想摘一朵冰雪中的雪莲,就要有爬上高山不怕严寒的勇气。”

1.求变离不开勇气

在面对困境时,优秀的勇士们顶得住各种压力,敢于迎难而上。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做得更好。

百兽之王的狮子以敢于接受任何挑战的勇气,威严不可侵犯的气势,而雄踞浩瀚无边的森林领地,其他动物对它只有俯首称臣的份儿,而不敢妄加轻举妄动。

敢于应对挑战的“勇士”一如森林之王,他们具有狮子一样的特点:不但有勇气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还有勇气去征服一个又一个看似无法逾越的工作障碍,以勇气引领自己去出色完成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知道,在他们为之奋斗努力达到的工作目标中,绝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暗礁险滩,会有狂风恶浪,当然也有沮丧、不如意的时候,也会存在无所适从,甚至胆怯的时候。但那或许就像闪光灯一样一闪而过。他们从不会因此而退缩,更不会轻言放弃。在面对困境时,优秀的勇士们顶得住各种压力,敢于迎头而上。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这样,他们的事业才能做得更好。

而没有勇气的人如一只“惊弓之鸟”,事业上、生活中的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和坎坷磨难,对没有勇气的人来说,都是一场天大的浩劫,一场无可避免的灾难,都是足可以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巨大恐惧。

一个晴朗的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个人看到了,问道:

“你要去做什么?”

“我要去带走100个人。”死神平静地回答。

“太可怕了!”那个人吃惊地说。

“事情已经决定了,”死神说,“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人忙跑去提醒所有人:死神即将来临。

到了晚上,他又碰到了死神:“你告诉我你要带走100个人,”这个人说,“为什么有2000个人死了?”

“我照我说的做了,”死神又异常平静地回答,“我带走了100个人,是恐惧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这说明了什么?恐惧比死神更可怕!

若想要一名有所成就的人,就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有失败后还能越战越勇的精神。

在那些真正的成功者中,哪一个不是勇于冒险,不畏惧失败的,他们有能力在勇气的召唤下,爬起来重新踏上征程。只有勇于推开乌云的人,才能拥抱整个太阳。

但有时候人们总是怀疑勇气的力量,总在盼望成功会以某种神秘莫测的方式不期而至,而没有勇气去尝试一次又一次失败过后的努力。

美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在取得成功之后,便成了众人羡慕备至的人物。有的人觉得他是由于运气好,或者是得益于有影响的朋友帮助和支持,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管理天才,或者他具有常人所认为的形形色色的“秘诀”——所以福特成功了。

我们得承认,这些因素中有几种当然是起了作用的,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肯定还有些别的什么东西在起作用——也许每个人都懂得福特成功的真正原因,而每个人通常认为没有必要谈到这一点,因为它太简单了。只要一瞥福特的行动,就可完全了解他的成功“秘诀”。

多年前,亨利·福特决定改进著名的T型车的发动机的汽缸。他要制造一个具有铸成一体的八个汽缸的引擎,便指示工程人员去设计。可是,当时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全都毫不犹豫的认为,要制造这样的引擎是不可能的。虽然面对老板,他们还是一口拒绝了这样的“无理要求”。

听完技术人员的介绍后,福特没有气馁,他用无可反驳的语气说:“无论如何要生产这种引擎。”

“但是,”他们回答道,“这怎么可能?”

“我是绝不相信任何不可能的。去工作吧!”福特命令道,“坚持做这件工作,无论要用多少时间,直到你们完成了这件工作为止。”

被他的气势感染,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只好去工作了。如果他们要继续当福特汽车公司的职员,他们就不能去做别的什么事。六个月过去了,设计没有任何进展。又过了六个月,他们仍然没有头绪。这些工程人员愈是努力,这件工作就似乎愈是“不可能”。

在这一年的年底,福特询问这些工程人员时,他们再一次向他报告他们无法实现他的任务。“继续工作,”福特义无返顾地说,“我需要它,我决心得到它。哪怕它是一只老虎,我也有勇气擒住它!”

最后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在这种勇气面前,他走出来了,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成了它的手下败将。

理论证明,制造这种发动机不是完全不可能。后来这种发动机装到最好的汽车上了,使福特和他的公司遥遥领先于其它同行竞争者,将他们远远地抛到了后面。

福特的勇气给了技术人员必然成功的信心。他的勇气也让参与研制开发的人员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他们只能孤注一掷,只能成功。

敢于应对挑战的勇士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把一个个奇迹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勇往直前者,才会无往而不胜,才能在脚下开辟一条成功的路。

2.把“不行”变为“行”

常言道:“两强相遇勇者胜。”这是经过长期实践而得出来的至理名言,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轻轻松松取胜的。

多年以前,吴士宏还是一个护士。1985年,她决定要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那个时候的五星级饭店可不像今天这样没有“地位”,因为现在的五星级饭店多了。可以想像得出当年的吴士宏——一个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护士,来到长城饭店这样的五星级饭店门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她回忆说,自己在长城饭店门口,足足徘徊了五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如何一点也不生疏地走进门去,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五分钟不敢进去,就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的距离。

经过一番思考,她认为自己应该进去,她来到这里就希望能够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这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她鼓足了勇气,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威严的旋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驻北京办事处。

她的确是个人才,很快顺利地通过了前面的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一轮为面试。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现在已经见到了阎王,她好像什么也不怕了。

主考官没有提什么难的问题,只是随口问:“你会不会打字?”

其实他根本不会打字但是本能告诉她,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会呢?

于是她硬着头皮点点头,说:“会!”

“一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

“您的要求是多少?”

“每分钟120字。”

她不经意的环视了一下四周,考场里没有发现一台打字机,马上就回答:“没问题!”

主考官说:“好,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她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实际上,吴士宏连打字机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更别说打字了。面试结束,她就飞快地跑去找一个朋友借170元钱买了一台打字机,就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一个星期,居然差点赶上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她被录取了,IBM公司“忘记”考她的打字水平了,可是这170元钱,她好几个月才还清。

她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可是她扮演的不是和自己想像的那样的一个白领,而是一位卑微的角色,主要工作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完全是脑袋以下的肢体劳动”。她为此感到很自卑,她把可以触摸传真机作为一种奢望,她所感到的安慰就是自己能够在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又安全的地方做事。

甘愿自卑,就只能沉沦;不能自卑,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

吴士宏并没就因此而沉沦。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成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最终,与她一起进IBM的,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她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她成为第一批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她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地区总经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南天王”……

大概这些都没有多大意思,吴士宏还登上了IBM(中国)公司总经理的宝座。

吴士宏为什么成功,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她从来没有真正害怕过什么东西,即使不会的东西也是这样。

人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点精神——不会的事情,难道你不会学吗?

3.借口是你求变的阻力

一些不善求变求赢的人总有许多的借口,让他们止步不前。

任何一个求变求赢的人都不会是寻找借口的高手,更不会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它上面!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把精力用在寻找任何借口上,再合理的借口,也只是开脱自己、推卸责任的推辞。

每一个想要成为成功的人,在上司布置的任务时候,都要像猎豹扑食一样迅猛,没有任何理由、不带任何借口地努力圆满地完成任务,直逼目标而义无返顾。

而且他们都是积极向上、努力、乐观的人,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工作中的障碍,而是解决问题时有利于自己的东西。在工作中他们会协助上司解决问题,帮助下属克服困难,配合同事达成目的。老板面对这样的员工,想忽视他都难。因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些无条件地服从和敬业的人才。

如果不把西点军校仅仅看作是一所陆军学校的话,就会发现,西点军校有很多方法和思想,都很适用于把一个普通的人培养成为一名成功者。有统计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以及其他许多高级管理人才有1000多名。而任何一所大学或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

美国伟大的将军巴顿,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侯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这么多,然后我通过窗户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铁锹和镐,都拿到仓库后面的空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活儿。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令说:‘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有关系。”’最后,巴顿将军写到:“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使这个军官得到了晋升。正是在这一宗旨下,西点培养出了无数个人才。它要求每一个学员,在面对新环境时,要努力适应压力,要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都必须懂得: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失败后没有任何借口,职场上更不需要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不是缺乏人情味的冷漠,而是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法宝,它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产生自我认同和自我崇拜。巴顿将军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有一天,潘兴将军派我去给豪兹将军送信。但我们所了解的关于豪兹将军的情报只是说他已通过普罗维登西区牧场。天黑前我赶到了牧场,碰到第7骑兵团的运输队。我要了两名士兵和三匹马,顺着这个连队的车辙前进。走了不多远,又碰到了第10骑兵团的一支侦察巡逻兵。他们告诉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因为前面的树林里到处都是敌人。我没有听,又沿着峡谷继续前进。途中又遇到一支巡逻队。他们告诉我们不要往前走了,因为峡谷里到处都是敌人。他们也不知道豪兹将军在哪里。但是我们仍继续前进,最后终于找到了豪兹将军。”

巴顿将军并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干扰信息,为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胆小逃避地退缩。而是在早巳融化在他血液里的、根深蒂固的意识——“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西点校旨的潜移默化的驱使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了一则永远传颂的战地佳话。

商场就如同战场一样,充满变幻不定的因素和未知的迷途,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能适应新环境、面对新问题时,拿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魄和勇气。

心存找借口的想法,就不会有全力以赴的热情;心存找借口的想法,就会人为地失去了和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

再毫无破绽的借口,都是不负责任地为自己开脱。在寻找借口时,你只是本能地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却忽视掉事物积极的东西,甚至人为地抹杀了本该给自己带来益处的方面。

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就已经结束,因此当********的选手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早已空无一人。他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跑完体育场一圈,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里,一名观众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过去问,比赛结果都已经出来了,你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这位来自********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我的国家把我送到这里来,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他虽然没有取得辉煌的荣誉,甚至已经输掉了比赛,可他没有任何借口地履行肩负的使命、不记荣辱地坚持跑到终点的精神,都应该是每个成功者,不可或缺的人生品质与素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魅力。

寻找借口的人大多是消极、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自发的工作能力。对他们来说,工作不是步步高升的阶梯,而是保全性命的饭碗。完成任务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压力无比的负担。于是他们工作中得过且过,反正有一大堆借口可以搪塞。同事看着别扭,老板瞧见烦心,哪里还有什么晋升的机会。

面对困难与磨难,“没有任何借口”会迫使一名成功者,想尽办法,把不利于自己的事情转化为达成目的的跳板;会使人在绝无退路的意识里,完成无法想象的事情。

一心做事的人总能找到工具,心存偷懒的人只能找到借口。

快快行动起来吧!只要你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意识的主导下,定能勇于承担责任,圆满解决问题,赢得同事的尊敬,上司的赏识,从而真正踏上成功之路

4.多变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有些人在失败时总喜欢归于命运,认为那是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世间并没有神主宰人们的命运,人若自败,必然失败。